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播后镇压和冬前灌溉对冬小麦干物质转移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张迪
王红光
贾彬
李东晓
李瑞奇
李雁鸣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4
|
|
|
2
|
旱作条件下不同覆盖方式对水稻氮素和干物质转移利用的影响 |
薛琳
李勇
周毅
徐阳春
郭世伟
沈其荣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9
|
|
|
3
|
施肥和覆盖模式对旱地冬小麦花后干物质转移、糖代谢及其籽粒产量的影响 |
张礼军
鲁清林
白玉龙
周刚
汪恒兴
周洁
|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8
|
|
|
4
|
不同熟期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出穗后茎秆干物质转移量和叶片光合量对产量的贡献分析 |
李彦利
贾玉敏
孟令君
时羽
严永峰
严光彬
|
《中国稻米》
|
2012 |
5
|
|
|
5
|
宁夏引黄灌区滴灌条件下春小麦干物质转移与灌浆特征 |
冒辛平
金建新
何振嘉
|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
6
|
新疆不同密度下油葵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移规律的研究 |
王冀川
徐雅丽
段黄金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31
|
|
|
7
|
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移的试验研究 |
张银锁
宇振荣
P.M.Driessen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99
|
|
|
8
|
甘蓝型冬油菜(Brassica napus)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移的特性研究 |
廖桂平
官春云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56
|
|
|
9
|
NPK配比对红芸豆干物质积累、转移及产量相关因子的影响 |
晋凡生
李晓平
韩彦龙
李洁
李海金
|
《农学学报》
|
2017 |
1
|
|
|
10
|
北方杂交粳稻干物质积累转移特点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
房闵
唐亮
徐海
王嘉宇
徐正进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
11
|
不同氮效率基因型高产春玉米花粒期干物质与氮素运移特性的研究 |
崔超
高聚林
于晓芳
王志刚
孙继颖
胡树平
苏治军
谢岷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7
|
|
|
12
|
华北春芝麻不同栽培条件对干物质的影响 |
刘文萍
李芬
张超美
郭鹏燕
王勇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3
|
|
|
13
|
密度对全膜双垄沟播不同品种玉米干物质积累及分配的影响 |
张永祥
杨祁峰
牛俊义
张雷
牛芬菊
李德仁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
14
|
雨养和灌溉条件下施氮量对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
蔡瑞国
张迪
张敏
李瑞奇
王文颇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8
|
|
|
15
|
减少灌水量对强筋小麦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
李翠平
秦保平
李亚静
郭双双
付陈陈
郭振清
张敏
杨敏
蔡瑞国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3
|
|
|
16
|
滇型杂交粳稻品种(组合)在沈阳地区干物质积累特性研究 |
马亮
徐津
侯守贵
代贵金
于广星
陈盈
李海波
付亮
赵琦
谭亚玲
|
《辽宁农业科学》
|
2016 |
0 |
|
|
17
|
缓释氮和速效氮配施对旱地小麦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肖宇
徐婧
牛翠云
冯珺珩
滕霄
张庆芬
卢相义
|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8
|
干旱胁迫对不同抗旱性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根芽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
施成晓
陈婷
王昌江
秦晓梁
廖允成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38
|
|
|
19
|
水分胁迫下冬小麦光合产物分配与转移的模拟研究 |
豆静静
郑志伟
王仰仁
刘宏武
武朝宝
|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
20
|
不同播种密度对西北绿洲冬小麦灌浆特性的影响 |
王婷
柴守玺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
2008 |
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