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民族地区南侗村寨干栏民居景观基因识别与提取研究--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平岩村为例
1
作者 孙志远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8期139-142,共4页
根据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理论,以南侗地区三江侗族自治县平岩村为研究定位,依据景观基因理论的核心原则及属性分类原理,构建侗族传统干栏民居景观基因认知与识别系统,精准提取其“主体”景观基因为“立面形态”;“附着”景观基因为“局部... 根据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理论,以南侗地区三江侗族自治县平岩村为研究定位,依据景观基因理论的核心原则及属性分类原理,构建侗族传统干栏民居景观基因认知与识别系统,精准提取其“主体”景观基因为“立面形态”;“附着”景观基因为“局部装饰”;“变异”景观基因为“平面布局、建筑结构、建造材料”。旨在从景观基因视角明确识别、精准提取并赓续侗族传统干栏民居的特色构造,拓展景观基因理论的应用领域,补充其内容体系,以期为三江侗族自治县平岩村在新时代推进乡土特色文旅产业振兴以及对传统干栏民居景观基因保护与延续提供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岩村 干栏民居 景观基因 识别与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栏文化”和云南古代的“干栏”式建筑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永勤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90-94,共5页
住宅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的表现之一,它是人类社会进化过程的一种标志。从穴居野处到高楼大厦的人类建筑史上,存在着一种原始的住宅建筑形式—“干栏”式建筑。这种“干栏”式建筑及其相关的“干栏文化”在我省的情况如何?是一个值得探... 住宅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的表现之一,它是人类社会进化过程的一种标志。从穴居野处到高楼大厦的人类建筑史上,存在着一种原始的住宅建筑形式—“干栏”式建筑。这种“干栏”式建筑及其相关的“干栏文化”在我省的情况如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想就此谈一点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栏式建筑 干栏文化 房屋 桩柱 云南 屋顶 百越文化 底架 长脊 石寨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壮族干栏建筑美学的产品设计策略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邱珂 曹菲菲 林志兵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5-159,共5页
目的探索壮族干栏建筑的形式美、结构美、功能美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策略。方法基于壮族干栏民居悠久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内涵,从壮族干栏民居的由来及发展入手,通过理论讲解以及对经典案例进行分析,探究壮族干栏民居的形式、结构、功能等... 目的探索壮族干栏建筑的形式美、结构美、功能美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策略。方法基于壮族干栏民居悠久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内涵,从壮族干栏民居的由来及发展入手,通过理论讲解以及对经典案例进行分析,探究壮族干栏民居的形式、结构、功能等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策略。结论干栏住宅形式是广泛分布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古老的居住形式,彰显着这些地区地域文化传统和历史风貌,具有独特的美学风格和美学特点,是具有传承价值的建筑形式。将壮族干栏建筑的精髓应用到现代产品设计当中,探索产品设计发展的新方向,有利于增强设计作品的民族性,提升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同时对干栏住宅的传承和发展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栏民居 审美价值 产品设计 传承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浅谈云南少数民族干栏式建筑与环境问题 被引量:3
4
作者 唐建国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1-14,共4页
云南各少数民族在各自所处的环境中,独立地创造出相互近似的"干栏建筑",并适应于居住者的生活习惯和行动方式,不断完善住屋的环境功能。除了局部地区的特殊需要之外,传统干栏式建筑的"地面化"趋势发展直接影响到它... 云南各少数民族在各自所处的环境中,独立地创造出相互近似的"干栏建筑",并适应于居住者的生活习惯和行动方式,不断完善住屋的环境功能。除了局部地区的特殊需要之外,传统干栏式建筑的"地面化"趋势发展直接影响到它的存在。村寨一般都建在坝子中或江河沿岸的平地、半坡,依山傍水;建房置地环境生态。竹楼上层铺木板和篾席,卧席而坐,上下楼梯进屋都要脱鞋,非常清洁。下层架空堆柴、舂米、织布和喂养牲畜。粮仓一般与住房分离。寺庙佛塔居中,聚会公共空间场所(开阔地或广场)。材料资源丰富,建房注重自然环境保护,防止生态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栏建筑 住屋文化 居住环境 生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栏民居新型原竹承重楼板技术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5
5
作者 柏文峰 王修通 袁媛 《世界竹藤通讯》 2017年第5期30-33,共4页
篾笆楼面板是传统干栏民居广泛采用的楼面技术,存在刚度低、不防火、隔音差等缺点,严重影响干栏民居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为克服篾笆楼面板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型原竹承重楼板技术,利用原竹天然具有的优良物理力学特性,密排铺设在楼面格栅... 篾笆楼面板是传统干栏民居广泛采用的楼面技术,存在刚度低、不防火、隔音差等缺点,严重影响干栏民居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为克服篾笆楼面板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型原竹承重楼板技术,利用原竹天然具有的优良物理力学特性,密排铺设在楼面格栅上,具有很好的承载能力,在原竹表面铺设防潮层,用纤维增强黏土做找平层,方便多种现代楼面装饰做法。该技术已经成功运用于示范项目建设,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但可以显著提高干栏民居的安全和舒适水平,还有助于减少木材、水泥、钢材等建筑材料的消耗,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栏民居 原竹承重 楼板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的北壮干栏木楼——广西木制建筑欣赏之二十六
6
作者 熊晓庆 《广西林业》 2016年第12期24-26,共3页
提起桂北龙胜各族自治县的龙脊,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气势磅礴的梯田。除了盛名在外的梯田,蔚为壮观的壮族干栏民居也是难得一见的世间奇景。龙脊森林资源丰富,山林高耸连绵,山问烟雾缭绕,常年如梦如幻。走进一个个依山傍水的古老壮... 提起桂北龙胜各族自治县的龙脊,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气势磅礴的梯田。除了盛名在外的梯田,蔚为壮观的壮族干栏民居也是难得一见的世间奇景。龙脊森林资源丰富,山林高耸连绵,山问烟雾缭绕,常年如梦如幻。走进一个个依山傍水的古老壮族村寨,建在山麓陡坡上的干栏民居鳞次栉比,组成独树一帜的“梯屋”建筑景观。在悠然的寨子里,青石阶梯蜿蜒而上,清澈山泉径流直下,房屋随山势层层叠叠,从山脚到山顶依次分布着梯田、村寨和水源林,人造建筑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在一起,美不胜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景观 干栏 欣赏 木制 广西 资源丰富 自然环境 水源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勾栏新考 被引量:4
7
作者 黎国韬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9-148,共10页
从语源的角度讲,勾栏的"栏"字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西南民族的居所干栏,宋元时期作为剧场的"勾栏"一词指称的是一种整体性建筑,与作为建筑一部分构件的栏杆在意义上没有太大关系。勾栏剧场在建造形制的多个方面明显... 从语源的角度讲,勾栏的"栏"字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西南民族的居所干栏,宋元时期作为剧场的"勾栏"一词指称的是一种整体性建筑,与作为建筑一部分构件的栏杆在意义上没有太大关系。勾栏剧场在建造形制的多个方面明显受到西南民族干栏式建筑的影响,干栏式建筑中流行的一些民俗对勾栏文化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干栏与勾栏关系的存在,为中国戏曲形成受外族文化特别是西南文化的影响提供了较为重要的佐证。干栏式建筑颇适用于宋元都市流动性质的商业演出,有助于说明勾栏剧场对于戏剧表演和传播所起的作用,弄清勾栏与露台、勾栏与瓦舍的关系,也有助于补充和修正古代剧场发展史上的一些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栏 戏剧史 戏剧舞台 外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风缓地区传统聚落空间对风环境的影响效应
8
作者 徐辉 夏海松 +1 位作者 董莉莉 刘天琪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5-504,共10页
目的综合解析湿热风缓地区传统聚落空间对风环境的影响效应。方法基于田野调查,利用CFD软件对聚落整体和聚落建筑的风环境进行模拟分析;选取凤台村3栋典型三合院,分析不同长高比和宽高比对聚落空间风环境的影响。结果在聚落整体街巷结... 目的综合解析湿热风缓地区传统聚落空间对风环境的影响效应。方法基于田野调查,利用CFD软件对聚落整体和聚落建筑的风环境进行模拟分析;选取凤台村3栋典型三合院,分析不同长高比和宽高比对聚落空间风环境的影响。结果在聚落整体街巷结构与建筑密度的综合影响下,凤台村冬季的聚落空间风速总体呈东北高、西南低的分布特征,夏季的聚落空间风速呈由村口向东北方向的递增规律,聚落整体风环境良好;模拟分析得出聚落建筑吊脚干栏的最佳空间形制:宽高比为6,长高比为7.2。结论聚落空间风环境受到街巷结构与季节主导风、建筑形态与密度的综合影响,传统聚落空间形制体现了对区域风环境的高效适应,以及对局部微气候的有效利用,建议在进行聚落保护规划与地域建筑设计时应遵循此空间形制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环境 传统聚落空间 吊脚干栏 数值模拟 湿热风缓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哈尼族住屋空间模式溯源 被引量:5
9
作者 唐黎洲 杨大禹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5-59,共5页
西双版纳哈尼族传统住屋,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傣化"现象,但仍然有显著区别于傣族民居的特征,即整个民居的主体空间是一种二元对称结构,有两个火塘,两把楼梯分置两侧,男女分室而居,所反映的是一种较为古老的居住形态;并且在... 西双版纳哈尼族传统住屋,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傣化"现象,但仍然有显著区别于傣族民居的特征,即整个民居的主体空间是一种二元对称结构,有两个火塘,两把楼梯分置两侧,男女分室而居,所反映的是一种较为古老的居住形态;并且在住屋组群布置上是一种"子母房"的方式。对西双版纳哈尼族住屋空间原型特征及其源流演化关系的研究表明,男女分室是原始母权力量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子母房配置的大房子组群则是一种异化了的邛笼系住屋模式。通过对这一个案的研究,使我们认识到西南众多山地少数民族民居所呈现出的多元复合特征,其往往是一种同源异流或同流异源的复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族 住屋空间模式 干栏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族与东南亚泰、老、掸族系历史文化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潘其旭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55-60,共6页
“扬汉之南,百越之际”(《吕氏春秋·恃君览》)。壮族源于我国周泰时期的南方百越(粤)族群,是聚居于岭南西部地区(包括今广东西北部及广西境属)的西欧、骆越(亦并称“西越”或“瓯骆越”)部族的一支后裔。东汉至隋唐,这一地区先后... “扬汉之南,百越之际”(《吕氏春秋·恃君览》)。壮族源于我国周泰时期的南方百越(粤)族群,是聚居于岭南西部地区(包括今广东西北部及广西境属)的西欧、骆越(亦并称“西越”或“瓯骆越”)部族的一支后裔。东汉至隋唐,这一地区先后出现了乌浒、俚、僚等群体名称。而“俚人,即乌浒蛮”(《南州异物志》)。对于他们的族源关系,《隋书·南蛮传》云:“南蛮杂类,与华人错居,曰蜒、曰俍、曰俚、曰僚、曰迤……古先所谓百越是也。”宋元以降,广西部分地区又出现“僮(壮)人”、“僮人”之称;明代古籍常以“僮俍”或“瑶僮”并称,言广西“无地无瑶僮”,又有居民为“僮八民二”或“僮七民三”之说。延至清代,“僮(壮)”遂为相当普遍的民族称谓。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云:“蛮越之介,自此谕岭而居溪峒.分瑶、僮(壮)二种.瑶乃荆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 族系 泰语 壮语 历史文化 干栏 东南亚 百越族 民族 骆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家族文化与吊脚楼 被引量:39
11
作者 张良皋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1-5,共5页
土家族文化历史悠久 ,其主源廪君种巴人对中原文化影响深重 ,中华民族历史的第一笔 ,完全可能是由他们开始的。从建筑学的角度看中华建筑的干栏、窑洞和帐幕 ,对应于巢居、穴居和广卢居三大类 ,而源自中国西南部的干栏 ,及相配套的席居... 土家族文化历史悠久 ,其主源廪君种巴人对中原文化影响深重 ,中华民族历史的第一笔 ,完全可能是由他们开始的。从建筑学的角度看中华建筑的干栏、窑洞和帐幕 ,对应于巢居、穴居和广卢居三大类 ,而源自中国西南部的干栏 ,及相配套的席居曾流行于全国 ,直到隋唐以后 ,才退回到西南。土家吊脚楼处于干栏建筑发展之顶端 ,也是与窑洞四合院建筑的交汇点。土家族文化 ,是西南与中原文化交流的枢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家族文化 干栏建筑 土家吊脚楼 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壮人《大宅颂》与《智城碑》看大唐文化之南渐
12
作者 黄桂凤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4年第4期65-67,共3页
武周时期壮族文人留下的《大宅颂》与《智城碑》,是大唐文化与岭南文化之结晶。本文从两碑及六合坚固大宅遗址看武周时期大唐文化对南方文化之渗透与施及,以窥视唐王朝羁縻制度、儒家思想、建筑艺术及文体风格等对于岭南文化的影响,从... 武周时期壮族文人留下的《大宅颂》与《智城碑》,是大唐文化与岭南文化之结晶。本文从两碑及六合坚固大宅遗址看武周时期大唐文化对南方文化之渗透与施及,以窥视唐王朝羁縻制度、儒家思想、建筑艺术及文体风格等对于岭南文化的影响,从而了解唐王朝之盛大及文化发展之规律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宅颂》 《智城碑》 干栏文化 骈文 儒家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平傣族、瑶族的民居建筑
13
作者 范冕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3-35,共3页
金平傣族、瑶族的民居建筑范冕云南省金平苗、瑶、傣族自治县,是祖国西南边防的重要屏障,属南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瑶族多居半山,以耕作水田为主;傣族居住于河坝、河谷地带,以种植双季稻为主。本人对励拉乡普洱上寨傣族“干栏式... 金平傣族、瑶族的民居建筑范冕云南省金平苗、瑶、傣族自治县,是祖国西南边防的重要屏障,属南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瑶族多居半山,以耕作水田为主;傣族居住于河坝、河谷地带,以种植双季稻为主。本人对励拉乡普洱上寨傣族“干栏式”建筑和八一寨瑶族汉式民居建筑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族 民居建筑 干栏建筑 金平县 干栏式建筑 民居形式 经济形态 房屋建筑 生活习俗 生产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家吊脚楼与楚建筑——论楚建筑的源与流 被引量:23
14
作者 张良皋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1期98-105,共8页
一、吊脚楼(干栏)的分布和起源 唐元稹诗:“平地才应一顷余,阁栏头大似巢居。”自注:巴人多在山坡架木为居,自号“阁栏头”也。巴人是今鄂西土家族的祖先,“阁栏头”就是吊脚楼,通称干栏。元稹诗记述鄂西土家族人有住吊脚楼的传统,说明... 一、吊脚楼(干栏)的分布和起源 唐元稹诗:“平地才应一顷余,阁栏头大似巢居。”自注:巴人多在山坡架木为居,自号“阁栏头”也。巴人是今鄂西土家族的祖先,“阁栏头”就是吊脚楼,通称干栏。元稹诗记述鄂西土家族人有住吊脚楼的传统,说明原因是山多平地少,而且使他联想到巢居,大致猜到了吊脚楼的起源。 干栏居住方式是一个世界现象。人类古文明所及之区几乎都有干栏踪迹,遗留至今者大致以热带较为密集。中国干栏分布状况以云、贵、桂三省为中心,川南、鄂西、湘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建筑 土家吊脚楼 干栏 源与流 歇山 楚文化 楚国 楚人 巢居 平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沧源崖画族属试探 被引量:2
15
作者 段世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56-63,共8页
云南沧源崖画因其古老和内容之丰富离奇,吸引了许多学者的注目。沧源崖画的发现·对于研究原始社会史,西南民族史、艺术史等方面都是极为珍贵的文物。近年来,学术界对沧源崖画的研究已有初步成果。然而,对于族属问题的研究,目前仍... 云南沧源崖画因其古老和内容之丰富离奇,吸引了许多学者的注目。沧源崖画的发现·对于研究原始社会史,西南民族史、艺术史等方面都是极为珍贵的文物。近年来,学术界对沧源崖画的研究已有初步成果。然而,对于族属问题的研究,目前仍众说纷云,各执一是。比较集中的看法是:“佤族先民”说,“傣族先民”说。就笔者近几年来听到的和在书刊上看到的“傣族先民”说的主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沧源崖画 傣族 历史文献 先民 族属 云南 调查材料 初步成果 主要依据 干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哀牢山下傣族的葬礼看古滇青铜文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石安达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X期27-33,共7页
1990年在玉溪地区新平县哀牢山下傣族聚居的腰街的曼蚌和漠沙马龙(傣语曼龙的讹音)出土了几件青铜羊角编钟。在腰街出土青铜羊角编钟的地方,还有成片古代的“版纳坟”。青铜羊角编钟,是古滇青铜文化中的一种乐器,它与我国中原、长江流... 1990年在玉溪地区新平县哀牢山下傣族聚居的腰街的曼蚌和漠沙马龙(傣语曼龙的讹音)出土了几件青铜羊角编钟。在腰街出土青铜羊角编钟的地方,还有成片古代的“版纳坟”。青铜羊角编钟,是古滇青铜文化中的一种乐器,它与我国中原、长江流域出土的编钟式样不同,具有独特的地方性和民族色彩,是研究古代云南民族文化重要的物器。云南最早的青铜羊角编钟是1976年在楚雄万家坝出土的,笔者上次经楚雄方向考察哀牢山下的傣族古代迁徙路线时,曾对楚雄出土的青铜文化和墓葬的族属问题发表过意见,认为楚雄青铜文化和古代的民族墓葬可能是傣族先民的遗物。当然,这只是一种推测,现在得知这一新的情况,可能对笔者的上述看法有所帮助。为了验证这个问题,笔者将腰(一丁)曼蚌作为考察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族先民 青铜文化 葬礼 编钟 死者 哀牢山 羊角 哈巴 西南夷 干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侗族与古越人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业铨 韦秋明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71-74,共4页
侗族在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中,是一个拥有二百五十多万人口,多才多艺,勤劳勇敢,热情好客,富有创造性的民族。它是我国西南地区众多少数民族中的一个,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榕江、天桂、锦屏、三穗、镇远、剑河、玉屏,湖南... 侗族在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中,是一个拥有二百五十多万人口,多才多艺,勤劳勇敢,热情好客,富有创造性的民族。它是我国西南地区众多少数民族中的一个,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榕江、天桂、锦屏、三穗、镇远、剑河、玉屏,湖南省新晃、靖县、通道,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龙胜、融水等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越人 侗族 干栏 凿齿 百越民族 发饰 侗族语言 文化特征 文献记载 僚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行笔记——穿行在广西的神秘植被中
18
作者 朱千华 《广西林业》 2011年第12期30-31,共2页
不知道还有哪位作家像我这样,对南方有着如此热切的迷恋。我对南方怀有这样深深的情感。在创作之余,我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去广西的壮家瑶寨呆上一两个星期,住在他们的干栏建筑里。我不认为自己是过客,而是像他们的邻居一样,时常随意去串门。
关键词 广西 植被 笔记 干栏建筑 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狗猫传奇
19
作者 陈世才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45-152,共8页
1、群山山中盆地,阡陌相连。2、村庄院落,壮族人家的干栏。干栏下的阶梯旁,黄狗匍在地上警惕地注视着周围。壮族风格的茅草农舍,为两层木质干栏结构,四周为圆木支起的屋子架构,上层是木条围就的人的住处,下层则是用石头围成的半人高的... 1、群山山中盆地,阡陌相连。2、村庄院落,壮族人家的干栏。干栏下的阶梯旁,黄狗匍在地上警惕地注视着周围。壮族风格的茅草农舍,为两层木质干栏结构,四周为圆木支起的屋子架构,上层是木条围就的人的住处,下层则是用石头围成的半人高的框架围栏,里面传出牲畜摩擦撞击的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女子 干栏 壮族人 大黄 黄鼠狼 院落 画外音 声音 小东西 粮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国名称续探源
20
作者 黄懿陆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1期57-58,共2页
本文从傣族的三个社会分期切入 ,对滇国和滇越的内在联系再进行了深入探讨 ,指出滇即越人早期对“干栏”的称谓 ;滇国 ,即居干栏的越人之国 ;滇人 。
关键词 滇国 傣族 滇越 干栏 渊源 社会发展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