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化环境下东江流域水文干旱特征及缺水响应 被引量:28
1
作者 涂新军 陈晓宏 +3 位作者 赵勇 杜奕良 马明卫 黎坤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0-821,共12页
在干旱事件不确定性和枯期径流变异性的双重影响下,水文干旱特征时序非一致性问题为其联合分布模拟带来困难。基于东江干流测站日径流过程数据,采用游程理论提取水文干旱事件,并结合干旱特征均值变化、时序一致性分析及边缘分布模拟,以... 在干旱事件不确定性和枯期径流变异性的双重影响下,水文干旱特征时序非一致性问题为其联合分布模拟带来困难。基于东江干流测站日径流过程数据,采用游程理论提取水文干旱事件,并结合干旱特征均值变化、时序一致性分析及边缘分布模拟,以确定干旱事件融合及剔除评判标准的合理取值。基于Rosenblatt变换Cramer-von Mises检验统计量拟合方法,构建水文干旱特征两变量联合分布Copula模型,并根据同频法设计两变量组合值。通过对比枯期径流变点分隔子序列干旱特征,分析变化环境下东江流域水文干旱特征及缺水响应。结果表明:水文干旱事件融合和剔除的评判标准值分别取0.1和0.3比较合理。干旱特征两变量之间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但不同时间系列不同变量之间的联合分布及边缘分布最优模型并不一致。流域水库尤其是新丰江水库的径流调节作用,对于缓解东江中下游水文干旱效果明显,超阈联合重现期为2年的设计干旱持续时间、总缺水量和最大日缺水量分别减少了63%~71%、71%~84%和30%~47%,但如果要满足东江河道内最小管理流量目标,其依然分别达到了12~18 d、6 114万~9 030万m^3和715.0万~929.0万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干旱 干旱事件融合 干旱事件剔除 联合分布模型 变化环境 东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唐乃亥站径流干旱多变量联合特征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马明卫 程玉佳 +2 位作者 崔惠娟 臧红飞 王梓宇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5期1-9,共9页
黄河源区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水安全的重要基础。为有效应对黄河流域干旱缺水的威胁,利用唐乃亥站1956—2018年的逐日流量序列,采用游程理论和可变日阈值(Q70~Q95)来识别径流干旱的特征变量,并对其进行融合剔除处理,在此基础上选用多种... 黄河源区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水安全的重要基础。为有效应对黄河流域干旱缺水的威胁,利用唐乃亥站1956—2018年的逐日流量序列,采用游程理论和可变日阈值(Q70~Q95)来识别径流干旱的特征变量,并对其进行融合剔除处理,在此基础上选用多种Copula函数来构造径流干旱特征的多变量联合分布模型,并计算相应多变量干旱重现期。研究表明:短历时干旱所占比例随着日阈值水平的减小总体呈上升趋势;对识别的径流干旱事件进行融合剔除,以使其更符合干旱发生规律和干旱持续性的特点;Gaussian Copula函数能较好地描述黄河唐乃亥站径流干旱的两变量和三变量联合概率分布特性;多变量联合概率与重现期是径流干旱单变量特征分析的重要补充。该研究结果可定量表征黄河源区径流干旱特征及其变化,对区域干旱风险评估和水资源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干旱 可变日阈值 干旱事件融合剔除 COPULA函数 重现期 黄河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