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对3种灌木干质量分配和根系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侯立伟 鲁绍伟 +2 位作者 李少宁 赵娜 徐晓天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4-42,共9页
为揭示不同种类灌木对干旱的根系适应策略,以中国北方常见的3种典型绿化灌木金叶女贞(Ligustrum×vicaryi Rehd.)、紫叶小檗(Berberis thunbergii‘Atropurpurea’)和冬青卫矛(Euonymus japonicus Thunb.)的3年生大田苗为研究对象,... 为揭示不同种类灌木对干旱的根系适应策略,以中国北方常见的3种典型绿化灌木金叶女贞(Ligustrum×vicaryi Rehd.)、紫叶小檗(Berberis thunbergii‘Atropurpurea’)和冬青卫矛(Euonymus japonicus Thunb.)的3年生大田苗为研究对象,对充分灌溉组(对照组,土壤平均含水量为最大田间持水量的85%)、自然雨养组(土壤平均含水量为最大田间持水量的70%)和重度干旱组(实验结束时土壤含水量为最大田间持水量的40%)金叶女贞、紫叶小檗和冬青卫矛各器官的干质量分配和根系分布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除重度干旱组金叶女贞叶占比显著(P<0.05)高于充分灌溉组、重度干旱组冬青卫矛叶占比显著高于自然雨养组外,不同处理组间的3种灌木各器官占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同处理组间的3种灌木深层根占比差异多不显著,仅重度干旱组紫叶小檗的深层根占比显著高于充分灌溉组和自然雨养组;并且,随干旱程度增加,金叶女贞深层根占比逐渐升高,冬青卫矛深层根占比逐渐下降。从总根系看,3种灌木不同功能根占比在不同处理组间的差异多不显著,仅重度干旱组金叶女贞运输根占比显著低于充分灌溉组,冬青卫矛运输根占比显著高于充分灌溉组;并且,与充分灌溉组相比,重度干旱组金叶女贞的支持根占比升高,而运输根和吸收根占比降低;紫叶小檗和冬青卫矛的功能根占比变化与金叶女贞恰好相反。值得注意的是,冬青卫矛深层根中运输根和吸收根占比均随干旱程度增加而逐渐升高。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随土壤含水量升高,金叶女贞支持根占比极显著(P<0.01)降低,运输根和吸收根占比显著升高;冬青卫矛支持根占比显著升高,运输根和吸收根占比不显著降低;而紫叶小檗支持根、运输根和吸收根占比无显著变化。综合分析认为,3种灌木应对干旱的根系适应策略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金叶女贞通过降低整个根系中运输根和吸收根占比并提高深层根占比的方式应对干旱,紫叶小檗通过提高深层根占比的方式应对干旱,而冬青卫矛则通过提高深层根中运输根和吸收根占比的方式应对干旱。比较而言,金叶女贞对干旱相对敏感,在移植初期需进行更多的灌溉管理;紫叶小檗和冬青卫矛对干旱的耐受性强,在城市绿化中可将二者组合种植,以高效利用水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木 干质量分配 根系分布 功能根 适应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旱区炭氮配施对大豆生理特性和生物量积累分配的影响
2
作者 刘瑜 刘楚华 +2 位作者 刘钦慧 毛端 王小林 《山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33-43,共11页
为了探究黄土旱区炭氮配施对大豆光合产物运移、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以大豆品种中黄13为试验材料,设置单施氮肥(210(CK)、420(N1)、630(N2)、840(N3)kg/hm^(2))以及氮肥与稻壳炭配施(氮肥420 kg/hm^(2),稻壳炭999 kg/hm(²C1N1),... 为了探究黄土旱区炭氮配施对大豆光合产物运移、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以大豆品种中黄13为试验材料,设置单施氮肥(210(CK)、420(N1)、630(N2)、840(N3)kg/hm^(2))以及氮肥与稻壳炭配施(氮肥420 kg/hm^(2),稻壳炭999 kg/hm(²C1N1),氮肥630 kg/hm^(2)和稻壳炭1998 kg/hm(²C2N2),氮肥840 kg/hm^(2)和稻壳炭2997 kg/hm^(2)(C3N3))共7个处理,研究大豆叶片生理功能和干物质积累分配的调控机制。连续2 a分析结果表明,炭氮配施处理(C1N1、C2N2、C3N3)与单施氮肥处理(N1、N2、N3)相比,2022年大豆花期和结荚期的叶面积指数分别增加49.57%~159.08%、32.08%~110.20%,2023年仅花期叶面积指数增加12.82%~92.60%;叶日积指数在2022年分别增加77.40%~198.04%、13.38%~67.99%,在2023年分别增加2.87%~80.41%、18.95%~64.72%;总干物质量在2022、2023年分别增加0.66%~20.87%、4.70%~23.62%。其中,炭氮配施的C2N2处理与C1N1和C3N3处理相比,叶面积指数在2022年结荚期增幅最大,分别增加46.59%、55.31%;叶日积指数在2022年花期增幅最大,分别增加10.72%、171.22%;叶绿素含量在2023年结荚期增幅最大,分别增加10.90%、14.28%;内在水分利用效率在2022年花期增幅最大,分别增加87.37%、41.56%;羧化速率在2022年结荚期增幅最大,分别增加29.14%、36.75%;总干物质量在2023年鼓粒期增幅最大,分别增加21.63%、32.02%。综上,氮肥630 kg/hm^(2)和稻壳炭1998 kg/hm^(2)的施肥配比能够作为大豆栽培的新培肥技术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氮配施 大豆 质量积累与分配 光合产物运移 叶片生理功能 黄土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穗兔耳草的克隆生长特征 被引量:20
3
作者 周华坤 赵亮 +3 位作者 赵新全 韩发 古松 周立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60-64,共5页
以调查统计的方法研究了高寒草甸匍匐茎植物短穗兔耳草Lagotis brachystachya无性系的生长特征、形态特征以及能量分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匍匐茎只有1条的短穗兔耳草最多,占60.47%,匍匐茎有4条的短穗兔耳草只占6.98%。在牧草生长盛... 以调查统计的方法研究了高寒草甸匍匐茎植物短穗兔耳草Lagotis brachystachya无性系的生长特征、形态特征以及能量分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匍匐茎只有1条的短穗兔耳草最多,占60.47%,匍匐茎有4条的短穗兔耳草只占6.98%。在牧草生长盛期,短穗兔耳草无性系的基株高度4.03 cm,根长为9.11 cm,叶数为7.98;分株高度0.85 cm,根长2.73 cm,叶数为3.08;匍匐茎的茎生叶数为12.54,长度为15.14 cm,匍匐茎比节间重为2.18 mg/cm,粗度为0.97 mm,不同构件的干质量呈现出基株>匍匐茎>分株>茎生叶的规律。随着匍匐茎数目的增多,短穗兔耳萆无性系的基株根长逐渐增加,用于克隆繁殖的能量投资也有增加的趋势,其他参数都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穗兔耳草 无性系 生长特征 形态特征 干质量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