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干扰素-γ基因多态性及与早期生长、繁殖性能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大力 赵伟 +3 位作者 孙海涛 孙博兴 黄大鹏 赵志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5-342,共8页
为研究IFN-γ基因作为猪抗病育种中一种分子标记的可能性,本试验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包括军牧1号白猪、杜洛克猪、大白猪3个品种共481头个体的IFN-γ基因全序列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对其与早期生长性能、繁殖性能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 为研究IFN-γ基因作为猪抗病育种中一种分子标记的可能性,本试验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包括军牧1号白猪、杜洛克猪、大白猪3个品种共481头个体的IFN-γ基因全序列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对其与早期生长性能、繁殖性能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猪IFN-γ基因内含子1、内含子3、外显子4内各检测到一个突变位点,分别为T825C、T2370C、G5301A;在T825C位点AB基因型个体的70日龄体质量显著高于AA和BB型个体(0.01<P<0.05),AA和BB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断奶至70日龄日增体质量AB基因型个体极显著高于AA和BB型个体(P<0.01),AA和BB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T2370C、G5301A位点的多态性对早期生长性能的影响不显著(P>0.05)。军牧1号白猪G5301A位点EF基因型个体的产仔数、产活仔数显著高于EE型个体(0.01<P<0.05)。T825C、T2370C位点各基因型间的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仔猪数、初生窝质量、21日龄窝质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提示:猪IFN-γ基因T825C位点多态性对仔猪70日龄体质量、断奶至70日龄日增体质量有影响;G5301A位点多态性对母猪的产仔数、产活仔数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γ基因 多态性 早期生长性能 繁殖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曲霉毒素B_1对肉鸭生长、肝组织结构及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吕武兴 贺建华 +3 位作者 宋洪国 刘敏敏 金雪丽 李俊波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12-818,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黄曲霉毒素B1(AFB1)对肉鸭生产性能、肝组织结构及免疫相关基因白细胞介素-2(IL-2)和干扰素-γ(IFN-γ)表达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健康双鬼头肉鸭240羽,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试验期4周(28 d),对照...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黄曲霉毒素B1(AFB1)对肉鸭生产性能、肝组织结构及免疫相关基因白细胞介素-2(IL-2)和干扰素-γ(IFN-γ)表达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健康双鬼头肉鸭240羽,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试验期4周(28 d),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Ⅱ、Ⅲ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50、100和150μg/kg AFB1纯品的试验饲粮,记录采食量和增重数据,计算生产性能;试验结束时屠宰,取肝脏样品,分别进行切片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析。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AFB1极显著降低了肉鸭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1),与对照组相比,3个试验组肉鸭末重分别下降了14.67%(P<0.01)、30.38%(P<0.01)和31.83%(P<0.01),且100、150μg/kg AFB1还极显著增加了料重比(P<0.01),显著增加了死亡率(P<0.05);2)随着AFB1添加水平的增加,肉鸭肝脏组织病变程度逐渐增加,肝脏中IL-2和IFN-γ基因mRNA表达水平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100、150μg/kg AFB1极显著下调了IFN-γ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P<0.01)。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AFB1可导致肉鸭生产性能下降和肝脏组织结构损伤,并通过下调肝脏中IL-2和IFN-γ基因的表达,改变肉鸭机体的免疫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生产性能 肝组织 白细胞介素-2基因 干扰素-γ基因 肉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