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台传播商:概念、类型及商业模式 被引量:1
1
作者 耿相新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8-76,共9页
数字技术重塑了出版活动中出版商、印刷商和发行商之间的关系,模糊了三者之间的边界,并促使三者合一到一个共同的互联网平台上,换句话说,互联网平台成为三者共同的共享的平台。对纯粹的电子书而言,首先,印刷商被复制商重新定义,其次,出... 数字技术重塑了出版活动中出版商、印刷商和发行商之间的关系,模糊了三者之间的边界,并促使三者合一到一个共同的互联网平台上,换句话说,互联网平台成为三者共同的共享的平台。对纯粹的电子书而言,首先,印刷商被复制商重新定义,其次,出版商转移到互联网平台上,而发行商也随之转移到互联网平台而成为平台传播商。尽管平台传播商不能等同于发行商,但它所承担的功能与发行商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可以将平台传播商视为发行商的后裔或者延伸。通过对平台、传播商和平台传播商概念的梳理,我们可以推论出平台传播商的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基于纸质内容的平台传播商,一种是基于数字内容的平台传播商。平台传播商的商业模式主要有订购、订阅和按需付费三种基本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 数字出版 平台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平台传播:分发、把关和规制 被引量:53
2
作者 沈国麟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2,共6页
当前国际传播已进入全球平台传播时代,数字平台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基础设施。平台社会是全球化和个人化的社会。以平台为中心的传播以数据为基础原料,传播主体在同一平台上进行传播和竞争,受众成为"用户",比以往更加积极和被动... 当前国际传播已进入全球平台传播时代,数字平台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基础设施。平台社会是全球化和个人化的社会。以平台为中心的传播以数据为基础原料,传播主体在同一平台上进行传播和竞争,受众成为"用户",比以往更加积极和被动。全球平台传播以推荐算法为信息分发的方式,但算法并不中立也不透明。平台把关背后有意识形态倾向。平台关乎国际话语权的争夺,其逻辑是平台争夺用户,通过算法影响用户,平台背后的意识形态也会影响信息的流动。目前对平台治理的主流范式仍然是对公司的治理模式。治理平台以保护数据、保护隐私和反垄断为主。平台的全球治理最终依赖各个国家、企业、社会和个人之间的不断协调、竞争、协商、互动来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传播 数字平台 算法 平台把关 平台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场景下学术期刊跨平台传播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丛挺 明蔚 +1 位作者 张蕾 赵婷婷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4-81,共8页
移动社交平台兴起背景下,以新闻传播学CSSCI期刊为研究对象,采用使用计量(UsageMetrics)研究方法,对学术期刊跨平台传播行为进行实证研究。本研究发现:相较于传统主流平台,学术期刊文献基于移动社交平台的平均阅读量更高,且具有引用优势... 移动社交平台兴起背景下,以新闻传播学CSSCI期刊为研究对象,采用使用计量(UsageMetrics)研究方法,对学术期刊跨平台传播行为进行实证研究。本研究发现:相较于传统主流平台,学术期刊文献基于移动社交平台的平均阅读量更高,且具有引用优势;学术期刊文献在不同平台传播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基于移动社交平台的高阅读量文献具有较强的社会话题性,且集中于少数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 移动场景 平台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丝经济时代中国文化的网络平台传播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杨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23-27,共5页
目的为粉丝经济时代中国文化的网络平台传播途径找到适应的方式方法。方法以对网络传播平台的重要途径"微博"的代表性文化资源博主的微博内容比对研究,获取基于微博粉丝基数庞大的"权威认证博主"与文化资源特质化... 目的为粉丝经济时代中国文化的网络平台传播途径找到适应的方式方法。方法以对网络传播平台的重要途径"微博"的代表性文化资源博主的微博内容比对研究,获取基于微博粉丝基数庞大的"权威认证博主"与文化资源特质化明显的"非权威认证博主"两类样本的横向和纵向对比数据,获得微博平台常规推广途径下的文化传播数据量及不同微博平台内容推广的用户接受度分析数据。结论平铺直叙式表达可侧面反映不同博主针对不同用户群的文化信息敏感点,进而获得准确的文化输出方式。视频推送的横纵向对比可获得用户关注强度的准确数据信息,用于测评不同类型文化资源推广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丝经济 中国文化资源 网络平台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LOMO趋势下电视媒体跨平台传播的三种模式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鲤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7-68,共2页
本文通过分析电视媒体跨平台传播的现有尝试和可行路径,提出SoLoMo趋势下我国电视媒体跨平台传播的三种模式,即构建用户关系与维系模式、基于定位功能的渠道模式以及借船出海之手机电视模式,以期为电视媒体与移动互联媒体的跨界整合提... 本文通过分析电视媒体跨平台传播的现有尝试和可行路径,提出SoLoMo趋势下我国电视媒体跨平台传播的三种模式,即构建用户关系与维系模式、基于定位功能的渠道模式以及借船出海之手机电视模式,以期为电视媒体与移动互联媒体的跨界整合提供对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oMo趋势 电视媒体 平台传播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平台传播本体建构中的算法迷思批判 被引量:5
6
作者 陈龙 王宇荣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22-231,共10页
平台传播时代的传播本体与传播关系已然发生转型,转变为个性化信息推送与数据关系,“无数据,不算法;无算法,不传播”成为平台传播格局的真实写照。传播本体与传播关系的转型也带来了相关信息认知的假象风险,而风险的背后实则反映出平台... 平台传播时代的传播本体与传播关系已然发生转型,转变为个性化信息推送与数据关系,“无数据,不算法;无算法,不传播”成为平台传播格局的真实写照。传播本体与传播关系的转型也带来了相关信息认知的假象风险,而风险的背后实则反映出平台传播时代传播本体转型所遭遇的悖论,即“无算法,不传播”的本体意涵对人的主体性的压制。平台传播生态的治理需要以“阳光法案”作为支撑,以国家意志为主体,在承认算法作为多方利益代理人的前提下,对算法透明边界、算法伦理等方面进行多方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传播 传播本体 数据关系 迷思与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创优,建设领域内创新成果的高质量传播平台和宣传平台——贺《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创刊40周年
7
作者 贾弘禔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4,共2页
东风送暖,满目春光。40年前的二月,由当时的中国生物化学会(现名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以下简称“学会”)主办的高级学术刊物《生物化学杂志》(以下简称《杂志》,现名《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以下简称《学报》)创刊号问世... 东风送暖,满目春光。40年前的二月,由当时的中国生物化学会(现名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以下简称“学会”)主办的高级学术刊物《生物化学杂志》(以下简称《杂志》,现名《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以下简称《学报》)创刊号问世,从此,学会有了自己主办的学术期刊。此前,虽然已有学会会刊《生化通讯》(现名《生命的化学》),但其当时作为学会的通讯刊物,只刊载学会活动信息及科普读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报》 学术刊物 创新创优 学术期刊 中国生物化学 学会会刊 科普读物 传播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传播研究——基于建构自主知识体系视角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黄江华 许志敏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0-143,共14页
促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国际传播是中国式现代化国际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和国际话语权的应有之义。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既是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所需,也是向全球知识系统... 促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国际传播是中国式现代化国际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和国际话语权的应有之义。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既是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所需,也是向全球知识系统贡献说得出、立得住、传得开的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的理论所求。“三大体系”基础上的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国际传播的母体和本源。没有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就没有“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基础,国际传播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自主性与嵌入性、价值关联与价值无涉的统一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传播应该具有的理论样态。但当前,对比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可以发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传播还存在较多问题:国际传播对象研究不够、国际传播媒介与渠道建设滞后、国际传播议程设置不足、国际传播资助与控制体系不完善等。自主知识体系这一国际传播底座建构任重道远。对此,从建构嵌入世界的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更适合传播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国际传播体系两个维度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学术国际传播平台 学术共同体 学术朋友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的学科信息传播平台——学科网构建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陈琳 王运武 徐华平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2-46,共5页
学科建设需要学科信息传播平台,学科建设的信息传播平台是随时代变化、发展和丰富的。学科网在学科建设方面具有学科指向性、体系完整性、平台整合性、媒体多样性、内容易用性、交互参与性等优势。学科网建设对于学科发展、学科从业人... 学科建设需要学科信息传播平台,学科建设的信息传播平台是随时代变化、发展和丰富的。学科网在学科建设方面具有学科指向性、体系完整性、平台整合性、媒体多样性、内容易用性、交互参与性等优势。学科网建设对于学科发展、学科从业人员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要以建设具有学术性、资料性、权威性、原创性、全面性等特色的数字化学术家园为目标,逐步将学科网建设为学科成果展示平台、学科新信息发布平台、学科发展轨迹记录平台、专家学者宣传平台、人才培养交流平台、研究资料汇集平台、学术活动与学术组织推介平台、方法与理论研究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建设 学科网 学科平台 学科信息传播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传播平台对网络舆情热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林萍 解一涵 魏静 《现代情报》 CSSCI 2018年第5期94-99,共6页
[目的 /意义]新信息技术推动媒体应用平台快速发展,网民通过主流媒体与自媒体积极参与话题讨论,客观分析信息传播平台对网络舆情事件发展的影响力,有利于建立良性的信息生态循环圈。[方法 /过程]本文以官方公布的十年网络舆情热点事件... [目的 /意义]新信息技术推动媒体应用平台快速发展,网民通过主流媒体与自媒体积极参与话题讨论,客观分析信息传播平台对网络舆情事件发展的影响力,有利于建立良性的信息生态循环圈。[方法 /过程]本文以官方公布的十年网络舆情热点事件为数据分析对象,使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历年各信息传播平台与网络舆情热度的关联关系,从时间、事件等维度挖掘信息传播平台对网络舆情热度的影响特征。[结论/建议]各信息传播平台对网络舆情热度的影响力与传播技术发展水平是同步的,对网络舆情热度的影响呈现势均力敌之势,媒体融合、资讯融合是发展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传播平台 灰色关联 热度 网络舆情 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版传媒公司和网络传播平台中特殊管理股的探索:实践路径与中国选择 被引量:8
11
作者 付国乐 黄睿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3-17,共5页
针对出版传媒公司、网络传播平台开展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出版传媒公司、网络传播平台的特殊管理股机制设计类型不同。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特殊管理股机制进行探索,发现不同类型的出版传媒公司、网络传播平台的意识与经济双重属性是他们实... 针对出版传媒公司、网络传播平台开展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出版传媒公司、网络传播平台的特殊管理股机制设计类型不同。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特殊管理股机制进行探索,发现不同类型的出版传媒公司、网络传播平台的意识与经济双重属性是他们实施特殊管理股的根源;通过对根源的分析,本文拟提出不同类型的出版传媒公司、网络传播平台与其对应特殊管理股的实践路径。由实践路径可知,特殊管理股机制是中国情景下出版(传播)组织的有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传媒公司 网络传播平台 特殊管理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算法的学术期刊传播平台构建 被引量:20
12
作者 唐冰寒 肖茹予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9-112,共4页
本文旨在探讨智能算法在学术期刊传播平台的应用,结合"域出版"学术平台的智能算法传播平台雏形,本文认为智能算法将导致学术期刊传播内容向智能多维度转变,传播方式向分众化、精准化转变。传播主体向人机协同共融转变,并进一... 本文旨在探讨智能算法在学术期刊传播平台的应用,结合"域出版"学术平台的智能算法传播平台雏形,本文认为智能算法将导致学术期刊传播内容向智能多维度转变,传播方式向分众化、精准化转变。传播主体向人机协同共融转变,并进一步构建起聚集个人信息的数据平台、信息精准分发平台及传受关系连接平台的学术期刊智能算法传播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算法 学术期刊 传播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容开放式知识传播平台中知识贡献行为的动力要素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陈则谦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6-84,共9页
MOA模型由动机、机会、能力三个核心构念组成,动机是导致行为发生的直接原因,而机会和能力则对这一过程产生调节作用。本文通过构建模型和实证分析,验证了内容开放式知识传播平台中的知识贡献行为的MOA模型中的有效成分:动机部分包括利... MOA模型由动机、机会、能力三个核心构念组成,动机是导致行为发生的直接原因,而机会和能力则对这一过程产生调节作用。本文通过构建模型和实证分析,验证了内容开放式知识传播平台中的知识贡献行为的MOA模型中的有效成分:动机部分包括利他、互惠;能力部分包括知识组合、领域知识;机会部分包括感知的易用性、对组织形象的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容开放式知识传播平台 知识贡献行为 MOA模型 动力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的雷州文化数字化展示传播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龙琴 刘双印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98-105,共8页
为解决雷州文化缺乏对外展示传播平台的困境,将三维激光扫描、物联网、多维图像展示、虚拟漫游等技术相结合,采用技术集成理念,详细设计平台架构、功能模块,构建雷州文化空间数据库、知识库,并运用三维图像处理、场景建模、360度全景漫... 为解决雷州文化缺乏对外展示传播平台的困境,将三维激光扫描、物联网、多维图像展示、虚拟漫游等技术相结合,采用技术集成理念,详细设计平台架构、功能模块,构建雷州文化空间数据库、知识库,并运用三维图像处理、场景建模、360度全景漫游等技术对重点文物进行虚拟化展示,实现基于Web的雷州文化数字化展示传播平台,重点阐述全景漫游、基于文本和内容的图像检索、数据库快速访问等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州文化 数字化展示传播平台 技术集成服务 图像检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江苏”网络传播平台的建设与创新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威平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33-36,共4页
近年来,网络在传承和创新江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对网络传播江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二是区域网络文化传播缺乏个性特色和深度;三是江苏区域网络文化资源建设发展不... 近年来,网络在传承和创新江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对网络传播江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二是区域网络文化传播缺乏个性特色和深度;三是江苏区域网络文化资源建设发展不平衡;四是数字资源的整合缺乏统一规范;五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对策一:利用各类传媒深入宣传、加深认识江苏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的意义与价值;对策二:加快建立江苏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承与创新机制,包括管理运行机制、资金保障机制、技术标准机制和法律法规机制;对策三:统筹规划"文化江苏"网络传播和服务平台建设。对策四:加快江苏优秀传统文化数字资源数据库建设。对策五:创建高质量的文化网站,弘扬江苏优秀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江苏 网络传播平台 建设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电视新闻信息传播平台的节目来源现状分析
16
作者 段鹏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6-39,共4页
为深入了解我国电视媒体的发展现状,并获得我国电视新闻信息传播平台建设的第一手资料,在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们于2009年对34个电视媒体的新闻节目负责人进行了深度访谈。另外,我们还组织实施了关于中国地方电视媒... 为深入了解我国电视媒体的发展现状,并获得我国电视新闻信息传播平台建设的第一手资料,在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们于2009年对34个电视媒体的新闻节目负责人进行了深度访谈。另外,我们还组织实施了关于中国地方电视媒体新闻节目发展困境的抽样调查,调查了全国范围内70家市级和县级电视台的发展现状和需求,超过85%的问卷样本由地方电视台新闻部或新闻中心的第一负责人填写,保证了调查数据的相对完整和准确。本篇论文是本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即分析我国电视新闻信息传播平台的节目来源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新闻 电视节目 节目来源 传播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认同:平台化传播环境下内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亚楠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8-62,共5页
平台化传播环境下,内容市场从分众化结构演变为多中心结构,内容企业的竞争隔离机制从获取流量驱动演化为获取意义认同驱动。在此背景下,文章从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与价值实现三个维度,探讨平台化传播环境下内容企业如何通过构建企业与消... 平台化传播环境下,内容市场从分众化结构演变为多中心结构,内容企业的竞争隔离机制从获取流量驱动演化为获取意义认同驱动。在此背景下,文章从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与价值实现三个维度,探讨平台化传播环境下内容企业如何通过构建企业与消费者间的意义认同、建立生产者与消费者间的信任连接,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发现,内容企业围绕内容产品蕴含的核心符号价值,搭建特定的符号识别系统与阶梯型价值传递渠道,引导消费者进入企业构建的价值网络与社群空间,将价值实现的方式从“物”的维度,拓展到“关系”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认同 内容生产 平台传播 商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花精神文化传播平台建设与发展对策——以南京梅花山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琴 王峰 +4 位作者 郭益力 宫庆华 何君 林楠 徐建林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1-13,共3页
梅花自古至今深受人们喜爱,历代文人将其内涵不断升华,得以形成现在特有的意象特征,使其成为诠释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缩影,承载着民族的高贵品德和美好愿望。梅花精神文化的研究和传播在当下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南京梅花山为例,剖析在... 梅花自古至今深受人们喜爱,历代文人将其内涵不断升华,得以形成现在特有的意象特征,使其成为诠释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缩影,承载着民族的高贵品德和美好愿望。梅花精神文化的研究和传播在当下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南京梅花山为例,剖析在资源保护、旅游开发与精神传播等环节的工作,提出梅花精神文化平台的发展对策,也为各地梅园的梅花精神文化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 精神文化 传播平台 梅花节 文化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信息传播平台综合服务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崔满丰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61-366,共6页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形成了微博、微信等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因其传播快速和便捷的特点已成为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本文基于地震信息传播的特点和新兴媒介平台的优势,通过对地震信息资源的分析,提出了建立以地震监测、震害防御...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形成了微博、微信等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因其传播快速和便捷的特点已成为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本文基于地震信息传播的特点和新兴媒介平台的优势,通过对地震信息资源的分析,提出了建立以地震监测、震害防御、应急救援为主体的地震信息发布构架。同时,借助大众新媒体传播及时快捷、立体多元、全面覆盖的信息平台,可为公众提供丰富多彩的地震信息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信息 传播平台 综合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刊2021年开始采用中国科技类学术期刊国际传播平台
20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8-178,共1页
本刊从2021年第1期开始采用中国科技类学术期刊国际传播平台(Sci Engine)进行投审稿和生产运营。该平台建立了符合国际标准的XML结构化数据生产管理系统和网刊发布系统(http://engine.scichina.com),实现了与内部投审稿系统和外部国际... 本刊从2021年第1期开始采用中国科技类学术期刊国际传播平台(Sci Engine)进行投审稿和生产运营。该平台建立了符合国际标准的XML结构化数据生产管理系统和网刊发布系统(http://engine.scichina.com),实现了与内部投审稿系统和外部国际知名学术平台如Web of Science、PubMed、Crossref、Google Scholar、Altmetric等的无缝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化数据 生产管理系统 GOOGLE 传播平台 审稿系统 XML 无缝对接 学术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