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干旱多风地区哈密瓜育苗移栽技术
- 1
-
-
作者
张明智
王 艳
-
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出处
《中国西瓜甜瓜》
2001年第4期31-32,共2页
-
文摘
鄯善县是全国著名的早熟瓜产区,种植的哈密瓜通常以提早上市增加效益.技术研究部门多年来一直在“早熟、优质”上作文章,选育早中熟品种和采用拱棚覆盖的模式等.但由于鄯善县地处吐鲁番盆地东侧,春季干旱多风,空气湿度小,在温室内培育的瓜苗移栽到大田后,不易成活,或缓苗过慢,致使甜瓜育苗移栽未有成功的先例.2000年,鄯善县鲁克沁镇瓜农殷召生自行摸索总结,种植了1.3 hm2地,育苗移栽哈密瓜获得成功,使甜瓜上市期提前到5月20日,较拱棚直播苗早10~15天,较露地直播苗早熟25天左右,667m2纯增收入2 000元,现将其主要经验介绍如下:
-
关键词
干旱多风地区
哈密瓜
壮苗培育
定植
园艺管理
移栽
-
分类号
S652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寒冷干旱多风地区中华金叶榆高接技术研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王岩
郑志兴
黄建明
尉文彬
宋月卿
杜春山
-
机构
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
阳原县农业农村局
-
出处
《河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3期61-67,共7页
-
基金
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17226320D)
张家口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411015C)。
-
文摘
为探索我国寒冷、干旱、多风地区中华金叶榆的嫁接技术,以白榆为砧木、中华金叶榆为接穗,在河北省张家口坝上和坝下地区分别进行试验,研究了不同嫁接方法、嫁接时间、嫁接高度、接后套袋时长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坝上和坝下地区均以插皮接的成活率最高,分别达到90.00%和94.50%;坝上地区5月10日、坝下地区4月10日嫁接,成活率达到最高,分别为90.00%和94.58%;总体来看,接穗套袋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在坝上地区效果尤为明显,坝上、坝下地区套袋时长分别为20 d和15 d时成活率最高,分别为91.67%和95.00%;嫁接高度对接穗成活率影响不显著,但嫁接高度升高后新梢长势增强,120 cm高度嫁接的树体冠幅和新梢长度最大,分别为104.04 cm和102.95 cm。并对嫁接后新梢的生长规律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坝上地区物候期较坝下地区延后1个月左右,当年新梢生长量分别为70 cm以上和90 cm以上。综上所述,中华金叶榆嫁接时,采用插皮接配合接后套袋技术,同时嫁接高度120 cm,嫁接成活率高,枝条发育快,当年可形成景观效果。
-
关键词
中华金叶榆
高接技术
嫁接成活率
新梢生长
寒冷干旱多风地区
-
Keywords
Ulmus pumila cv.Jinye
Top grafting
Survival rate
Growth rhythm
Cold
Arid and windy areas
-
分类号
S687.9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干旱多风地区枣树栽植技术
- 3
-
-
作者
辛长永
-
机构
河南省焦作林科所
-
出处
《山西果树》
2004年第1期47-48,共2页
-
-
关键词
干旱多风地区
枣树
栽植技术
起苗
运输
挖坑
苗木套袋
-
分类号
S665.1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干旱多风地区保证引入鹅孵化率的措施
- 4
-
-
作者
杨红卫
苗德成
-
机构
新疆兵团畜牧兽医总站
新疆农二师畜牧兽医站
-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08年第9期1-1,共1页
-
文摘
新疆农二师27团种鹅场坐落在巴州地区的焉耆盆地东南边缘,属大陆干旱气候,光热资源较丰富,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风多且大,昼夜温差大。
-
关键词
干旱多风地区
种鹅场
孵化率
焉耆盆地
巴州地区
干旱气候
光热资源
昼夜温差
-
分类号
S835.44
[农业科学—畜牧学]
S831.3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子午岭北部干旱多风地区樟子松育苗技术
- 5
-
-
作者
薛鹏云
-
机构
甘肃省庆阳市华池林业总场林镇林场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24期184-185,共2页
-
文摘
总结了子午岭北部干旱多风地区樟子松育苗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樟子松在子午岭自然条件下的育苗方法,包括整地做床、种子处理、播种、病虫害防治、幼苗期管理、起苗等方面内容,以为子午岭北部干旱地区樟子松育苗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子午岭
干旱多风地区
樟子松
育苗技术
-
分类号
S791.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