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频率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1
作者 程亮 金菊良 +3 位作者 郦建强 王宗志 李磊 袁潇晨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6-302,共7页
从干旱定义与识别、点干旱频率分析和区域干旱频率分析3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干旱频率分析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归纳了适用于干旱频率分析的干旱定义,干旱识别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区域干旱频率分析研究的3种途径。提出综合利用研究区域水文气... 从干旱定义与识别、点干旱频率分析和区域干旱频率分析3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干旱频率分析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归纳了适用于干旱频率分析的干旱定义,干旱识别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区域干旱频率分析研究的3种途径。提出综合利用研究区域水文气象特性、干旱成因、旱情、旱灾,并结合前期的大气环流条件等信息来描述和识别干旱,重点开展对干旱特征变量的理论分布、干旱事件重现期公式和经验频率公式等基本理论的研究,关注区域干旱频率分析,注重对径流、土壤水、地下水和供水系统的干旱特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定义 干旱识别 多变量干旱频率分析 区域干旱频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干旱频率分析分区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何君 金菊良 +2 位作者 杨晓华 周玉良 刘航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共4页
干旱频率分析是水资源规划设计和旱灾风险管理的基础,其分析指标的合理选取依赖于不同下垫面的空间特征。选择降雨、气温、日照时数、高程、土壤类型和年径流深等影响干旱的主要因素描述不同地理区域干旱现象在气象、地貌和水资源等因... 干旱频率分析是水资源规划设计和旱灾风险管理的基础,其分析指标的合理选取依赖于不同下垫面的空间特征。选择降雨、气温、日照时数、高程、土壤类型和年径流深等影响干旱的主要因素描述不同地理区域干旱现象在气象、地貌和水资源等因素上的空间差异,并基于这些因素的空间差异性和相似性,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干旱频率分区进行了研究。通过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构建分区因子图层,并利用等值线叠加法划分出10个在空间上具有相似性的地理区域作为中国干旱频率分析的一级大区,为中国不同区域选择适宜指标进行干旱频率分析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频率分析分区 分区指标 地理信息系统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pula函数和SPEI的广东北江流域干旱频率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占明 陈子燊 +1 位作者 黄强 刘曾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8-125,共8页
选取广东北江流域18测站近50年日均温、日降水数据,计算出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通过游程理论确定干旱历时、烈度、烈度峰值等干旱变量;选用11种概率分布函数对干旱烈度和烈度峰值进行拟合,采用线性矩法估计参数,通过Kolmogorov-Smi... 选取广东北江流域18测站近50年日均温、日降水数据,计算出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通过游程理论确定干旱历时、烈度、烈度峰值等干旱变量;选用11种概率分布函数对干旱烈度和烈度峰值进行拟合,采用线性矩法估计参数,通过Kolmogorov-Smirnov方法进行拟合优度检验,确定出最佳的概率分布函数,并在此基础上对干旱变量10年一遇设计值进行空间分析。通过Genest-Rivest方法及尾部相关性分析,本文选取具有上尾相关性的GH Copula作为干旱变量的联接函数,并采用相关性指标法估计参数;进而对流域干旱变量联合概率分布进行研究,以期为分析区域水量平衡及防灾减害的干旱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ULA函数 SPEI 干旱频率分析 北江流域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干旱频率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翟劭燚 张晓雪 +1 位作者 刘九夫 张建云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62-64,共3页
干旱是对人类社会影响最严重的气候灾害之一,其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重庆地区1951—2007年年降水量资料,运用随机模拟方法建立了符合该地区的AR(1)模型并通过检验,然后随机模拟生成大量的降水量随机序列作为分析重庆... 干旱是对人类社会影响最严重的气候灾害之一,其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重庆地区1951—2007年年降水量资料,运用随机模拟方法建立了符合该地区的AR(1)模型并通过检验,然后随机模拟生成大量的降水量随机序列作为分析重庆地区干旱指标序列,从而对所研究地区干旱特征量负轮次和负轮长的频率特性进行分析,对已经发生的历史干旱事件的重现期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降水量序列 随机模拟 AR(1)模型 干旱频率分析 负轮长 负轮次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模拟方法在地区干旱频率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赵吴静 金菊良 张礼兵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7年第1期1-4,共4页
地区干旱历时和干旱程度等特征量的频率特性分析是区域水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目前适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是随机模拟技术,其中的关键问题是建立合适的降雨过程随机模型。考虑到实测降雨序列本身就包含有降雨的地区特性、连续时段雨量的... 地区干旱历时和干旱程度等特征量的频率特性分析是区域水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目前适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是随机模拟技术,其中的关键问题是建立合适的降雨过程随机模型。考虑到实测降雨序列本身就包含有降雨的地区特性、连续时段雨量的变化特性等重要信息,以随机分析原理和计算机数值模拟为基础,对年降雨量过程进行统计特性分析,建立了面向实用性的P-Ⅲ型分布AR(1)模型并通过了检验。应用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较为满意。该模型可用于生成大量的年降雨量模拟序列作为地区干旱指标序列,从而可对所研究地区干旱特征量的频率特性进行估计,对已发生的历史干旱事件的重现期进行识别。图2,表2,参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水安全管理 干旱频率分析 随机模拟 年降雨过程 实用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灾风险定量评估总体框架及其关键技术 被引量:33
6
作者 屈艳萍 郦建强 +3 位作者 吕娟 苏志诚 邱冰 李爱花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7-304,共8页
作为旱灾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旱灾风险评估逐渐成为旱灾研究的热点问题。从科学界定旱灾风险概念入手,辨析了干旱风险与旱灾风险之间的关系,并从机理上对旱灾风险形成机制进行了剖析和阐述;首次提出了旱灾风险定量评估总... 作为旱灾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旱灾风险评估逐渐成为旱灾研究的热点问题。从科学界定旱灾风险概念入手,辨析了干旱风险与旱灾风险之间的关系,并从机理上对旱灾风险形成机制进行了剖析和阐述;首次提出了旱灾风险定量评估总体框架,即通过建立干旱频率~潜在损失~抗旱能力之间的定量关系实现对旱灾风险的定量评估,并探讨了该评估框架所涉及的干旱频率分析技术、灾损评估技术、抗旱能力评估技术和旱灾风险表征技术等关键技术及其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灾风险 定量评估 干旱频率分析 灾损评估 抗旱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