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7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髓母细胞瘤4例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杨帆 唐汝泽 +3 位作者 赵东亮 吴琳琳 黄顺根 卢俊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24年第6期449-451,共3页
病例资料1移植前基本资料2019年1月-2022年2月共有4例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MB)患儿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行大剂量化疗(high-dose chemotherapy,HDCT)联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 病例资料1移植前基本资料2019年1月-2022年2月共有4例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MB)患儿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行大剂量化疗(high-dose chemotherapy,HDCT)联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SCT)治疗,4例患儿初诊时均经历了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其中3例综合治疗后序贯ASCT(未复发),1例患儿随访观察8个月后出现复发,后再次进行手术,并根据CCCG-MB-2017方案中的挽救化疗方案进行化疗联合鞘注治疗,评估为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后进行ASCT。基本临床资料见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剂量化疗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髓母细胞 chemotherapy 病例资料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恶性实体肿瘤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黄东生 张谊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97-100,121,共5页
儿童恶性肿瘤在临床上、病理组织学及生物学方面与成人恶性肿瘤不同。其潜伏期短、生长迅速、侵袭性强,罕见与环境的致癌因素有关[1]。据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北京肿瘤登记处提供的资料显示,恶性肿瘤占儿童死亡原因的第五位[2]。
关键词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临床应用 恶性实体肿瘤 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儿童 移植治疗 恶性肿瘤 病理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羊膜覆盖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幼儿角结膜皮样瘤1例 被引量:2
3
作者 罗恒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3期224-224,共1页
关键词 治疗 幼儿 羊膜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角结膜皮样瘤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体监测在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干预治疗中的应用
4
作者 熊辉霞 陈宝安 丁家华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16期1413-1414,共2页
关键词 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伴IL2RG突变的X连锁联合免疫缺陷病2例
5
作者 王庆伟 刘一丹 +4 位作者 张志奇 肖佩芳 卢俊 李捷 胡绍燕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24年第6期446-448,共3页
1病例资料例1患儿男,1个月7天,因“发热1周,发现肝功能异常1天”入院,肝功能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68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49 U/L,外周血、尿液及母亲乳汁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DNA阳性,淋巴细胞亚群及体液免疫见表1,予拉... 1病例资料例1患儿男,1个月7天,因“发热1周,发现肝功能异常1天”入院,肝功能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68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49 U/L,外周血、尿液及母亲乳汁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DNA阳性,淋巴细胞亚群及体液免疫见表1,予拉氧头孢、人免疫球蛋白(1g/kg),保肝治疗好转出院。患儿3个月5天因“发热、腹泻”再次入院,胸部CT示两肺炎症,予鼻导管吸氧,更昔洛韦、人免疫球蛋白(1g/kg)、美罗培南、利奈唑胺等治疗后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造血干细胞移植 人免疫球蛋白 利奈唑胺 保肝治疗 拉氧头孢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细胞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份输血在儿童急性白血病治疗与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何舒杰 苏志强 薛嘉泓 《中国小儿血液》 2005年第5期222-223,共2页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白血病治疗 儿童急性白血病 成份输血 白血病患儿 正常造血细胞 白血病细胞 淋巴组织 恶性增殖 组织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状胬肉患者予以改良式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贺华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24年第7期130-133,共4页
翼状胬肉属于常见的眼表疾病,主要表现为角膜表面三角形纤维血管样组织出现过度生长、肥厚和增生,促使根部连接到结膜,导致眼球无法正常运动,一般多出现在户外工作者和中老年群体[1]。研究表明[2],风沙、烟尘、粉尘、遗传、泪液分泌异... 翼状胬肉属于常见的眼表疾病,主要表现为角膜表面三角形纤维血管样组织出现过度生长、肥厚和增生,促使根部连接到结膜,导致眼球无法正常运动,一般多出现在户外工作者和中老年群体[1]。研究表明[2],风沙、烟尘、粉尘、遗传、泪液分泌异常、紫外线照射与翼状胬肉发病均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旦发病出现眼干、眼红等眼部异样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患者眼部长时间受到刺激,就会出现视力下降的情况。目前,针对翼状胬肉患者,临床上以手术治疗为主,虽然可以对病情起到一定改善作用,但是术后角膜创面瘢痕会影响患者视力,且复发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切除 翼状胬肉患者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泪液分泌 眼表疾病 紫外线照射 过度生长 及时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肽水凝胶负载人尿源性干细胞移植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大鼠的可行性分析
8
作者 龚飞翔 黄小飞 丁聪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1期11-13,共3页
目的:分析多肽水凝胶负载人尿源性干细胞移植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大鼠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购入的40只Wistar大鼠,制备成创伤性脑损伤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只。... 目的:分析多肽水凝胶负载人尿源性干细胞移植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大鼠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购入的40只Wistar大鼠,制备成创伤性脑损伤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只。对照组进行人尿源性干细胞移植治疗,观察组进行多肽水凝胶负载人尿源性干细胞移植治疗。比较两组移植细胞脑内存活和分化能力、移植细胞巢蛋白(Nest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增强绿色荧光蛋白与红色荧光蛋白体积大于对照组。观察组Nestin、GFAP、β-tubulinⅢ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肽水凝胶负载人尿源性干细胞移植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大鼠的效果更佳,且人尿源性干细胞便于采集、定向移植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大鼠 多肽水凝胶 人尿源性干细胞 移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争辉 田荆华 刘胜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4期77-79,共3页
关键词 帕金森病/治疗 干细胞移植/治疗应用 干细胞移植/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OP化疗方案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治疗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亚丽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5期91-92,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针对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治疗,用CHOP化疗方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方式,并观察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80例侵袭性NHL患者,将80例侵袭性NHL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 目的研究分析针对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治疗,用CHOP化疗方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方式,并观察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80例侵袭性NHL患者,将80例侵袭性NHL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以CHOP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采用CHOP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治疗,对比观察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近期(治疗后1年内)的生存率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缓解率对比,观察组(72.5%)比对照组(62.5%)高,(P<0.05);治疗后近期(1年内)生存率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略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两组患者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CHOP化疗方案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方案在临床上能够有效缓解侵袭性NHL患者的症状,促进患者的生存,未出现不良反应增多的现象,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OP化疗方案 造血干细胞移植 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阿萨希毛孢子菌血流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11
作者 林爱华 张建民 钟旭丽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液恶性肿瘤患儿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阿萨希毛孢子菌血流感染的治疗药物选择。方法:分析1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处于免疫抑制状态下血流感染阿萨希毛孢子菌的病例资料,结合既往文献,讨论并分析阿萨希毛孢子菌血流感染的药物治... 目的:探讨血液恶性肿瘤患儿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阿萨希毛孢子菌血流感染的治疗药物选择。方法:分析1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处于免疫抑制状态下血流感染阿萨希毛孢子菌的病例资料,结合既往文献,讨论并分析阿萨希毛孢子菌血流感染的药物治疗方案。结果:患儿在艾沙康唑治疗过程中发生了阿萨希毛孢子菌血流感染,调整为伏立康唑和两性霉素B脂质体联合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炎性指标好转,但由于患儿移植后出现了严重的肺部排斥反应,肺出血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最终放弃治疗。结论:血液恶性肿瘤患儿血流感染阿萨希毛孢子菌病死率高,在临床实践中应结合病情、体外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单药或联合治疗。阿萨希毛孢子菌应首选唑类药物,体外活性最强的是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抗真菌活性不充分,但与伏立康唑的联合治疗方案可能较伏立康唑单药或艾沙康唑单药治疗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萨希毛孢子菌 血流感染 造血干细胞移植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诊治问题与对策
12
作者 李欣瑜 方建培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79-382,F0003,共5页
随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成功率显著提升及日益广泛的应用,造血重建后不同阶段合并免疫性溶血性贫血(HA)诊治成为常见的临床问题。由于病因不同于非Allo-HSCT相关的HA,建立Allo-HSCT术后免疫性HA的诊治思路已成为儿童Allo-H... 随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成功率显著提升及日益广泛的应用,造血重建后不同阶段合并免疫性溶血性贫血(HA)诊治成为常见的临床问题。由于病因不同于非Allo-HSCT相关的HA,建立Allo-HSCT术后免疫性HA的诊治思路已成为儿童Allo-HSCT术后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将对Allo-HSCT后免疫性HA诊治面临的问题和相应对策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预防策略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移植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国平 王洪光 +1 位作者 苏洪山 王明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2-73,共2页
干细胞是一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定向分化成机体内的功能细胞,形成任何类型的组织和器官,即具有"可塑性",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 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终末阶段,被称为心脏病... 干细胞是一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定向分化成机体内的功能细胞,形成任何类型的组织和器官,即具有"可塑性",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 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终末阶段,被称为心脏病最后的"大战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移植 心力衰竭 治疗 “可塑性” 成体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 分化潜能 自我更新 功能细胞 定向分化 机体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玉林 闵瑜 黄臻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35期98-101,共4页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并且致死率、致残率高,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目前,除了急性期溶栓、血管内介入治疗外,脑卒中后功能的恢复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手段。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具有...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并且致死率、致残率高,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目前,除了急性期溶栓、血管内介入治疗外,脑卒中后功能的恢复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手段。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具有可自体取材、增殖速度快、易体外培养、低免疫原性、无伦理学限制等生物学特性,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严格把握BMSCs时间窗的前提下,通过立体定向脑内注射法及经外周静脉输注、颈动脉注射、鞘内注射等方式,将单纯BMSCs、经基因修饰后的BMSCs或联合药物移植于缺血灶处可修复卒中后脑组织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促进神经营养因子分泌、神经发生、血管生成等有关。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BMSCs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逐渐成为治疗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治疗 基因修饰 立体定向脑内注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和自体游离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1
15
作者 吴晓红 王文奇 +1 位作者 李赵霞 尹忠贵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1147-1149,共3页
目的:比较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或自体球结膜移植术与单纯翼状胬切除术对初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将初发性翼状胬肉患者100例(105眼)随机分为3组,A组38例(38眼),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B组32例(33眼),行翼状胬肉切... 目的:比较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或自体球结膜移植术与单纯翼状胬切除术对初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将初发性翼状胬肉患者100例(105眼)随机分为3组,A组38例(38眼),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B组32例(33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C组30例(34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自体游离球结膜移植术。术后随访12mo,观察3组患者翼状胬肉复发情况及B组和C组角膜创面上皮修复时间。结果:A组复发15眼,复发率为39.5%;B组复发1眼,复发率为3.0%;C组复发6眼,复发率为17.6%。复发率的比较:与A组相比,B、C组复发率降低,比较前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002);后者有显著性差异(P=0.04);B组和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05)。角膜创面上皮修复时间B组为(3.48±0.83)d,C组为(5.29±0.87)d,B组快于C组,二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F=75.33,P<0.0001)。结论:对初发性翼状胬肉,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或联合自体游离球结膜移植均能有效降低其复发率,前者恢复角膜表型较后者更为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自体游离球结膜移植 治疗 翼状胬肉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及术后药物治疗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6
作者 许海嘉 陈卓 +1 位作者 谢碧华 唐兵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1909-1911,共3页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及术后药物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共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760例980眼。选取亚复发期的162例162眼进行观察,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滴1g/L丝裂霉素C+...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及术后药物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共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760例980眼。选取亚复发期的162例162眼进行观察,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滴1g/L丝裂霉素C+诺氟沙星滴眼液1~3mo;B组交替滴地塞米松滴眼液、双氯芬酸钠滴眼液1~3mo。结果:A组痊愈67眼(81.7%),亚复发12眼(14.6%),复发3眼(3.7%)。B组痊愈35眼(43.8%),亚复发29眼(36.3%),复发16眼(20.0%)。A组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无排斥反应、安全有效、术后复发率低,术后给予滴眼液后续治疗尤为重要,更能有效地抑制和降低翼状胬肉术后的复发率,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药物治疗 滴眼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杨国凯 杨镛 +6 位作者 何晓明 罗开元 万嘉 杨光 李国剑 马震寰 陆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9期851-852,共2页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细胞移植治疗 自体外周血 血管病变 病发病机制 干细胞移植 严重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5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红 刘晓 +2 位作者 朱明娟 张青 李世英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1286-1286,共1页
关键词 翼状胬肉手术 自体干细胞移植 细胞移植治疗 疗效观察 术后复发率 术后并发症 干细胞理论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瑜 曾艳 +1 位作者 彭翠翠 王劲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201-205,共5页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PBSCT)治疗急性白血病(AL)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2006年3月至2015年12月首次行auto-PBSCT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19例,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12...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PBSCT)治疗急性白血病(AL)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2006年3月至2015年12月首次行auto-PBSCT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19例,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1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7例;男10例,女9例,平均年龄39.4(16~64)岁。均在诱导缓解和巩固强化后,采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并行auto-PBSCT,术后定期随访及维持治疗。结果 19例患者均获得造血功能重建,无一例发生移植相关死亡;12例AML患者平均随访时间38.3(9~93)个月,6例(50.0%)仍存活,6例(50.0%)持续完全缓解(CR),3年总生存(OS)率50%(6/12);7例ALL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8.7(3~106)个月,4例(57.1%)存活,3例(42.9%)持续CR,3年OS率71.4%;所有患者的死亡均因白血病本病复发所致。结论 auto-PBSCT可提高AL患者的总生存(OS)率和无白血病生存(DFS)率,是无条件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AL患者可供选择的一个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维持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列卫联合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 被引量:3
20
作者 罗依 潘杰 +7 位作者 施继敏 谭亚敏 韩晓雁 来晓瑜 朱晓黎 蔡真 林茂芳 黄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43-347,共5页
目的:探讨格列卫联合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CML)中的作用。方法:9例CML患者(5例CP,2例为AP,2例为BP),男性,在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口服格列卫(300600mg/d)治疗,移植预处理方案为Bu... 目的:探讨格列卫联合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CML)中的作用。方法:9例CML患者(5例CP,2例为AP,2例为BP),男性,在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口服格列卫(300600mg/d)治疗,移植预处理方案为BuCy2:Bu16mg/kg,口服(6例)或12.8mg/kg,静脉滴注(3例)加CTX120mg/kg。供受者HLA配型完全相合,其中亲缘移植7例,无关供者移植2例。以霉酚酸酯联合环孢菌素A和短程MTX预防aGVHD。移植物有核细胞数5.3(3.7~8.7)×10^8/kg,CD34^+细胞数4.8(2.8~8.5)×10^6/kg,粒一巨噬细胞集落形成的单位数2.8(1.9~5.3)×10^5/kg。结果:9例CML患者在移植前,经格列卫治疗后获完全血液学缓解(HCR)。移植后中性粒细胞〉0.5×10^9/L中位时间12(8~26)天,血小板计数〉20×10^9/L中位时间为20(8~25)天。移植后并发Ⅰ/Ⅱ度aGVHD3例,cGVHD4例,无早期死亡。移植后30天9例患者均获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R),STR检测供髓完全植入。中位随访31(7~34)月,1例治疗前CML急变患者移植后4月因复发死亡,其余病患均获完全分子学缓解(CMR),总体无病生存率88.9%。结论: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联合格列卫治疗CML,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性 慢性/治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 清髓性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格列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