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争辉 田荆华 刘胜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4期77-79,共3页
关键词 帕金森病/治疗 干细胞移植/治疗应用 干细胞移植/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60例 被引量:2
2
作者 丁明红 陈晓红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1期25-26,共2页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对翼状胬肉疗效的影响。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初发性和复发性翼状胬肉60例(65眼),术后随访观察6个月~4年。结果54例(58眼)痊愈,6例(7眼)复发,术后复发率为12.07%。结论自体角...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对翼状胬肉疗效的影响。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初发性和复发性翼状胬肉60例(65眼),术后随访观察6个月~4年。结果54例(58眼)痊愈,6例(7眼)复发,术后复发率为12.07%。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有助于角膜、结膜的重建,阻止新生血管及结膜上皮侵入角膜,有效抑制了胬肉的复发,是治疗翼状胬肉的理想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治疗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应用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羊膜移植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中重度眼部碱烧伤 被引量:1
3
作者 丁明红 李兴珍 +1 位作者 李成霞 胡亚丽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1期13-14,共2页
目的 观察人羊膜移植联合自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中重度眼部碱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8眼中重度眼部碱烧伤早期进行人羊膜移植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结果  8眼中 ,7眼眼表面重建成功 ,4眼角膜透明 ,3眼角膜半透明 ,仅 1眼发... 目的 观察人羊膜移植联合自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中重度眼部碱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8眼中重度眼部碱烧伤早期进行人羊膜移植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结果  8眼中 ,7眼眼表面重建成功 ,4眼角膜透明 ,3眼角膜半透明 ,仅 1眼发生轻度睑球粘连。结论 人羊膜移植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中重度眼部碱烧伤。对于重建眼表面 ,提高视功能 ,早期应用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部碱烧伤/治疗 羊膜移植/治疗应用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小胚胎样干细胞的研究现状和眼科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肖庆 高玲 +2 位作者 唐罗生 赵屹女 孙红晶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842-845,共4页
极小胚胎样干细胞(very small embryonic-like stem cells,VSELs)是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Kucia研究小组从小鼠骨髓和人脐带血中分离出一种具有类似胚胎干细胞生物特性的多潜能成体干细胞。与胚胎干细胞相似的外表——细胞形态及表面标志... 极小胚胎样干细胞(very small embryonic-like stem cells,VSELs)是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Kucia研究小组从小鼠骨髓和人脐带血中分离出一种具有类似胚胎干细胞生物特性的多潜能成体干细胞。与胚胎干细胞相似的外表——细胞形态及表面标志、以及相似的内在——多分化潜能决定了VSELs一出现就被细胞替代疗法视为最有潜力的种子细胞,本文就VSELs的研究历程及在眼科干细胞治疗视网膜退行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小胚胎样干细胞 视网膜退行性疾病 干细胞移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neration of Transgene-free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with Non-viral Methods 被引量:1
5
作者 Tao Wang Hua-shan Zhao +2 位作者 Qiu-ling Zhang Chang-lin Xu Chang-bai Liu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13年第1期50-54,共5页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iPS) cells were originally generated from mouse fibroblasts by enforced expression of Yamanaka factors (Oct3/4, Sox2, Klf4, and c-Myc). The technique was quickly re- produced with human f...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iPS) cells were originally generated from mouse fibroblasts by enforced expression of Yamanaka factors (Oct3/4, Sox2, Klf4, and c-Myc). The technique was quickly re- produced with human fibroblasts or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lthough having been showed therapeutic po- tential in animal models of sickle ceil anemia and Parkinson's disease, iPS cells generated by viral methods do not suit all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s. Various non-viral methods have appeared in recent years for application of iPS cells in cell transplantation therapy. These methods mainly include DNA vector-based approaches, transfection of mRNA, and transduction of reprogramming proteins. This review summarized these non-viral methods and compare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efficiency, and safety of these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non-viral methods transcription factor re-generative medic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