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瓜幼苗干物质积累、膨压及光合速率对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响应 被引量:18
1
作者 高青海 魏珉 +3 位作者 杨凤娟 史庆华 王秀峰 张玉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0-125,共6页
采用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了氮素形态及水平对黄瓜干物质积累、膨压及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氮素水平时,NO3--N处理黄瓜干物质重量、叶片面积、叶片含水量、水势、膨压等均高于NH4+-N处理。低水平NH4+-N(5 mmol/L)对黄瓜光合速率... 采用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了氮素形态及水平对黄瓜干物质积累、膨压及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氮素水平时,NO3--N处理黄瓜干物质重量、叶片面积、叶片含水量、水势、膨压等均高于NH4+-N处理。低水平NH4+-N(5 mmol/L)对黄瓜光合速率影响不大,甚至高于同水平NO3--N处理,叶片面积稍有减小;高水平NH4+-N显著抑制黄瓜干物质的积累,叶片面积仅是同水平NO3--N处理的12.7%,净光合速率(Pn)为CO21.6μmol/(m2.s),仅为同水平NO3--N处理的10%左右。NH4+-N处理引起黄瓜叶片面积的减小与叶片膨压降低相关性较大,相关系数为0.98;膨压与叶片水势直接相关,而渗透势对此影响不大。高水平NO3--N对黄瓜产生了渗透胁迫,抑制黄瓜生长,表现在渗透调节物质的大量积累。不同黄瓜品种对氮素形态及水平响应差异较大,所有处理中新泰密刺长势均好于吉尼罗。低水平的NH4+-N对黄瓜干物质的积累影响不大,高水平则明显抑制其生长。说明高浓度铵态氮对植物产生了毒害,而高浓度的硝态氮则是渗透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态氮 铵态氮 物质积累 膨压 光合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L-谷氨酸对花后干旱胁迫下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籽粒灌浆特性及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刚 李超 +5 位作者 王焱栋 付凯勇 魏加练 曾天云 李诚 李春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8-862,共15页
【目的】谷氨酸(Glu)具有调节植物生长,提高作物抗逆能力的功效。研究外源L-谷氨酸(L-Glu)对灌浆期干旱胁迫下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运、光合参数、灌浆特性、农艺性状及品质特性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谷氨酸提高小麦耐旱性奠定理论基础... 【目的】谷氨酸(Glu)具有调节植物生长,提高作物抗逆能力的功效。研究外源L-谷氨酸(L-Glu)对灌浆期干旱胁迫下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运、光合参数、灌浆特性、农艺性状及品质特性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谷氨酸提高小麦耐旱性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新疆主栽冬小麦品种新冬18号和新冬22号为试验材料,在抽穗期、开花期分别喷施0、2、4 mmol/L的L-Glu溶液,开花后进行大田干旱胁迫(DT)和适水处理(WT)。在开花初期和花后10、20、30天(即灌浆初期、中期、后期),测定了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运、光合特性、灌浆特性、农艺性状及品质等相关指标。【结果】外源喷施L-Glu可以显著增加开花后干旱胁迫下地上部总干物质积累量,其中DT-G2、DT-G4处理显著高于DT-G0处理。与DT-G0处理相比,DT-G2和DT-G4处理有效提高了开花后干旱胁迫下干物质积累对籽粒干物质积累的贡献率,新冬18号小麦分别增加24.65%、24.28%,新冬22号小麦分别增加28.44%、16.03%;与DT-G0处理相比,DT-G2、DT-G4处理提高了灌浆期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叶肉瞬时羧化效率(P_(n)/C_(i))及籽粒灌浆平均速率,其中DT-G2、DT-G4处理下新冬18号小麦籽粒灌浆平均速率分别较DT-G0增加15.17%和3.59%,新冬22号小麦分别增加19.92%和14.70%;与DT-G0处理相比,DT-G2处理显著提高了2个小麦品种的千粒重,DT-G4处理显著降低了2个小麦品种的湿面筋含量。【结论】抽穗期、开花期喷施外源L-Glu可以显著增加开花后干旱胁迫下小麦地上部总干物质积累量,降低灌浆后期小麦干物质在营养器官的分配比例,同时提高开花后干旱胁迫下旗叶的光合速率及蒸腾速率,进而促进小麦穗部干物质的分配,提高小麦籽粒的灌浆速率,延长灌浆持续时间,最终在降低干旱胁迫下粒重损失的同时提高籽粒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花后旱胁迫 L-谷氨酸 物质积累分配 光合效率 灌浆持续时间 籽粒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大豆蒸腾速率与叶位、株龄及干物质积累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永孝 丁发武 +3 位作者 李佩 崔如 王法宏 赵经荣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16-224,共9页
1986~1988年用盆栽方法研究了夏大豆叶片蒸腾速率与叶位、叶龄、株龄及干物质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夏大豆蒸腾速率与各生育期叶龄、株龄及分枝期、始花期、结荚末期叶位的关系,及叶片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都可用模... 1986~1988年用盆栽方法研究了夏大豆叶片蒸腾速率与叶位、叶龄、株龄及干物质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夏大豆蒸腾速率与各生育期叶龄、株龄及分枝期、始花期、结荚末期叶位的关系,及叶片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都可用模式模拟.鼓粒中期、鼓粒末期的叶位及各生育时期植株干物质积累与蒸腾速率呈显著线性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大豆 蒸滕速率 大豆 物质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施用量对强筋和弱筋小麦干物质积累及灌浆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牛巧龙 曹高燚 +5 位作者 万鹏 方明 赖欣 张贵龙 李洁 向春阳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1-5,共5页
为明确不同专用小麦植株干物质运转、籽粒灌浆特性对施氮水平的响应规律,以强筋小麦‘衡观35’和弱筋小麦‘扬麦15’为试验材料,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武清野外试验站(N39°21′,E117°12′),设置0(N0)、180(N1)、300(N2)kg/hm^2 3... 为明确不同专用小麦植株干物质运转、籽粒灌浆特性对施氮水平的响应规律,以强筋小麦‘衡观35’和弱筋小麦‘扬麦15’为试验材料,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武清野外试验站(N39°21′,E117°12′),设置0(N0)、180(N1)、300(N2)kg/hm^2 3个施氮水平,研究了两种小麦在孕穗期、开花期、完熟期地上部各部分器官物质运转及籽粒灌浆特性。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施氮肥,对两种小麦地上部各部位器官干物质的积累均具有促进作用,且适量增施氮肥有益于小麦植株营养器官干物质转移量及转移率的提高;小麦籽粒干物质积累分为缓增期、快增期及稳定期,不同专用小麦在不同时期的灌浆速率有所差异,适量增施氮肥有利于籽粒最大灌浆速率的提高及灌浆末期灌浆速率的保持。综合分析,在本研究条件下,两种不同专用小麦的适宜施氮水平均为18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筋、弱筋小麦 供氮水平 物质积累 灌浆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高光效种质与高产品种源库平衡研究──Ⅰ.去叶、荚对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满为群 杜维广 +4 位作者 张桂茹 栾晓燕 陈怡 谷秀芝 王彬如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8-11,共4页
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子R3和R6期去掉不同自次叶、荚,至R6和R6期,存留叶片的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均出现了强的补偿作用.高光效种质的补偿能力、源库平衡能力大于高产品种.去掉不同层次的叶、荚,不但影响本层次的源库单位,... 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子R3和R6期去掉不同自次叶、荚,至R6和R6期,存留叶片的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均出现了强的补偿作用.高光效种质的补偿能力、源库平衡能力大于高产品种.去掉不同层次的叶、荚,不但影响本层次的源库单位,而且对另一源库单位也产生强烈的影响.高光效育种,应在选育单叶高光合能力和转化系数的同时,重视叶面积指数和生物产量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效种质 去叶 光合速率 物质积累 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时间粉葛生长及干物质积累分配研究
6
作者 甘建阳 邓禄军 +3 位作者 陈恩发 周帅 刘怒安 夏锦慧 《耕作与栽培》 2022年第5期46-50,共5页
为探明粉葛形态发育过程和干物质积累分配规律,进一步优化改进粉葛栽培措施提供理论基础,设置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生长时间粉葛植株生长状态和干物质积累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在75~115 d期间,粉葛主茎长、茎粗、叶面积指数及茎叶鲜重增长... 为探明粉葛形态发育过程和干物质积累分配规律,进一步优化改进粉葛栽培措施提供理论基础,设置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生长时间粉葛植株生长状态和干物质积累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在75~115 d期间,粉葛主茎长、茎粗、叶面积指数及茎叶鲜重增长速度最快,在155~195 d期间,粉葛根鲜重增长速度最快,达14.34 g/d;粉葛叶、茎干物质积累量均在生长155 d时达最大值,分别为232.42 g和331.62 g,而根在生长195 d时达最大值378.45 g;叶干物质分配在生长第75 d时最高,为55.59%;茎在生长115 d时最高,达51.22%,而根在生长195 d时最高,达49.55%;叶干物质积累速率在75~115 d期间达最大值(2.92 g/d),茎在115~155 d期间达最大值(4.02 g/d),而根在生长195 d时达最大值(5.02 g/d)。综上,粉葛在前期以叶为生长中心,中期逐渐由叶转换为茎,而在生长后期则以根为生长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葛 生长时间 物质积累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二铵对绿豆品种干物质积累及豆荚生长的影响
7
作者 陈剑 葛维德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11期39-43,共5页
为探讨不同株型绿豆品种高产栽培措施,以直立型和半蔓生型绿豆品种为试材,施用不同量的磷酸二铵(0、150及225kg·hm-2)进行试验,分析了磷酸二铵对绿豆品种的干物质积累及豆荚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二铵处理下绿豆品种的根、茎... 为探讨不同株型绿豆品种高产栽培措施,以直立型和半蔓生型绿豆品种为试材,施用不同量的磷酸二铵(0、150及225kg·hm-2)进行试验,分析了磷酸二铵对绿豆品种的干物质积累及豆荚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二铵处理下绿豆品种的根、茎、叶干物质积累和单株第3个果枝的荚长,以适量施肥处理为最高,其次为超量肥,无肥处理(对照)最低;虽然根系干物质积累量辽绿6号低于辽绿5号,但茎、叶干物质积累辽绿6号高于辽绿5号,干物质积累最大速率出现时间早于辽绿5号;单株第3个果枝的荚长度也大于辽绿5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株型 绿豆品种 积累最大速率 干物质积累最大速率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和密度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及其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22
8
作者 李向岭 赵明 +4 位作者 李从锋 葛均筑 侯海鹏 李琦 侯立白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143-2153,共11页
在大田条件下,以益农103、先玉335和登海661为材料,设置3个播种期(5月3日、5月28日和6月22日)和4个密度处理(4.5、6.0、7.5和9.0万株hm-2),测定其干物质积累动态和产量,分析播期、密度和玉米群体干物质积累动态特征的关系及其积温关模... 在大田条件下,以益农103、先玉335和登海661为材料,设置3个播种期(5月3日、5月28日和6月22日)和4个密度处理(4.5、6.0、7.5和9.0万株hm-2),测定其干物质积累动态和产量,分析播期、密度和玉米群体干物质积累动态特征的关系及其积温关模型。结果表明:(1)将3个播期玉米不同处理的最大群体干物质积累和出苗至成熟的积温分别定为1,建立了相对群体干物质积累和相对积温关系的Richards模拟,方程为y=a/(1+eb-cx)1/d。(2)方程参数a值(终极生长量参数)基本为1;b值(初值生长量参数)和c值(生长速率参数)在播期、品种间变异较大,密度间变异较小;d值(形状参数)在播期、品种和密度间变异较小,可见播期主要通过调节参数b、c值来实现对整个方程的调控。应用2008年本试验和另一试验的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模拟准确度(以k表示)均在1.0486**以上;精确度(以R2表示)均在0.9534**以上。(3)拔节期至蜡熟期是玉米群体干物质积累变化速率对密度的敏感反应期;晚播玉米所需积温在群体干物质积累变化速率的缓慢增加和下降阶段逐渐减少,在快速增加阶段逐渐增加。全生育期的群体干物质积累平均速率表现为先玉335>登海661>益农103;且早播>中播>晚播;密度越高群体干物质积累平均速率越大,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玉米 物质积累 平均速率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农艺措施对春小麦群体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高聚林 刘克礼 +4 位作者 张永平 张铁山 刘瑞香 白立华 刘凯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79-84,共6页
在灌溉条件下,通过呼和浩特、巴盟两地的试验,系统地研究了春小麦在不同密度和氮、磷、钾三要素施肥量处理下的干物质积累动态。结果表明,春小麦全生育期间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呈“S”形曲线变化,干物质积累速率呈单峰曲线。且干物质积累... 在灌溉条件下,通过呼和浩特、巴盟两地的试验,系统地研究了春小麦在不同密度和氮、磷、钾三要素施肥量处理下的干物质积累动态。结果表明,春小麦全生育期间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呈“S”形曲线变化,干物质积累速率呈单峰曲线。且干物质积累量和干物质积累速率因不同密度、不同施肥量处理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在适宜密度下,氮磷钾肥适量配施,植株营养吸收平衡协调,群体规模适宜,干物质的积累量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也居于其它处理之上。可见,在生产实践中,只有保证营养元素的平衡供给,合理密植,方可获得较高的经济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群体 物质积累 农艺措施 施肥 栽培密度 积累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对不同品质基因型大豆光合生理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谢甫绨 马兆惠 +2 位作者 张惠君 敖雪 王海英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3-227,共5页
以6个不同品质基因型大豆品种为试材,探讨了苗期追施尿素对叶片光合生理和植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育进程,各品种的叶面积指数、叶色值和光合速率呈单峰曲线变化,干物质积累呈"S"型曲线。苗期追施尿素会对开花... 以6个不同品质基因型大豆品种为试材,探讨了苗期追施尿素对叶片光合生理和植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育进程,各品种的叶面积指数、叶色值和光合速率呈单峰曲线变化,干物质积累呈"S"型曲线。苗期追施尿素会对开花期至鼓粒初期大豆的叶面积指数、光合速率和叶色值产生显著影响,单株干物质积累最大速率和平均速率在施肥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追施氮肥会使单株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出现时间提前,以高蛋白品种提前天数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光合速率 叶色值 叶面积指数 物质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配施对红芸豆养分吸收、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晋凡生 韩彦龙 +2 位作者 李洁 李海金 李晓平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3-192,共10页
研究氮磷钾配施对红芸豆养分吸收、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可为红芸豆合理施肥和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英国红红芸豆为试材,设置氮磷钾缺素处理的大田肥料试验,采用全生育期采集植株样本,测定养分含量、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构... 研究氮磷钾配施对红芸豆养分吸收、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可为红芸豆合理施肥和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英国红红芸豆为试材,设置氮磷钾缺素处理的大田肥料试验,采用全生育期采集植株样本,测定养分含量、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构成因子。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对红芸豆具有显著增产作用,产量构成因子中百粒质量对产量的形成影响最大;影响产量的养分限制因子大小为氮>磷>钾。各器官中含氮量依次为豆荚>叶>籽粒>茎>根>荚皮,含磷量依次为豆荚>籽粒>叶>茎>根>荚皮,含钾量依次为豆荚>荚皮>茎>籽粒>叶>根;根、茎、叶这3个器官氮含量在R8的回升可能与氮在成熟期的回流有关。红芸豆植株在整个生育期氮、磷、钾积累量均呈增加趋势,积累量分别达到161. 15,38. 27,126. 70 kg/hm2,比例为4. 21∶1. 00∶3. 31;氮积累量的顶点出现在初花到盛花期,而磷、钾出现在盛花到结荚期。红芸豆生育前期营养器官是干物质积累分配中心,其干物质占总量比例达到72. 22%,生育后期生殖器官是干物质积累分配中心,其干物质占总量比例达到70. 26%;整个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速率呈抛物线形状,盛花到结荚期达到积累高峰,单株积累量达0. 952 g/d;各器官积累速率的高峰不同,根系和叶片在初花期,茎秆和豆荚在盛花期,荚皮和籽粒在结荚期。红芸豆干物质积累量与氮积累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在结荚期到成熟期分别达到0. 95和0. 96,且呈极显著水平(P <0. 01);磷积累量与干物质积累量之间在结荚期为0. 93,且呈极显著水平(P <0. 01);钾积累量与干物质积累量之间的相关性没有达到显著水平;红芸豆干物质积累量与养分积累量具有相关性,氮积累量与干物质积累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在结荚期到成熟期分别为0. 95和0. 96,且呈极显著水平(P <0. 01);磷积累量与干物质积累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在结荚期为0. 93,且呈极显著水平(P <0. 01);钾积累量与干物质积累量之间的相关性没有达到显著水平;红芸豆每荚粒数与干物质积累量的相关系数在初花期为0. 95,且达到极显著水平(P <0. 01),百粒质量与干物质积累量在结荚期的相关系数为0. 94,且呈极显著水平(P <0. 01),产量与干物质积累量的相关系数在盛花期为0. 86,且达到显著水平(P <0. 05),在结荚期为0. 98,达到极显著水平(P <0. 01),生殖生长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芸豆 氮磷钾配施 养分吸收 吸收速率 物质积累 产量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叶对豫农202籽粒灌浆与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苏鹏 李海霞 +5 位作者 王杨铭 董中东 任妍 詹克慧 许海霞 程西永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07-1111,共5页
为了探讨小麦新品种豫农202植株上部三片叶对籽粒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分别在小麦开花期和灌浆中期进行了不同的剪叶处理,分析了不同剪叶处理对剩余叶片的SPAD值、籽粒灌浆速率及籽粒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开花期和灌浆中期剪... 为了探讨小麦新品种豫农202植株上部三片叶对籽粒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分别在小麦开花期和灌浆中期进行了不同的剪叶处理,分析了不同剪叶处理对剩余叶片的SPAD值、籽粒灌浆速率及籽粒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开花期和灌浆中期剪叶后,植株上部三片叶的SPAD值在不同处理间具有明显差异,剪去部分叶片后剩余叶片的SPAD值均有所提高。从剪叶对籽粒灌浆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来看,开花期剪叶的影响程度显著大于灌浆中期剪叶。不同剪叶处理间籽粒的灌浆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存在明显差异,开花期剪去倒一叶对灌浆速率具有较大的负向效应,其干物质积累量比对照降低了21.22%;剪去倒三叶对灌浆速率具有较大的正向效应,其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了12.20%。灌浆中期剪叶后,所有剪叶处理的籽粒灌浆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均低于对照,且剪去的叶片越多灌浆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下降的幅度越大,同时剪去倒一叶和倒二后下降的幅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剪叶处理 SPAD值 灌浆速率 物质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糯谷子干物质积累与养分需求特征 被引量:19
13
作者 冯梦喜 钱晓刚 陈开富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30,共3页
通过盆栽试验对贵州省糯谷子干物质积累和肥料营养需求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谷子干物质积累主要集中在生长中后期;在谷子的全生育期中,植株对N、P、K的吸收呈双峰曲线特征,植株全生育期对N、P、K的吸收比例为1.00∶0.09∶0.49,... 通过盆栽试验对贵州省糯谷子干物质积累和肥料营养需求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谷子干物质积累主要集中在生长中后期;在谷子的全生育期中,植株对N、P、K的吸收呈双峰曲线特征,植株全生育期对N、P、K的吸收比例为1.00∶0.09∶0.49,每生产100 kg谷子需纯N、P、K分别为3.53 kg、0.31 kg和1.72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营养规律 积累速率 物质积累 肥料营养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粒精播对花生产量、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吉顺 齐林 +2 位作者 李尚霞 宋文武 樊宏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6期64-67,共4页
以高产大花生品种花育25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密度下单粒精播对花生产量、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粒精播处理产量显著增加,与双粒播种相比,单粒播种处理分别增产12.6%、19.8%、13.0%、11.4%、9.9%和10.0%。百果质量... 以高产大花生品种花育25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密度下单粒精播对花生产量、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粒精播处理产量显著增加,与双粒播种相比,单粒播种处理分别增产12.6%、19.8%、13.0%、11.4%、9.9%和10.0%。百果质量、单株果数和饱果数表现出和产量基本相同的趋势。单粒精播花生单叶光合速率,群体光合速率(CAP),茎、叶和荚果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双粒播种,而群体呼吸速率(CR)表现为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但群体呼吸速率占群体光合速率的比例(CR/TCAP)表现为D1、D2和D3处理显著低于双粒播种,单粒精播处理间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D2处理最低。可见,D2处理有利于减少花生植株呼吸消耗,更有利于花生干物质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单粒精播 产量 光合特性 群体光合速率 群体呼吸速率 物质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膜控释尿素对玉米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松 喻华 +4 位作者 曾祥忠 江云 熊忠伟 王晓梅 秦鱼生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7期88-88,89-92,共5页
玉米作为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其氮肥的合理施用关乎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绿色发展。为明确合理施用控释尿素对川中丘陵区春玉米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以当地主推品种成单30为试验材料,设置无氮肥(CK)、N300kg/hm^2普通尿素(... 玉米作为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其氮肥的合理施用关乎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绿色发展。为明确合理施用控释尿素对川中丘陵区春玉米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以当地主推品种成单30为试验材料,设置无氮肥(CK)、N300kg/hm^2普通尿素(U300)、N225kg/hm2树脂包膜控释尿素(CU225)和N300kg/hm^2树脂包膜控释尿素(CU300)共4个处理。测定吐丝期和成熟期植株各器官的干物质和氮含量,并在花后0、10、20、30d动态检测叶片的SPAD值和光合速率。结果表明:成熟期玉米各器官中干物质和氮素分配规律一致,均为籽粒>茎>叶>穗轴>苞叶,而且籽粒中氮素占比高于干物质占比,茎、穗轴和苞叶中氮素占比低于干物质占比。与U300处理相比,干物质积累在CU300处理下增加4.2%,CU225处理下降低1.8%,而氮素积累在CU300处理下提高20.1%,CU225处理下降低0.2%,但统计分析差异均不显著。CU225处理与U300处理玉米花后氮素吸收比例在46.7%~49.3%之间,而叶片光合速率和SPAD值的变化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川中丘陵区春玉米通过树脂包膜控释尿素替代普通尿素,其氮肥施用量减少25%仍可保障玉米花后正常的干物质生产和氮素需求,保证玉米产量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包膜控释尿素 物质积累与分配 氮素吸收利用 光合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肥处理下温室番茄干物质积累动态模型 被引量:6
16
作者 马红军 张玲丽 李文甲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54-257,共4页
以灌溉上限和施肥量为因素,采用二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建立基于水肥和辐热积影响下的番茄叶面积指数模型及单叶光合速率模型,并根据建立的番茄叶面积指数模型和单叶光合速率模型,利用高斯积分法模拟水肥因子影响下的番茄干物质积累... 以灌溉上限和施肥量为因素,采用二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建立基于水肥和辐热积影响下的番茄叶面积指数模型及单叶光合速率模型,并根据建立的番茄叶面积指数模型和单叶光合速率模型,利用高斯积分法模拟水肥因子影响下的番茄干物质积累模型。结果表明:模型对不同水肥处理下的番茄干物质积累预测效果较好,模型对番茄干物质预测结果与1∶1直线间的r^2、RMSE、RE分别为0.908 3、373.30 kg/hm^2、14.81%。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土壤水肥因子对番茄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番茄 水肥耦合 叶面积指数 单叶光合速率 高斯积分法 物质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对龙粳20产量构成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单莉莉 赵海新 +1 位作者 赵凤民 李修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6期29-30,共2页
以龙粳20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龙粳20产量构成因子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旨在为其高产栽培及品种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尿素施用量275~312.5 kg·hm-2的处理具有较高的平方米穗数、平均穗粒数和结实率,产量水... 以龙粳20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龙粳20产量构成因子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旨在为其高产栽培及品种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尿素施用量275~312.5 kg·hm-2的处理具有较高的平方米穗数、平均穗粒数和结实率,产量水平较好;龙粳20单穗灌浆速率无明显灌浆高峰,整个灌浆模式近似半圆形状,灌浆过程比较平稳;低肥处理区群体灌浆速率在8月13日后明显低于高肥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 产量构成因子 物质积累 灌浆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对大豆合农134叶部性状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茂明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7期25-29,共5页
为明确合理的氮肥施用时期和施用比例,以大豆合农134为试验材料,设置纯氮不同施用时期和比例处理方式,研究分期、不同方式施用氮肥对始花期(R1)、盛花期(R2)、盛荚期(R4)、盛粒期(R6)大豆叶部性状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 为明确合理的氮肥施用时期和施用比例,以大豆合农134为试验材料,设置纯氮不同施用时期和比例处理方式,研究分期、不同方式施用氮肥对始花期(R1)、盛花期(R2)、盛荚期(R4)、盛粒期(R6)大豆叶部性状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施氮方式为处理2[种肥2.0 kg·(667 m^(2))^(-1)、始花期追施1.0 kg·(667 m^(2))^(-1)、始花期喷施1.0 kg·(667 m^(2))^(-1)、盛花期不施],其次为处理3[种肥2.0 kg·(667 m^(2))^(-1)、始花期追施1.0 kg·(667 m^(2))^(-1)、始花期喷施0.5 kg·(667 m^(2))^(-1)、盛花期喷施0.5 kg·(667 m^(2))^(-1)]。处理2与处理3在盛荚期(R4)、盛粒期(R6)的叶面积指数分别为3.75,3.60与2.75,2.65;光合速率分别为22.5,23.1μmol CO_(2)·m^(-2)·s^(-1)与15.9,16.3μmol CO_(2)·m^(-2)·s^(-1);干物质积累分别为35.2,34.9 g·株^(-1)与57.8,56.9 g·株^(-1)。这两个处理的叶部性状及干物质积累在大豆生长的关键期盛荚期(R4)、盛粒期(R6)优于其他处理。该处理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利于大豆形成良好的叶部性状和干物质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氮肥 叶面积 光合速率 物质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东南小麦干物质积累运转动态 被引量:1
19
作者 庄占龙 余瑞远 《福建稻麦科技》 1991年第4期52-56,共5页
分析了闽东南亩产300公斤小麦的干物质生产、运转、分配动态,明确:(1)孕穗期叶面积达高峰,叶面积指数为5.2;(2)干物质的积累速率与叶面积大小呈正相关,从拔节至乳熟末期达到11.6~13.9克/米~2天;(3)光合产物的分配中心,拔节前为叶片及叶... 分析了闽东南亩产300公斤小麦的干物质生产、运转、分配动态,明确:(1)孕穗期叶面积达高峰,叶面积指数为5.2;(2)干物质的积累速率与叶面积大小呈正相关,从拔节至乳熟末期达到11.6~13.9克/米~2天;(3)光合产物的分配中心,拔节前为叶片及叶鞘,拔节至齐穗为茎秆及幼穗,齐穗后为穗子;(4)籽粒产量的32.4%来源于乳熟前营养器官的暂贮性物质,67.6%来源于籽粒充实当时的光合作用。营养器官中以茎秆输向穗部的暂贮性物质最大,构成籽粒物质的22.2%,茎秆中又以第3~5节间的贡献较大;(5)经济系数为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累速率 物质生产 乳熟期 闽东南 齐穗期 幼穗 黄熟期 节间 叶面积指数 拔节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沟播对耐盐小麦品种青麦6号干物质积累及籽粒灌浆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薛远赛 刘义国 +3 位作者 张玉梅 师长海 林琪 盖伟玲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51-1656,共6页
为探讨沟播对盐碱地小麦的增产机理,明确适合盐碱地小麦的沟播方式,以小麦耐盐品种青麦6号为试验材料,设置平播(CK)、沟播两行(T1)、沟播三行(T2)三种处理,研究了沟播对盐碱地小麦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灌浆速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沟播较平... 为探讨沟播对盐碱地小麦的增产机理,明确适合盐碱地小麦的沟播方式,以小麦耐盐品种青麦6号为试验材料,设置平播(CK)、沟播两行(T1)、沟播三行(T2)三种处理,研究了沟播对盐碱地小麦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灌浆速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沟播较平播可显著提高盐碱地小麦旗叶的可溶性糖含量及籽粒的灌浆速率,其中,T2处理的效果最明显。T2处理与其余处理相比显著降低了花前营养器官贮藏同化物的转运量、转运效率及其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但显著提高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T2处理提高了干物质在茎鞘+叶片、穗轴+颖壳及籽粒中的积累量。沟播处理较平播均能显著提高穗数和产量,其中T2处理的产量达到了7 988.35kg·hm-2。因此认为,沟内三行播种可作为盐碱地小麦较为合理的播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播 盐碱地小麦 物质积累 灌浆速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