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省主要作物灌溉需水量时空分布及干旱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炜 崔清亮 +1 位作者 强生才 张燕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2期121-132,共12页
【目的】明确山西省主要作物灌溉需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方法】基于山西省28个站点1960-2019年逐日气象资料,利用Penman-Monteith和单作物系数法计算山西省春玉米、夏玉米、春小麦、冬小麦、棉花和马铃薯6种作物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 【目的】明确山西省主要作物灌溉需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方法】基于山西省28个站点1960-2019年逐日气象资料,利用Penman-Monteith和单作物系数法计算山西省春玉米、夏玉米、春小麦、冬小麦、棉花和马铃薯6种作物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绘制有效降水量、温度、参考作物腾发量(ET_(0))及各作物需水量(ET_(c))、灌溉需水量(IR)的空间分布图,并对山西省主要站点干旱频率及干旱影响范围进行评价。【结果】1960-2019年山西省ET0与多年日平均气温空间分布较为吻合,均表现为由南向北递减,在五台右玉一带达到最低之后又升高。除马铃薯以外其余作物IR随时间均呈下降趋势,其空间分布规律也不同。各作物IR平均值表现为冬小麦(293.23 mm)>春小麦(144.74 mm)>春玉米(142.81 mm)>棉花(131.89 mm)>夏玉米(82.81 mm)>马铃薯(74.56 mm)。从全生育期来看,各作物发生干旱的影响范围都属于全域性干旱。【结论】降水可基本满足夏玉米水分需求,春玉米、春小麦快速发育期、冬小麦、棉花、马铃薯生长中期需要补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作物 灌溉需水量 干旱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件植被指数在海河流域干旱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少华 严登华 +3 位作者 李传哲 翁白莎 李蒙 何萌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共4页
鉴于海河流域干旱问题突出,根据2001-2013年MODIS的NNDVI数据构建了条件植被指标(VVCI)对海河流域进行月尺度干旱评价,并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SPI)和河北省农业干旱受灾面积(AADAA)资料与其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海河... 鉴于海河流域干旱问题突出,根据2001-2013年MODIS的NNDVI数据构建了条件植被指标(VVCI)对海河流域进行月尺度干旱评价,并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SPI)和河北省农业干旱受灾面积(AADAA)资料与其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海河流域近13年干旱特征。结果表明,VVCI指标较传统的SSPI指标在海河流域具有更好的适用性;海河流域整体干旱呈减缓趋势,而平原区白洋淀平原和子牙河平原的干旱均呈加剧趋势;3-6月和10-12月是海河流域干旱易发期,表明海河流域冬小麦受干旱影响的风险较大,尤其是春旱问题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植被指数 标准化降水指数 干旱评价 海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帕默尔干旱指数的云南地区干旱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曹一梅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7,共3页
基于云南省昆明站、楚雄站、蒙自站、腾冲站及德钦站5个气象站1951~2008年气象资料,运用帕默尔干旱指数法分别计算各站逐月干旱指数,并统计各站年、季发生干旱的频率。结果表明,1951~2008年期间,德钦站发生干旱的频率较大,楚雄站发生... 基于云南省昆明站、楚雄站、蒙自站、腾冲站及德钦站5个气象站1951~2008年气象资料,运用帕默尔干旱指数法分别计算各站逐月干旱指数,并统计各站年、季发生干旱的频率。结果表明,1951~2008年期间,德钦站发生干旱的频率较大,楚雄站发生干旱的频率相比于其他4站较低,但其发生极端干旱的频率高于其他4站;昆明站秋季易出现干旱,发生干旱的频率为29.3%,腾冲站春季较易发生干旱,发生干旱的频率为32.9%,蒙自站、德钦站及楚雄站均在冬季易出现干旱情况,3站发生干旱的频率分别为37.9%、37.0%、27.4%,楚雄站四季发生极端干旱的频率均大于其他4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默尔干旱指数 干旱频率 干旱评价 云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综合模型在广西干旱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立杰 杨焱 李连芬 《广西水利水电》 2015年第1期14-16,24,共4页
干旱是多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使用单一指标很难全面准确地把握旱情。为此,利用降水距平指数、连续无有效降水日数、河川径流距平指数和水库工程蓄水距平指数的评价结果,运用模糊综合模型,对广西各地历史典型干旱时间进行了综合评... 干旱是多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使用单一指标很难全面准确地把握旱情。为此,利用降水距平指数、连续无有效降水日数、河川径流距平指数和水库工程蓄水距平指数的评价结果,运用模糊综合模型,对广西各地历史典型干旱时间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将各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与实际旱情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模糊综合模型的评价结果与实际旱情基本相符,有效避免了单指标方法评价结果不一致的问题,其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全面地反映了广西各地实际旱情,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干旱评价 模糊综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AT模型的农业干旱评价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李燕 梁忠民 +2 位作者 赵卫民 刘晓伟 刘和昌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1,共5页
以渭河上游灞河流域为研究区域,构建了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并进行水文过程模拟,得到土壤含水量模拟数据,据此计算获取土壤相对湿度。将计算结果作为农业干旱评价指标,对该流域的旱情等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001年和2002年灞河流域春旱严... 以渭河上游灞河流域为研究区域,构建了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并进行水文过程模拟,得到土壤含水量模拟数据,据此计算获取土壤相对湿度。将计算结果作为农业干旱评价指标,对该流域的旱情等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001年和2002年灞河流域春旱严重,2003年伏旱明显,这与流域记载的实际旱情描述大致吻合。研究表明,SWAT模型对于土壤墒情资料缺乏地区的农业干旱评价工作,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模型 径流模拟 土壤含水量 农业干旱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湖湿地生态干旱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侯军 刘小刚 +2 位作者 严登华 翁白莎 袁勇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2-25,共4页
受气候暖干化和人类不合理利用湿地水资源的影响,呼伦湖湿地及周边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湿地生态环境正在急剧恶化。本文根据呼伦湖湿地水文特征与流域水循环关系,利用湿地水量平衡关系,选取湿地最小生态水位作为干旱指标,建立湿... 受气候暖干化和人类不合理利用湿地水资源的影响,呼伦湖湿地及周边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湿地生态环境正在急剧恶化。本文根据呼伦湖湿地水文特征与流域水循环关系,利用湿地水量平衡关系,选取湿地最小生态水位作为干旱指标,建立湿地干旱评价指数对呼伦湖湿地进行干旱评价。结果表明湿地干旱指数能够反映湿地历史最干旱情况,呼伦湖湿地最湿润值出现在1971年8月,表现为极端湿润,最干旱值出现在1982年11月,表现为中等干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生态干旱指数 干旱评价 干旱累积效应 呼伦湖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综合干旱指数在北汝河流域干旱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韩幸烨 杜付然 +6 位作者 李琼芳 王鸿杰 曾明 和鹏飞 周正模 陆国宾 王文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22,27,共5页
河南省北汝河流域频发的干旱灾害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分析评价干旱旱情对指导抗旱救灾、减轻干旱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新安江模型模拟计算北汝河汝州站以上流域1985~2016年日尺度径流深、蒸散发、土壤含水率,对其月尺... 河南省北汝河流域频发的干旱灾害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分析评价干旱旱情对指导抗旱救灾、减轻干旱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新安江模型模拟计算北汝河汝州站以上流域1985~2016年日尺度径流深、蒸散发、土壤含水率,对其月尺度值与月降水量进行核熵成分分析,构建综合干旱指数,在对比分析不同分布函数拟合优劣的基础上选取拟合最优的对数逻辑斯特分布函数对综合干旱指数进行标准化得到标准化综合干旱指数;基于标准化综合干旱指数分析流域1985~2016年干旱情势演变,并与标准化降水指数和降水距平百分率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北汝河流域1985~2016年干旱事件发生频率呈增加趋势;标准化综合干旱指数对轻度干旱事件更为敏感,能较好地反映流域干旱特性及典型干旱事件的演进过程。研究结果为北汝河流域抗旱减灾提供了科学支撑,亦对其他地区干旱评价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汝河流域 干旱评价 核熵成分分析 标准化综合干旱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湖流域水文干旱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侯军 翁白莎 +2 位作者 严登华 杨志勇 严昇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14,共3页
以呼伦湖流域2个水文站阿拉坦额莫勒站和坤都冷站1971—2010年的月径流量资料为基础,计算了流域的径流干旱指数,同时运用游程理论对径流干旱指数进行了分析,进而得到呼伦湖流域的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结果表明:呼伦湖流域干旱主要发生... 以呼伦湖流域2个水文站阿拉坦额莫勒站和坤都冷站1971—2010年的月径流量资料为基础,计算了流域的径流干旱指数,同时运用游程理论对径流干旱指数进行了分析,进而得到呼伦湖流域的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结果表明:呼伦湖流域干旱主要发生在秋季和冬季;随着年代的变化,阿拉坦额莫勒站和坤都冷站平均干旱历时和平均干旱烈度均呈增长状态;进入21世纪以后,呼伦湖流域干旱频发,且持续时间长、干旱烈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干旱指数 游程理论 干旱评价 水文干旱 呼伦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中北部地区1954-2012年干旱评价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韩元元 刘辉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5年第1期111-115,共5页
利用云南中北部地区6个气象站点1954-2012年资料,选用标准化指数计算各站点干旱指数,统计分析了云南中北部地区1954-2012年发生干旱的年份及发生不同干旱的频次。研究结果表明:1临沧站出现干旱的年份较多,但蒙自站出现极端干旱的年份明... 利用云南中北部地区6个气象站点1954-2012年资料,选用标准化指数计算各站点干旱指数,统计分析了云南中北部地区1954-2012年发生干旱的年份及发生不同干旱的频次。研究结果表明:1临沧站出现干旱的年份较多,但蒙自站出现极端干旱的年份明显高于其他5站;2各站点在不同季节出现干旱的频次不同,其中腾冲在春季相比于其他5站,发生干旱的频率较高35.6%,临沧站在夏季和冬季发生干旱频率均较大,分别为35.6%和37.9%,蒙自站在秋季发生干旱频率最大,为34.8%。研究成果可为云南中北部地区的干旱评价分析和水资源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降水指数 干旱统计 干旱频次 干旱评价 云南中北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降水指数在辽西地区干旱评价中的运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玥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6年第4期64-65,74,共3页
本文运用标准化降水指数对辽宁西部朝阳市历史干旱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研究成果可对辽西地区干旱评价分析和干旱预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降水指数 干旱评价 辽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I干旱指数在辽宁中南部地区干旱评价中的运用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于保慧 《水利技术监督》 2017年第5期69-71,共3页
文章以辽宁中南部区域内各气象站点1954~2014年气象监测数据,采用SPI干旱指数对辽宁中南部1954~2012年的干旱情况进行评价,并结合SPT干旱指数旱涝评定标准,分别统计了年尺度和季节尺度区域不同程度干旱发生的频次。研究结果表明:从1954... 文章以辽宁中南部区域内各气象站点1954~2014年气象监测数据,采用SPI干旱指数对辽宁中南部1954~2012年的干旱情况进行评价,并结合SPT干旱指数旱涝评定标准,分别统计了年尺度和季节尺度区域不同程度干旱发生的频次。研究结果表明:从1954年~2014年,辽宁中部发生总干旱的频率为60.1%,发生极端干旱的频率为1.7%,南部区域发生总干旱的频率总体低于中部区域,为55.7%;辽宁中部和南部均在冬季较易发生干旱,频率分别为72.8%和66.8%,在夏季出现极端干旱的频率最高,且中部高于南部,分别为3.2%和2.8%。研究成果对于辽宁南部和中部区域干旱评估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干旱指数 气象干旱评价 干旱频次分析 辽宁中南部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内-类间”综合干旱指数在辽宁省干旱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胡娜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9年第6期56-59,共4页
不同部门采用不同指标进行干旱评价,由于指标的侧重点不同,通过单一指标进行旱情监测分析有失偏颇,为此综合气象、水文、农业、遥感四类干旱指标提出基于"类内-类间"综合干旱指数法,对辽宁地区的干旱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不同部门采用不同指标进行干旱评价,由于指标的侧重点不同,通过单一指标进行旱情监测分析有失偏颇,为此综合气象、水文、农业、遥感四类干旱指标提出基于"类内-类间"综合干旱指数法,对辽宁地区的干旱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通过对2006年特大干旱进行反演,综合干旱指数的干旱吻合度明显高于其他单一指标。研究成果对于辽宁乃至北方干旱地区干旱评价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内-类间"综合干旱指数 干旱评价 辽宁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右旗2015年土壤含水量变化与干旱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燕 邱丽华 张奎 《现代农业》 2016年第7期111-112,共2页
通过阿拉善右旗2015年土壤水分监测点无冻土时段内(3月上旬~11月下旬)监测到的10~50厘米土壤相对湿度数据资料,分析全年土壤含水量变化以及该地区干旱情况。该地2015年10~50厘米土层的土壤水分含量呈现周期性变化,夏季8月各层土壤... 通过阿拉善右旗2015年土壤水分监测点无冻土时段内(3月上旬~11月下旬)监测到的10~50厘米土壤相对湿度数据资料,分析全年土壤含水量变化以及该地区干旱情况。该地2015年10~50厘米土层的土壤水分含量呈现周期性变化,夏季8月各层土壤水分为最低,旱象尤为明显。而10~20厘米土层是作物根系主要生长层,对该层旬变化趋势分析其土壤墒情如何,对农作物及时灌溉保墒、旱情较重地区的抗旱作业具有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相对湿度 土壤墒情 农业干旱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情况下的干旱评价方法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才贵 《人民珠江》 1991年第3期14-16,48,共4页
提出了一种在不受水利工程影响情况下用来评价南方及沿海多暴雨高集中地区干旱程度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的干旱指标是用简单干旱旬和综合干旱旬。该指标避免了传统干旱指标不考虑降雨在时间上分配不均匀性和干旱连续性的缺点。它比传统... 提出了一种在不受水利工程影响情况下用来评价南方及沿海多暴雨高集中地区干旱程度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的干旱指标是用简单干旱旬和综合干旱旬。该指标避免了传统干旱指标不考虑降雨在时间上分配不均匀性和干旱连续性的缺点。它比传统的干旱指标法更适合于南方及沿海多暴雨高集中的地区。该文还简单地评价了广西几个县1989年的干旱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评价 干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降雨指数SPI的辽西阜新市干旱评价
15
作者 王颖 《东北水利水电》 2023年第5期28-30,共3页
文中利用阜新水文站、彰武水文站1965—2021年的降水资料,采用标准化降雨指数SPI干旱等级划分方法,进行干旱评价,揭示了该地区干旱发生的基本特征。实践证明,利用标准化降雨指数进行旱情评价,可以任意时间尺度,指标统一,尺度一致,操作简... 文中利用阜新水文站、彰武水文站1965—2021年的降水资料,采用标准化降雨指数SPI干旱等级划分方法,进行干旱评价,揭示了该地区干旱发生的基本特征。实践证明,利用标准化降雨指数进行旱情评价,可以任意时间尺度,指标统一,尺度一致,操作简捷,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降雨指数 干旱评价 阜新 辽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准化指数SPI的云南地区干旱评价研究
16
作者 韩元元 《吉林水利》 2014年第9期16-20,共5页
本文基于云南地区6个气象站点1954-2012年降雨资料,运用标准化指数SPI计算了各站点的SPI值,定量统计和评价了云南地区在近59年期间发生干旱的年份和发生不同程度干旱的频次。研究结果表明:1标准化降水指数适合于云南地区的干旱计算,计... 本文基于云南地区6个气象站点1954-2012年降雨资料,运用标准化指数SPI计算了各站点的SPI值,定量统计和评价了云南地区在近59年期间发生干旱的年份和发生不同程度干旱的频次。研究结果表明:1标准化降水指数适合于云南地区的干旱计算,计算结果与历史实际干旱情况较为吻合,该指标可用于云南地区的干旱评价;2临沧站出现干旱的年份较多,但蒙自站出现极端干旱的年份明显高于其他5站;3各站点在不同季节出现干旱的频次不同,其中腾冲在春季相比于其他5站,发生干旱的频率较高35.6%,临沧站在夏季和冬季发生干旱频率均较大,分别为35.6%和37.9%,蒙自站在秋季发生干旱频率最大,为34.8%研究成果可为云南地区的干旱评价分析和水资源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干旱评价 干旱频次 云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帕默尔干旱指数的辽西地区干旱评价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沈超 王福坤 《人民珠江》 2016年第3期26-28,共3页
为对辽宁西部地区历史干旱程度进行定量评价,基于帕默尔干旱指数,以辽宁西部地区锦州市为例基于锦州气象站1954—2008年气象要素数据,分别评价了锦州市1954—2008年年和季节发生干旱的程度。研究成果表明,锦州市在1954—2008年发生年干... 为对辽宁西部地区历史干旱程度进行定量评价,基于帕默尔干旱指数,以辽宁西部地区锦州市为例基于锦州气象站1954—2008年气象要素数据,分别评价了锦州市1954—2008年年和季节发生干旱的程度。研究成果表明,锦州市在1954—2008年发生年干旱的频率为52.2%,分别在1957、1962、1977、1978、1979年出现严重干旱情况,评价结果与调查的历史干旱情况符合;锦州市在冬季易发生干旱,发生干旱的频率为55.4%,在夏季易出现极端干旱的情况,发生频率为1.3%。研究成果对于辽宁西部地区干旱评估和干旱预警预测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默尔干旱指数 干旱程度评价 锦州市 辽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干旱危险性评价及等级划分
18
作者 常伊婷 蒋尚明 +4 位作者 崔毅 金菊良 汪洁 陈浩 沈勇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1-48,73,共9页
区域干旱危险性评价是实现旱灾风险管理的基础,可为防旱减灾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依据。选取安徽省104个县级行政区的水资源量和降水量数据,采用指标综合评估法构建了基于危险性指数的干旱危险性定量评价方法,对安徽省各县区的干旱危... 区域干旱危险性评价是实现旱灾风险管理的基础,可为防旱减灾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依据。选取安徽省104个县级行政区的水资源量和降水量数据,采用指标综合评估法构建了基于危险性指数的干旱危险性定量评价方法,对安徽省各县区的干旱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得到了安徽省干旱危险性等级分布图。结果表明:基于水资源量和降水量数据的计算结果绘制的县域干旱危险性区划图中,除个别县区的危险性等级分布有所差异外,安徽省干旱危险性等级分布由北到南逐渐降低;安徽省干旱危险性程度的总体变化趋势与其自然地理分布紧密相关,并且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安徽省旱灾风险区划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危险性评价 干旱危险性区划 干旱危险性指数 指标综合法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旱指数在新疆哈巴河地区旱情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鞠彬 曾明 徐国梁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7年第2期237-243,共7页
利用新疆哈巴河地区1962-2014年间的气象资料,比较分析多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SPEI)在该地区的适用性,并基于两种干旱指数计算结果分析哈巴河地区53a间的干旱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各时间尺度(年、季、月)... 利用新疆哈巴河地区1962-2014年间的气象资料,比较分析多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SPEI)在该地区的适用性,并基于两种干旱指数计算结果分析哈巴河地区53a间的干旱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各时间尺度(年、季、月)下的SPI指数与SPEI指数呈现显著性相关;单月小尺度下,SPEI指数评价干旱事件等级较实际情况要严重,SPI指数在实际使用中更具优势;12月长时间尺度下,SPI指数和SPEI指数均体现出巴河地区干旱逐步减轻的趋势,在气候变暖大背景下考虑气温变化的SPEI指数较SPI指数更符合当地实际;各季节尺度下,SPI和SPEI指数发生各干旱等级事件的比例相差不大,实际使用中建议春冬季使用SPI指数,夏秋季使用SPEI指数或修正过的SPI指数,同时需要重点关注夏秋季干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降水指数 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 多时间尺度 干旱评价 新疆哈巴河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中地区干旱等级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海科 徐盼盼 钱会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6年第3期43-47,54,共6页
基于关中地区5个市区2013年全年的水文气象数据,选取了降水、径流、水库蓄水及地下水4大指标,采用以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权重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关中5个市区2013年的干旱情况进行等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采用单一指标来进行干旱等级评价,... 基于关中地区5个市区2013年全年的水文气象数据,选取了降水、径流、水库蓄水及地下水4大指标,采用以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权重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关中5个市区2013年的干旱情况进行等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采用单一指标来进行干旱等级评价,评价结果会有所差异,而模糊综合评价法很好地解决了单一指标评价的不全面性和差异性;关中5市中,宝鸡市综合评价结果为无旱,西安、咸阳、渭南及铜川评价结果均为轻度干旱,主要原因是2013年宝鸡市降雨量比其他4市丰富;2013年关中地区全年整体干旱程度为轻度干旱至无旱,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表明该评价方法在关中地区干旱等级评价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 干旱指标 关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