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空间距离模型的综合干旱监测建模及在东北地区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赵艺源 姜海玲 +2 位作者 周星宇 李耀 陈光义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16-722,共7页
综合大气-土壤-植被等因素,采用空间距离模型(SDM),结合条件降水指数(PCI)、能量指数(MEI)和条件植被指数(VCI)构建综合干旱监测模型,PCI,MEI,VCI分别表征大气降水亏缺、土壤水分盈缺和植被生长状况,其指标为综合干旱指数(CDI),并利用... 综合大气-土壤-植被等因素,采用空间距离模型(SDM),结合条件降水指数(PCI)、能量指数(MEI)和条件植被指数(VCI)构建综合干旱监测模型,PCI,MEI,VCI分别表征大气降水亏缺、土壤水分盈缺和植被生长状况,其指标为综合干旱指数(CDI),并利用粮食单产、作物受灾面积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对CDI适用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CDI可反映农业、气象干旱信息,其与粮食单产相关系数绝对值均大于0.66(P<0.05),最高可达0.82(P<0.01);黑、吉、辽三省的CDI与作物受灾面积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5,0.74和0.74,且通过了P<0.05的显著性检验;CDI与SPEI的相关系数绝对值为0.67~0.80(P<0.01).此外,基于CDI对东北地区2018年春夏连旱事件进行监测,结果与实际旱情切合,较好地反映了旱情的时空演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空间距离模型 综合干旱监测模型 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有序加权平均干旱指数的山东省干旱动态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葛鲁亮 金菊良 +3 位作者 宁少尉 崔毅 周玉良 陈梦璐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2-178,229,共8页
为实现对山东省全区域干旱的动态监测,建立了基于多源遥感数据与有序加权平均(OWA)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干旱监测模型。在该模型中,首先选取植被条件指数(VCI)、土壤水分状况指数(SMCI)和降水条件指数(PCI)三种单指标干旱指数;然后结合基于... 为实现对山东省全区域干旱的动态监测,建立了基于多源遥感数据与有序加权平均(OWA)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干旱监测模型。在该模型中,首先选取植被条件指数(VCI)、土壤水分状况指数(SMCI)和降水条件指数(PCI)三种单指标干旱指数;然后结合基于遗传算法的改进层次分析法(AGA-AHP)与移动窗口法,得到山东省区域的这三种指标权重值,进而用OWA方法计算综合遥感干旱评价指数OWA-IDI(Integrated Drought Index)。采用综合干旱指数对山东省1982-2014年的干旱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OWA-IDI与SPI的相关系数大于0.7,达到显著相关的程度;在33年长时间段中,发现了历史上的严重干旱年;在短时间段的时间序列上,2006-2014年的月序列干旱发生过程与《中国水旱灾害公报》记录的干旱事件进行对比,获得了满意的一致性;在空间上,2004年每个月的干旱区域分布与《山东统计年鉴》的降水数据进行分析、对比,验证了干旱区域分布的合理性;通过5 d合成序列的模型与月序列模型在时间上对应比较,显示了更精确的干旱监测,表明OWA-IDI在干旱评价与监测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监测模型 有序加权平均 遥感指数 山东省 OWA-ID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光谱空间的干旱指数 被引量:3
3
作者 刘芳 詹志明 +1 位作者 冯海霞 赵少华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41-448,共8页
遥感干旱指数是用遥感数据定量描述区域受旱程度以及作物产量灾损的机理性数学模型.干旱指数在农业、林业和生态环境监测方面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与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是当前的研究前沿和热点之一.介于遥感干旱指数起步至今还未形成研究系... 遥感干旱指数是用遥感数据定量描述区域受旱程度以及作物产量灾损的机理性数学模型.干旱指数在农业、林业和生态环境监测方面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与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是当前的研究前沿和热点之一.介于遥感干旱指数起步至今还未形成研究系统,开展了这方面工作的梳理和归纳.首先,对多维光谱特征空间概念作延伸,将多维光谱特征空间的多维变量由光谱值拓展为与一切干旱相关的遥感产品,将光谱特征统一归纳到多维坐标框架当中,使得干旱指数的数学建模意义更明确,构造更清晰;其次,对30种干旱指数进行归纳,从"三要素"的角度将干旱指数分为四类,并评价其各自优势和局限性,将干旱遥感监测模型家族抽象为一个金字塔形式,从底层到顶层分析模型家族的一般构成要素和复合形式,解析干旱指数通用的数学构建规律及其物理内涵;最后,分析大气影响、土壤、传感器差异等环境影响因素,指出干旱指数未来发展重点在数据源、监测对象、表达形式三个方面.通过对干旱指数的研究工作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发展干旱指数体系,推进干旱遥感监测模型在农情遥感监测、水资源规划和环境科学管理等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物波谱学 干旱遥感监测模型 多维光谱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下的旱地马铃薯干旱风险区划技术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岳淑兰 王有毅 《现代农业研究》 2019年第9期59-63,66,共6页
通过榆中县马铃薯逐年减产率与实测资料计算出的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段的农田蒸散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干旱监测模型.以减产率农业干旱指标等级⑴为标准,通过干旱监测模型计算出马铃薯的农田蒸散量农业干旱指数,用此指数统计马铃薯不同... 通过榆中县马铃薯逐年减产率与实测资料计算出的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段的农田蒸散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干旱监测模型.以减产率农业干旱指标等级⑴为标准,通过干旱监测模型计算出马铃薯的农田蒸散量农业干旱指数,用此指数统计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段干旱等级的发生概率,用Pearson-Ⅲ频次密度函数⑵统计出马铃薯全生育期不同重现期的各乡镇减产率,最后利用GIS空间分析模块绘制马铃薯干旱等级概率分布图、不同重现期下的减产率分布图、不同干旱等级风险区划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产率 农田蒸散量 干旱监测模型 农业干旱指数 风险区划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