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西北半干旱河谷型城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方法研究——以青海省西宁市为例
被引量:
5
1
作者
阳烨
何俊超
+1 位作者
朱江
白伟岚
《风景园林》
2021年第3期56-61,共6页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是海绵城市实施建设的重要依据,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发挥着统筹引领作用。通过剖析以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水资源为指针的海绵专规编制存在的局限性,从问题识别、目标确定、规划措施3个层面对西北半干旱河谷型城市的...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是海绵城市实施建设的重要依据,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发挥着统筹引领作用。通过剖析以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水资源为指针的海绵专规编制存在的局限性,从问题识别、目标确定、规划措施3个层面对西北半干旱河谷型城市的海绵专规编制提出优化建议,纳入"山–水–城"系统分析方法,增补细化水土流失治理比例等目标指标,整合优化对应的规划措施,提出一套适合中国西北地区以"治山、理水、润城"为核心框架的海绵专规编制思路,并结合西宁海绵专规编制实践展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
城市
专项规划
西北半
干旱河谷型城市
规划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空间PCA的兰州市热环境人文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
10
2
作者
潘竟虎
李宝娟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62-670,共9页
在城市化过程中,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加剧使城市地表热力景观呈现出高度的空间异质性。目前对城市热环境形成、演变的驱动机制、热岛效应与地表覆被变化的定量关系研究大多还是从对某些影响因子的测定入手,缺乏对区域热环境系统全面、...
在城市化过程中,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加剧使城市地表热力景观呈现出高度的空间异质性。目前对城市热环境形成、演变的驱动机制、热岛效应与地表覆被变化的定量关系研究大多还是从对某些影响因子的测定入手,缺乏对区域热环境系统全面、综合的评价与分析。利用多源空间数据,以干旱区河谷型城市兰州为研究对象,在探讨热环境的空间格局基础上,运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方法替代传统的多准则判断方法,分析了人类活动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兰州市人类活动对热环境的影响因子可以归纳为4种相对独立的基本要素,即景观格局、工业布局、城市建筑以及地表覆盖。影响兰州市中心城区热环境的最核心要素是景观格局,四个因子的线性模型较好地模拟了热环境的空间变化,定量揭示了兰州中心城区人类活动对热环境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热环境
人文影响因素
空间主成分分析
干旱河谷型城市
兰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北半干旱河谷型城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方法研究——以青海省西宁市为例
被引量:
5
1
作者
阳烨
何俊超
朱江
白伟岚
机构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风景园林》
2021年第3期56-61,共6页
文摘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是海绵城市实施建设的重要依据,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发挥着统筹引领作用。通过剖析以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水资源为指针的海绵专规编制存在的局限性,从问题识别、目标确定、规划措施3个层面对西北半干旱河谷型城市的海绵专规编制提出优化建议,纳入"山–水–城"系统分析方法,增补细化水土流失治理比例等目标指标,整合优化对应的规划措施,提出一套适合中国西北地区以"治山、理水、润城"为核心框架的海绵专规编制思路,并结合西宁海绵专规编制实践展开探讨。
关键词
海绵
城市
专项规划
西北半
干旱河谷型城市
规划方法
Keywords
sponge city
special planning
semi-arid valley cities in Northwest China
planning method
分类号
TU984.2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空间PCA的兰州市热环境人文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
10
2
作者
潘竟虎
李宝娟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出处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62-670,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61017)
西北师范大学知识与科技创新工程项目(NWNU-KJCXGC-03-60)
文摘
在城市化过程中,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加剧使城市地表热力景观呈现出高度的空间异质性。目前对城市热环境形成、演变的驱动机制、热岛效应与地表覆被变化的定量关系研究大多还是从对某些影响因子的测定入手,缺乏对区域热环境系统全面、综合的评价与分析。利用多源空间数据,以干旱区河谷型城市兰州为研究对象,在探讨热环境的空间格局基础上,运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方法替代传统的多准则判断方法,分析了人类活动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兰州市人类活动对热环境的影响因子可以归纳为4种相对独立的基本要素,即景观格局、工业布局、城市建筑以及地表覆盖。影响兰州市中心城区热环境的最核心要素是景观格局,四个因子的线性模型较好地模拟了热环境的空间变化,定量揭示了兰州中心城区人类活动对热环境的影响机制。
关键词
城市
热环境
人文影响因素
空间主成分分析
干旱河谷型城市
兰州
Keywords
urban thermal environment
human dimensions
spati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rid valley-city
Lanzhou City
分类号
X1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西北半干旱河谷型城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方法研究——以青海省西宁市为例
阳烨
何俊超
朱江
白伟岚
《风景园林》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空间PCA的兰州市热环境人文驱动因素分析
潘竟虎
李宝娟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