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湿冻融循环条件下重塑性黄土的强度劣化规律及非线性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丁旭升 张凌凯 樊培培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24-336,共13页
新疆某地的输水明渠工程途经大面积湿陷性黄土区域,在间歇供水的运行工况及季节性温差变化的共同作用下,经常发生渠坡滑动破坏现象。为深入研究渠坡变形破坏机制,通过开展干湿冻融循环条件下黄土的三轴试验和扫描电镜试验,研究其变形规... 新疆某地的输水明渠工程途经大面积湿陷性黄土区域,在间歇供水的运行工况及季节性温差变化的共同作用下,经常发生渠坡滑动破坏现象。为深入研究渠坡变形破坏机制,通过开展干湿冻融循环条件下黄土的三轴试验和扫描电镜试验,研究其变形规律及微观机制,最后基于黄土的变形规律对邓肯-张模型进行改进。三轴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黄土的应力-应变曲线下降,体变曲线上升,且变化幅度越来越小,当循环次数大于5次后,应力-应变曲线和体变曲线基本不变,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均呈现出指数函数衰减的变化趋势,其中黏聚力受干湿冻融循环作用的影响较大。电镜扫描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扫描电镜进行微观分析,在干湿冻融循环作用下,大的颗粒和团聚体被分裂,颗粒间的胶结物质减少,面接触增加,大孔隙面积占比减少,小孔隙和中孔隙面积占比、三维孔隙率和孔隙圆形程度增加,分形维数下降;三维孔隙率和分形维数与黏聚力呈显著相关,大孔隙面积占比与内摩擦角呈显著相关。由于邓肯-张模型不能合理反映土体的软化现象,采用二次函数对邓肯-张模型进行修改,并通过修改公式对泊松比进行拟合,以此提出改进邓肯-张模型,改进后的模型对不同循环次数下黄土三轴试验结果拟合效果较好。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应力-应变模型参数k和q呈指数函数下降的趋势,应力-应变模型参数o呈指数函数上升的趋势,体变模型参数j、l呈指数函数上升的趋势,体变模型参数t呈指数函数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冻融循环 重塑性黄土 三轴试验 扫描电镜 改进邓肯-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冻融循环作用下沥青水老化的微观特性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勤玲 黄志义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20-926,共7页
模拟杭州夏季高温高湿、冬季微冻融的气候特点,在综合考虑循环次数、热、氧及水等因素的基础上,设计室内干湿冻融循环试验,采用薄膜烘箱对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进行短期老化,借助红外光谱(FTIR)与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了干湿冻融循环... 模拟杭州夏季高温高湿、冬季微冻融的气候特点,在综合考虑循环次数、热、氧及水等因素的基础上,设计室内干湿冻融循环试验,采用薄膜烘箱对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进行短期老化,借助红外光谱(FTIR)与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了干湿冻融循环作用下沥青特征官能团和相对分子质量变化,探究沥青水老化的微观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在热(60℃)氧化条件较为温和的情况下,基质沥青与SBS改性沥青中羰基的特征峰在FTIR图谱中变化较小,以至观测不到;亚砜基指数明显增大,丁二烯指数明显减小;数均相对分子质量、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分散度及大分子区(LMS)含量均逐渐增大.推荐采用亚砜基指数和LMS含量来定量表征沥青在干湿冻融循环作用下的水老化程度.FTIR与GPC试验均表明,在水环境中,干湿冻融循环作用将加剧沥青材料的老化;SBS改性沥青的抗水老化性能优于基质沥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水老化 干湿冻融循环作用 微观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盐冻融循环作用下棉花秸秆纤维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试验研究
3
作者 章蔚昊 张勤玲 +3 位作者 赵一帆 朱鹏燕 付锐 王成华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69-77,共9页
新疆南疆是我国主要优质棉花生产区,棉花秸秆储量巨大。为拓展棉花秸秆利用途径及范围,本研究以普通沥青混合料为空白组,路用短切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为对照组,自主设计室内加速干湿-盐冻融循环试验模拟南疆盐渍土自然环境作用下棉花... 新疆南疆是我国主要优质棉花生产区,棉花秸秆储量巨大。为拓展棉花秸秆利用途径及范围,本研究以普通沥青混合料为空白组,路用短切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为对照组,自主设计室内加速干湿-盐冻融循环试验模拟南疆盐渍土自然环境作用下棉花秸秆纤维对AC-13型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的影响;结合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技术从微观角度探究棉花秸秆纤维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的改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试验环境中,随着干湿-盐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和冻融劈裂强度比均呈现下降趋势;在相同干湿-盐冻融循环作用次数下,路用短切玄武岩纤维对沥青混合水稳定性能提升最大,棉花秸秆纤维次之,但棉花秸秆纤维的掺入明显改善了复合盐试验环境中沥青混合料抗水损伤的能力;微观分析显示混合料内部空隙的盐溶液在干湿-盐冻融循环作用下产生的相变(液态—固态)作用将刺破集料表面沥青薄膜层的同时增大混合料内部空隙,这是造成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而纤维的搭接和增韧作用提高了混合料的抗水损伤能力。研究结果揭示南疆盐渍土自然环境中棉花秸秆纤维对沥青路面水稳定性能的改善作用,为推广棉花秸秆纤维在南疆地区沥青路面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棉秸秆纤维 湿-盐冻融循环 空隙率 冻融劈裂强度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冻融循环作用下北疆膨胀土力学特性的劣化机制及其非线性模型研究
4
作者 张凌凯 徐浩振 +1 位作者 丁旭升 崔子晏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53,84,共10页
为深入探究渠坡失稳破坏机理,通过开展干湿-冻融循环作用下北疆膨胀土的三轴试验和电镜扫描试验,从宏观、细观和微观3个角度研究了膨胀土劣化物理机制,并分析了干湿-冻融循环作用对邓肯-张E-B模型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干湿-冻融循... 为深入探究渠坡失稳破坏机理,通过开展干湿-冻融循环作用下北疆膨胀土的三轴试验和电镜扫描试验,从宏观、细观和微观3个角度研究了膨胀土劣化物理机制,并分析了干湿-冻融循环作用对邓肯-张E-B模型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干湿-冻融循环作用下,膨胀土应力-应变曲线均呈硬化型,体变曲线呈剪缩特征;黏聚力随循环次数非线性衰减,首次衰减最为显著,7次循环后趋于稳定;内摩擦角变化较小,基本保持恒定;循环作用过程中,膨胀土裂隙由两端向中间发育,内部裂隙网格逐渐汇聚并在土体薄弱处形成裂隙核心,整体破坏面由循环初期“Y”形或“X”形逐渐发育为“爪”形纵向贯穿破坏面;循环作用造成土体的团聚体结构破碎重组为松散的絮凝结构,粒间孔隙增大,黏土颗粒逐渐剥落脱离,导致结构损伤,其中颗粒间胶结作用减弱是黏聚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循环作用对邓肯-张E-B模型参数n、K、Kb影响显著,循环次数大于3次时,参数变化幅度较小。经指数函数拟合,各参数与循环次数呈良好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冻融循环 膨胀土 强度劣化 裂隙 邓肯-张模型 北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冻融循环下黄土力学特性及损伤机制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郅彬 王尚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2-1102,共11页
为深入研究干湿-冻融循环对原状黄土力学特性的影响及细观损伤演化规律,通过不同次数干湿-冻融循环条件下的固结排水三轴剪切试验(consolidation drainage triaxial sheartest,CD)和核磁共振试验,从宏-细观角度分析其应力-应变曲线及强... 为深入研究干湿-冻融循环对原状黄土力学特性的影响及细观损伤演化规律,通过不同次数干湿-冻融循环条件下的固结排水三轴剪切试验(consolidation drainage triaxial sheartest,CD)和核磁共振试验,从宏-细观角度分析其应力-应变曲线及强度指标变化规律和细观孔隙的损伤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之上,假定黄土微元强度分布服从复合函数,建立了黄土的损伤统计本构模型,并验证其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土体的应力-应变曲线表现为应变软化,并且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大软化程度逐渐减弱。偏应力峰值随循环次数减小并逐渐趋于稳定,在循环2次时其衰减程度最大,不同围压下分别衰减了17.6%、23.2%、24.5%和18.1%。土体内胶结块在循环作用下发生破损,使得内部孔隙面积逐渐增大,主要为小孔隙向中大孔隙的转变,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大,内部结构逐渐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冻融循环 黄土 力学特性 细观损伤 损伤统计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冻融循环条件下湿陷性黄土剪切及压缩特性的劣化规律 被引量:5
6
作者 樊培培 张凌凯 丁旭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50-2060,共11页
新疆北疆地区某输水明渠工程跨越大面积湿陷性黄土区域,湿陷性黄土经多年降雨、蒸发及季节气温交替变化后力学特性衰减严重,极易造成渠基塌陷及渠坡滑动破坏等工程现象。为深入探究其劣化机制,通过开展干湿-冻融循环条件下湿陷性黄土的... 新疆北疆地区某输水明渠工程跨越大面积湿陷性黄土区域,湿陷性黄土经多年降雨、蒸发及季节气温交替变化后力学特性衰减严重,极易造成渠基塌陷及渠坡滑动破坏等工程现象。为深入探究其劣化机制,通过开展干湿-冻融循环条件下湿陷性黄土的直剪、压缩及其微观扫描试验,从宏-微观两个尺度分析其剪切强度、压缩特性的劣化规律及其损伤物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直剪试验:随着干湿-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峰值抗剪强度呈急速减小-速率减缓-趋于稳定3阶段发展趋势;黏聚力呈指数形式减少,第1次循环减小幅度最大,5次循环后趋于稳定状态,劣化度达到44.55%;内摩擦角变化幅度在2.1°以内,最大劣化度为7.04%,受干湿-冻融循环的影响较小。(2)压缩试验:压缩曲线可依据固结压缩屈服应力σ_(k)分为弹性变形和弹塑性变形两阶段,σ_(k)随循环次数增加前移;压缩系数、压缩指数与循环次数呈指数、幂函数形式减小,土体的整体压缩性减小;回弹指数与循环次数呈线性正相关。(3)微观结构:通过微观电镜扫描(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简称SEM)试验分析,在循环作用下,大孔隙减小,中、小孔隙增加,排列方式趋于无序状;大粒径颗粒逐渐转化为中、小颗粒,形态趋向于拟圆形;利用关联度分析发现孔隙大小及其角度是影响剪切强度的主要因素;引入Pearson相关系数发现颗粒形态及孔隙大小对压缩指标的影响程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冻融循环 湿陷性黄土 剪切特性 压缩特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冻融作用输水渠道膨胀土强度特性及损伤演化规律研究
7
作者 姜海波 卢燕 +1 位作者 李琳 张军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56-1367,共12页
季节冻土区膨胀土的“干缩湿胀”与“冻胀融沉”效应,诱发了诸多工程病害问题。针对北疆供水工程膨胀土输水渠道强度衰减及边坡失稳破坏问题,以渠基膨胀土所经历的干湿及冻融循环作用为试验边界条件,开展渠基膨胀土不同埋深含水率监测试... 季节冻土区膨胀土的“干缩湿胀”与“冻胀融沉”效应,诱发了诸多工程病害问题。针对北疆供水工程膨胀土输水渠道强度衰减及边坡失稳破坏问题,以渠基膨胀土所经历的干湿及冻融循环作用为试验边界条件,开展渠基膨胀土不同埋深含水率监测试验,分析干湿、冻融不同阶段土体含水率随埋深的变化规律。同时通过干湿-冻融循环室内试验,研究干湿-冻融循环作用对膨胀土不均匀变形、强度衰减及微观结构损伤演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干湿-冻融环境下,渠基一定深度范围膨胀土的水分变化剧烈,其中冻融阶段含水率的变化最大,形成了膨胀土的“相变动力区”。(2)干湿-冻融循环作用下,膨胀土微观结构的损伤效应较显著,裂隙随循环次数增加不断发育扩展,膨胀土持续经历着“干缩湿胀”和“冻胀融沉”作用。在干湿-冻融作用的初期,膨胀变形量在总体变形量中贡献较大。经历一定次数的干湿-冻融循环作用后,土体的体积变形、膨胀变形量逐渐趋于稳定。(3)膨胀土的抗剪强度及其强度指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减。其中黏聚力的衰减幅度较大,呈指数形式骤减,而内摩擦角的降低幅度则较小。在干湿-冻融作用的初期,黏聚力的衰减幅度占总衰减率的41.2%~48.6%。土体黏聚力的骤减,导致了渠基边坡膨胀土的浅层滑坡破坏,表明黏聚力在边坡失稳中起决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输水渠道 湿-冻融循环 含水率 强度衰减 裂隙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干冻融下渠基膨胀土裂隙发育与强度衰减规律研究
8
作者 姜海波 张军 +1 位作者 喻天龙 韩克武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0-200,共11页
【目的】寒旱区湿干冻融循环作用下膨胀土输水渠道易发生浅层失稳,是膨胀土输水渠道安全运行的关键问题。【方法】以北疆伊犁河北岸干渠膨胀土为研究对象,对试样进行湿干冻融循环效应的模拟和低应力直剪试验,分析试验过程中膨胀土的裂... 【目的】寒旱区湿干冻融循环作用下膨胀土输水渠道易发生浅层失稳,是膨胀土输水渠道安全运行的关键问题。【方法】以北疆伊犁河北岸干渠膨胀土为研究对象,对试样进行湿干冻融循环效应的模拟和低应力直剪试验,分析试验过程中膨胀土的裂隙参量,探讨裂隙参量与膨胀土强度特性的变化规律,研究裂隙参量对膨胀土强度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结果显示:膨胀土试样的裂隙参量与黏聚力衰减率会随湿干冻融交替效应和密实程度的降低而增大,其力学性能会进一步劣化。湿干冻融循环效应下,膨胀土裂隙结构经历了快速开裂、稳步拓展、稳定发育过程,与黏聚力的快速衰减、缓慢衰减、稳定衰减阶段相对应。【结论】结果表明:抗剪强度与各裂隙参量有一定相关性,其中连通系数的变化趋势与黏聚力衰减的关联性最为密切,关联度为0.730~0.878,权重达到0.260~0.300,可定量表征湿干冻融循环效应下膨胀土的裂隙发育特征及强度衰减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湿冻融循环 裂隙参量 强度衰减 关联度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冻融循环作用下水泥改性膨胀土的路用性能与微观机制 被引量:22
9
作者 王东星 张子伟 +1 位作者 王协群 邹维列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06-316,共11页
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动回弹模量、核磁共振、扫描电镜等试验,分析在干湿−冻融循环作用下,水泥改性膨胀土的强度特性与微观结构随初始含水率、水泥掺量、干湿循环和冻融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冻融循环次数和初始... 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动回弹模量、核磁共振、扫描电镜等试验,分析在干湿−冻融循环作用下,水泥改性膨胀土的强度特性与微观结构随初始含水率、水泥掺量、干湿循环和冻融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冻融循环次数和初始含水率增加,水泥改性膨胀土的抗压强度和动回弹模量降低;随着水泥掺量增大,膨胀土的抗压强度和动回弹模量增大,但水泥掺量存在着临界值;随着干湿、冻融循环次数增加,膨胀土中的大孔隙数量大幅增加,使得膨胀土的强度和动回弹模量降低,而掺加水泥能够有效抑制膨胀土中大孔隙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水泥改性 湿冻融循环 动回弹模量 微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冻融循环下延吉膨胀岩的力学特性及其应力-应变归一化 被引量:18
10
作者 曾志雄 孔令伟 +1 位作者 李晶晶 李聚昭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895-2904,共10页
为了研究干湿、冻融和干湿-冻融循环作用对延吉膨胀岩的应力-应变关系、体变特性、抗剪强度的影响,开展了一系列的固结排水剪切试验。结果表明:未循环试样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表现为稳定型或弱应变软化型,3种环境作用后试样应力-应变关... 为了研究干湿、冻融和干湿-冻融循环作用对延吉膨胀岩的应力-应变关系、体变特性、抗剪强度的影响,开展了一系列的固结排水剪切试验。结果表明:未循环试样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表现为稳定型或弱应变软化型,3种环境作用后试样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呈现出一定的应变软化特性,剪胀明显,而且围压越小、循环次数越高的试样软化和剪胀的程度越高;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3种环境作用下试样的黏聚力急剧减小,而内摩擦角略有增加;干湿-冻融循环作用下试样的应力-应变关系软化程度最高,剪胀最显著,试样的黏聚力降低的幅度最大。基于Konder双曲线模型,对循环处理前后试样的应力-应变特性进行归一化分析,建立了考虑干湿-冻融循环次数和围压影响,能同时描述应变软化型和硬化型的应力-应变关系式,并对不同干湿-冻融循环次数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进行预测,预测值与实测值较为接近,预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岩 湿-冻融循环 应力-应变关系 抗剪强度 归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冻融循环下水泥固化淤泥土的力学性能与裂隙发育特征 被引量:6
11
作者 陶攀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4-40,共7页
针对水泥固化淤泥土性能受干湿-冻融循环效应的影响,开展了不同干湿-冻融循环次数下的土体三轴剪切试验、CT扫描试验和SEM扫描试验,研究了干湿-冻融过程中水泥固化淤泥土的力学特征和微结构损伤规律。结果表明:水泥固化淤泥土的应力-应... 针对水泥固化淤泥土性能受干湿-冻融循环效应的影响,开展了不同干湿-冻融循环次数下的土体三轴剪切试验、CT扫描试验和SEM扫描试验,研究了干湿-冻融过程中水泥固化淤泥土的力学特征和微结构损伤规律。结果表明:水泥固化淤泥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呈应变硬化特征,内摩擦角与黏聚力指标随干湿-冻融循环次数增加而逐渐减小,且分别表现为指数型和线性衰减趋势;根据二值化的CT扫描图像定量分析了裂隙演化规律,发现试样的裂隙率随干湿-冻融循环次数增加呈指数型增加;由SEM扫描试验可以观测到干湿-冻融循环后试样中的水泥基胶结物流失,颗粒间密实度下降,这是导致水泥固化淤泥土发生裂隙扩展与力学性能弱化的微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固化淤泥土 湿-冻融循环 三轴剪切试验 力学性能 裂隙发育特征 微观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冻融循环对膨胀土土–水及收缩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3
12
作者 赵贵涛 韩仲 +1 位作者 邹维列 王协群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39-1146,I0006,共9页
研究了冻融循环、干湿循环和交替的干湿—冻融循环对压实膨胀土的微观结构、土–水特征曲线和收缩特征曲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冻融、干湿以及干湿—冻融循环显著改变了压实膨胀土的大孔隙系统;干湿循环使压实土样的大孔隙消失,但产... 研究了冻融循环、干湿循环和交替的干湿—冻融循环对压实膨胀土的微观结构、土–水特征曲线和收缩特征曲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冻融、干湿以及干湿—冻融循环显著改变了压实膨胀土的大孔隙系统;干湿循环使压实土样的大孔隙消失,但产生可见的宏观裂隙;冻融循环导致土样产生肉眼不可见的微裂隙;干湿—冻融循环既产生可见的宏观裂缝,又产生不可见的微裂隙。宏观及微观裂隙的产生显著降低了膨胀土在低吸力范围内的持水能力以及从饱和状态到干燥状态的收缩量,但对高吸力范围内的持水能力和土样的缩限和塑限无显著影响;收缩特征曲线等比例收缩段和残余收缩段的斜率在冻融循环和交替的干湿—冻融循环后减小,但在干湿循环后基本保持不变;受3种循环作用后的试样的含水率–孔隙比–吸力关系分布在同一个土–水特征曲面上,该曲面可由本文所提的改进土–水特征曲面模型加以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湿冻融循环 土–水特征曲线 收缩特征曲线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干冻融循环下伊犁渠道膨胀土抗剪特性衰减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森涛 姜海波 +1 位作者 赵海蛟 喻天龙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56-262,共7页
针对寒旱区渠道膨胀土浅层失稳特点,以伊犁河北岸干渠膨胀土为对象,设计了模拟复杂气候环境下的干湿和湿干冻融循环试验以及低应力条件下的直剪试验,探讨了渠道膨胀土抗剪强度、黏聚力、内摩擦角等抗剪特性随循环模式和干密度的衰减规... 针对寒旱区渠道膨胀土浅层失稳特点,以伊犁河北岸干渠膨胀土为对象,设计了模拟复杂气候环境下的干湿和湿干冻融循环试验以及低应力条件下的直剪试验,探讨了渠道膨胀土抗剪强度、黏聚力、内摩擦角等抗剪特性随循环模式和干密度的衰减规律。结果表明:随法向应力增加,试样抗剪强度的衰减程度减小,试样干密度的降低对抗剪强度劣化效果减弱;试样抗剪强度在初次湿干冻融循环后的衰减率占总衰减程度的40%以上,试样历经5次循环后,在湿干冻融循环作用下黏聚力衰减程度较干湿循环增大20%左右;在一定压实范围内,无论是湿干冻融循环还是单一的干湿循环,试样的干密度越大,其黏聚力衰减程度越小,内摩擦角衰减程度越大,分析抗剪强度指标增减规律应同时考虑“挤缩”和“裂隙”效应的叠加作用;将S1WDFT和S2WDFT设为渠基土建造初和运行中的危险工况,拟合出其抗剪强度指标随湿干冻融循环次数变化的函数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抗剪强度 湿冻融循环 低应力 强度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冻融循环条件下膨胀土的压缩及渗透特性变化规律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凌凯 崔子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28-740,共13页
北疆供水一期工程穿越膨胀土区域,历经多次干湿-冻融循环后力学特性衰减严重,易产生渠坡局部浅层滑坡和冻胀破坏等现象。为深入研究其劣化机制,通过干湿-冻融循环条件下的压缩试验、渗透试验和SEM微观扫描试验,从宏-细-微观多角度分析... 北疆供水一期工程穿越膨胀土区域,历经多次干湿-冻融循环后力学特性衰减严重,易产生渠坡局部浅层滑坡和冻胀破坏等现象。为深入研究其劣化机制,通过干湿-冻融循环条件下的压缩试验、渗透试验和SEM微观扫描试验,从宏-细-微观多角度分析其压缩和渗透指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干湿-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膨胀土整体压缩性增大,其压缩曲线可分为拟弹性段与拟塑性段;随循环次数的增加,回弹指数呈波动趋势,压缩指数与循环次数呈指数正相关,与细-微观裂隙呈线性正相关。黏土颗粒在循环作用下组成“团聚体-孔隙-填充颗粒”形式的较松散的临时结构,絮凝结构增加,各向异性减少;土样承受竖向压力时,膨胀土孔隙间距减少,压缩性较大;压力超过固结屈服应力时,团聚体颗粒扁角化、极角频率增加、孔隙压密,压缩性逐渐稳定。渗透系数在循环过程中变化分为缓慢、迅速、稳定3个阶段;渗透系数在第5次循环变化较大,第7次循环后逐渐稳定,与循环次数及表面裂隙率呈正相关趋势。渗透系数与各项微观参数的灰色关联度均大于0.65,微观孔隙率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循环作用下微观孔隙发育明显,形成新渗流通道,渗透系数与微观孔隙率呈线性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冻融循环 膨胀土 压缩特性 渗透特性 微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循环模式下透水混凝土性能演变规律及损伤机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仪 党发宁 +2 位作者 NIMBALKAR Sanjay 陈雅琴 张峰华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8,共10页
为探讨水对透水混凝土(PC)路面的影响,研究了干湿、冻融和干湿-冻融3种循环模式下PC性能的演化方程,揭示了单因素和双因素作用下PC的损伤机制.结果表明:添加玄武岩纤维(BF)虽然改变了PC的孔隙结构和初始性能,但并未影响损伤机制;冻融循... 为探讨水对透水混凝土(PC)路面的影响,研究了干湿、冻融和干湿-冻融3种循环模式下PC性能的演化方程,揭示了单因素和双因素作用下PC的损伤机制.结果表明:添加玄武岩纤维(BF)虽然改变了PC的孔隙结构和初始性能,但并未影响损伤机制;冻融循环导致PC路面次生裂缝数量呈指数增长,与干湿循环作用下的性能演变规律不同;干湿循环在PC损伤前期引起孔隙壁表面物质溶解、流失和边缘卷曲剥离,冻融循环在PC损伤后期导致裂缝产生和扩展,造成颗粒间作用力断裂;在干湿-冻融循环耦合作用下PC性能指标降低程度超过干湿和冻融循环单因素作用结果之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混凝土 湿-冻融循环 孔隙结构 演化方程 损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干冻融耦合作用下膨胀土裂隙发育方向性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晨 朱洵 +2 位作者 黄英豪 郭万里 韩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34-238,共5页
湿干冻融耦合作用(WDFT)是导致寒区膨胀土地基发生劣化现象的重要因素,而膨胀土地基裂隙发育的方向对工程安全稳定存在长期影响。围绕膨胀土裂隙发育的方向性问题,采用自行设计的单向环境边界加载装置,开展了WDFT边界条件下表面裂隙发... 湿干冻融耦合作用(WDFT)是导致寒区膨胀土地基发生劣化现象的重要因素,而膨胀土地基裂隙发育的方向对工程安全稳定存在长期影响。围绕膨胀土裂隙发育的方向性问题,采用自行设计的单向环境边界加载装置,开展了WDFT边界条件下表面裂隙发育特征的大尺寸试样单元试验,运用数字图像采集与处理方法得到了不同WDFT循环下的表面裂隙发育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冻结过程中膨胀土内部液态水含量对表面裂隙的分布及形态产生重要影响,当临界饱和度较大时,冻结过程对裂隙起到促进作用,反之则为抑制作用;而在后期WDFT下的裂隙率逐渐趋于稳定。在此基础上,以裂隙图像灰度直方图为基础,通过梯度方向法对裂隙发育的局部方向性进行了统计,引入无量纲影响因子对裂隙角度进行了量化归纳,进一步探讨了膨胀土在下的裂隙演化规律。所采用的量化分析方法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湿冻融循环耦合 裂隙发育 单元试验 裂隙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加筋对抑制干湿-冻融循环下黄土强度劣化的交互作用分析
17
作者 唐昊炜 骆亚生 +3 位作者 邹忠昊 刘军勇 周平 张少卫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25年第4期146-152,共7页
黄土在干湿-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强度劣化问题对西北地区基础设施的长期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采用三轴试验方法,研究了干湿-冻融环境下纤维加筋对黄土强度劣化的抑制作用。试验综合考虑了干湿-冻融循环次数、纤维加筋率围压等因素的影响,... 黄土在干湿-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强度劣化问题对西北地区基础设施的长期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采用三轴试验方法,研究了干湿-冻融环境下纤维加筋对黄土强度劣化的抑制作用。试验综合考虑了干湿-冻融循环次数、纤维加筋率围压等因素的影响,揭示了纤维加筋土在该环境下的劣化抑制规律,并基于响应面法构建了拟合回归模型,建立了纤维加筋黄土在干湿-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强度回归函数。结果表明:各因素的主效应顺序为干湿-冻融循环次数(n)>纤维加筋率(δ)>围压(σ_(3)),说明在多因素耦合作用下,循环次数是影响强度劣化的主导因素;黄土在干湿-冻融循环作用下表现出显著的强度劣化现象,劣化主要发生在首次循环阶段,随后劣化速率逐渐减缓,并在经历5次循环后趋于稳定,劣化作用主要体现在黏聚力的降低上,而对内摩擦角的影响相对较小;纤维的掺入能够有效提高黄土的力学性能,即使在多次循环后,加筋土的强度仍明显高于未加筋土,显示出良好的抗劣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三轴试验 湿-冻融循环 纤维加筋 强度劣化 拟合分析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袋混凝土干湿-冻融侵蚀孔结构的分形特征 被引量:16
18
作者 孙浩然 邹春霞 +2 位作者 薛慧君 赵泉 武军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4-130,共7页
为探究干湿-冻融循环作用下模袋混凝土损伤特征,基于扫描电镜(SEM),结合差分盒维数法,计算得到了其分形维数的微观损伤演化特征;又基于核磁共振试验(NMR)的T_(2)谱计算了孔隙体积的分形维数,发现孔隙结构具有分形特征,并推导了孔隙度、... 为探究干湿-冻融循环作用下模袋混凝土损伤特征,基于扫描电镜(SEM),结合差分盒维数法,计算得到了其分形维数的微观损伤演化特征;又基于核磁共振试验(NMR)的T_(2)谱计算了孔隙体积的分形维数,发现孔隙结构具有分形特征,并推导了孔隙度、渗透率与分形维数之间的数学关系;进一步,结合分形理论,以相对动弹性模量为损伤指标,建立了基于小波变换回归估计的模袋混凝土干湿-冻融损伤模型.所建立的损伤模型能够很好地表征渗透率与相对动弹性模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说明分形维数能够作为损伤参量用以评估模袋混凝土的抗干湿-冻融性能.分形维数将模袋混凝土的微观特征进行了量化,建立了其微观和宏观损伤的联系,研究结果可为模袋混凝土衬砌干湿-冻融损伤定量描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维数 模袋混凝土 湿-冻融循环 扫描电镜 核磁共振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冻融-行车荷载顺序耦合作用下道路水稳层变形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飞 杨保存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9期232-238,共7页
新疆南疆盐渍土地区水盐干湿循环作用和冻融循环作用对其道路路基路面结构的变形破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了探究干湿循环、冻融循环环境和行车荷载顺序耦合作用下道路水泥土稳定基层变形机理,开展了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分析。考虑试样在... 新疆南疆盐渍土地区水盐干湿循环作用和冻融循环作用对其道路路基路面结构的变形破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了探究干湿循环、冻融循环环境和行车荷载顺序耦合作用下道路水泥土稳定基层变形机理,开展了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分析。考虑试样在行车荷载、干湿循环作用和冻融循环作用的变耦合影响,以研究对象道路现场监测获得的路基水稳层部位含盐量量,及不同季节的温度变化作为模拟,实验水-盐-温环境控制依据;对制作的路基路面水稳层试样开展静荷载作用与无荷载作用两种条件下的两种工况的变形试验研究。实验测定水稳层试样弹性模量(18 k N/mm2)和泊松比(0.18),根据相似理论建立试验模型,对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对照分析获得了:干湿循环作用后荷载与冻融循环耦合作用(工况2)试验的试样变形量要比无荷载作用的冻融循环(工况1)试验的试样变形量大,其中工况2在总循环的中期阶段试样变形增量明显高于工况1,其余阶段二者变形增量基本一致;工况2试验的试样变形结果与其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较为一致,通过试验确定出了特定条件下路基水稳层膨胀方程。该研究结果可为新疆南疆盐渍土环境道路工程病害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稳层 静荷载 湿-冻融循环 竖向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钠-干湿-冻融共同作用对水泥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慕宸 崔自治 宋鑫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9期12977-12984,共8页
为解决宁夏水泥土受到盐类侵蚀和干湿-冻融循环作用性能劣化的问题,以宁夏同心水泥黄土为研究对象,试验设置不同压实度和水泥掺量,考虑盐浓度作用,并结合宁夏地区干湿性、季冻性等区域性特点对水泥土进行不同浓度溶液浸泡下的干湿-冻融... 为解决宁夏水泥土受到盐类侵蚀和干湿-冻融循环作用性能劣化的问题,以宁夏同心水泥黄土为研究对象,试验设置不同压实度和水泥掺量,考虑盐浓度作用,并结合宁夏地区干湿性、季冻性等区域性特点对水泥土进行不同浓度溶液浸泡下的干湿-冻融循环试验,探究多重因素影响下试样外观、质量、波速、强度、电阻率、含盐量等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压实度和水泥掺量越大,试样的质量、波速、强度也越大。随着干湿-冻融循环次数增加,水泥土试样在硫酸钠作用下均表现出电阻率下降,含盐量上升,质量先增后减,表面脱落受损,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指数下降,波速下降。硫酸钠的劣化作用随浓度升高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钠 水泥土 耐久性 力学性能 湿-冻融循环 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