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聊斋志异》的干预叙事与主体意识——以《婴宁》为中心的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冀运鲁 王政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5期71-75,80,共6页
《聊斋》的干预叙事凸显着叙述者的主体意识。以《婴宁》为中心来分析《聊斋》的干预叙事不仅可以探讨干预叙事的形式与类别,而且还可以探析小说所反映出的主体意识。
关键词 干预叙事 叙事形式干预 叙事内容干预 主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叙事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病耻感、自尊及心理资本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周茜 黄再飞 +9 位作者 韦雪伟 韦联欧 周英秋 黄雪梅 刘天凤 邓远新 管淑华 覃晓露 夏子琴 覃凤琼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团体叙事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病耻感、自尊及心理资本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团体叙事干预,2次/周,干预4周。干预前后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团体叙事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病耻感、自尊及心理资本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团体叙事干预,2次/周,干预4周。干预前后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病耻感、自尊及心理资本评分。结果对照组59例、干预组57例完成研究。干预4周后,两组自我病耻感、自尊及心理资本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团体叙事干预能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病耻感,提升自尊及心理资本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叙事护理 叙事干预 团体干预 病耻感 自尊 心理资本 心理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叙事医学患者干预效果研究进展回顾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俊 李远达 +4 位作者 黄蓉 邹佳函 乔玉玲 毛旭 郭莉萍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40-43,共4页
以叙事医学相关概念及发展历程为引,从研究目的、研究设计、研究对象、干预方式、干预效果评价方式、测量工具和指标、数据管理与数据分析、研究结果、发表刊物、研究者身份和主要研究单位等方面回顾分析国内外叙事医学患者干预效果研... 以叙事医学相关概念及发展历程为引,从研究目的、研究设计、研究对象、干预方式、干预效果评价方式、测量工具和指标、数据管理与数据分析、研究结果、发表刊物、研究者身份和主要研究单位等方面回顾分析国内外叙事医学患者干预效果研究文献,发现现有研究在上述各方面差异较大,且部分研究存在规模有限等显著缺陷,尚未形成叙事医学患者干预实践和研究范式。研究可为叙事医学患者干预实践与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有助于启发临床工作者和学术研究者优化叙事医学临床实践,改善患者临床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叙事干预 临床结局 患者结局 医学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断裂与叙事干预——重读《悲惨世界》 被引量:1
4
作者 常霜林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3-158,共6页
《悲惨世界》是经典,经典有重读的必要。重读《悲惨世界》,我们发现大量的插入成分造成小说故事进程的中断和小说叙事的断裂,这是理解《悲惨世界》的关键,也是理解评价这一经典的重要切入点。叙事的断裂是把语言的隐喻轴(相似性)投射到... 《悲惨世界》是经典,经典有重读的必要。重读《悲惨世界》,我们发现大量的插入成分造成小说故事进程的中断和小说叙事的断裂,这是理解《悲惨世界》的关键,也是理解评价这一经典的重要切入点。叙事的断裂是把语言的隐喻轴(相似性)投射到换喻轴(毗连性)之上的结果,是把诗的、哲学的、抒情的手法运用到小说创作中的结果。从另一方面说,造成断裂的部分是一种叙事干预,真实作者、隐含作者、叙述者复杂的叙事干预起到培养读者价值观、道德观和对事件评判标准的功能,作者以叙事干预导读者阅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 《悲惨世界》 叙事断裂 叙事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干预在胃癌晚期患者配偶预期性悲伤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博雅 张利霞 +2 位作者 贾智慧 张贤贤 郑蔚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6期845-849,共5页
目的:分析叙事干预在胃癌晚期患者配偶预期性悲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3个病区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住院化疗的64例胃癌晚期患者及配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干预组夫妻接受叙事干... 目的:分析叙事干预在胃癌晚期患者配偶预期性悲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3个病区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住院化疗的64例胃癌晚期患者及配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干预组夫妻接受叙事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心理指导,并分别在干预前、干预12周后采用心理弹性量表、预期性悲伤量表对两组配偶进行评价;对干预组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干预12周后两组进行对比,干预组的预期性悲伤量表得分为(69.70±6.3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3.28±9.3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心理弹性量表得分为(76.97±7.0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34±9.8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中53.3%的配偶书面叙述为高依从性。结论:叙事干预可有效降低胃癌晚期患者配偶预期性悲伤,提高胃癌晚期患者配偶的心理弹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晚期 配偶 叙事干预 预期性悲伤 肿瘤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张扬与权力自限:论吴趼人小说的“叙事干预” 被引量:2
6
作者 孔庆荣 秦洪武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4-179,共6页
叙述者的主体性以'叙事干预'的方式投射在小说文本中。叙述者可以对小说中的伦理、主题和人物进行评论,也可以对叙事本身进行评论。以'叙事干预'分析吴趼人的代表文本《劫余灰》,研究指出,该小说的文本特征主要有二:一... 叙述者的主体性以'叙事干预'的方式投射在小说文本中。叙述者可以对小说中的伦理、主题和人物进行评论,也可以对叙事本身进行评论。以'叙事干预'分析吴趼人的代表文本《劫余灰》,研究指出,该小说的文本特征主要有二:一是主体意识的自我张扬,二是叙事权力的自我限制。小说文本的悖论特征有助于分析吴趼人作为新小说家在叙事主题和伦理观念上的保守立场,挖掘吴趼人小说文本在古典到现代嬗变期呈现出来的叙事模式和变化规律,进一步阐释清末民初小说的叙事艺术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干预 吴趼人 《劫余灰》 主体张扬 权力自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扎迪·史密斯《西北》中的叙事策略与伦理表达
7
作者 王聪 刘茂生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101,共9页
英国当代作家扎迪·史密斯凭借多变的艺术风格赢得“文学变色龙”的美称,其主要代表作当属出版于2012年的小说《西北》。史密斯运用叙事者干预从话语和故事层面展示其对底层群体阶级身份的伦理关注;第三人称叙事摒弃全知全能的权威... 英国当代作家扎迪·史密斯凭借多变的艺术风格赢得“文学变色龙”的美称,其主要代表作当属出版于2012年的小说《西北》。史密斯运用叙事者干预从话语和故事层面展示其对底层群体阶级身份的伦理关注;第三人称叙事摒弃全知全能的权威视角,从不确定式结尾、聚焦视角转换、故事真实性三方面阐释作者对社会公共问题的伦理立场;空间叙事则将伦敦城市空间前景化,通过人物的空间位移重构自我与他者的伦理关系,以此引导读者产生“阅读伦理”。史密斯巧妙地运用此三种叙事策略,不仅体现其对底层群体的伦理关照,而且为新世纪英国小说的形式创新提供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迪·史密斯 《西北》 伦理 叙事干预 第三人称叙事 空间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患者实施叙事护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0
8
作者 于晓丽 朱晓萍 +1 位作者 邱昌翠 王金宁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6-109,共4页
分析叙事护理的概念,对癌症患者叙事护理的实施者、实施对象及实施形式进行综述,并从丰富叙事形式、推广叙事护理、培养叙事人才3个方面提出建议,旨在为临床护理人员对癌症患者实施叙事护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癌症 人文关怀 叙事护理 叙事医学 叙事干预 叙事能力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