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旱区炭氮配施对大豆生理特性和生物量积累分配的影响
1
作者 刘瑜 刘楚华 +2 位作者 刘钦慧 毛端 王小林 《山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33-43,共11页
为了探究黄土旱区炭氮配施对大豆光合产物运移、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以大豆品种中黄13为试验材料,设置单施氮肥(210(CK)、420(N1)、630(N2)、840(N3)kg/hm^(2))以及氮肥与稻壳炭配施(氮肥420 kg/hm^(2),稻壳炭999 kg/hm(²C1N1),... 为了探究黄土旱区炭氮配施对大豆光合产物运移、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以大豆品种中黄13为试验材料,设置单施氮肥(210(CK)、420(N1)、630(N2)、840(N3)kg/hm^(2))以及氮肥与稻壳炭配施(氮肥420 kg/hm^(2),稻壳炭999 kg/hm(²C1N1),氮肥630 kg/hm^(2)和稻壳炭1998 kg/hm(²C2N2),氮肥840 kg/hm^(2)和稻壳炭2997 kg/hm^(2)(C3N3))共7个处理,研究大豆叶片生理功能和干物质积累分配的调控机制。连续2 a分析结果表明,炭氮配施处理(C1N1、C2N2、C3N3)与单施氮肥处理(N1、N2、N3)相比,2022年大豆花期和结荚期的叶面积指数分别增加49.57%~159.08%、32.08%~110.20%,2023年仅花期叶面积指数增加12.82%~92.60%;叶日积指数在2022年分别增加77.40%~198.04%、13.38%~67.99%,在2023年分别增加2.87%~80.41%、18.95%~64.72%;总干物质量在2022、2023年分别增加0.66%~20.87%、4.70%~23.62%。其中,炭氮配施的C2N2处理与C1N1和C3N3处理相比,叶面积指数在2022年结荚期增幅最大,分别增加46.59%、55.31%;叶日积指数在2022年花期增幅最大,分别增加10.72%、171.22%;叶绿素含量在2023年结荚期增幅最大,分别增加10.90%、14.28%;内在水分利用效率在2022年花期增幅最大,分别增加87.37%、41.56%;羧化速率在2022年结荚期增幅最大,分别增加29.14%、36.75%;总干物质量在2023年鼓粒期增幅最大,分别增加21.63%、32.02%。综上,氮肥630 kg/hm^(2)和稻壳炭1998 kg/hm^(2)的施肥配比能够作为大豆栽培的新培肥技术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氮配施 大豆 干物质量积累与分配 光合产物运移 叶片生理功能 黄土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地施用脱硫石膏后藜麦生长生理特性及产量分析
2
作者 合佳敏 张永清 +4 位作者 梁萍 王丹 严翻翻 陈薇薇 景茂雅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61,共10页
土壤盐碱化限制了农业发展,亟需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提高该类土地的生产潜力。本研究以‘陇藜4号’藜麦(Chenopodium quinoa)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种盐碱化土壤[轻度盐碱土(S_(1),3 g·kg^(-1)),中度盐碱土(S_(2),5g·... 土壤盐碱化限制了农业发展,亟需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提高该类土地的生产潜力。本研究以‘陇藜4号’藜麦(Chenopodium quinoa)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种盐碱化土壤[轻度盐碱土(S_(1),3 g·kg^(-1)),中度盐碱土(S_(2),5g·kg^(-1)),重度盐碱土(S_(3),7 g·kg^(-1))]和4种脱硫石膏施用深度[FGD_(0)(不施加),FGD_(0-10)(0-10 cm施加),FGD_(0-20)(0-20 cm施加),FGD_(0-30)(0-30 cm施加)],以无盐碱不添加脱硫石膏(S_(0)FGD_(0))为对照,探究不同土层施加脱硫石膏对盐碱胁迫下藜麦农艺性状、生理参数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盐碱(S1)环境能够促进藜麦地上和根系的生长,其抗氧化酶活性、渗透物质含量、根系活力及产量均有所提高。而在重度盐碱(S_(3))环境下,藜麦的农艺参数和生理参数及产量显著下降,严重限制了其生长发育(P<0.05)。脱硫石膏作为盐碱化土壤改良剂,在0-30 cm土层施加能显著提高藜麦农艺参数、抗氧化酶活性、根系活力及产量,并减少渗透物质的积累(P<0.05)。本研究结果为盐碱地种植藜麦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胁迫 藜麦 脱硫石膏 根系 抗氧化酶活性 渗透调节物质 干物质量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化水灌溉对土壤水盐分布和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盛统民 张胜江 肖兵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89-295,共7页
以春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磁化水灌溉试验,研究磁化水灌溉条件下不同灌水量(4200,4800,5400 m^(3)/hm^(2))对土壤水盐分布、玉米干物质量积累、产量及生长特性的影响,以探寻3500 Gs磁化强度磁化水灌溉条件下适宜的灌水量,为促进塔里木盆... 以春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磁化水灌溉试验,研究磁化水灌溉条件下不同灌水量(4200,4800,5400 m^(3)/hm^(2))对土壤水盐分布、玉米干物质量积累、产量及生长特性的影响,以探寻3500 Gs磁化强度磁化水灌溉条件下适宜的灌水量,为促进塔里木盆地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相关数据支持。结果表明:不同灌水量下磁化水灌溉均能提高土壤含水量,40—60 cm土层土壤盐分淋洗效果优于0—20 cm土层;磁化水灌溉可促进玉米植株生长及产量增加,各处理磁化水灌溉玉米产量较非磁化处理增加了2.11%~19.31%;磁化水3500 Gs磁化强度灌溉4800 m~3/hm^(2)处理产量均最佳,水分利用效率及灌溉水利用效率均达到最大,分别为2.64,2.86 kg/m^(3)。因此,与非磁化灌溉相比,适宜的磁化水灌溉量可改善玉米穗部干物质积累,有利于提高玉米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磁化水 灌水量 干物质量积累 生长特性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和施生物炭对青海高原春油菜生长、产量和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宋明丹 詹舒婷 +1 位作者 李飞 李正鹏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8-94,共7页
春油菜喜冷凉耐湿润,是青海地区的优势作物,探索其高产栽培技术和理论对于该区食用油和蛋白质供给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通过开展覆膜和施生物炭的试验,监测春油菜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产量和土壤团聚体等指标,阐明覆膜和施生物炭在该... 春油菜喜冷凉耐湿润,是青海地区的优势作物,探索其高产栽培技术和理论对于该区食用油和蛋白质供给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通过开展覆膜和施生物炭的试验,监测春油菜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产量和土壤团聚体等指标,阐明覆膜和施生物炭在该区的应用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春油菜开花期和角果形成期干物质积累迅速,覆膜和施生物炭对总干物质量的增加作用在春油菜初花期最显著,其中覆膜和施生物炭分别比对照高192%和102%。施生物炭和覆膜均显著提高了油菜地上部总吸氮量和总吸钾量,其中施生物炭处理比对照分别高44%和34%,覆膜处理比对照分别高135%和133%。覆膜显著提高了氮素在茎中的分配比例,由对照的0.12提高到0.15。施生物炭和覆膜春油菜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9%和34%,主要通过提高单株角果数,尤其是每个分枝的角果数实现增产的。团聚体分析表明,覆膜显著提高了0.25~2 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施生物炭显著提高了大于0.25 mm的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14.8%,同时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提高23.1%,有利于土壤团聚作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覆盖 生物炭 干物质量积累 养分吸收 产量 水稳性团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