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高校干部援藏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机制探讨
1
作者 羌洲 谢伟民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2-89,共8页
西藏高校干部支援工作及其体系很大程度上是对口援藏政策的影响和形塑,没有凸显高校干部援藏相对于对口支援西藏政策的特殊性。西藏高校干部支援存在地方政治经济发展逻辑、高校自身发展逻辑以及援助技术逻辑之间的内在冲突,其结果体现... 西藏高校干部支援工作及其体系很大程度上是对口援藏政策的影响和形塑,没有凸显高校干部援藏相对于对口支援西藏政策的特殊性。西藏高校干部支援存在地方政治经济发展逻辑、高校自身发展逻辑以及援助技术逻辑之间的内在冲突,其结果体现在西藏高校干部支援工作的行政化、政治符号象征大于实际绩效、外部依赖甚于内部制度绩效、干部低效能感和缺乏双赢机制,等等。未来西藏高校干部支援工作,需要凸出遵守大学自身发展规律,以建设现代大学为中心,以提升大学自身制度吸引力为前提,解决援藏干部归属感、奖惩机制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高校对口支援 干部援藏 存在问题 改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从课堂走向田野--以云南扎根式援藏干部口述史实践教学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志农 周丽梅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4-170,共7页
高校课程是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主渠道,深度挖掘专业课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推动专业课与思政课有机结合,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援藏干部口述史实践教学是新时代背景下云南大学发挥学科专业人才优势,主动融入课程思政... 高校课程是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主渠道,深度挖掘专业课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推动专业课与思政课有机结合,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援藏干部口述史实践教学是新时代背景下云南大学发挥学科专业人才优势,主动融入课程思政而打造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教学的实践环节。文章以在“长期建藏”政策背景下进入并扎根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援藏干部口述史实践教学为例,总结该实践教学对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效和对课程思政的启示,为高校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课程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援藏干部 口述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援藏干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勇 《中国医院》 2016年第3期50-51,共2页
援藏工作为西藏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等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本文以中央和国家机关第七期援藏工作实际为依据,在对援藏干部基本情况、出发前准备、心理调节方法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加强援藏干部的心理健康和保健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 援藏干部 心理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0年代援藏干部特点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勇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3-53,共1页
当时,在西藏干部队伍特别是援藏干部和进藏干部的队伍建设上,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支是十八军的部队转业干部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陆续转移到地方,参加地方的工作,这些干部绝大部分是从西藏以外的省区来的,其中百分之九十七八是汉... 当时,在西藏干部队伍特别是援藏干部和进藏干部的队伍建设上,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支是十八军的部队转业干部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陆续转移到地方,参加地方的工作,这些干部绝大部分是从西藏以外的省区来的,其中百分之九十七八是汉族干部,当然也有一些蒙古族、回族等其他民族的干部。这部分干部大约有七八千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援藏干部 70年代 干部队伍 六七十年代 队伍建设 蒙古族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援藏干部:选择就是一种牺牲
5
作者 曾金胜 《人民论坛》 2007年第15期24-25,共2页
“世界屋脊”西藏,年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空气含氧量少,生存环境恶劣,加之过去交通不便,被人类学家称之为“生命禁区”。虽然,这里雪峰林立,长河奔流,自然景观十分壮美,却往往令人望而生畏。
关键词 援藏干部 人类学家 自然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密援藏干部——雪域高原之上的心灵超越——写在第五批援藏干部即将离藏之际 被引量:1
6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18,共7页
西藏,美丽的高原,旷远的天空,巍峨的布达拉宫,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对大部分中国人而言,这是一段遥远的距离。在那里,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谱写的故事感人至深却又鲜为人知,他们有的要带着“氧气瓶”坚持工作,有的被人出价20万... 西藏,美丽的高原,旷远的天空,巍峨的布达拉宫,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对大部分中国人而言,这是一段遥远的距离。在那里,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谱写的故事感人至深却又鲜为人知,他们有的要带着“氧气瓶”坚持工作,有的被人出价20万“买项上人头”,有的可能仅因患上感冒就失去了生命……他们普遍承受着少为人知的挑战,却又把这段经历视为珍宝,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援藏干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援藏干部 雪域高原 心灵 解密 布达拉宫 中国人 经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惜没拍下援藏干部的眼神
7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2-42,共1页
新浪网友感动的心:我曾去过西藏,感受到自然环境对身体的巨大影响;我曾接触过援藏干部,他们满脸黑红。原本健康的身体经过援藏之后,很多地方都出现了问题;我在回程的路上看到援藏干部的眼神。
关键词 援藏干部 眼神 自然环境 身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所知道的孔繁森--访1988年进藏的江苏援藏干部于鲁宁
8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2-53,共2页
1988年10月20日上午110点,飞机从南京大校场机场起飞,我开始了为期五年的援藏工作。我们这一批干部由中组部抽调,全国一共414名。专业技术干部援藏三年,党政干部五年,10月下旬为我们在拉萨集中的日期。下午我在参观了武侯祠等景点后,
关键词 援藏干部 孔繁森 江苏 所知 专业技术干部 援藏工作 党政干部 中组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半公众支持身边亲友援藏--公众眼中的援藏干部调查报告
9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0-43,共4页
在本期策划实施过程中,人民论坛杂志"援藏干部特别报道组"通过现场采访、电话连线、邮件沟通等多种方式,亲密接触了许多援藏干部,他们甘于奉献、乐观低调、顽强坚忍的精神风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为更深入地掌握社会公众... 在本期策划实施过程中,人民论坛杂志"援藏干部特别报道组"通过现场采访、电话连线、邮件沟通等多种方式,亲密接触了许多援藏干部,他们甘于奉献、乐观低调、顽强坚忍的精神风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为更深入地掌握社会公众对援藏干部的认知与期待,同时也有利于让更多的人了解援藏干部,感受援藏干部的酸甜苦辣,人民论坛杂志在前方、后方都进行了广泛的问卷调查。一是在人民网、人民论坛网、中国西藏网、新浪网、腾讯网等几家网站先后推出"援藏干部公众认知与期待调查"网络问卷。截至2010年5月25日,共有10060人参与调查;此外,人民论坛记者在北京、天津等地,发放书面调查问卷300份,回收276份,总计10336人参与。二是对熟知援藏干部的人群进行调查。人民论坛杂志赴西藏采访组与后方编采组共同努力,采访调查了160多位援藏干部、200多位西藏当地干部及群众。本调查报告以公众调查问卷结果为主要参考,部分选项对两个主要调查群体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援藏干部 公众 调查 亲友 现场采访 特别报道 电话连线 精神风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藏干部的付出远比援藏干部多
10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2-42,共1页
人民论坛网网友守四方:作为新时期进藏报国大学生、研究生中的一员,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内地进藏干部在西藏的付出和牺牲远比援藏干部大得多,得到的却少得多,比其他西部欠发达地区干部都累,都可怜。
关键词 援藏干部 西部欠发达地区 大学生 新时期 研究生 负责任 人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位援藏女干部的“大境界、小情趣”--对西藏自治区妇联副主席杨淑文的采访
11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2-63,共2页
只有不同的环境,没有不同的干部我来自全国妇联,是第五批援藏干部,这一批总共10位女同志,年龄都比较大,当然也有比较小的,最小的四十岁还不到。进藏就是来做事的,不分男女,只有不同的环境,没有不同的干部。
关键词 全国妇联 干部 西藏自治区 副主席 采访 情趣 援藏干部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援藏干部给珞巴族带来了什么
12
作者 人民论坛编辑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4-55,共2页
2010年4月6日,人民论坛赴西藏采访组一行在参观福建省援助建设的藏南博物馆时,领略了西藏珞巴族极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怀着好奇的心情,采访组特地探访了这个约有3000人的神秘民族。汽车驶入坐落在雅鲁藏布江畔、南伊沟口的才召村,一... 2010年4月6日,人民论坛赴西藏采访组一行在参观福建省援助建设的藏南博物馆时,领略了西藏珞巴族极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怀着好奇的心情,采访组特地探访了这个约有3000人的神秘民族。汽车驶入坐落在雅鲁藏布江畔、南伊沟口的才召村,一幢幢有着独门小院,紫红色、蓝色坡屋顶的崭新农居整齐地排列在村道两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珞巴族 援藏干部 民族风情 2010年 雅鲁藏布江 博物馆 福建省 采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珞巴族的“亲密接触”--厦门市援藏干部、米林县县委书记刘金柱讲述
13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6-57,共2页
2007年7月,受组织选派,我到西藏米林县开展援藏工作并任县委书记。3年的援藏工作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自治区、地区各级领导和米林县各族干部群众的充分肯定。特别是持续改善珞巴族群众生产生活的事迹,引起了很多人对我们援藏干部的... 2007年7月,受组织选派,我到西藏米林县开展援藏工作并任县委书记。3年的援藏工作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自治区、地区各级领导和米林县各族干部群众的充分肯定。特别是持续改善珞巴族群众生产生活的事迹,引起了很多人对我们援藏干部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援藏干部 县委书记 “亲密接触” 珞巴族 林县 厦门市 群众生产生活 援藏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了山南更美好——访湖南省林业厅援藏干部黄勇
14
作者 戈亘 《湖南林业》 2002年第2期6-7,31,共3页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规划设计 山南地区 林业建设 宣传 雅砻生态植物园 援藏干部 黄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对口援藏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营为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26,共8页
对口援藏实地调查和研究发现,对口援藏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和改进,然而在对口援藏中仍然存在农牧民参与度较低、受益不充分,援藏干部与本地干群的适应、协调不够好,人力资本匮乏,西藏社会对援助的适应不够好等问题。要解决这... 对口援藏实地调查和研究发现,对口援藏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和改进,然而在对口援藏中仍然存在农牧民参与度较低、受益不充分,援藏干部与本地干群的适应、协调不够好,人力资本匮乏,西藏社会对援助的适应不够好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建立援藏项目、资金、技术向农牧区、农牧民倾斜的机制体制,并广泛吸纳农牧民参与援藏项目建设;同时处理好援藏干部的适应、协调问题,加大对西藏的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对口援藏的法制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援藏 干部援藏 调查与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援藏到建藏:入藏人才结构变迁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玲艳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6期148-153,共6页
自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以来,中央就对西藏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干部援藏,只是形式发生了数次转换。而今"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干部援藏模式已经运行了20多年,有些内容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亟需予以调整。
关键词 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 干部援藏 人才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特地理 独特意义 独特群体 援藏解读中的三个独特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贾立政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40-43,共4页
援藏的重大意义是什么?只有把西藏、援藏工作、援藏干部这三个概念所包含的独特性及其相互关系搞清楚了。
关键词 意义 特性 地理 群体 解读 援藏工作 援藏干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警惕“补偿心理”成为干部堕落的“催化剂”
18
作者 朱海滔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共1页
湖南省常德市原副市长卢武福曾作为援藏干部在西藏南部地区、海拔近4000米的隆子县担任县委书记。然而,经受了雪域高原艰苦环境锻炼、考验的卢武福,却在回湘后的仕途中,开始觉得自己吃的苦要补偿回来。看着身边的老板开豪车、住别墅... 湖南省常德市原副市长卢武福曾作为援藏干部在西藏南部地区、海拔近4000米的隆子县担任县委书记。然而,经受了雪域高原艰苦环境锻炼、考验的卢武福,却在回湘后的仕途中,开始觉得自己吃的苦要补偿回来。看着身边的老板开豪车、住别墅,他心里越来越不平衡……最终,他让自己变成了老板的“仆人”、金钱的“奴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援藏干部 补偿心理 催化剂 堕落 南部地区 原副市长 县委书记 艰苦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守”妻子:放手也是一种爱
19
作者 杨昀赟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4-65,共2页
我们接触到的援藏干部,对援藏三年的艰苦往往寥寥数语带过,有泪不轻弹的他们不愿意呈现柔软的一面。而援藏干部妻子看似平常的叙述,或许能够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理解"舍小家为大家"精神背后的艰辛与坚持。
关键词 援藏干部 西藏工作 政治工作 妻子 家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群体创造出的时代精神财富 被引量:1
20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53,共2页
策划反响:人民论坛6月(上)《解密援藏干部》一经推出,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近300家网络媒体、传统媒体进行转载或评论。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中国西藏网等近60家媒体首页显著位置转载,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作出专题策划,数千名... 策划反响:人民论坛6月(上)《解密援藏干部》一经推出,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近300家网络媒体、传统媒体进行转载或评论。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中国西藏网等近60家媒体首页显著位置转载,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作出专题策划,数千名网友跟帖讨论。与以往一遇到干部群体宣传,网友大量情绪化跟帖的情况相反,援藏干部的讨论跟帖,基本上都是对援藏干部付出的感慨和崇敬,甚少出现质疑的言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群体 精神财富 中国共产党 援藏干部 网络媒体 专题策划 传统媒体 人民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