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由曲面NC加工无干涉刀具轨迹生成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怀兰 周艳红 周济 《中国机械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7-49,59,共4页
对自由曲面NC加工中的干涉情况和现有处理方法进行分析.以曲面模型→刀具接触点数据→无干涉刀位数据为基本求解策略,综合多种优化措施。
关键词 曲面加工 刀具 干涉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曲面刀具轨迹干涉的消除算法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文亮 曾建江 +1 位作者 李卫国 丁秋林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4-46,共3页
无干涉刀具轨迹的生成是复杂曲面数控加工编程中十分重要的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角化曲面的刀具轨迹干涉消除的算法 .该算法已成功应用于作者开发的CAM系统中 ,实践表明该算法稳定可靠 。
关键词 复杂曲面 数控加工 干涉 曲面三角化 算法 编程 干涉刀具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转类零件的四轴无干涉刀位轨迹生成 被引量:3
3
作者 吴丽萍 施法中 +1 位作者 陈卫东 朱心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5-308,共4页
带回转工作台的四轴机床最适合用来加工由复杂多曲面构成的回转体类模具或零件 .为解决四轴加工干涉问题 ,提出将三轴保护面概念引入四轴加工中 ,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 .在偏置面模型的基础上 ,研究了回转类零件的四轴无干涉刀位轨迹... 带回转工作台的四轴机床最适合用来加工由复杂多曲面构成的回转体类模具或零件 .为解决四轴加工干涉问题 ,提出将三轴保护面概念引入四轴加工中 ,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 .在偏置面模型的基础上 ,研究了回转类零件的四轴无干涉刀位轨迹的生成算法 ,并以实例验证此算法高效稳定 ,满足工程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制造 数控机床 复合曲面 干涉刀位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map网格三轴加工无干涉刀具轨迹的加速算法 被引量:7
4
作者 高洪伟 王亚平 《工程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8-172,共5页
介绍和扩大了数控加工中的刀位面和保护面的概念,研究和实现了一种基于曲面离散生成三轴加工无干涉刀具轨迹的算法。通过Zmap网格节点的竖直线与三角片的刀位面和保护面求交并取z值最大的交点即为无干涉刀位点,采用双节点插值方法解决... 介绍和扩大了数控加工中的刀位面和保护面的概念,研究和实现了一种基于曲面离散生成三轴加工无干涉刀具轨迹的算法。通过Zmap网格节点的竖直线与三角片的刀位面和保护面求交并取z值最大的交点即为无干涉刀位点,采用双节点插值方法解决了生成刀具轨迹时因参考走刀步长不合适而产生的运动过切问题。该算法完全采用几何求交运算,过程简洁且精确度高,但需处理的数据点较多、运算量大,为此提出了几种生成轨迹的加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数控加工编程 干涉刀具轨迹 离散Zmap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曲面截面线无干涉刀轨生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马正元 王迎春 李彤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3年第1期1-3,共3页
截面线法是数控加工中重要的也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刀具轨迹的生成方法.以球形刀加工自由曲面为例,对截面线无干涉刀轨生成方法进行了研究与探讨.该方法实现了对刀具干涉的快速分析检测与处理,提高了数控加工和生产效率.此外,该方法不... 截面线法是数控加工中重要的也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刀具轨迹的生成方法.以球形刀加工自由曲面为例,对截面线无干涉刀轨生成方法进行了研究与探讨.该方法实现了对刀具干涉的快速分析检测与处理,提高了数控加工和生产效率.此外,该方法不仅可以在数控加工中生成无干涉刀具轨迹,而且可以确定加工中的欠切区域,以便于后续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加工 自由曲面 干涉刀具轨迹生成方法 截面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轴端铣摆线齿轮刀具轨迹规划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许建民 罗善明 廖龙兴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4-82,共9页
提出以端面铣刀代替球面铣刀端铣摆线齿轮齿廓的加工方法。利用前倾角和侧倾角分别解决端铣刀局部干涉与刀杆碰撞干涉问题的方法,得出无干涉加工摆线齿轮刀轴前倾角的计算公式。建立端铣摆线齿轮的几何模型和五轴数控仿真模型,获得其无... 提出以端面铣刀代替球面铣刀端铣摆线齿轮齿廓的加工方法。利用前倾角和侧倾角分别解决端铣刀局部干涉与刀杆碰撞干涉问题的方法,得出无干涉加工摆线齿轮刀轴前倾角的计算公式。建立端铣摆线齿轮的几何模型和五轴数控仿真模型,获得其无干涉刀具轨迹。利用五轴联动立式加工中心实现摆线齿轮的高速端铣加工,得到精加工的摆线齿轮样件,并对精加工的摆线齿轮齿廓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进行了测量和分析。该摆线齿轮样件的最大偏差值为0.051 mm,最小偏差值为-0.085 0 mm,所测齿廓表面粗糙度的平均值Ra为0.504 6μm。研究结果表明:高速端铣摆线齿轮的加工方法可以达到磨削摆线齿轮的加工精度,实现了摆线齿轮加工的"以铣代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线齿轮 高速端铣 五轴机床 干涉刀具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轨干涉SAR涌浪干涉相位模型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彪 何宜军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14-1019,1028,共7页
建立了包含海表面高度和速度聚束的交叉轨迹干涉合成孔径雷达(Across-Track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XTI-SAR)涌浪干涉相位模型,得到了涌浪成像的解析表达式。进一步研究了XTI-SAR沿方位向传播的涌浪成像机制。定义... 建立了包含海表面高度和速度聚束的交叉轨迹干涉合成孔径雷达(Across-Track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XTI-SAR)涌浪干涉相位模型,得到了涌浪成像的解析表达式。进一步研究了XTI-SAR沿方位向传播的涌浪成像机制。定义二次谐波振幅与基波振幅比率来表征成像非线性,通过比较XTI-SAR和沿轨迹干涉合成孔径雷达(Along-Track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ATI-SAR)相位的二阶调和分量,分析不同海况和干涉SAR参数情况下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速度聚束弱时,XTI-SAR相位比ATI-SAR相位具有较强的非线性,ATI-SAR比XTI-SAR更适合测量海浪。当速度聚束强时,XTI-SAR相位比ATI-SAR相位具有较弱的非线性,XTI-SAR比ATI-SAR更适合测量海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轨迹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沿轨迹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速度聚束 干涉相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幅度和相位联合的ATI动目标检测新方法 被引量:9
8
作者 袁昊 周荫清 李景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9-175,共7页
分析了影响SAR-ATI动目标检测干涉相位图中点幅度和相位分布的因素———包括雷达噪声、杂波能量、地面RCS起伏以及成像时的旁瓣等.针对SAR-ATI检测时虚警概率过高问题,基于幅度门限和相位门限联合动目标检测处理,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 分析了影响SAR-ATI动目标检测干涉相位图中点幅度和相位分布的因素———包括雷达噪声、杂波能量、地面RCS起伏以及成像时的旁瓣等.针对SAR-ATI检测时虚警概率过高问题,基于幅度门限和相位门限联合动目标检测处理,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首先对SAR每一个通道的图像域中相位被污染的点作一次关于能量梯度的预滤波,在滤除了干涉相位图中相位失效的点之后,根据雷达的固有噪声及干涉相位分布图,在概率意义下设定滤波门限进行自适应幅度滤波;最后采用相位门限进行检测处理,有效降低了虚警概率;同时给出一个由干涉相位图中统计量拟合出的动目标检测曲线经验公式,能够明显降低在低杂噪比条件下的虚警概率.仿真结果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信号处理 沿轨迹干涉 雷达噪声 虚警概率 地面运动目标指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刀具的数控刃磨加工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肖金陵 周艳红 +1 位作者 何顶新 徐海银 《工具技术》 E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9-11,共3页
本文介绍了刀具各表面的数控刃磨加工工艺、刀位算法。
关键词 刀具 数控磨床 轨迹干涉 刃磨 砂轮 刀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意沿轨基线长度双孔径SAR-ATI动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袁昊 周荫清 李景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13-1419,共7页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沿轨迹排列、任意间距的双孔径天线ATI动目标检测方法,应用于地形高度有起伏的地杂波环境,给出了相应的测速、定位公式。针对在图像域中难以直接实现非整数像素配准的问题,分别在时域和多普勒域中给出了两种解决方法,...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沿轨迹排列、任意间距的双孔径天线ATI动目标检测方法,应用于地形高度有起伏的地杂波环境,给出了相应的测速、定位公式。针对在图像域中难以直接实现非整数像素配准的问题,分别在时域和多普勒域中给出了两种解决方法,实现了图像的高精度配准,并在整个观测带内动目标检测的条件下结合聚焦深度的概念给出了具体的实现过程。最后比较了不同波段对该方法的影响,得出了波长越长,测速与定位精度越高,最大可检测不模糊速度提升的结论。仿真结果表明,在不考虑系统噪声的前提下该方法可以实现精确的测速与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信号处理 动目标检测 偏置相位中心天线 沿轨迹干涉 图像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RCS起伏特性模拟及对ATI检测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昊 周荫清 李景文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06年第5期262-267,283,共7页
在假定目标RCS起伏为高斯形状频谱特性的前提下,将高斯白噪声通过一个高斯谱特性的低通滤波器来模拟目标RCS起伏特性。首先用康斯坦尼兹法设计了低通滤波器,并根据地杂波等效速度的不同,得到一组不同的滤波器响应,进而实现了背景RCS起... 在假定目标RCS起伏为高斯形状频谱特性的前提下,将高斯白噪声通过一个高斯谱特性的低通滤波器来模拟目标RCS起伏特性。首先用康斯坦尼兹法设计了低通滤波器,并根据地杂波等效速度的不同,得到一组不同的滤波器响应,进而实现了背景RCS起伏程度不同的地杂波的模拟。然后以该地杂波为背景,采用ATI方法进行动目标检测,分析了地面背景RCS起伏特性对动目标检测性能的影响。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虚警概率下,当不考虑接收机噪声时,随着RCS起伏加剧,动目标径向最小可检测速度增大。最后得到结论:用基于ATI方法进行动目标检测时,若不考虑雷达接收机噪声,则地面背景RCS起伏特性是影响最小径向可检测速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地面动目标指示 RCS起伏 沿轨迹干涉 虚警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柱形辅助磁极研磨弯管内表面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严正伟 陈燕 宋宗朋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1-145,共5页
在磁粒研磨法抛光空间弯管内表面的过程中,为了解决球形辅助磁极体积过大时易与管件内表面发生互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在弯管内部投入柱形辅助磁极。用motion运动算例分析了两种辅助磁极的运动轨迹并用Ansoft Maxwell软件... 在磁粒研磨法抛光空间弯管内表面的过程中,为了解决球形辅助磁极体积过大时易与管件内表面发生互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在弯管内部投入柱形辅助磁极。用motion运动算例分析了两种辅助磁极的运动轨迹并用Ansoft Maxwell软件模拟分析了加工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随后进行了一系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柱形磁极可以避免轨迹干涉问题,加工区域的研磨压力较大。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加工后管件表面纹理较浅且致密均匀,表面粗糙度值Ra可降至0.08μm以下,表面质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粒研磨法 弯管 辅助磁极 表面形貌 轨迹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