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夏闲期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蓄水保墒效果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
51
1
作者
侯贤清
李荣
+2 位作者
韩清芳
王维
贾志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4-100,共7页
为了探讨夏闲期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蓄水保墒效果及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2007-2010年在宁南旱区采用免耕/深松/免耕、深松/免耕/深松、连年翻耕(传统耕作)3种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模...
为了探讨夏闲期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蓄水保墒效果及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2007-2010年在宁南旱区采用免耕/深松/免耕、深松/免耕/深松、连年翻耕(传统耕作)3种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模式改善了麦田的土壤水分状况,且提高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效果显著。夏闲末期,相对于传统耕作,免耕/深松/免耕、深松/免耕/深松处理3a平均土壤蓄水量分别增加(P<0.05)3.92%和7.84%,降雨蓄水效率提高(P<0.05)13.64%和22.80%;小麦生育期,3a平均土壤蓄水量分别较传统耕作增加(P<0.05)7.96%和8.60%,平均生育期降水利用效率提高(P<0.05)9.59%和10.69%,平均年降水利用效率提高(P<0.05)9.52%和10.65%;3a平均产量分别较传统耕作提高(P<0.05)9.59%和10.69%,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提高(P<0.05)7.17%和7.68%,生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提高(P<0.05)3.83%和4.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含水率
干
旱区
耕作
模式
冬小麦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黑龙江省旱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及配套机具
被引量:
5
2
作者
姜明海
李孝存
+2 位作者
王立君
孙文峰
陈宝昌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5-67,共3页
阐述了保护性耕作的含义、目的以及在黑龙江省实施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性;提出了平原易旱区、丘陵漫岗区、西部干旱区以及盐碱、脊薄区4种不同旱区耕作技术模式;制定了具体的耕作方案,确定了相应的配套机具。
关键词
西部干
旱区
配套机具
保护性
耕作
技术
盐碱
丘陵
黑龙江
平原
模式
制定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鹤岗地区土壤耕作模式探讨
3
作者
姜洪伟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6期233-233,241,共2页
总结鹤岗地区土壤耕作模式,包括平原易旱区土壤耕作模式、冷凉低湿易涝区土壤耕作模式、丘陵漫岗土壤耕作模式、水稻田土壤耕作模式,以提高鹤岗地区农业发展水平。
关键词
土壤
耕作
模式
平原易旱区土壤耕作模式
冷凉低湿
易
涝区
土壤
耕作
模式
丘陵漫岗
土壤
耕作
模式
水稻田
土壤
耕作
模式
黑龙江鹤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黑龙江省旱田土壤耕作模式
被引量:
6
4
作者
杨彩霞
刘波
吴延民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4-35,共2页
为实现由传统耕作向现代耕作转变,在综合分析黑龙江省自然地貌、气候条件、土壤类别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壤耕作区域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
黑龙江
旱田
土壤
耕作
模式
自然地貌
气候条件
西部干
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肇”大地小米香
5
作者
王滨
《黑龙江粮食》
2015年第8期40-41,共2页
松嫩平原上“肇源、肇州、肇东”这三个共同用“肇”字开头的县,由南向北彼此相连,统称“三肇”地区。据说,古代“三肇”同属一“县”,民国三年始,“三肇”才逐渐形成三“府”。“三肇”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腹地,在北纬4...
松嫩平原上“肇源、肇州、肇东”这三个共同用“肇”字开头的县,由南向北彼此相连,统称“三肇”地区。据说,古代“三肇”同属一“县”,民国三年始,“三肇”才逐渐形成三“府”。“三肇”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腹地,在北纬45°20′~46°30′,东经123°~126°30′之间,属于北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地区气候干燥,春秋季节多风少雨,夏热冬寒。无霜期超过140天,≥10℃有效积温平均在2800℃以上,属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土壤以黑钙土和草甸土为主,大多呈弱碱性。谷子对土壤要求不高,耐瘠薄,耐盐碱,而不耐酸,能适应较强盐渍土壤,适应于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易旱区种植。而“三肇”地区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特别适合谷子的生长。当地产的小米籽粒饱满,米粒整齐,色泽金黄,味道香醇,口感滑腻,营养丰富,曾是满清王朝皇家的贡品,称为贡米。如今产自“三肇”的小米仍然独树一帜,享誉华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米
大陆性气候
大地
盐渍
土壤
半湿润
易
旱区
松嫩
平原
黑龙江省
地区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旱地农业研究
6
作者
缪祥辉
《青海农林科技》
2001年第S1期78-79,共2页
新中国成立后 ,青海省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旱作农业。科技人员总结旱作农业传统经验 ,研究、引进与推广旱作农业先进技术 ;开展水土保持 ,兴修梯田 ,封山育林育草 ,实行工程措施 ,生物措施 ,狠抓小流域综合治理 ,改善旱地农业生产条件与...
新中国成立后 ,青海省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旱作农业。科技人员总结旱作农业传统经验 ,研究、引进与推广旱作农业先进技术 ;开展水土保持 ,兴修梯田 ,封山育林育草 ,实行工程措施 ,生物措施 ,狠抓小流域综合治理 ,改善旱地农业生产条件与生态环境 ,促进旱作农业地区农林牧全面发展 ,人民生活的提高。随着旱作农业研究的普遍兴起 ,1989年我院旱作农业研究室成立。标志着青海旱作农业进入系统化正规化研究的新阶段。1 建全科研机构我省旱作农业研究长期分属于各学科各专业项目进行 ,从未完全间断过研究 ,但缺少全面规划和系统布局。 1953年 ,在湟中县大有山成立试验 ,征得土地 99 57亩。建设房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农业研究
旱作农业
春小麦
土壤
水分
增产技术
土壤
耕作
旱区
农业
研究事业
小流域综合治理
栽培技术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夏闲期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蓄水保墒效果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
51
1
作者
侯贤清
李荣
韩清芳
王维
贾志宽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农业部旱地作物生产与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4-100,共7页
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农田集雨保水关键技术研究"(2006BAD29B03)
"节水共性技术研究"(2007BAD88B10)
文摘
为了探讨夏闲期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蓄水保墒效果及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2007-2010年在宁南旱区采用免耕/深松/免耕、深松/免耕/深松、连年翻耕(传统耕作)3种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模式改善了麦田的土壤水分状况,且提高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效果显著。夏闲末期,相对于传统耕作,免耕/深松/免耕、深松/免耕/深松处理3a平均土壤蓄水量分别增加(P<0.05)3.92%和7.84%,降雨蓄水效率提高(P<0.05)13.64%和22.80%;小麦生育期,3a平均土壤蓄水量分别较传统耕作增加(P<0.05)7.96%和8.60%,平均生育期降水利用效率提高(P<0.05)9.59%和10.69%,平均年降水利用效率提高(P<0.05)9.52%和10.65%;3a平均产量分别较传统耕作提高(P<0.05)9.59%和10.69%,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提高(P<0.05)7.17%和7.68%,生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提高(P<0.05)3.83%和4.34%。
关键词
土壤
含水率
干
旱区
耕作
模式
冬小麦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Keywords
soils
moisture
arid regions
tillage patterns
winter wheat yield
water use efficiency
分类号
S341.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龙江省旱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及配套机具
被引量:
5
2
作者
姜明海
李孝存
王立君
孙文峰
陈宝昌
机构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
哈尔滨市农机研究所
出处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5-67,共3页
文摘
阐述了保护性耕作的含义、目的以及在黑龙江省实施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性;提出了平原易旱区、丘陵漫岗区、西部干旱区以及盐碱、脊薄区4种不同旱区耕作技术模式;制定了具体的耕作方案,确定了相应的配套机具。
关键词
西部干
旱区
配套机具
保护性
耕作
技术
盐碱
丘陵
黑龙江
平原
模式
制定
目的
Keywords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protection tillage
summarization
technical mode
分类号
S34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S345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鹤岗地区土壤耕作模式探讨
3
作者
姜洪伟
机构
黑龙江省鹤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6期233-233,241,共2页
文摘
总结鹤岗地区土壤耕作模式,包括平原易旱区土壤耕作模式、冷凉低湿易涝区土壤耕作模式、丘陵漫岗土壤耕作模式、水稻田土壤耕作模式,以提高鹤岗地区农业发展水平。
关键词
土壤
耕作
模式
平原易旱区土壤耕作模式
冷凉低湿
易
涝区
土壤
耕作
模式
丘陵漫岗
土壤
耕作
模式
水稻田
土壤
耕作
模式
黑龙江鹤岗
Keywords
soil tillage mode
plain arid soil tillage mode
cold waterlogged lowland soil tillage mode
hilly soil tillage mode
paddy soil tillage mode
Hegang Heilongjiang
分类号
S344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龙江省旱田土壤耕作模式
被引量:
6
4
作者
杨彩霞
刘波
吴延民
机构
哈尔滨市工程技术学校
黑龙江省农机推广总站
延寿镇农机站
出处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4-35,共2页
文摘
为实现由传统耕作向现代耕作转变,在综合分析黑龙江省自然地貌、气候条件、土壤类别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壤耕作区域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
黑龙江
旱田
土壤
耕作
模式
自然地貌
气候条件
西部干
旱区
Keywords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soil tillage model
summarize
dry land
分类号
S342.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肇”大地小米香
5
作者
王滨
机构
《黑龙江粮食》编辑部
出处
《黑龙江粮食》
2015年第8期40-41,共2页
文摘
松嫩平原上“肇源、肇州、肇东”这三个共同用“肇”字开头的县,由南向北彼此相连,统称“三肇”地区。据说,古代“三肇”同属一“县”,民国三年始,“三肇”才逐渐形成三“府”。“三肇”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腹地,在北纬45°20′~46°30′,东经123°~126°30′之间,属于北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地区气候干燥,春秋季节多风少雨,夏热冬寒。无霜期超过140天,≥10℃有效积温平均在2800℃以上,属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土壤以黑钙土和草甸土为主,大多呈弱碱性。谷子对土壤要求不高,耐瘠薄,耐盐碱,而不耐酸,能适应较强盐渍土壤,适应于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易旱区种植。而“三肇”地区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特别适合谷子的生长。当地产的小米籽粒饱满,米粒整齐,色泽金黄,味道香醇,口感滑腻,营养丰富,曾是满清王朝皇家的贡品,称为贡米。如今产自“三肇”的小米仍然独树一帜,享誉华夏。
关键词
小米
大陆性气候
大地
盐渍
土壤
半湿润
易
旱区
松嫩
平原
黑龙江省
地区气候
分类号
S515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旱地农业研究
6
作者
缪祥辉
出处
《青海农林科技》
2001年第S1期78-79,共2页
文摘
新中国成立后 ,青海省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旱作农业。科技人员总结旱作农业传统经验 ,研究、引进与推广旱作农业先进技术 ;开展水土保持 ,兴修梯田 ,封山育林育草 ,实行工程措施 ,生物措施 ,狠抓小流域综合治理 ,改善旱地农业生产条件与生态环境 ,促进旱作农业地区农林牧全面发展 ,人民生活的提高。随着旱作农业研究的普遍兴起 ,1989年我院旱作农业研究室成立。标志着青海旱作农业进入系统化正规化研究的新阶段。1 建全科研机构我省旱作农业研究长期分属于各学科各专业项目进行 ,从未完全间断过研究 ,但缺少全面规划和系统布局。 1953年 ,在湟中县大有山成立试验 ,征得土地 99 57亩。建设房屋 ,
关键词
旱地农业研究
旱作农业
春小麦
土壤
水分
增产技术
土壤
耕作
旱区
农业
研究事业
小流域综合治理
栽培技术
模式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夏闲期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蓄水保墒效果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侯贤清
李荣
韩清芳
王维
贾志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5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黑龙江省旱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及配套机具
姜明海
李孝存
王立君
孙文峰
陈宝昌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鹤岗地区土壤耕作模式探讨
姜洪伟
《现代农业科技》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黑龙江省旱田土壤耕作模式
杨彩霞
刘波
吴延民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三肇”大地小米香
王滨
《黑龙江粮食》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旱地农业研究
缪祥辉
《青海农林科技》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