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多维光谱空间的干旱指数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芳
詹志明
+1 位作者
冯海霞
赵少华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41-448,共8页
遥感干旱指数是用遥感数据定量描述区域受旱程度以及作物产量灾损的机理性数学模型.干旱指数在农业、林业和生态环境监测方面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与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是当前的研究前沿和热点之一.介于遥感干旱指数起步至今还未形成研究系...
遥感干旱指数是用遥感数据定量描述区域受旱程度以及作物产量灾损的机理性数学模型.干旱指数在农业、林业和生态环境监测方面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与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是当前的研究前沿和热点之一.介于遥感干旱指数起步至今还未形成研究系统,开展了这方面工作的梳理和归纳.首先,对多维光谱特征空间概念作延伸,将多维光谱特征空间的多维变量由光谱值拓展为与一切干旱相关的遥感产品,将光谱特征统一归纳到多维坐标框架当中,使得干旱指数的数学建模意义更明确,构造更清晰;其次,对30种干旱指数进行归纳,从"三要素"的角度将干旱指数分为四类,并评价其各自优势和局限性,将干旱遥感监测模型家族抽象为一个金字塔形式,从底层到顶层分析模型家族的一般构成要素和复合形式,解析干旱指数通用的数学构建规律及其物理内涵;最后,分析大气影响、土壤、传感器差异等环境影响因素,指出干旱指数未来发展重点在数据源、监测对象、表达形式三个方面.通过对干旱指数的研究工作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发展干旱指数体系,推进干旱遥感监测模型在农情遥感监测、水资源规划和环境科学管理等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物波谱学
干旱遥感监测模型
多维光谱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多维光谱空间的干旱指数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芳
詹志明
冯海霞
赵少华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出处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41-448,共8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基于环境一号等国产卫星的宏观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应用技术与软件研发"(2008BAC34B0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耦合作物生长模型和遥感信息的灌溉策略研究"(20110490200)~~
文摘
遥感干旱指数是用遥感数据定量描述区域受旱程度以及作物产量灾损的机理性数学模型.干旱指数在农业、林业和生态环境监测方面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与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是当前的研究前沿和热点之一.介于遥感干旱指数起步至今还未形成研究系统,开展了这方面工作的梳理和归纳.首先,对多维光谱特征空间概念作延伸,将多维光谱特征空间的多维变量由光谱值拓展为与一切干旱相关的遥感产品,将光谱特征统一归纳到多维坐标框架当中,使得干旱指数的数学建模意义更明确,构造更清晰;其次,对30种干旱指数进行归纳,从"三要素"的角度将干旱指数分为四类,并评价其各自优势和局限性,将干旱遥感监测模型家族抽象为一个金字塔形式,从底层到顶层分析模型家族的一般构成要素和复合形式,解析干旱指数通用的数学构建规律及其物理内涵;最后,分析大气影响、土壤、传感器差异等环境影响因素,指出干旱指数未来发展重点在数据源、监测对象、表达形式三个方面.通过对干旱指数的研究工作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发展干旱指数体系,推进干旱遥感监测模型在农情遥感监测、水资源规划和环境科学管理等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
地物波谱学
干旱遥感监测模型
多维光谱空间
Keywords
surface features spectroscopy
remote sensing drought monitoring model
multi-dimensional spectral space
分类号
TP722.5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多维光谱空间的干旱指数
刘芳
詹志明
冯海霞
赵少华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