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象草细胞壁成分与干物质体外消化率关系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张霞 顾洪如 +2 位作者 丁成龙 张建丽 许能祥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9-93,100,共6页
以提高干物质体外消化率(IVDMD)为目标,在保持一定干物质产量的同时,通过研究象草细胞壁成分与消化率之间的关系,确定影响干物质体外消化率的细胞壁成分,为筛选高消化率象草育种材料和选育品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矮生多蘖、较高中蘖、... 以提高干物质体外消化率(IVDMD)为目标,在保持一定干物质产量的同时,通过研究象草细胞壁成分与消化率之间的关系,确定影响干物质体外消化率的细胞壁成分,为筛选高消化率象草育种材料和选育品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矮生多蘖、较高中蘖、较高少蘖以及高大少蘖型干物质体外消化率依次增加,细胞壁成分NDF、ADF、ADL、HEM、CEL含量则依次降低;第一次刈割时的叶片、茎鞘干物质体外消化率均明显高于第二次刈割,同一刈割时期的茎鞘干物质体外消化率显著高于叶片。叶片干物质体外消化率与NDF、CEL含量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茎鞘干物质体外消化率与NDF、ADF、CEL、ADL含量以及ADL/HEM、ADL/CEL、ADL/(HEM+CEL)比值之间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对IVDMD与细胞壁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可得两个较为稳定的主成分,一为ADL含量及ADL/CEL、ADL/(HEM+CEL)比值,二为HEM含量及HEM/CEL比值,因此认为ADL、HEM含量为象草细胞壁成分中影响干物质体外消化率的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草 干物质体外消化率 细胞壁成分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玉米秸秆体外干物质消化率 被引量:27
2
作者 白琪林 陈绍江 +3 位作者 董晓玲 孟庆祥 严衍禄 戴景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1-274,共4页
以不同生态环境、不同年份,不同品种和自交系类型、不同生长发育时期以及不同部位的600个样品中选出161份玉米秸秆为材料,应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通过比较不同光谱范围和光谱预处理方法,在6101... 以不同生态环境、不同年份,不同品种和自交系类型、不同生长发育时期以及不同部位的600个样品中选出161份玉米秸秆为材料,应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通过比较不同光谱范围和光谱预处理方法,在6101.7~5773.8cm^-1和4601.3~4246.5cm^-1谱区内,建立了适合不同品种类型、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和不同部位且适配范围广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NIRS)测定玉米秸秆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nvitro dry matter digestion,IVDMD)的稳定校正模型。其交叉验证和外部验证决定系数(R^2cv,R^2val)分另0为0.9073和0.9066。预测标准偏差为2.08%,预测值与化学值间的相关系数(r)达0.956。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用于快速、准确测定玉米秸秆IVDMD,该结果对青贮玉米育种过程中的秸秆材料快速鉴定和筛选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物质消化 近红漫反射光谱 校正模型 青贮玉米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苣体外干物质消化率近红外分析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3
作者 胡超 白史且 +5 位作者 张玉 鄢家俊 游明鸿 李达旭 白玲 张劲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085-2088,共4页
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是一种新型的高产优质饲用牧草,具有极大的推广利用价值。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n vitro dry matter digestibility,IVDMD)是评价饲草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建立菊苣体外干物质消化率的NIRS定量分析模型的研... 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是一种新型的高产优质饲用牧草,具有极大的推广利用价值。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n vitro dry matter digestibility,IVDMD)是评价饲草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建立菊苣体外干物质消化率的NIRS定量分析模型的研究,采集了72个品种、不同基因型、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204个菊苣地上部分为样品,应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通过采用不同的回归算法,比较不同的光谱范围和光谱预处理方法,建立了8个菊苣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校正模型,从中选出最佳参数的校正模型。其校正决定系数(R2cal)和外部验证决定系数(R2val)分别为0.953 17和0.904 55,校正标准差(RMSEC)和预测标准差(RMSEP)分别为1.977 99%和2.008 82%,预测值与化学值间的相关系数(r)达0.951 08。结果表明,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来测定菊苣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是可行的,可为菊苣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的测定提供快速的分析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苣 近红漫反射光谱 物质消化 校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水分青贮对黑小麦草细胞壁成分和体外干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庄益芬 安宅一夫 张文昌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6期94-97,共4页
将乳熟期的黑小麦草预干后进行低水分青贮,并与未预干的对照组、添加0.000 4%乳酸菌组、添加0.005%纤维素酶组以及添加0.000 4%乳酸菌+0.005%纤维素酶组的青贮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和添加剂组相比,低水分青贮极显著地提高了... 将乳熟期的黑小麦草预干后进行低水分青贮,并与未预干的对照组、添加0.000 4%乳酸菌组、添加0.005%纤维素酶组以及添加0.000 4%乳酸菌+0.005%纤维素酶组的青贮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和添加剂组相比,低水分青贮极显著地提高了黑小麦草高消化性纤维含量、高消化性纤维/总纤维和体外干物质消化率,极显著地降低了低消化性纤维/总纤维(P<0.01);青贮料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与高消化性纤维含量和高消化性纤维/总纤维呈正相关,而与低消化性纤维/总纤维呈负相关.因此,低水分青贮法优于常规及添加剂青贮法,是提高黑小麦青贮营养价值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水分青贮法 黑小麦草 细胞壁成分 物质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收割期对猫尾草青贮细胞壁成分和体外干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庄益芬 安宅一夫 张文昌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36-439,共4页
将初穗期和全穗期的猫尾草均分别添加20μL/L乳酸菌(LAB)、0.1 mL/L纤维素酶(CEL)、20μL/L乳酸菌+0.1 mL/L纤维素酶(M IX)、3 mL/L蚁酸(FA)及对照(CON)的5个处理制作青贮,常温下贮存50 d开封,测定青贮的细胞壁成分(总纤维-OCW、高消化... 将初穗期和全穗期的猫尾草均分别添加20μL/L乳酸菌(LAB)、0.1 mL/L纤维素酶(CEL)、20μL/L乳酸菌+0.1 mL/L纤维素酶(M IX)、3 mL/L蚁酸(FA)及对照(CON)的5个处理制作青贮,常温下贮存50 d开封,测定青贮的细胞壁成分(总纤维-OCW、高消化性纤维-Oa、低消化性纤维-Ob)的含量及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结果表明,添加LAB提高了全穗期青贮的IVDMD,添加CEL和M IX降低了青贮的细胞壁成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尾草 青贮 乳酸菌 纤维素酶 细胞壁成分 物质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嫩草地不同牧草体外干物质消化率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孙海霞 周道玮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2008年第2期11-14,共4页
2004年5月至11月期间在吉林省长岭县的天然羊草草地进行采样,采用经典的两步法进行了牧草体外消化率的测定:结果表明,全株羊草的干物质体外消化率随生育期的延长而下降,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在29.75%~60.85%之间,体外消化率与生... 2004年5月至11月期间在吉林省长岭县的天然羊草草地进行采样,采用经典的两步法进行了牧草体外消化率的测定:结果表明,全株羊草的干物质体外消化率随生育期的延长而下降,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在29.75%~60.85%之间,体外消化率与生长天数表现为负相关,函数关系为y=189.04x^-0.342(R^2=0.9466);天然羊草草地伴生的禾草和其它牧草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总体上高于同一时期羊草的消化率,其中榆树叶、苣荬菜和碱蓬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嫩草地 牧草 物质消化 羊草 生长天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条件下添加剂对青贮苜蓿细胞壁成分和体外干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庄益芬 安宅一夫 张文昌 《家畜生态学报》 2006年第6期61-64,共4页
用第2茬紫花苜蓿草,采用交叉分组设计调制了青贮。试验设20℃、30℃和40℃3个贮藏温度区,设对照(CON)、添加0.0004%乳酸菌(LAB)、添加0.005%纤维素酶(CEL)和添加0.0004%乳酸菌+0.005%纤维素酶(MIX)4个添加处理。贮存... 用第2茬紫花苜蓿草,采用交叉分组设计调制了青贮。试验设20℃、30℃和40℃3个贮藏温度区,设对照(CON)、添加0.0004%乳酸菌(LAB)、添加0.005%纤维素酶(CEL)和添加0.0004%乳酸菌+0.005%纤维素酶(MIX)4个添加处理。贮存55d开封后测定青贮的细胞壁成分(总纤维-OCW、低消化性纤维-Ob、高消化性纤维-Oa)含量和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结果有以下几种倾向:添加CEL和MIX可使青贮的OCW和Ob含量减少;添加LAB和MIX可提高青贮的IVDMD;添加CEL可降低青贮的IVDMD;在20℃~40℃,随贮藏温度的升高,青贮的Oa含量和IVDMD提高,Ob含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青贮 乳酸菌 纤维素酶 细胞壁成分 物质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玉米品种籽粒产量和秸秆体外干物质消化率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邰书静 张仁和 +4 位作者 史俊通 薛吉全 马国胜 路海东 张兴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9-104,共6页
【目的】了解玉米品种籽粒产量与秸秆饲用品质的关系。【方法】以44个玉米品种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和近红外光谱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方差分析、频次分布和正态分布检测,分析玉米籽粒产量和秸秆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的变化特点,并... 【目的】了解玉米品种籽粒产量与秸秆饲用品质的关系。【方法】以44个玉米品种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和近红外光谱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方差分析、频次分布和正态分布检测,分析玉米籽粒产量和秸秆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的变化特点,并应用聚类分析划分品种类型。【结果】品种间籽粒产量和秸秆IVDMD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籽粒产量平均值为9264.9kg/hm2,秸秆IVDMD符合正态分布N(0.446,0.3432),籽粒产量和秸秆IVDMD的变化分别为7024.5~11463.0kg/hm2和38.60%~51.74%,两者间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以籽粒产量和秸秆IVDMD为分析变量,将44个玉米品种划分为4类:籽粒产量和秸秆IVDMD双低型(LGLS)、籽粒产量低秸秆IVDMD高型(LGHS)、籽粒产量高秸秆IVDMD低型(HGLS)、籽粒产量和秸秆IVDMD双高型(HGHS),各类型分别占样品总数的18.18%,18.18%,43.18%和20.46%。【结论】玉米籽粒产量与秸秆IVDMD无必然的相关性,可根据品种的利用目标对籽粒或秸秆进行分别选择;目前HGHS型品种相对较少,应加强此类型玉米品种的选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品种 籽粒产量 秸秆 物质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虉草体外干物质消化率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季晓菲 蒲珉锴 +4 位作者 游明鸿 白史且 李达旭 雷雄 吴婍 《草学》 2019年第6期8-12,19,共6页
为了对虉草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进行快速、简便、准确的分析和测定,本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近红外校正模型,并通过外部验证对模型的实际预测能力进行评价并筛选最佳模型。结果表明,采用5000~7144cm^-1和74... 为了对虉草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进行快速、简便、准确的分析和测定,本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近红外校正模型,并通过外部验证对模型的实际预测能力进行评价并筛选最佳模型。结果表明,采用5000~7144cm^-1和7404~10000cm^-1的建模光谱波段、mf光谱预处理方法、10/1~9的初/次级主成分数和偏最小二乘法(PLS)所建的模型为最佳模型,其校正决定系数(R2 cal)和验证决定系数(R2 val)分别为0.9552和0.9572,校正标准差(SEC)和验证标准差(SEP)分别为1.9907和2.0512,残差BIAS为0.0829,预测相关系数(r)为0.9784。由此可见,NIRS技术可用于虉草IVDMD的实际测定,模型预测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光谱 虉草 物质消化 定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含量对桂闽引象草青贮品质及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琼 周明旭 +2 位作者 罗皎兰 李美珍 曾俊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13-117,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含水量对桂闽引象草青贮品质及体外消化率的影响。试验将粉碎后的桂闽引象草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份鲜重60 kg。对照组水分为71.4%,试验Ⅰ组、Ⅱ组、Ⅲ组、Ⅳ组水分分别为45.0%、50.0%、55.0%和60.0%。室温青贮5...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含水量对桂闽引象草青贮品质及体外消化率的影响。试验将粉碎后的桂闽引象草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份鲜重60 kg。对照组水分为71.4%,试验Ⅰ组、Ⅱ组、Ⅲ组、Ⅳ组水分分别为45.0%、50.0%、55.0%和60.0%。室温青贮50 d。结果显示,除试验Ⅳ组外,其余各组在感官评价上均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的粗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的钙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和Ⅱ组氯离子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和Ⅳ组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的淀粉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钾、丁酸和氨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和Ⅳ组产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Ⅳ组pH值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研究表明,桂闽引象草青贮含水量为45.0%~55.0%时,可提高青贮品质,其中以50.0%的含水量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闽引象草 含水量 青贮品质 干物质体外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混合比例对象草与甘蔗梢青贮发酵品质及体外干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谢华德 郭艳霞 +5 位作者 彭丽娟 彭开屏 梁辛 李孟伟 唐振华 杨承剑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3-96,共4页
试验研究不同混合比例对象草和甘蔗梢青贮品质及体外干物质消化率的影响。采用小规模发酵法,按象草和甘蔗梢鲜重比为100∶0、75∶25、50∶50、25∶75和0∶100 (Ⅰ、Ⅱ、Ⅲ、Ⅳ和Ⅴ组)进行调制。每组5个重复。青贮45 d,取样测定混合青贮... 试验研究不同混合比例对象草和甘蔗梢青贮品质及体外干物质消化率的影响。采用小规模发酵法,按象草和甘蔗梢鲜重比为100∶0、75∶25、50∶50、25∶75和0∶100 (Ⅰ、Ⅱ、Ⅲ、Ⅳ和Ⅴ组)进行调制。每组5个重复。青贮45 d,取样测定混合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及体外干物质消化率。结果显示,Ⅱ、Ⅲ、Ⅳ和Ⅴ组青贮的p H值和氨态氮含量均显著低于Ⅰ组(P<0.05),Ⅳ和Ⅴ组青贮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间干物质和粗蛋白质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Ⅳ和Ⅴ组有机物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体外干物质消化率最高的为Ⅳ组,但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产气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Ⅱ、Ⅲ和Ⅴ组总挥发性脂肪酸和乙酸显著高于Ⅰ组(P<0.05)。研究表明,Ⅳ组混贮料pH值、氨态氮含量较低,乳酸、有机物含量、体外干物质消化率较高,青贮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草 混合青贮 甘蔗梢 发酵品质 物质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草与不同饲料混合在体外消化率上的组合效应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张吉鹍 包赛娜 李龙瑞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7-144,共8页
以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对鲁梅克斯K-1(Rumex patientia,RP)、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AS)、高丹草(Sorghum hybrid Sudangrass,SHS)、苏丹草(Sorghumsudanense,SS)、矮象草(Pennisetumpurputeumcv.mott,PPM)、苜蓿(Medicagosativ... 以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对鲁梅克斯K-1(Rumex patientia,RP)、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AS)、高丹草(Sorghum hybrid Sudangrass,SHS)、苏丹草(Sorghumsudanense,SS)、矮象草(Pennisetumpurputeumcv.mott,PPM)、苜蓿(Medicagosativa,MS)、木薯干草(CH)、稻草(RS)、氨化稻草(ARS)与木薯渣(CR)的品质进行了评定。IVDMD(%)自高到低的排序为:CR(77.63)、RP(61.32)、MS(55.26)、AS(54.91)、CH(52.97)、SHS(40.24)、PPM(38.70)、ARS(36.88)、SS(34.15)、RS(26.63)。除AS与MS外,各种饲料间的IVDMD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将组合效应值(AE)定义为混合饲料实测IVDMD与各单个饲料IVDMD加权和值之差。分别以RS、ARS作为低、中等品质基础秸秆饲料,再分别添补RP、AS、SHS、SS、PPM、MS与CH(RS还补饲ARS),共6个组合。结果表明,任一组合均观察到正组合效应,以添补MS的最大;CH作为添补料其效果要好于禾本科牧草,与豆科牧草相似;对低质秸秆基础饲料的补饲较对中等品质的组合效应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 添补 牧草 物质消化 组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对王草青贮品质及其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字学娟 李茂 周汉林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5-70,共6页
试验以热研4号王草为青贮原料,研究不同处理对王草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共设置鲜草直接青贮(C)、半干青贮(W)、添加粗饲料降解剂(3%,6%)(BA)、甲酸(FA)、蔗糖(S)等6个处理。结果表明:王草直接青贮品质不高;晾晒和添加粗... 试验以热研4号王草为青贮原料,研究不同处理对王草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共设置鲜草直接青贮(C)、半干青贮(W)、添加粗饲料降解剂(3%,6%)(BA)、甲酸(FA)、蔗糖(S)等6个处理。结果表明:王草直接青贮品质不高;晾晒和添加粗饲料降解剂、甲酸、蔗糖等处理能显著降低pH值和提高乳酸含量,两个水平的粗饲料降解剂无显著差异;添加蔗糖处理能极显著降低pH值、提高乳酸含量和体外消化率。综合考虑,晾晒和添加剂处理能明显改善青贮品质和体外消化率,其中半干王草添加2%蔗糖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研4号王草 添加剂 青贮品质 物质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草与不同饲料混合在体外消化率上的组合效应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吉鹍 李龙瑞 邹庆华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35-40,共6页
试验以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对鲁梅克斯K-1(RK-1)、紫云英(ASL)、高丹草(SHS)、苏丹草(SSS)、矮象草(PPM)、苜蓿(MSL)、木薯干草(CH)、稻草(RS)、氨化稻草(ARS)与木薯渣(CR)的品质进行了评定。IVDMD(%)自高到低的排序为:CR(77.63)、R... 试验以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对鲁梅克斯K-1(RK-1)、紫云英(ASL)、高丹草(SHS)、苏丹草(SSS)、矮象草(PPM)、苜蓿(MSL)、木薯干草(CH)、稻草(RS)、氨化稻草(ARS)与木薯渣(CR)的品质进行了评定。IVDMD(%)自高到低的排序为:CR(77.63)、RK-1(61.32)、MSL(55.26)、ASL(54.91)、CH(52.97)、SHS(40.24)、PPM(38.70)、ARS(36.88)、SSS(34.15)与RS(26.63)。除ASL与MSL外,各种饲料间的IVDMD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将组合效应值(AE)定义为混合饲料实测IVDMD与各单个饲料IVDMD加权和值之差。分别以RS、ARS作为低、中等质量基础秸秆饲料,再分别添补RK-1、ASL、SHS、SSS、PPM、MSL与CH(RS还补饲ARS),共6个组合。结果表明,任一组合均观察到正组合效应,以添补MSL的最大。对低质秸秆基础饲料的补饲较对中等质量的组合效应明显。在实践中,可根据牧草的实际生产与供应状况选择合适的组合。CH作为添补料其效果要好于禾本科牧草、与豆科牧草相似。木薯干草(CH)是江西发展木薯燃料乙醇项目的副产物,本研究证明CH具有作为反刍动物优质添补料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 添补 牧草 物质消化 组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平原粗饲料体外消化率的测定及品质评价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婉 张爱忠 +2 位作者 刘道春 张静 姜宁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63-66,共4页
选取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苜蓿、无芒雀麦、小叶章、稻草、玉米秸、豆秸(不带豆荚),通过常规营养成分分析和两级离体消化法测定了6种粗饲料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估测了粗饲料代谢能,进而由公式计算出GI值。结果表明,这6种粗饲料的GI值存在显... 选取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苜蓿、无芒雀麦、小叶章、稻草、玉米秸、豆秸(不带豆荚),通过常规营养成分分析和两级离体消化法测定了6种粗饲料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估测了粗饲料代谢能,进而由公式计算出GI值。结果表明,这6种粗饲料的GI值存在显著差异(p<0.01),按两个不同纤维(NDF、ADF)指标所得的粗饲料分级指数(GIN、GIA)对六种粗饲料的品质优劣划分次序是一致的,其GIA顺序为苜蓿(2.42)>无芒雀麦(0.56)>小叶章(0.53)>玉米秸(0.34)>稻草(0.28)>不带豆荚豆秸(0.22)。试验证明,运用粗饲料分级指数(GI)能够对不同品质的粗饲料精确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消化 代谢能 分级指数 粗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直比对玉米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16
作者 晏依琴 胡烨 +5 位作者 阿米乃姆·库尔班 张顶 徐保阳 孙铝辉 张妮娅 马立保 《养猪》 2020年第2期9-13,共5页
为研究支链淀粉与直链淀粉比(支直比)对玉米干物质体外消化率和淀粉消化速率的影响,建立玉米干物质消化率与支直比之间的回归方程。试验通过双波长比色法对来自全国各地的75份玉米样品进行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并从中筛选8份... 为研究支链淀粉与直链淀粉比(支直比)对玉米干物质体外消化率和淀粉消化速率的影响,建立玉米干物质消化率与支直比之间的回归方程。试验通过双波长比色法对来自全国各地的75份玉米样品进行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并从中筛选8份代表性样品(淀粉支直比从小到大依次为2.57、2.78、2.94、3.15、3.32、3.51、3.68、3.93)。用GI20仿生消化仪进行玉米干物质体外消化率和淀粉消化速率的研究。结果表示:淀粉支直比为2.94的样品24 h干物质体外消化率显著高于2.57、2.78、3.15、3.32、3.51、3.68和3.93样品(P<0.05);淀粉支直比为3.15的样品36 h干物质体外消化率显著高于2.57、2.78、2.94、3.32、3.51、3.68和3.93样品(P<0.05)。淀粉支直比分别为3.93,3.51的样品1 h的淀粉消化速率显著高于2.57、2.78、2.94、3.15、3.32和3.68样品(P<0.05);淀粉支直比分别为2.57.3.93的样品2 h的淀粉消化速率显著高于2.78、2.94、3.15、3.32、3.68样品(P<0.05);2.57、3.93和2.78样品3 h的淀粉消化速率显著高于3.32,2.94样品(P<0.05);4 h后8组样品间淀粉消化速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研究证明干物质的消化率受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比例的影响,最大消化率的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比例为2.94和3.15,玉米的淀粉含量与淀粉组成影响玉米的消化能值,试验结果为精准利用玉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玉米淀粉支直比 干物质体外消化率 淀粉消化 GI20仿生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模拟消化法优化生长猪饲粮非淀粉多糖酶谱 被引量:7
17
作者 高理想 陈亮 +2 位作者 崔世贵 谢月华 张宏福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05-1217,共13页
针对饲粮非淀粉多糖(NSP)酶的海量筛选工作和动物试验间的可比性差等问题,本研究探讨使用体外模拟法优化生长猪玉米-豆粕型饲粮和玉米-杂粕型饲粮的NSP酶谱。首先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研究NSP酶的添加水平与饲粮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 针对饲粮非淀粉多糖(NSP)酶的海量筛选工作和动物试验间的可比性差等问题,本研究探讨使用体外模拟法优化生长猪玉米-豆粕型饲粮和玉米-杂粕型饲粮的NSP酶谱。首先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研究NSP酶的添加水平与饲粮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的关系。在玉米-豆粕型饲粮和玉米-杂粕型饲粮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β-甘露聚糖酶、α-半乳糖苷酶和果胶酶6种NSP酶,分析各NSP酶对饲粮IVDMD的作用效果。然后采用二次回归旋转正交组合试验设计,筛选2种饲粮中6种NSP酶的最佳酶谱。结果表明:1)6种NSP酶的添加水平与2种类型猪饲粮IVDMD之间存在二次曲线关系。2)α-半乳糖苷酶对玉米-豆粕型饲粮的IVDMD提升最高,达到了1.28%,木聚糖酶对玉米-杂粕型饲粮的IVDMD提升最高,达到了1.95%。3)玉米-豆粕型饲粮的最佳酶谱为:纤维素酶533.6 U/kg、木聚糖酶9 983.7 U/kg、β-葡聚糖酶1 014.4 U/kg、β-甘露聚糖酶4 080.6 U/kg、α-半乳糖苷酶251.6 U/kg和果胶酶107.3 U/kg。玉米-杂粕型饲粮的最佳酶谱为:纤维素酶960.0 U/kg、木聚糖酶17 177.6 U/kg、β-葡聚糖酶405.8 U/kg、β-甘露聚糖酶19 023.2U/kg、α-半乳糖苷酶307.2 U/kg和果胶酶96.9 U/kg。4)优化后的酶谱使玉米-豆粕型饲粮的IVDMD提升了3.26%,使玉米-杂粕型饲粮的IVDMD提升了3.75%。由此可见,6种NSP酶联合使用能够更大程度地提高生长猪玉米-豆粕型饲粮和玉米-杂粕型饲粮的IVD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淀粉多糖酶 生长猪 饲粮 物质消化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产气法评价5种热带禾本科牧草营养价值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茂 字学娟 +1 位作者 侯冠彧 周汉林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28-1032,共5页
为评价5种热带禾本科牧草的营养价值,通过常规化学成分分析和体外产气技术测定其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和代谢能(ME),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种牧草的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饲料相对值(RFV)、IVDMD和ME分... 为评价5种热带禾本科牧草的营养价值,通过常规化学成分分析和体外产气技术测定其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和代谢能(ME),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种牧草的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饲料相对值(RFV)、IVDMD和ME分别如下:王草(Pennisetum purpureum×P.glaucum)为6.85%,8.07%,0.87,59.76%,8.21 MJ·kg^(-1);坚尼草(Panicummaximum)为8.94%,6.03%,0.81,58.81%,7.69 MJ·kg^(-1);红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为14.41%,8.05%,0.88,66.43%,9.24 MJ·kg^(-1);黑籽雀稗(Paspalum atratum)为10.84%,9.85%,0.80,67.34%,8.54 MJ·kg^(-1);糖蜜草(Melinis minutiflora)为8.48%,6.56%,0.86,63.99%,9.13MJ·kg-。综合考虑,红象草营养价值最高,王草和坚尼草营养价值较低,黑籽雀稗和糖蜜草居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成分 产气法 物质消化 代谢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体外产气法研究柱花草的饲用价值 被引量:8
19
作者 周汉林 李茂 +2 位作者 白昌军 字学娟 徐铁山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10期1696-1701,共6页
以10个柱花草品种(品系)为试材,测定其营养成分及单宁含量,并结合体外产气法测定其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和产气量。结果表明,饲料相对值RFV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热研2号>TPRC90028>TPRC90089>热研18号>热研7号>热研10号>... 以10个柱花草品种(品系)为试材,测定其营养成分及单宁含量,并结合体外产气法测定其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和产气量。结果表明,饲料相对值RFV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热研2号>TPRC90028>TPRC90089>热研18号>热研7号>热研10号>907>CIAT11362>热研5号>热研13号;柱花草具有粗蛋白含量、代谢能含量较高,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适中,单宁含量低,体外干物质消化率较高等特点,是一种优良的热带豆科牧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价值 产气法 物质消化 代谢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体外产气法研究香蕉茎叶的饲用价值 被引量:13
20
作者 字学娟 李茂 +1 位作者 周汉林 徐铁山 《家畜生态学报》 2010年第5期57-60,86,共5页
测定了3个品种香蕉茎叶的营养成分及其单宁含量,并结合体外产气法测定了香蕉茎叶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和产气量。研究结果表明:香蕉茎叶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代谢能(ME)以及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和饲料相对值(RFV)较... 测定了3个品种香蕉茎叶的营养成分及其单宁含量,并结合体外产气法测定了香蕉茎叶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和产气量。研究结果表明:香蕉茎叶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代谢能(ME)以及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和饲料相对值(RFV)较低,尤其是香蕉假茎,属于品质较差的粗饲料;香蕉茎叶中NDF、ADF、CP和Tannins含量共同影响产气量(GP)和IVD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价值 产气法 物质消化 代谢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