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涉条纹计数电路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邓敏 李林 +4 位作者 何兴 陈林飞 王康 姜春波 王永建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1-54,共4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迈克耳孙干涉条纹计数电路,该电路具有清零和选择明、暗条纹计数的功能,能对"冒出"或"缩进"的干涉条纹进行自动计数,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成本低,应用于迈克耳孙干涉仪测波长实验,测量波长... 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迈克耳孙干涉条纹计数电路,该电路具有清零和选择明、暗条纹计数的功能,能对"冒出"或"缩进"的干涉条纹进行自动计数,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成本低,应用于迈克耳孙干涉仪测波长实验,测量波长误差在3%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条纹计数 STC89C52单片机 光电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干涉测量中条纹计数的CPLD设计及实现 被引量:1
2
作者 韦丰 陈本永 杨将新 《机电工程》 CAS 2005年第5期47-50,共4页
使用CPLD设计并实现了采用干涉条纹进行测量的光学测量系统中的计数电路部分,取代了传统的多元件分立的电路设计,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满足了光学干涉测量准确快速测量的要求。此分析适用于一般条纹计数系统。
关键词 CPLD VHDL 干涉条纹计数 动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线阵CCD的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压电材料的压电系数 被引量:13
3
作者 肖化 漆建军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27,共4页
将压电陶瓷片固定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移动镜上,当加在压电陶瓷片上的驱动直流电压增加时,引起压电陶瓷的微小伸长进而引起移动镜的移动,引起光屏上干涉条纹环数目的变化;用线阵CCD(charge coupled device)作为光电传感器件捕捉干涉条纹... 将压电陶瓷片固定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移动镜上,当加在压电陶瓷片上的驱动直流电压增加时,引起压电陶瓷的微小伸长进而引起移动镜的移动,引起光屏上干涉条纹环数目的变化;用线阵CCD(charge coupled device)作为光电传感器件捕捉干涉条纹的光强信号,再将电信号进行模数转换,采取USB接口与微机接口,用C++语言编写程序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条纹自动计数软件,将这种计数方法与压电系数的测量结合起来,可以自动得出其压电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迈克尔逊干涉 线阵CCD 干涉条纹计数 压电材料 压电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自混合干涉的高精度角度测量方法 被引量:8
4
作者 朱均超 许虹虹 +2 位作者 张海彤 左铭 赵岩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7-41,共5页
针对光学高精度角度测量技术的需求,基于激光自混合干涉技术提出一种高精度角度测量方法。建立了激光自混合干涉技术高精度测量角度的系统模型,利用干涉条纹计数法分析出目标物体具有角度变化时,外腔长度产生的变化量,并通过激光三角法... 针对光学高精度角度测量技术的需求,基于激光自混合干涉技术提出一种高精度角度测量方法。建立了激光自混合干涉技术高精度测量角度的系统模型,利用干涉条纹计数法分析出目标物体具有角度变化时,外腔长度产生的变化量,并通过激光三角法测量原理计算出目标物体旋转的角度,从而构建出精确的角度测量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系统在±0.4°角度范围内测量精度可达(±3.1×10-3)°,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等显著优势,是对现有高精度角度测量技术的一种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自混合干涉 高精度角度测量 干涉条纹计数 激光三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与小波阈值的激光自混合干涉位移信号滤波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宝峰 左铭 +3 位作者 朱均超 张海彤 许虹虹 赵岩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7-82,共6页
激光自混合干涉实验信号含有严重的噪声,噪声会对位移的测量产生较大的影响,为了保证位移测量的准确性,提出了基于VMD与小波阈值的滤波方法。利用VMD将信号分解为k个固有模态函数(IMF),对IMF进行小波阈值处理并重构达到滤波的目的。使... 激光自混合干涉实验信号含有严重的噪声,噪声会对位移的测量产生较大的影响,为了保证位移测量的准确性,提出了基于VMD与小波阈值的滤波方法。利用VMD将信号分解为k个固有模态函数(IMF),对IMF进行小波阈值处理并重构达到滤波的目的。使用插值法结合条纹计数法的原理恢复重构位移信号实现位移的测量。通过仿真对所提方法进行了测试与对比,并结合实验使用绝对误差与标准误差对实际位移与恢复后的位移信号进行比对,结果表明了基于VMD分解与小波阈值的激光自混合干涉位移测量的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测量 小波阈值 干涉条纹计数 VMD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