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干旱发生频率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45
1
作者 祁海霞 智协飞 白永清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7-455,共9页
利用1951年1月—2007年10月中国160站逐月降水资料计算了12个月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ISP)。依据旱涝等级划分标准统计中国各年代干旱发生的频率,并用Mann-Kendall法分析干旱的年代际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世纪50年代中国干旱集中... 利用1951年1月—2007年10月中国160站逐月降水资料计算了12个月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ISP)。依据旱涝等级划分标准统计中国各年代干旱发生的频率,并用Mann-Kendall法分析干旱的年代际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世纪50年代中国干旱集中发生在新疆南部,60年代主要发生在新疆北端至黄河上游一带地区和以长江中下游为中心的东南部地区,70年代发生在黑龙江、吉林一带以及长江中游地区,80年代发生在西南、华北的两条纬向分布带上,90年代发生在长江、黄河中游地区,21世纪初干旱主要集中在华北北部和内蒙古东部地区。和此前10a相比,趋向干旱的地区在20世纪50—60年代主要位于新疆北部、内蒙古东部以及长江下游至东南部地区,60—70年代主要位于东北地区,70—80年代主要位于山东、西南东部,80—90年代主要位于长江、黄河中游之间,90年代至今主要位于华北北部、内蒙古东部和黑龙江东部地区。80年代前后中国干旱高发区的地理分布发生了一次年代际跃变。50—70年代中国干旱主要发生在西北、东北、江淮流域以及长江中下游至华南地区,而80年代至今干旱高发区转移到以前的干旱低发区。50年代至今,吉林和黑龙江东部以及自河北至贵州的狭长干旱带的干旱化趋势增长迅速,而新疆、甘肃、青海一带的干旱化趋势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降水指数 干旱发生频率 年代际变化 趋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塔里木兔适应干旱环境机理研究
2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获奖人员:张建萍,李树伟,邓芳,姜仁军,布合力其汗·白克力获奖单位:塔里木大学获奖年度:2022年成果简介:随着全球温度升高和降水格局变化,干旱发生频率也逐年升高。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动植物逐渐形成了各种机制来适应干旱环境,目前... 获奖人员:张建萍,李树伟,邓芳,姜仁军,布合力其汗·白克力获奖单位:塔里木大学获奖年度:2022年成果简介:随着全球温度升高和降水格局变化,干旱发生频率也逐年升高。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动植物逐渐形成了各种机制来适应干旱环境,目前,生物对干旱胁迫的响应与适应已经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塔里木兔(Lepus yarkandensis)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仅限于塔里木盆地周缘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内一些不连续的小块绿洲中,为塔里木盆地特有物种,是典型的沙漠地区哺乳动物,其适应性及耐旱性极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克拉玛干沙漠 干旱发生频率 塔里木大学 特有物种 获奖人员 干旱环境 塔里木兔 成果简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淮分水岭区农作物干旱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宝 胡阳 +2 位作者 汪光胜 刘玉婵 李鹏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27-232,237,共7页
利用江淮分水岭区17个市、县气象台站1980—2009年降水数据,基于改进的无有效降水连续日数干旱评估指标,分析农作物干旱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春播夏收型农作物在寿县、长丰、定远、明光一带以北地区易发生春旱;夏播秋收型农作物... 利用江淮分水岭区17个市、县气象台站1980—2009年降水数据,基于改进的无有效降水连续日数干旱评估指标,分析农作物干旱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春播夏收型农作物在寿县、长丰、定远、明光一带以北地区易发生春旱;夏播秋收型农作物在寿县、淮南、长丰、定远、凤阳一线多形成夏秋旱,西南和东北地区也较易发生夏秋旱;春播秋收型农作物生长期内大部分地区秋旱多发,其中寿县、肥东东南部和全椒西南部部分为秋旱高发地区;越冬型作物在明光北部、来安北部、淮南西南部以及寿县北部等地多生秋冬春旱,其他地区也易发生秋冬春旱,且持续时间均较长。(2)从年际演变趋势看,夏播秋收型、越冬型农作物干旱范围和强度均略有增长,春播秋收型农作物干旱强度微增长、范围略减小;春播夏收型农作物干旱强度和范围均呈微减的趋势。总体上,研究区域干旱强度略有上升,且北部高于南部,越冬型作物高于其他类型农作物,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农业生产防旱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有效降水连续日数 农作物 干旱 时空特征 逐日干旱发生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I的烟台地区干旱特征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冰 余锦华 +1 位作者 程志攀 翟少婧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15年第1期16-22,共7页
利用烟台地区11个气象观测站的近30年(1981~2010)降水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得到了烟台地区近30年的年度干旱指数和季节干旱指数,并根据干旱标准中干旱发生频率、干旱站次比和干旱强度三项指标分析了烟台地区近30 a干旱的演变特征... 利用烟台地区11个气象观测站的近30年(1981~2010)降水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得到了烟台地区近30年的年度干旱指数和季节干旱指数,并根据干旱标准中干旱发生频率、干旱站次比和干旱强度三项指标分析了烟台地区近30 a干旱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近30 a来,烟台地区以轻旱为主,中旱和重旱比例持平,有干旱发生频率逐渐减少而发生强度有所增强的趋势;春旱和夏旱有增加趋势,冬旱和秋旱有减少趋势;西部和北部地区发生干旱的次数明显多于东部和中间地带地区.与灾情对比时发现,年SPI能够较好的对长期的干旱进行描述,但在年内发生短期干旱时,效果欠佳.尽管烟台地区近几年来没有重旱出现,仍需注意做好对干旱特别是重旱的预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降水指数 干旱指数 干旱发生频率 干旱站次比 干旱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和浩特市50年干旱变化趋势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宪富 吕景华 +2 位作者 苏利军 涂伟志 周茂东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9年第6期75-78,共4页
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50年(1959-2008年)降水资料为基础,以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气象干旱标准为依据,运用线性分析法,研究呼和浩特市干旱的变化趋势,发现呼和浩特市干旱存在以下特征:(1)呼和浩特市降水变率大,干旱发生频率高达44.3%,且每年都... 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50年(1959-2008年)降水资料为基础,以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气象干旱标准为依据,运用线性分析法,研究呼和浩特市干旱的变化趋势,发现呼和浩特市干旱存在以下特征:(1)呼和浩特市降水变率大,干旱发生频率高达44.3%,且每年都有阶段性干旱发生。呼和浩特市市区、土默特左旗月、季、年干旱发生频率高于其他地区。(2)冬季干旱发生频率最高,其次是春季。(3)干旱年际变化大,20世纪60年代中期前干旱强度最大,80-90年代中后期降水变率相对较小,为持续少雨期,90年代中期以后呼和浩特市市区、土默特左旗、武川县、和林格尔县降水波动频繁,出现连旱年份,但其强度弱于60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干旱发生频率 降水量距平百分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