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尖锐湿疣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和干扰素γ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国英 姚航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27-329,共3页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 18(IL- 18)和干扰素 γ(IFN- γ)在尖锐湿疣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EL ISA)法 ,测定了 30例尖锐湿疣患者血清 IL- 18、IFN- γ含量。结果 :尖锐湿疣患者组的血清 IL- 18、IFN- γ水平显著高...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 18(IL- 18)和干扰素 γ(IFN- γ)在尖锐湿疣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EL ISA)法 ,测定了 30例尖锐湿疣患者血清 IL- 18、IFN- γ含量。结果 :尖锐湿疣患者组的血清 IL- 18、IFN- γ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组 (IL- 18:132 .0 0± 5 2 .92 μg/ L vs5 0 .79± 2 3.4 8μg/ L,P<0 .0 1;IFN- γ:80 .83± 2 0 .4 6 μg/ Lvs2 0 .71± 11.18μg/ L,P<0 .0 1) ,且 IFN- γ水平增高与 IL- 18水平增高呈正相关 (r=0 .75 4,t=6 .0 81,P<0 .0 1)。结论 :在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时 ,机体的抗感染免疫有一定的激活 ,产生 IL- 18、IFN- γ等抗病毒因子 ,这可能与病毒最终被清除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病理生理 白细胞介素-18/血液 干扰素ⅱ型/血液 乳头状瘤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外周血T辅助细胞1/2细胞因子水平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姜丽娇 卢美萍 +3 位作者 郭莉 吴建强 邹丽霞 徐益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1-286,共6页
目的:分析非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OJIA)患儿外周血T辅助细胞1/2(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特点,了解相关病理机制,以期为治疗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1月至2015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活动期非SOJIA患儿4... 目的:分析非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OJIA)患儿外周血T辅助细胞1/2(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特点,了解相关病理机制,以期为治疗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1月至2015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活动期非SOJIA患儿41例(非SOJIA组,n=41)的临床资料,其中多关节炎型11例,少关节炎型10例,附着点炎型2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儿血清IL-2、IL-4、IL-6、IL.10、TNF-α和γ干扰素水平,并与同期85例活动期SOJIA患儿及202名健康体检儿童(正常对照组,n=202)比较,同时分析非SOJIA患儿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非SOJIA组患儿血清IL-2、IL-6、γ干扰素升高(2.9pg/mL与2.6pg/mL,9.9pg/mL与6.4pg/mL,6.3pg/mL与5.1pg/mL,均P〈0.05),而TNF—α、IL-10降低(2.7pg/mL与3.9pg/mL,2.9pg/mL与7.1pg/mL,均P〈0.01);与SOJIA组比较,非SOJIA组IL-6、IL-10降低(9.9pg/mL与33.5pg/mL,2.9pg/mL与4.1pg/mL,均P〈0.01),IL-4、1干扰素升高(3.1pg/mL与2.3pg/mL,6.3pg/mL与4.4pg/mL,均P〈0.05)。同时非SOJIA组附着点炎型、多关节炎型患儿血清IL-6水平高于少关节炎型(12.7pg/mL、11.0pg/mL与4.2pg/mL,均P〈0.05);附着点炎型患儿血清IL-6、TNF-α水平与超敏CRP呈正相关。结论:非SOJIA患儿Th1/Th2细胞因子失衡且Th1细胞占优势,血清IL-6可能参与非SOJIA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幼年类风湿/病理生理学 Th1细胞/免疫学 Th2细胞/免疫学 干扰素ⅱ型/血液 细胞因子类/血液 肿瘤坏死因子α/血液 白细胞介素类/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