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县开展领导干部行为作风专项测做评法的与启示
1
作者 隋鸿旭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干部行为 专项测评结果 作风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领导 干部监督工作 参考依据 知情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系视角下服务型领导对干部责任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婧 李超平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86,共9页
关系视角下,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组织政治理论,可以对服务型领导对干部责任行为影响机制进行模型构建和相关机理分析。通过采用服务型领导、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组织政治知觉和责任行为4个量表进行两个时间点的调查分析可知,服务型领导... 关系视角下,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组织政治理论,可以对服务型领导对干部责任行为影响机制进行模型构建和相关机理分析。通过采用服务型领导、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组织政治知觉和责任行为4个量表进行两个时间点的调查分析可知,服务型领导对干部责任行为具有正向影响,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在服务型领导与干部责任行为之间具有中介作用,组织政治知觉能够正向调节服务型领导与领导—成员交换之间的关系,但是组织政治知觉不能调节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在服务型领导与干部责任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因此,当今领导干部要重塑以服务为本的理念,转变领导风格,构建良好上下级关系,注重组织政治生态,培育干部的责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型领导 党员干部 干部责任行为 组织政治知觉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好考核“指挥棒”考出干部精气神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紧跟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7-31,共5页
精准的绩效考核是激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的重要工具,但一些地方由于属地管理运用不够规范、政绩观出现偏差,导致出现“考核泛化”现象。“考核泛化”会引发基层形式主义、基层避责行为加剧等负面效应,甚至产生阻滞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消极... 精准的绩效考核是激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的重要工具,但一些地方由于属地管理运用不够规范、政绩观出现偏差,导致出现“考核泛化”现象。“考核泛化”会引发基层形式主义、基层避责行为加剧等负面效应,甚至产生阻滞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消极后果。遏制基层干部“考核泛化”要从厘清基层工作重点、优化基层考核方式、树立正确政绩观方面着手,切实推进绩效考核见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核泛化 干部行为 基层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拼凑应对”:双重逻辑下基层干部扶贫行为--以豫南G镇为个案的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4期224-226,共3页
对豫南G镇的调研发现,基层扶贫中存在"拼凑应对"行为。"拼凑应对"的扶贫行为是基层干部在双重逻辑共生共存、甚至相互冲突下的策略选择,双重逻辑包括压力型体制下完成任务的逻辑、绩效考核制下获得激励的逻辑。&qu... 对豫南G镇的调研发现,基层扶贫中存在"拼凑应对"行为。"拼凑应对"的扶贫行为是基层干部在双重逻辑共生共存、甚至相互冲突下的策略选择,双重逻辑包括压力型体制下完成任务的逻辑、绩效考核制下获得激励的逻辑。"拼凑应对"行为消减了精准扶贫成效,因此必须对此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拼凑应对 精准扶贫 基层干部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村”角色与“利己”角色——村干部职务行为研究的新范式 被引量:16
5
作者 罗博文 张珩 余劲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2-112,共11页
村干部作为乡村治理基层建设的重要推动主体,其职务行为不仅是保证乡村有效治理的关键一环,也是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多重理论基础,划分出“利村”与“利己”这两种村干部角色类型以及“利村不利己”... 村干部作为乡村治理基层建设的重要推动主体,其职务行为不仅是保证乡村有效治理的关键一环,也是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多重理论基础,划分出“利村”与“利己”这两种村干部角色类型以及“利村不利己”“利村又利己”与“利己不利村”三种村干部职务行为倾向,探讨村干部角色对于其职务行为倾向影响,并运用案例分析方法验证村干部职务行为倾向对乡村治理结果产生的异质性。同时在对“利己不利村”这一职务行为倾向进行深入机制分析的基础上,考察其典型行为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在村干部行使职务的过程中,本应扮演“利村”角色代表政府与村民来维护双方切实利益的村干部,由于个人精致利己主义的心理选择和行为动机,他们往往会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导致其“利己不利村”的职务行为倾向。由此提出规范村干部职务行为倾向的两点对策:一方面,加强村干部同级监督力度,完善政府行为监督机制,打造上下协同的双重监督体系;另一方面,完善对村干部的惩戒和激励机制,畅通晋升通道,形成“宽严相济”的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干部角色 干部职务行为倾向 利村 利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追责”重压下领导干部创新路径的构建
6
作者 张双庆 邓智勇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11,共2页
近年来,为了约束领导干部行为和塑造良好官场生态环境,中央高层不断加大“追责”的力度,先后出台了“八项规定”“三严三实”和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等。其中,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对领导干部的行为任... 近年来,为了约束领导干部行为和塑造良好官场生态环境,中央高层不断加大“追责”的力度,先后出台了“八项规定”“三严三实”和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等。其中,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对领导干部的行为任性、权力任性和决策任性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初步形成了“官场有风险,为官须小心”的官场政治气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 创新路径 责任追究制度 干部行为 生态环境 官场 决策 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领导干部“官而不为”现象透析
7
作者 张明 储霞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45-47,共3页
近一年多来,中央加大了对领导干部群体的治理力度,一方面彻查严惩了一大批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的领导干部,无数“苍蝇老虎”纷纷折戟落马;另一方面从严从细地规范领导干部行为,从公共权力的运用到个人的食用住行,都进行了一定的限... 近一年多来,中央加大了对领导干部群体的治理力度,一方面彻查严惩了一大批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的领导干部,无数“苍蝇老虎”纷纷折戟落马;另一方面从严从细地规范领导干部行为,从公共权力的运用到个人的食用住行,都进行了一定的限制和约束,权力被陆续关进了制度的笼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 透析 公共权力 治理力度 干部群体 贪污腐败 违法乱纪 干部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干部是怎样炼成的
8
作者 李春成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68-69,共2页
干部行为设计的福格行为模型,从行为、动机、能力、触发机制着眼,不仅能用于"劝导"干部成为好干部,还可以用于防止干部不良行为。为有效发掘、选拔、培养好干部,培育和激发干部成为好干部的主观能动性提供可行方案。
关键词 干部 干部行为 组织管理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部激励“潜规则”持续存在的动力源及转型路径
9
作者 杨晶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4-37,共4页
组织秩序的建立与维护,干部行为的规范与引导,都离不开必要的规章制度。干部激励机制作为专门针对干部行为进行正向引导和规范所制定的规章制度,以“整齐、合乎一定的方式”明确向组织成员传达了其所主张和倡导的行为,以及个体在行... 组织秩序的建立与维护,干部行为的规范与引导,都离不开必要的规章制度。干部激励机制作为专门针对干部行为进行正向引导和规范所制定的规章制度,以“整齐、合乎一定的方式”明确向组织成员传达了其所主张和倡导的行为,以及个体在行为执行后所能获得的正当回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行为 “潜规则” 转型路径 激励 动力源 规章制度 组织成员 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干部“舒适度”与人民群众“满意度”的辩证关系
10
作者 刘贵华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11-12,共2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从严治党,从严规范领导干部行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限制和约束公权运行,“零容忍”反腐治吏,出重拳狠刹“四风”,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大振。与此同时,有些干部出现了“不自在”现象,认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从严治党,从严规范领导干部行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限制和约束公权运行,“零容忍”反腐治吏,出重拳狠刹“四风”,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大振。与此同时,有些干部出现了“不自在”现象,认为“舒适度”降低了,“当官没劲了”,在岗找不到感觉,干事提不起精神,甚至出现“为官不为”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 舒适度 人民群众 满意度 辩证 “零容忍” 从严治党 干部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之管见
11
作者 谢岳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2-34,共3页
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之管见谢岳乡镇干部队伍是我们党干部群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他们是党和政府联接广大农民群众的纽带,在发展农村市场经济、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宏伟事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一直很重视... 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之管见谢岳乡镇干部队伍是我们党干部群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他们是党和政府联接广大农民群众的纽带,在发展农村市场经济、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宏伟事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一直很重视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目前,乡镇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干部 队伍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乡镇工作 乡镇领导干部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乡镇党委 干部培训 条块关系 乡镇干部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适的问责与可信任的容错:一个“互惠性—表态”的解释框架 被引量:3
12
作者 余敏江 赵乾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8,M0003,共16页
从中央环保督察基层问责实践可以发现,尽管面临相同的组织结构与社会压力,但在上下级干部之间所产生的“实用”的互惠性关系与下级干部所“表现”出的态度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这为基层干部管理提供了较大的韧性空间,“可调适的问责”与... 从中央环保督察基层问责实践可以发现,尽管面临相同的组织结构与社会压力,但在上下级干部之间所产生的“实用”的互惠性关系与下级干部所“表现”出的态度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这为基层干部管理提供了较大的韧性空间,“可调适的问责”与“可信任的容错”得以共生共存。在“互惠性—表态”的解释框架下,基层拥有管理权限的干部呈现出4种行为逻辑,即在“可调适的问责”中的“责罚并重”“轻责重罚”“重责轻罚”惩戒策略和在“可信任的容错”中的“将功补过”激励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督察 干部问责 干部容错 互惠性—表态 干部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建设高标准的乡镇党委
13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8,共2页
为促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上水平,确保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和跨世纪目标的实现,自1998年11月以来,我们依据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六届七次会议精神,在认真总结以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乡镇党委建设这... 为促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上水平,确保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和跨世纪目标的实现,自1998年11月以来,我们依据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六届七次会议精神,在认真总结以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乡镇党委建设这个关键,按照“六个好”总的目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党委建设 乡镇干部行为 乡村财务管理 乡镇政务公开 农村基层组织 组织建设 工作制度 乡镇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 邓小平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