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nSAR技术的水利大坝边坡数据监测与灾害预警研究
1
作者 贺范中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5年第3期34-39,共6页
为了准确监测水利大坝边坡数据,正确判断灾害预警,研究将干涉雷达技术融合进大坝数据监测中,提出基于干涉雷达技术的数据监测方法,并对干涉雷达技术数据监测方法进行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各种数据监测准确率在0.9以上,且采用该技术... 为了准确监测水利大坝边坡数据,正确判断灾害预警,研究将干涉雷达技术融合进大坝数据监测中,提出基于干涉雷达技术的数据监测方法,并对干涉雷达技术数据监测方法进行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各种数据监测准确率在0.9以上,且采用该技术的预警方法对新疆地区5月份的经济损失降低58%。研究表明,基于干涉雷达技术的数据监测和灾害预警方法能够准确监测大坝数据,并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数据 数据监测 灾害预警 干涉雷达技术 阿尔塔什水利大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基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的大坝边坡形变监测及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翔宇 雷添杰 +1 位作者 陈文晋 赵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9期221-225,242,共6页
为了解决传统大坝边坡形变监测方法仅能获取点变形信息,且监测周期长、监测精度低、无法进行实时监测等问题,以云南牛栏江红石岩边坡为例,提出了基于地基雷达干涉测量技术(GB-InSAR)的大坝边坡形变监测。为了有效监测边坡形变情况,在详... 为了解决传统大坝边坡形变监测方法仅能获取点变形信息,且监测周期长、监测精度低、无法进行实时监测等问题,以云南牛栏江红石岩边坡为例,提出了基于地基雷达干涉测量技术(GB-InSAR)的大坝边坡形变监测。为了有效监测边坡形变情况,在详细分析地基干涉雷达测量技术的原理及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该边坡稳定性的实时监测中。结果表明,采用地基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对该边坡稳定性进行实时监测,可以有效监测边坡形变情况,达到边坡灾害预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边坡 形变监测 地基雷达干涉测量技术 灾害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InSAR技术获取2021年天津市中心城区地表沉降量及精度验证
3
作者 王洪友 杨红磊 +2 位作者 干龙祥 刘子潇 陈香 《城市勘测》 2025年第1期175-178,共3页
为研究2021年天津市中心城区地表沉降原因和特征,采用PS-InSAR技术,通过处理两轨30景TerraSAR-X高分辨率数据,获得了中心城区地表沉降量,并使用RaderSAT-2同期数据及一二等水准数据分别开展内符合度评价和外符合度评价工作。结果表明,... 为研究2021年天津市中心城区地表沉降原因和特征,采用PS-InSAR技术,通过处理两轨30景TerraSAR-X高分辨率数据,获得了中心城区地表沉降量,并使用RaderSAT-2同期数据及一二等水准数据分别开展内符合度评价和外符合度评价工作。结果表明,天津市外环内地表相对稳定,中心城区西南部地表沉降较为严重,其次为中心城区南部及东部,中心城区北部略有抬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 沉降 精度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的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地表沉降监测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学敏 路林海 +2 位作者 韩林 夏磊凯 杨小凤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2-35,39,共5页
针对传统水准测量点观测的工作量大、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观测结果不直观等问题,利用20景Sentinel-1A卫星数据,依托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的空中遥感、形变敏感度高、微波穿透力强、几乎不受气象制约等特点,对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 针对传统水准测量点观测的工作量大、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观测结果不直观等问题,利用20景Sentinel-1A卫星数据,依托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的空中遥感、形变敏感度高、微波穿透力强、几乎不受气象制约等特点,对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地表沉降进行监测探究,并与传统精密水准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可直观显示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周围地表沉降情况,且监测结果与传统精密水准测量监测结果间的一致性很高,对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安全管理、安全预警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地表沉降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讯技术》专题资料《干涉仪式交会雷达技术译文集》题要
5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电讯技术 干涉仪式交会雷达技术译文集》 合成孔径雷达 航天器 微波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基线集雷达干涉测量在无锡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赵佳曼 柯长青 +1 位作者 陆燕燕 姚国慧 《高技术通讯》 EI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08-519,共12页
地面沉降是无锡较为显著的地质灾害之一,严重影响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限制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已成功应用于城市地表形变监测,并表现出极大的潜力和优势。基于ASAR、ALOS及COSMO数据,采用小基线集... 地面沉降是无锡较为显著的地质灾害之一,严重影响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限制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已成功应用于城市地表形变监测,并表现出极大的潜力和优势。基于ASAR、ALOS及COSMO数据,采用小基线集方法(SBAS)对2004-2012年间无锡的地表形变进行了监测研究。结果表明,沉降区域主要发生在江阴市南部及惠山区,最大累积沉降量超过-200mm。新吴区、滨湖区以及位于主城区的梁溪区出现了轻微的回弹现象,最大累积回弹量达到+40mm。与水准测量数据对比显示,干涉测量结果与水准观测数据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地下水水位变化仍然是无锡地表形变的主要影响因素。2005年地下水禁采任务完成后,无锡地面沉降有所减缓,但由于地下水恢复缓慢,所以沉降现象仍在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小基线集方法(SBAS)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 SAR) 地下水 无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nSAR技术在库区滑坡监测上的实例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桂杰 谢谟文 +2 位作者 柴小庆 王立伟 董晨曦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4-101,共8页
基于微波遥感的差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Differential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D-InSAR)技术,可以获得连续大面积区域上非常小的地表形变,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大面积、全天候、监测成本低,以及能够监测人员无法进入... 基于微波遥感的差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Differential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D-InSAR)技术,可以获得连续大面积区域上非常小的地表形变,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大面积、全天候、监测成本低,以及能够监测人员无法进入的区域等优点,是非常具有潜力的地面活动辨识和监测技术。目前,已成为滑坡、沉降、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活动调查监测实践应用的研究热点。本文采用ALOS卫星PALSAR传感器获取的5景SAR数据,利用D-InSAR技术对金沙江下游乌东德水电站库区附近大面积区域内的滑坡活动进行了辨识和分析,利用D-InSAR技术的两轨和三轨法获得了研究区域内从2007-07-12到2008-07-14的368d及2008-01-12到2008-04-13的92d的详细滑动位移图,表明了研究期间内研究区域各个位置的位移滑动状态。通过两个不同时间期间滑动位移图的比较和分析,确定了研究区域潜在的滑坡滑动区域和危险区域。并对研究区域正处活动状态的L1R-6号滑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确定了滑坡的风险区域,并将其监测结果与GPS监测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其整体形变和运动趋势基本相一致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监测 差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 位移 G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nSAR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变形监测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刘运明 马全明 +1 位作者 陈大勇 徐玉明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2-66,共5页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D-InSAR)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目标范围广的观测能力,能够获取高精度、高分辨率、大范围的地表形变信息,且不需要地面控制点。将这种新技术引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领域,通过采...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D-InSAR)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目标范围广的观测能力,能够获取高精度、高分辨率、大范围的地表形变信息,且不需要地面控制点。将这种新技术引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领域,通过采用小基线集测量(SBAS-DInSAR)技术和精密水准测量方法进行北京地铁6号线沿线地面沉降的监测比对实验,探讨D-InSAR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变形监测领域的工程化应用。通过比较测量数据,可以看出D-InSAR沉降监测成果和地面精密水准测量在沉降趋势上有着较高的一致性,因此采用该技术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变形监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D-InSAR)技术 小基线集测量(SBAS-DInSAR)技术 变形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SAR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肖和平 罗伦 《中国交通信息化》 2020年第S01期42-46,共5页
本文介绍了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形变监测的理论原理,以及该技术在桥梁和边坡等交通设施形变监测应用中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利用多时相、多空间分辨率的TerraSAR-X雷达影像开展了长株潭城市群2016~2017年地表沉降和北京市丰台区公路高架桥... 本文介绍了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形变监测的理论原理,以及该技术在桥梁和边坡等交通设施形变监测应用中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利用多时相、多空间分辨率的TerraSAR-X雷达影像开展了长株潭城市群2016~2017年地表沉降和北京市丰台区公路高架桥形变监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干涉测量技术 长株潭城市群 地表沉降 公路高架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InSAR干涉测量区域的数字高程
10
作者 张永志 何伟 +1 位作者 罗凌燕 刘瑞春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5-88,共4页
介绍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区域数字高程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讨论了主要的计算过程和关键技术。最后,通过中国青海可可西里地区的两幅ERS-2卫星SLC(single looking complex)图像对该地区的数字高程进行了计算研究,计算结果表明... 介绍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区域数字高程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讨论了主要的计算过程和关键技术。最后,通过中国青海可可西里地区的两幅ERS-2卫星SLC(single looking complex)图像对该地区的数字高程进行了计算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能有效获取高分辨、高精度的局部三维数字高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 SLC图像 数字高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卫星遥感技术在交通基础设施安全应急监测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夏威 钟南 +1 位作者 张雨泽 耿丹阳 《卫星应用》 2017年第11期41-45,共5页
本文以高分遥感在典型交通行业技术应用为例,介绍了基于光学与雷达遥感影像结合的道路设施状态监测技术,旨在促进遥感技术在交通安全应急领域的应用转化,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的全面、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分辨率遥感 交通运输应用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 图像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甘肃积石山Ms6.2级地震地表形变对比研究
12
作者 涂碧海 王建伟 +2 位作者 覃鹏 张萍 吴昊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5期57-60,共4页
针对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发生了Ms6.2级地震,本次地震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灾害损失。本研究主要使用欧空局2014年发射的Sentinel-1A卫星C波段雷达影像数据,采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处理研究区范围内... 针对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发生了Ms6.2级地震,本次地震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灾害损失。本研究主要使用欧空局2014年发射的Sentinel-1A卫星C波段雷达影像数据,采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处理研究区范围内的同震形变场,通过不同升降轨数据的同震形变场的反演干涉结果进行对比,并结合其它数据反演结果进行验证,最后得出此次地震造成的地表形变变化,得到研究区内由于地震造成的地表抬升以及沉降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 积石山地震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 同震形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SAR技术的地表多维变形观测方法综述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晨兴 谷天峰 +1 位作者 孔嘉旭 封凯强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6期36-42,共7页
因为传统地表变形监测方法自身的局限性,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大面积、长时间、高精度的观测需要。以传统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为切入点,针对多维地表变形观测中装载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的极轨和侧成像模式以及参考点相对变形估测所产生... 因为传统地表变形监测方法自身的局限性,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大面积、长时间、高精度的观测需要。以传统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为切入点,针对多维地表变形观测中装载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的极轨和侧成像模式以及参考点相对变形估测所产生的问题,对近年来提出的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的二维和三维地表沉降获取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该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 多维变形 视线向模糊 参照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InSAR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50
14
作者 云烨 吕孝雷 +1 位作者 付希凯 薛飞扬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3-85,共13页
近年来,星载InSAR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领域显示出越来越大的应用潜力。该文首先介绍了InSAR形变监测的原理;然后系统性回顾了InSAR技术的发展,分析了差分InSAR、时序InSAR等方法的技术特点和适用范围;进而从地质灾害监测应用的角度分析了... 近年来,星载InSAR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领域显示出越来越大的应用潜力。该文首先介绍了InSAR形变监测的原理;然后系统性回顾了InSAR技术的发展,分析了差分InSAR、时序InSAR等方法的技术特点和适用范围;进而从地质灾害监测应用的角度分析了InSAR技术在地震、滑坡、水利工程、地面沉降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最后总结了当前地灾监测应用中InSAR技术在大气效应校正、复杂地区形变信息获取、多维形变信息获取中的关键问题,以期服务于地质灾害动态监测与防治工作。从当前InSAR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的应用来看,该技术正处在广泛的业务应用阶段,随着未来星载SAR卫星系统的发展和行业的驱动,必将发展成为一项成熟的高精度对地观测技术,对地质灾害监测产生巨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 地质灾害 地震 滑坡 水利工程 地面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雷达数据与处理软件在德钦县地质灾害监测中的最优选取研究
15
作者 牛宗硕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6期926-930,共5页
德钦县地质灾害监测项目主要运用的技术手段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简称In SAR,该技术具有监测范围广、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监测精度高等特点。当前,雷达卫星和处理软件多种多样,根据德钦县地质环境特征,选取合适的雷达卫星和处理软件,... 德钦县地质灾害监测项目主要运用的技术手段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简称In SAR,该技术具有监测范围广、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监测精度高等特点。当前,雷达卫星和处理软件多种多样,根据德钦县地质环境特征,选取合适的雷达卫星和处理软件,是保证地质项目得以顺利实施,取得良好监测结果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比覆盖德钦县的雷达卫星数据,探讨数据处理软件的优缺点,采用最优原则,分析适合德钦县地质灾害监测的雷达卫星和处理软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雷达卫星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 差分雷达干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3S”技术的大型水电工程库区滑坡识别方法研究
16
作者 李宏璧 李名川 +1 位作者 张贵科 张东明 《云南水力发电》 2022年第2期60-63,共4页
为构建一种能高效、准确识别大型水电工程库区边坡的方法,对已有文献所述滑坡识别“3S”技术(GIS、RS及GPS/GNSS技术)的技术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合成孔径卫星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替代RS技术构建了新“3S”技术,新“3S”技术可... 为构建一种能高效、准确识别大型水电工程库区边坡的方法,对已有文献所述滑坡识别“3S”技术(GIS、RS及GPS/GNSS技术)的技术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合成孔径卫星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替代RS技术构建了新“3S”技术,新“3S”技术可用于大范围普查,且能从滑坡形态地貌学和滑坡历史位移特征两个维度进行滑坡筛查,因此滑坡识别的准确性更高。为便于其他研究人员掌握新“3S”技术,系统阐述新“3S”技术用于大型水电工程库区滑坡识别的工作流程以及提高滑坡排查准确性的具体措施建议,提出的新“3S”技术在大型水电工程库区滑坡识别方面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水电工程 库区 滑坡识别 合成孔径卫星雷达干涉测量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光学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南矿区某拟建电厂采煤塌陷区建设地基稳定性评价
17
作者 李浩 陈永春 +1 位作者 李兵 孙宏杰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4年第2期161-165,共5页
针对采煤塌陷区建设地基稳定性评价方法中缺乏地表稳定后的残余变形实测数据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获取残余变形数据的方案。以淮南矿区某拟建电厂选址为例,分析了地基稳定性评价的必要性,通过区域稳沉与地... 针对采煤塌陷区建设地基稳定性评价方法中缺乏地表稳定后的残余变形实测数据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获取残余变形数据的方案。以淮南矿区某拟建电厂选址为例,分析了地基稳定性评价的必要性,通过区域稳沉与地裂缝现状特性分析、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计算、附加荷载影响分析、InSAR残余变形实测数据分析及地表极限残余变形分析,获得了地基稳定性综合评价相关参数。利用终采时间、地表移动变形特征、顶板岩性及松散层厚度、地表移动变形值等确定场地稳定性等级;根据采空区剩余变形量与荷载临界影响深度定量评价获取工程建设对采空区稳定性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拟建电厂厂址的稳定性等级为稳定,该场地工程建设的适宜性评价等级为适宜,为后续拟建电厂的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稳定性 淮南矿区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 INSAR 残余变形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InSAR的幂指数Knothe模型参数拟合与评估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磊 赵学胜 +1 位作者 汤益先 张红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423-431,共9页
针对目前我国矿山开采沉陷监测方法与预计模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采用水准与InSAR(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相结合的幂指数Knothe模型参数估算方法,并分析该模型的拟合预测精度。首先选取某矿区工作面作为实验区,收集该工作面的8... 针对目前我国矿山开采沉陷监测方法与预计模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采用水准与InSAR(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相结合的幂指数Knothe模型参数估算方法,并分析该模型的拟合预测精度。首先选取某矿区工作面作为实验区,收集该工作面的8次水准测量数据与5景雷达影像提取水准点的时序沉降信息,其次分析实验区随开采活动引起的岩层移动变形结果,然后利用两者结合得到的时序沉降信息与单独水准测量数据分别估算幂指数Knothe模型的未知参数,得到2组地表下沉拟合曲线。最后利用该2组曲线估算水准点处的拟合值和预测值,并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InSAR结果对模型拟合预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InSAR测量精度满足实际矿山开采要求,与岩层移动变形结果相符;InSAR测量结果可优化水准点的拟合下沉曲线,显著提高幂指数Knothe模型的拟合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 幂指数Knothe模型 岩层移动 参数估算 拟合精度 预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和最小均方准则的无控制点InSAR基线估计方法
19
作者 焦典 王万林 胡继伟 《空间电子技术》 2019年第1期21-27,共7页
基线误差是影响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测量高精度的主要误差源之一。因此,在进行数字高程图(DEM)高程反演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高精度的基线估计来提高DEM数据的精度。文章详细推导了InSAR系统的各项误差与测高精度的关系,得到了误差传... 基线误差是影响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测量高精度的主要误差源之一。因此,在进行数字高程图(DEM)高程反演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高精度的基线估计来提高DEM数据的精度。文章详细推导了InSAR系统的各项误差与测高精度的关系,得到了误差传播公式;然后提出了一种在扩展Kalman滤波的基础上,使用LMS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的无控制点基线估计方法。该方法解决了在地面控制点获取困难的条件下,飞行平台与地面之间的相对高度未知的问题。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在相位误差、斜距误差、基线长度误差和倾角误差共同作用下,基线定标精度可达到0. 1mm,满足0. 5m相对高程精度对于基线估计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 误差分析 基线估计 扩展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气候变化和区域陆地下沉加大旧金山湾区淹没风险
20
《水利水电快报》 2018年第4期2-3,共2页
目前,对于未来全球海平面上升的预测研究是绘制淹没灾害地图的基础。然而,在这些预测研究中,通常都没有考虑不同地区沿海陆地的不同沉降。采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得到的数据表明,旧金山湾区大部... 目前,对于未来全球海平面上升的预测研究是绘制淹没灾害地图的基础。然而,在这些预测研究中,通常都没有考虑不同地区沿海陆地的不同沉降。采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得到的数据表明,旧金山湾区大部分沿海陆地下沉速率不到2 mm/a。然而,一些被压缩垃圾填埋场和全新世泥质沉积物覆盖的区域,陆地沉降率超过了10 mm/a。考虑该地区陆地沉降影响,得到修正后的灾害地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金山湾区 全球气候变化 陆地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 淹没 下沉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