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青海省干旱及半干旱地区款冬花覆膜栽培技术
被引量:3
- 1
-
-
作者
韩晓明
-
机构
青海省大通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12期296-297,301,共3页
-
文摘
随着中藏药材市场行情的不断升温,款冬花的市场价格倍增,经济效益非常显著,致使青海许多农户种植积极性高涨,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近年由于气候干旱少雨,导致死苗严重、产量影响较大。覆膜栽培技术正好有集雨、提温、保墒的作用,可以有效解决干旱少雨产生的影响。本文作者介绍了青海省干旱及半干旱地区款冬花的地膜覆盖抗旱栽培技术。
-
关键词
青海
干旱及半干旱地区
款冬花
覆膜
栽培技术
-
分类号
S567.239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
-
题名青海省干旱及半干旱地区当归覆膜栽培技术
- 2
-
-
作者
韩晓明
-
机构
大通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6期291-294,共4页
-
文摘
近年来,随着青海省中藏药材的发展及深度研究开发的推动,青海省的各种中藏药材需求量不断增多,市场前景非常好。当归就是其中种植比较多的药材之一,随着中藏药材市场行情的不断升温,当归的市场价格倍增,经济效益非常显著,致使青海许多农户种植积极性高涨,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青海省干旱及半干旱地区气候干旱少雨,不适宜种植当归。覆膜栽培技术正好有"集雨、提温、保墒"的作用,可以有效解决干旱少雨产生的影响。本文作者简要介绍了青海省干旱及半干旱地区当归的地膜覆盖抗旱栽培技术。
-
关键词
青海
干旱及半干旱地区
当归
覆膜
栽培技术
-
分类号
S567.239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
-
题名西北干旱及半干旱地区针叶树种容器直播育苗技术
被引量:3
- 3
-
-
作者
白启寿
张延昌
-
机构
青海省湟中县林业局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6期158-158,共1页
-
文摘
介绍了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针叶树种容器直播育苗技术,包括容器选择、营养土配制、种子处理、容器填装和摆放、播种、苗期管理、出圃等方面内容,以推动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
关键词
针叶树种
容器育苗
干旱及半干旱地区
西北
-
分类号
S723.13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9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青海干旱及半干旱地区健杨造林技术
被引量:1
- 4
-
-
作者
贾玲玲
王丽
-
机构
大通县林业工作站
大通县林业调查队
-
出处
《青海农林科技》
2008年第4期80-81,共2页
-
文摘
本文介绍了健杨的生物学特性,阐述了青海干旱及半干旱地区健杨的育苗造林技术。
-
关键词
干旱及半干旱地区
健杨
育苗
造林技术
-
Keywords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Populus × euramericama CV robus
Raise seedling
Afforestation technique
-
分类号
S72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世界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人口增长与沙漠化
- 5
-
-
作者
秦岭
-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
-
出处
《人口与经济》
1986年第1期58-61,共4页
-
文摘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任何其它产品也都是这样。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马恩选集》第二卷第95页)人类自身通过生产实践实现对自然界的作用,使人的本质力量、人的德性对象化,反过来,人化的自然又反馈于人类自身,或利于其生存,或迫使其消亡。可见,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人适应于自然界的最重要的形式和条件,但同时又蕴藏着人与自然界的冲突。
-
关键词
沙漠化
干旱及半干旱地区
人口增长率
人口增加
干旱带
牲畜头数
马恩
系统组
垦殖
载畜潜力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浅谈袋装技术在干旱地区植树中的应用
被引量:1
- 6
-
-
作者
张大勇
-
机构
吉林国营长岭县太平川机械林场
-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12期80-80,共1页
-
文摘
近些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已经充分意识到植树造林对自然环境及生态平衡具有的重要意义,纷纷加大了植树力度。考虑到我国干旱及半干旱地区占据国土面积的50%左右,因而在干旱地区开展树木种植工作就显得尤为有必要。然而,在干旱及半干旱地区,气候十分干燥,土壤缺水严重,给植树工作的顺利进行及林木的正常生产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基于此,文章从我国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的气候特点出发,就袋装技术在干旱地区植树中的具体应用及其优势展开探讨,以期为我国的植树造林事业提供可靠依据。
-
关键词
袋装技术
干旱及半干旱地区
植树造林
-
分类号
S156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我国派防治荒漠化培训团赴以色列学习
- 7
-
-
作者
全志刚
-
出处
《国土绿化》
1996年第1期40-40,共1页
-
文摘
由林业部治沙办公室组织的“防治荒漠化工程建设赴以色列中高级人员培训班”一行26人于1995年11月26日到以色列进行学习、考察。参加这次学习的有中央有关部委及14省(区、市)的教学、科研单位的专家、教授、研究人员。在以色列期间培训班学员先后在干旱农业研究所、北部林管局、魏茨曼科学院、希伯莱大学、沙漠研究所等单位听取专家授课,同时到以色列的西部、北部及南部地区进行了现地考察,学习了草场与放牧的关系、荒漠地区水资源利用、干旱地区灌溉造林技术、生物固沙、干旱及半干旱地区地表径流的利用、荒漠地区造林树种的选择等多学科的技术知识。这些将对推动我国荒漠化的治理起到十分有益的作用。培训班于1995年12月28日回到北京。
-
关键词
防治荒漠化
干旱及半干旱地区
水资源利用
荒漠地区
造林树种
地表径流
干旱农业
生物固沙
工程建设
科研单位
-
分类号
X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