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扰素调节因子-1分子结构与生物学功能 被引量:5
1
作者 王玳玮 邓学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2-24,共3页
干扰素调节因子1(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1,IRF-1)是一个重要的多功能转录因子,这个转录因子家族具有调节干扰素表达、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作用。并且,干扰素调节因子1还选择性的调节不同基因在不同细胞中发挥其免疫应答效应。... 干扰素调节因子1(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1,IRF-1)是一个重要的多功能转录因子,这个转录因子家族具有调节干扰素表达、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作用。并且,干扰素调节因子1还选择性的调节不同基因在不同细胞中发挥其免疫应答效应。作者重点综述了IRF-1基因的结构、其对干扰素的转录调控作用及多种生物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干扰素调节因子-1 免疫应答 抑癌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调节因子5下调PARP-1抑制鼻咽癌细胞的侵袭力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民英 张健 +4 位作者 何秀芳 张健 郑斯明 周嘉雄 魏婷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1-106,共6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调节因子5(IFR5)是否通过下调DNA修复酶PARP-1,进而抑制鼻咽癌细胞的侵袭能力。【方法】本研究使用的临床标本是经病理确诊的鼻咽癌患者组织标本46例和正常组织51例。免疫组化检测鼻咽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IRF5和PARP-... 【目的】探讨干扰素调节因子5(IFR5)是否通过下调DNA修复酶PARP-1,进而抑制鼻咽癌细胞的侵袭能力。【方法】本研究使用的临床标本是经病理确诊的鼻咽癌患者组织标本46例和正常组织51例。免疫组化检测鼻咽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IRF5和PARP-1的表达。构建IFR5过表达质粒,上调鼻咽癌细胞CNE-2中IFR5表达,荧光定量PCR(QPCR)和免疫印迹确定建立IRF5过表达细胞。上调IRF5表达后,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QPCR和免疫印迹检测PARP-1表达量的变化。上调IFR5表达的同时加入PARP-1过表达质粒,观察PARP-1是否可逆转IFR5对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免疫组化结果表明IRF5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低于正常组织,而PARP-1则相反。QPCR和免疫印迹确定建立IRF5 mRNA和蛋白过表达的细胞株CNE-2/IFR5。细胞划痕实验显示CNE-2/IFR5愈合率较对照组降低(P<0.01),transwell实验表明CNE-2/IFR5细胞穿过基底膜的数目小于对照组(P<0.01),提示上调IFR5可抑制鼻咽癌细胞的侵袭能力。上调IFR5后,PARP-1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降低(P<0.01);上调IFR5表达的同时过表达PARP-1,可逆转单独上调IRF5对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提示IFR5可通过下调PARP-1进而抑制鼻咽癌癌细胞的侵袭能力。【结论】IFR5可通过下调PARP-1进而抑制鼻咽癌癌细胞的侵袭能力。本研究可能为降低鼻咽癌侵袭能力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细胞 干扰素调节因子5 PARP-1 侵袭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0对脑缺氧复氧后干扰素调节因子-1表达的抑制作用
3
作者 陈荣华 刘楠 +3 位作者 刘德山 杜厚伟 张逸仙 黄华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69-972,共4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10(IL-10)对缺氧复氧后干扰素调节因子-1(IRF-1)表达的作用。方法:采用缺氧8h复氧2h法建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共培养缺氧复氧模型。实验分组: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组、IL-10干预组,其中IL-10干预组根据浓度不... 目的:探讨白介素-10(IL-10)对缺氧复氧后干扰素调节因子-1(IRF-1)表达的作用。方法:采用缺氧8h复氧2h法建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共培养缺氧复氧模型。实验分组: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组、IL-10干预组,其中IL-10干预组根据浓度不同分为1μg/L组、10μg/L组和30μg/L组。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IRF-1表达的变化。结果:缺氧复氧组IRF-1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IL-10干预组IRF-1表达较缺氧复氧组显著下降,并与IL-10剂量有关,呈剂量依赖性,在30μg/L表达最低(P<0.05)。结论:IL-10可显著抑制脑缺氧复氧后IRF-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0 缺氧复氧 干扰素调节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诱导背根节感觉神经元细胞iNOS和P物质的表达及干扰素调节因子-1的作用(英文)
4
作者 潘频华 黄四云 胡成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86-391,共6页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脊髓C7-T5背根节感觉神经元细胞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P物质表达的影响及干扰素调节因子-1(interferonregulatory factor-1,IRF-1)的调控作用...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脊髓C7-T5背根节感觉神经元细胞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P物质表达的影响及干扰素调节因子-1(interferonregulatory factor-1,IRF-1)的调控作用,阐明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的机制。方法:体外原代培养C7-T5脊髓背根神经节感觉神经元(DRGn)细胞,然后给予NGF或NGF+IFN-γ刺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经不同处理后细胞内P物质和iNOS的mRNA表达水平;再采用慢病毒GFP-IRF-1-shRNA转染DRGn细胞,观察阻断IRF-1表达后iNOS和P物质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经NGF刺激后的各组细胞内P物质及iN-OS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单纯NGF刺激组相比,NGF+IFN-γ刺激组细胞内P物质mRNA水平无明显变化,而iNOS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1);经慢病毒GFP-IRF-1-vshRNA阻断IRF-1表达后,细胞内P物质及iNOS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NGF通过IRF-1调控气道感觉神经元细胞内P物质及iNOS的合成参与气道神源性炎症,IRF-1可能成为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 神经源性炎症 神经生长因子 干扰素调节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帕金森病模型中α-突触核蛋白对干扰素调节因子1的调控及其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牟斐斐 陈曦 +3 位作者 杜希恂 焦倩 毕明霞 姜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41-1648,共8页
目的研究α-突触核蛋白(α-Syn)对干扰素调节因子1(IRF-1)表达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选用α-Syn过表达的SHSY5Y细胞以及3月龄、6月龄A53Tα-Syn转基因小鼠,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IRF-1表达的变化,免疫荧光染色和... 目的研究α-突触核蛋白(α-Syn)对干扰素调节因子1(IRF-1)表达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选用α-Syn过表达的SHSY5Y细胞以及3月龄、6月龄A53Tα-Syn转基因小鼠,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IRF-1表达的变化,免疫荧光染色和核浆蛋白分离技术观察IRF-1亚细胞定位情况。不同浓度的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0、0.01、0.05、0.1、0.2、0.5、1、2μmol/L)以及溶酶体抑制剂氯喹(0、5、10、30、50、100、150、200μmol/L)处理SH-SY5Y细胞24 h,检测细胞存活率。选用不引起细胞损伤的最大浓度0.2μmol/LMG132和30μmol/L氯喹处理SH-SY5Y细胞24 h,检测IRF-1蛋白水平的变化。观察α-Syn对MDM2蛋白水平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泛素化实验检测IRF-1泛素化水平的变化。结果α-Syn过表达不影响IRF-1 mRNA水平,却可显著上调其蛋白水平(P<0.01),并且IRF-1在胞核表达的比例升高,发生核移位现象(P<0.001)。不同浓度的MG132和氯喹处理后细胞存活率随浓度升高而逐渐降低,不引起细胞损伤的最大浓度分别为0.2μmol/L和30μmol/L。0.2μmol/L MG132处理后可加剧α-Syn引起的IRF-1蛋白水平的升高(P<0.01),而30μmol/L氯喹处理后IRF-1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α-Syn过表达导致MDM2蛋白水平降低(P<0.01),进而抑制IRF-1的泛素化修饰。结论α-Syn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抑制MDM2介导的IRF-1泛素化修饰,进而上调IRF-1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Α-突触核蛋白 干扰素调节因子1 神经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调控SIRT1-FOXO1通路抑制成骨细胞凋亡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凡 高扬 +3 位作者 胡艳平 向超 万骐 周茹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1-675,702,共6页
目的 探讨葛根素(puerarin, PR)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状转录因子O1(FOXO1)信号通路对类固醇诱导的成骨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浓度为0~50μmol/L的PR及10μmol/L的地塞米松(DEX)共同处理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MT... 目的 探讨葛根素(puerarin, PR)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状转录因子O1(FOXO1)信号通路对类固醇诱导的成骨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浓度为0~50μmol/L的PR及10μmol/L的地塞米松(DEX)共同处理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MTT法筛选最佳PR作用浓度;将MC3T3-E1细胞分为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DEX组(10μmol/L DEX)、PR+DEX组(10μmol/L DEX+40μmol/L PR)、DEX+EX527组(10μmol/L DEX+100 nmol/L的SIRT1抑制剂EX527)、PR+DEX+EX527组(10μmol/L DEX+40μmol/L PR+100 nmol/L EX527),MTT法、流式细胞术、MDC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活力、凋亡率及细胞自噬数量;Western Blot检测SIRT1-FOXO1通路相关蛋白、自噬标志蛋白Beclin-1、LC3及凋亡蛋白Bax、Bcl-2表达水平。结果 0~40μmol/L的PR可促进DEX诱导的MC3T3-E1细胞增殖活力,40μmol/L PR处理后MC3T3-E1细胞增殖活力最高,选择40μmol/L PR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比较,DEX组MC3T3-E1细胞增殖活力、自噬阳性率、SIRT1、FOXO1、Beclin-1、LC3、Bax蛋白表达均降低,凋亡率及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DEX组对比,PR+DEX组凋亡率及Bcl-2蛋白表达降低,上述其余指标均升高(P<0.05),DEX+EX527组凋亡率及Bcl-2蛋白表达升高,上述其余指标均降低(P<0.05);与PR+DEX组对比,PR+DEX+EX527组凋亡率及Bcl-2蛋白表达升高,上述其余指标均降低(P<0.05)。结论 PR可通过激活SIRT1-FOXO1信号通路增强MC3T3-E1细胞自噬进而抑制DEX诱导的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叉头状转录因子O1 类固醇 成骨细胞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α-1b联合胸腺因子D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占国清 郑三菊 +1 位作者 邓文钦 李金科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3-164,共2页
探讨干扰素α- 1b联合胸腺因子D(TFD)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CHB)的疗效。 12 0例CHB患者随机分为干扰素α- 1b联合胸腺因子D、干扰素α - 1b及胸腺因子D三组 ,观察各组的ALT、乙肝病毒标志物 (HBVM)及HBVDNA的变化。结果显示治疗结束联合... 探讨干扰素α- 1b联合胸腺因子D(TFD)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CHB)的疗效。 12 0例CHB患者随机分为干扰素α- 1b联合胸腺因子D、干扰素α - 1b及胸腺因子D三组 ,观察各组的ALT、乙肝病毒标志物 (HBVM)及HBVDNA的变化。结果显示治疗结束联合组和干扰素组ALT的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阴转率及抗 -HBe阳转率均明显高于胸腺因子D组 (P <0 0 1)。联合组较干扰素α - 1b组更有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但它们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随访 6月 ,联合组和干扰素组的上述指标仍高于胸腺因子D组 (P <0 0 5 ) ,且联合组HBVDNA阳转反跳率低于干扰素α- 1b组 (P <0 0 5 )。说明干扰素α - 1b联合胸腺因子D治疗CHB患者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1B 联合用药 胸腺因子D 药物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在体外对人气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罗雅玲 赖文岩 +2 位作者 徐健 袁勇 张荣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目的 :研究是否干扰素 -γ(IFN -γ)、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 1β(IL - 1β)在体外能够诱导人气管平滑肌细胞 (ASMCs)凋亡。方法 :分离人ASMCs并在含有 10 %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用 4- 6代的细胞作实验。IFN ... 目的 :研究是否干扰素 -γ(IFN -γ)、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 1β(IL - 1β)在体外能够诱导人气管平滑肌细胞 (ASMCs)凋亡。方法 :分离人ASMCs并在含有 10 %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用 4- 6代的细胞作实验。IFN -γ、TNF -α和IL - 1β ,每种细胞因子单独或一起用于处理人ASMCs。用MTT法在 0、2 4、4 8、72h检测IFN -γ、TNFα和IL - 1β对细胞生长的作用。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形态学的改变。用琼脂糖电泳分析DNA片断。用SP -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p5 3、bcl- 2、bax基因表达的改变。通过碎片DNA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凋亡细胞的百分率。结果①IFN -γ以时间依赖的方式单独或 /和TNF -α和IL - 1β一起减低存活的细胞数 ;②光镜和电镜检查显示人ASMCs细胞皱缩、膜出泡 ,核缩小 ,染色质浓聚和核破碎 ;③琼脂糖电泳显示在用上述细胞因子联合处理的人ASMCs ,有代表寡核苷酸片断整倍数的特征性的DNA梯状条带 (大约 180 - 2 0 0bp) ;④在细胞因子联合处理组p5 3和bax基因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 ,但bcl- 2基因表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⑤用IFN -γ( 4× 10 5U/L)、TNF -α( 4× 10 5U/L)和 /或IL - 1β( 10× 10 4U/L)同时刺激诱导人ASMCs凋亡。在用细胞因子联合处理组的人ASMCs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Ⅱ型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1 细胞凋亡 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气道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莪术醇通过SREBP-1/FASN/EGFR轴延缓非小细胞肺癌进程
9
作者 孟令隆 白丰玺 +2 位作者 赵雨 吴晓宇 梁丽丽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94-803,共10页
目的探究莪术醇调控脂质代谢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建立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给药14 d,记录皮下瘤体体积及质量;采用苏木精-伊红(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肿瘤组织、脏器病理形... 目的探究莪术醇调控脂质代谢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建立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给药14 d,记录皮下瘤体体积及质量;采用苏木精-伊红(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肿瘤组织、脏器病理形态学和Ki67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生化试剂盒检测肿瘤组织中脂质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中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脂肪酸合成酶(FASN)、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表达水平;qPCR和免疫荧光检测肿瘤组织中SREBP-1的表达情况。莪术醇处理NSCLC细胞株A549及过表达SREBP-1的A549细胞,EdU实验检测肺癌细胞增殖能力;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Transwell实验检测肿瘤细胞迁移与侵袭;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生化试剂盒检测细胞中脂质水平;Western blot检测SREBP-1、FASN、EGF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体内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莪术醇显著抑制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抑制肿瘤细胞增殖(P<0.05,P<0.01),降低肿瘤组织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O)和游离脂肪酸(FFA)水平(P<0.05,P<0.01),下调SREBP-1、FASN、p-EGFR蛋白表达(P<0.01),并抑制肿瘤组织中SREBP-1 mRNA的表达(P<0.05,P<0.01)。在体外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莪术醇干预后A549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能力显著抑制,A549细胞活力降低(P<0.05,P<0.01),肿瘤细胞凋亡增加(P<0.01),A549细胞中FFA、T-CHO、TG水平下降(P<0.05,P<0.01),SREBP-1、FASN、p-EGFR蛋白表达减少(P<0.05,P<0.01)。同时,过表达SREBP-1可拮抗莪术醇对脂质合成过程、EGFR活化的抑制作用,削弱莪术醇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论莪术醇通过抑制SREBP-1、FASN表达水平,减少脂质合成,阻碍EGFR信号转导,减缓NSCLC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醇 非小细胞肺癌 脂质代谢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 脂肪酸合成酶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干扰素调节因子IRF1重塑K562细胞的稳态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文天 赵慧娟 +2 位作者 杨洋 池颖 张磊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考察干扰素调节因子IRF1对K562细胞稳态及分化的影响。方法:构建3种不同的过表达载体以筛选实现IRF1增强表达的最佳方式;通过细胞计数考察IRF1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凋亡标记分析IRF1对药物诱导凋亡的影响;通过分化标记分析IRF1对... 目的:考察干扰素调节因子IRF1对K562细胞稳态及分化的影响。方法:构建3种不同的过表达载体以筛选实现IRF1增强表达的最佳方式;通过细胞计数考察IRF1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凋亡标记分析IRF1对药物诱导凋亡的影响;通过分化标记分析IRF1对红系分化的影响;通过RT-q PCR初步探索IRF1的调控机制。结果:利用P2A-T2A方式构建的单一开放阅读框具有最明显的表达效果,是实现IRF1增强表达的最佳方式;细胞计数结果发现,IRF1对K562的增殖无明显影响;Annexin V和7-AAD联合标记发现,IRF1过表达显著抑制细胞的凋亡进程;流式结果显示,IRF1同样可进一步提升CD71^+CD235a^+双阳细胞比例,RT-qPCR检测证实了IRF1过表达对CD235a的调控作用。结论:IRF1过表达改变了K562细胞的稳态特征,增强细胞的抗凋亡能力并促进了向下游分化的潜力,提示IRF1在红系系统发育中可能发挥重要的调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562细胞 干扰素调节因子1 细胞增殖 凋亡 红系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减干扰素调节因子3对脂多糖刺激Raw264.7细胞核内Irak1bp1表达的影响
11
作者 谈志丽 王迎迎 +5 位作者 钟欢 何玉 施青青 杨雪 徐国荣 刘亮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9-593,共5页
目的·扩增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 factor 3,IRF3)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 RNA)腺病毒,并研究该病毒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诱导Raw264.7细胞核内白介素受体相关激酶1结合蛋白1(interleukin-1... 目的·扩增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 factor 3,IRF3)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 RNA)腺病毒,并研究该病毒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诱导Raw264.7细胞核内白介素受体相关激酶1结合蛋白1(interleukin-1 receptor associated kinase 1 binding protein 1,Irak1bp1)表达的影响。方法·IRF3 sh RNA腺病毒的扩增在人胚肾293 T(HEK293T)细胞中进行,并采用TCID 50法测定病毒滴度。Raw 264.7细胞随机分为4组,1组为腺病毒(-)LPS(-),2组为腺病毒(-)LPS(+),3组为腺病毒(+)LPS(-),4组为腺病毒(+)LPS(+)。细胞IRF3基因表达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核内IRF3及Irak1bp1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结果·经计算扩增腺病毒滴度为2.2×10^(11) PFU/m L,最佳MOI为300。LPS刺激后Raw 264.7细胞内IRF3 m RNA较对照组明显增加,核内IRF3蛋白及Irak1bp1表达也明显增加;IRF3 sh RNA腺病毒应用后,细胞对IRF3 m RNA的组成性表达及LPS刺激诱导的IRF3 m RNA和核内蛋白质表达均明显受抑,但未刺激状态下IRF3蛋白核内组成性表达无明显影响;IRF3 sh RNA腺病毒应用对细胞静息及LPS刺激诱导的核内Irak1bp1表达并无影响。结论·IRF3 sh RNA腺病毒能够有效抑制LPS刺激诱导的核内IRF3的表达,但并不影响核内Irak1bp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调节因子3 短发夹RNA腺病毒 白介素受体相关激酶1结合蛋白1(Irak1bp1)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55-5p/sirt1信号通路对白色念珠菌诱导川崎病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魏刚 田晶 +2 位作者 梁冬雪 张凤香 陈月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7-312,320,共7页
目的探讨miR-155-5p/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信号通路对白色念珠菌诱导川崎病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C56BL/6小鼠分为对照组、川崎病组、拮抗剂对照组、miR-155-5p拮抗剂组、miR-155-5p拮抗剂+si-NC组、miR-155-5p拮抗剂+si-s... 目的探讨miR-155-5p/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信号通路对白色念珠菌诱导川崎病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C56BL/6小鼠分为对照组、川崎病组、拮抗剂对照组、miR-155-5p拮抗剂组、miR-155-5p拮抗剂+si-NC组、miR-155-5p拮抗剂+si-sirt1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他组小鼠均通过腹腔注射白色念珠菌水溶物构建川崎病模型。建模成功后进行给药处理,1 d给药1次,持续7 d。qRT-PCR检测冠状动脉中miR-155-5p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冠状动脉中sirt1蛋白;HE染色检测冠状动脉的病理变化;检测小鼠胸腺指数和脾指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7、IL-10水平;验证sirt1与miR-155-5p靶向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川崎病组小鼠冠状动脉中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miR-155-5p表达、Th17比例、Th17/Treg比例、IL-17水平升高,sirt1蛋白表达、胸腺指数、脾指数、Treg比例、IL-10水平降低(均P<0.05);与川崎病组比较,miR-155-5p拮抗剂组小鼠冠状动脉中炎性细胞浸润现象有所缓解,miR-155-5p表达、Th17比例、Th17/Treg比例、IL-17水平降低,sirt1蛋白表达、胸腺指数、脾指数、Treg比例、IL-10水平升高(均P<0.05);si-sirt1减弱了抑制miR-155-5p对川崎病小鼠Th17/Treg平衡的促进作用以及对血管炎症的抑制作用,miR-155-5p靶向调控sirt1。结论抑制miR-155-5p促进川崎病小鼠Th17/Treg平衡,抑制血管炎症的机制可能与上调sirt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55-5p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川崎病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炎症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干扰素调节因子1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及真核表达
13
作者 魏立翔 解艺璇 +3 位作者 高之煜 曹鑫艳 张彦兵 孙延鸣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17,共6页
绵羊干扰素调节因子1(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1,IRF1)在病原微生物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研究绵羊IRF1功能,以绵羊肺组织cDNA为模板,扩增IRF1基因ORF,并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p3×Flag-CMV-14-IRF1重组质粒。将... 绵羊干扰素调节因子1(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1,IRF1)在病原微生物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研究绵羊IRF1功能,以绵羊肺组织cDNA为模板,扩增IRF1基因ORF,并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p3×Flag-CMV-14-IRF1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染HEK293T细胞,运用Western blot进行蛋白质鉴定。结果表明,绵羊IRF1 ORF大小为969 bp,编码325个氨基酸;绵羊IRF1氨基酸序列与山羊、猪、人、马相似性分别为100%、91.61%、87.73%和89.44%;进化树显示,绵羊IRF1与山羊、牛、猪、白鳍豚、马等哺乳动物聚类在一起;绵羊IRF1蛋白分子式为C_(1596)H_(2497)N_(435)O_(497)S_(17),理论等电点为5.58,具有1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和多个磷酸化位点,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该重组蛋白高效表达,分子质量约为50 ku。研究结果为绵羊的IRF1功能研究提供了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干扰素调节因子1 生物信息学分析 转录因子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芍总苷调控miR-155表达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Th17/Treg平衡的影响
14
作者 余欣然 陈云志 +2 位作者 张璐 杨泽云 周雪丰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53-1259,共7页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通过调控miR-155表达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utoimmune thyroiditis,AIT)Th17/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白芍总苷高、中、低剂量组及西药对照组(硒酵母组),造模后给药8周,HE...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通过调控miR-155表达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utoimmune thyroiditis,AIT)Th17/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白芍总苷高、中、低剂量组及西药对照组(硒酵母组),造模后给药8周,HE染色观察甲状腺组织病理改变,RT-PCR法检测大鼠甲状腺中miR-155表达量,双荧光素酶法验证miR-155对SOCS1的靶向作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清TGAb、TPOAb、IL-10、IL-17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甲状腺SOCS1表达,流式细胞法检测脾脏CD4+细胞中Th17、Treg占比。结果与空白组对比,模型组大鼠甲状腺miR-155表达明显增加,血清TGAb、TPOAb、IL-17水平明显提高,Th17占比增加;IL-10水平明显降低,Treg占比减少,SOCS1蛋白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白芍总苷高、中、低剂量组及硒酵母组miR-155表达量降低,TGAb、TPOAb、IL-17水平降低、Th17占比减少,IL-10水平增加,Treg占比增加,SOCS1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白芍总苷中剂量组的改善更为明显。结论白芍总苷可下调miR-155表达,调节Th17/Treg平衡,减轻炎症反应,发挥免疫调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总苷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微小核糖核酸-155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1 T淋巴细胞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XCR1、CXCR2及IL-8 mRNA表达与干扰素治疗关系 被引量:13
15
作者 毕惠娟 王健 +1 位作者 黄河胜 刘军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2-425,共4页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XCR1、CXCR2及IL-8 mRNA表达水平及与α干扰素(IFN-α)治疗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法动态观察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IFN-α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后其外...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XCR1、CXCR2及IL-8 mRNA表达水平及与α干扰素(IFN-α)治疗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法动态观察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IFN-α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后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XCR1、CXCR2及IL-8 mRNA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前慢性乙肝患者CXCR1、CXCR2及IL-8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44740.0386)、(0.4720 0.0458)、(1.1897 0.1028),均高于正常对照组(n=36),其中CXCR1及IL-8 mRNA水平升高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CXCR1、CXCR2及IL-8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IFN-α治疗6个月后CXCR1、CXCR2及IL-8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41290.0395)、(0.4461 0.0477)、(0.8660 0.1307),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治疗前的CX-CR1、CXCR2及IL-8的表达水平在HBV高复制组(HBV-DNA>106,n=22)明显高于HBV低复制组(HBV-DNA<106,n=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XCR1和IL-8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在干扰素治疗后,其表达水平下调,证明其可能与慢性乙肝炎症的发生机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趋化因子受体 CXCR1 CXCR2 IL-8 干扰素-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多胺调节因子-1表达增强地塞米松对人宫颈癌细胞的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建林 李论 +4 位作者 曾子悦 曹春雨 吕亚丰 秦宇 王艳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11-715,共5页
目的:探讨在人宫颈癌Caski细胞中抑制多胺调节因子-1(polyamine-modulated factor,PMF-1)表达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抗肿瘤作用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靶向人PMF-1基因的si RNA,Western blotting法鉴定其对Cask... 目的:探讨在人宫颈癌Caski细胞中抑制多胺调节因子-1(polyamine-modulated factor,PMF-1)表达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抗肿瘤作用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靶向人PMF-1基因的si RNA,Western blotting法鉴定其对Caski细胞PMF-1中表达的影响。用DEX处理PMF-1表达抑制的Caski细胞和对照细胞,然后分析PMF-1表达下调是否影响瘤细胞对DEX的敏感性。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s receptor,GR)的表达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细胞内的多胺含量。结果:用靶向PMF-1基因的siRNA瞬时转染Caski细胞能显著性下调细胞中PMF-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细胞相比,用DEX处理PMF-1表达下调的Caski细胞能更有效地抑制细胞增殖(P<0.01),上调细胞内GR表达水平(P<0.01),并显著抑制细胞分裂导致G2周期阻滞(P<0.01),同时能显著性地降低细胞内的多胺水平(P<0.01)。结论:抑制PMF-1表达可增强DEX对人宫颈癌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内多胺水平和增强细胞周期阻滞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胺调节因子-1 宫颈癌细胞 CASKI细胞 地塞米松 药物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参与调节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活化发挥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信号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宁钧宇 敬海明 +3 位作者 杜宏举 齐丽娟 高珊 李国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1-105,共5页
目的进一步证实在猪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刺激引起的细胞增生,以及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使用AMPK活化剂二甲双... 目的进一步证实在猪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刺激引起的细胞增生,以及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使用AMPK活化剂二甲双胍增强细胞内AMPK的活化(表现为AMPK第172位苏氨酸磷酸化增高);采用定点突变获得组成性激活型AMPK突变体,设计短发卡RNA (short hairpin,shRNA)序列构建AMPK干扰载体,并分别包装产生组成性激活型AMPK和AMPK敲低慢病毒。分别采用AMPK活化剂二甲双胍处理、组成性激活型AMPK慢病毒感染和AMPK敲低慢病毒感染猪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观察AMPK活性对猪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IGF-1刺激引起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s 1/2,ERK1/2)活性(表现为202位苏氨酸和204位酪氨酸的磷酸化)及其下游细胞增生的影响。结果二甲双胍明显增强AMPK的活性(表现为172位苏氨酸磷酸化增高),并明显抑制IGF-1刺激引起的ERK1/2活化(表现为202位苏氨酸和204位酪氨酸的磷酸化受到抑制);组成性激活型AMPK表达能明显抑制IGF-1刺激引起的ERK1/2活化以及下游的细胞增生;在AMPK敲低细胞中,IGF-1能引起更强的ERK1/2活化。结论 AMPK能通过抑制ERK1/2活化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IGF-1信号,并能抑制IGF-1刺激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调节因子对MDA-MB-231细胞mtp53和HIF-1α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婷婷 邓华瑜 赵敬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77-882,共6页
目的:探讨在ErbB2非过表达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神经调节因子(NRGs)/ErbB2信号通路对突变型p53(mtp53)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MDA-MB-231细胞中神经调节因子(NRG)的表... 目的:探讨在ErbB2非过表达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神经调节因子(NRGs)/ErbB2信号通路对突变型p53(mtp53)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MDA-MB-231细胞中神经调节因子(NRG)的表达。应用ErbB2受体功能抑制剂AG825处理MDA-MB-231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mtp53、HIF-1α蛋白表达;RT-PCR检测HIF-1α mRNA的表达。结果:神经调节因子在乳腺癌细胞MDA-MB-231呈显著表达,Western blotting实验可见分子量44kD的NRG抗体阳性反应条带。应用ErbB2受体功能抑制剂AG825后,MDA-MB-231细胞生长受到抑制,作用呈时效、量效依赖关系(P<0.01);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细胞凋亡增加(P<0.05);mtp53、HIF-1α蛋白表达减少(P<0.05);HIF-1α mRNA表达减少(P<0.05)。结论:ErbB2非过表达乳腺癌细胞MDA-MB-231存在神经调节因子分泌,可能通过神经调节因子自分泌或旁分泌配体作用方式使ErbB2受体信号转导处于激活状态,上调mtp53和HIF-1α的表达,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存活能力和抑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bB2通路 神经调节蛋白类 突变型P53 缺氧诱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调节因子3促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与侵袭相关探索
19
作者 徐文晖 杨畅 +3 位作者 李瑞卿 卞京 李夏伊 郑磊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1-311,共11页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中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3,IRF3)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观察IRF3过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相关蛋白通路。方法·下载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中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3,IRF3)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观察IRF3过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相关蛋白通路。方法·下载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分析IRF3表达水平与恶性肿瘤患者(肾癌、结直肠癌、肝癌、前列腺癌)预后的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例结直肠癌或肾癌患者的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切片中IRF3表达水平的差异。针对IRF3蛋白的C端残基位点进行改造,构建拟磷酸化IRF3-5D(396/398/402/404/405-D)高表达的HEK-293T细胞。分别在细胞培养12、24 h时,采用TANK结合激酶1(TANK-binding kinase 1,TBK1)抑制剂进行处理,并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IRF3、p-IRF3(Ser386)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NA测序技术探索IRF3-5D高表达与肿瘤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构建野生型IRF3(IRF3-WT)和IRF3-5D过表达的结直肠癌细胞CT26、COLON26,采用细胞计数法、细胞划痕试验和克隆形成试验检测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结果·TCGA数据分析提示癌组织中IRF3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呈正相关。癌症患者病理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结直肠癌、肾癌组织中IRF3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且蛋白表达集中于细胞核内。TBK1抑制剂分别在细胞培养12、24 h时间点作用后,HEK-293T细胞p-IRF3(Ser386)蛋白表达减弱。RNA测序和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多个与癌症预后不良相关的蛋白[IRF9、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ligand 1,PD-L1)等]表达水平在IRF3-5D高表达的条件下显著上调。结直肠癌细胞中过表达IRF3-5D,可导致癌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显著上调。结论·结直肠癌中IRF3表达水平与患者不良预后呈正相关。IRF3-5D蛋白在结直肠癌细胞内高表达后,促进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此外,IRF3-5D依赖于TBK1介导的IRF3活化激活通路,并上调多个肿瘤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恶性肿瘤 靶向治疗 干扰素调节因子3 TANK结合激酶1 RNA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肌原纤维生成调节因子-1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晓礽 刘秀华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5-248,共4页
人肌原纤维生成调节因子-1(myofibrillogenesis regulator 1,MR-1)是一个新近报道的人类功能基因,定位于2q35,mRNA全长755bp,编码一段142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在心肌、骨骼肌、肾和肝中高表达。该基因与稍迟报道的发作性非运动源性运... 人肌原纤维生成调节因子-1(myofibrillogenesis regulator 1,MR-1)是一个新近报道的人类功能基因,定位于2q35,mRNA全长755bp,编码一段142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在心肌、骨骼肌、肾和肝中高表达。该基因与稍迟报道的发作性非运动源性运动障碍(paroxysmal nonkinesigenic dyskinesia,PNKD)基因三条转录剪接异构体中最短的PNKD-3在定位和序列上几乎完全一致。较长的剪接异构体MR-1L(PNKD-1)只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特异性表达,位于该亚型1号外显子上的碱基突变是导致PNKD的直接原因;MR-1S(PNKD-3)则被发现参与了心肌肥大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肌肉收缩相关装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原纤维生成调节因子-1 运动障碍 心肌肥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