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再代偿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1
作者 王凤梅 王钰 +3 位作者 唐海涛 贾文玲 梁春辉 张文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53-656,共4页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再代偿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选取乙型肝炎肝硬化再代偿患者22例,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基础上给予PEG-IFNα-2b治疗12~48周,剂量为135或180μg/次,1次/周。结果显示,肝功能较好...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再代偿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选取乙型肝炎肝硬化再代偿患者22例,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基础上给予PEG-IFNα-2b治疗12~48周,剂量为135或180μg/次,1次/周。结果显示,肝功能较好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再代偿患者可尝试PEG-IFNα-2b治疗,治疗过程中应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常规、肝功能、甲状腺功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e抗原、高敏乙型肝炎病毒DNA变化情况,特别是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肝硬化再代偿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肝功能 血常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低温干预通过改善线粒体功能抑制干扰素-α2b诱导的人心肌细胞AC16凋亡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俊乾 周灵杉 +2 位作者 朱友琦 乙成成 白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2,共8页
目的:分析亚低温在Ⅰ型干扰素(干扰素-α2b)诱导的人心肌细胞AC16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干扰素-α2b在不同时间点刺激人心肌细胞AC16,CCK-8检测心肌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干扰素-α2b刺激心肌细胞后常温、亚低... 目的:分析亚低温在Ⅰ型干扰素(干扰素-α2b)诱导的人心肌细胞AC16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干扰素-α2b在不同时间点刺激人心肌细胞AC16,CCK-8检测心肌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干扰素-α2b刺激心肌细胞后常温、亚低温对细胞的影响;线粒体Mito-Tracker绿色荧光探针染色激光共聚焦成像观察线粒体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干预条件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情况;通过线粒体Mito-Tracker绿色荧光探针染色激光共聚焦成像评估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rp1)与线粒体的共定位情况及不同干预条件对线粒体的影响;使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不同干预条件下,磷酸化Drp1 Ser616、Drp1、核酶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PARP1)、剪切型PARP1(cleaved-PARP1)蛋白表达变化。结果:CCK-8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干扰素-α2b抑制AC16细胞增殖,并可诱导AC16细胞凋亡,亚低温干预发挥心肌保护作用;不同干预条件下,AC16细胞线粒体损伤程度不一,表现为亚低温干预细胞具有较好的线粒体形态和更高的线粒体膜电位;Mito-Tracker绿色荧光探针检测发现心肌细胞损伤时Drp1从胞浆转移至线粒体中参与线粒体分裂,且亚低温干预发挥抑制作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发现亚低温干预后磷酸化Drp1 Ser616/Drp1和cleaved-PARP1/PARP1显著降低,且线粒体分裂抑制剂1(Mdivi-1)预处理可部分逆转上述现象。结论:亚低温干预通过改善线粒体功能抑制Ⅰ型干扰素-α2b诱导的人心肌细胞AC16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2b 亚低温 心肌炎 线粒体功能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2b对腭裂术后瘢痕成纤维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胡超 丁丁 +4 位作者 刘安东 黄擎 陈首慧 陈志 王元银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0-523,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rhIFNα-2b)对体外培养的腭裂术后裸露骨面瘢痕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生物学作用的影响。方法制作兔腭裂术后裸露骨面瘢痕动物模型,利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通过MTT法、3H-TDR渗入法、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观察、分析rh...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rhIFNα-2b)对体外培养的腭裂术后裸露骨面瘢痕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生物学作用的影响。方法制作兔腭裂术后裸露骨面瘢痕动物模型,利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通过MTT法、3H-TDR渗入法、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观察、分析rhIFNα-2b对腭裂术后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及q检验处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加入rhIFNα-2b后,腭裂术后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生长趋势及增殖活性及被明显抑制,G1期细胞百分数明显增高。结论rhIFNα-2b对腭裂术后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生长趋势及增殖活性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说明在防治腭裂术后裸露骨面瘢痕的形成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瘢痕 成纤维细胞/药物作用 干扰素α-2b/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peginterferonα-2b治疗骨髓增殖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屠玲榕 黄健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6-310,共5页
Ropeginterferonα-2b是新上市的一种长效聚乙二醇脯氨酸α干扰素,是第一种专门批准用于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干扰素,临床试验和经验发现其可以诱导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血液学缓解,控制疾病相关症状,降低JAK2V617F基因突变负荷。与聚... Ropeginterferonα-2b是新上市的一种长效聚乙二醇脯氨酸α干扰素,是第一种专门批准用于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干扰素,临床试验和经验发现其可以诱导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血液学缓解,控制疾病相关症状,降低JAK2V617F基因突变负荷。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和羟基脲相比,其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较低,且给药间隔时间更长,部分低危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骨髓纤维化患者也能从中获益。本文就Ropeginterferonα-2b在骨髓增殖性肿瘤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殖性肿瘤 Ropeginterferonα-2b Α干扰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疣脱欣加复方干扰素α-2b霜外用治疗尖锐湿疣3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1
5
作者 乔树芳 李维云 +2 位作者 李振化 毛舒和 梁颖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15-316,共2页
对38例尖锐湿疣患者在应用0.5%疣脱欣疣体消失后,外用复方干扰素α2b霜15天,3个月后复查,结果34例治愈,4例复发;而对照组36例中,23例治愈,13例复发。两组经统计学处理χ2=6.84P<0.01,两组差别有显著性。提示外用复方干扰素α2b霜能... 对38例尖锐湿疣患者在应用0.5%疣脱欣疣体消失后,外用复方干扰素α2b霜15天,3个月后复查,结果34例治愈,4例复发;而对照组36例中,23例治愈,13例复发。两组经统计学处理χ2=6.84P<0.01,两组差别有显著性。提示外用复方干扰素α2b霜能在局部发挥抗病毒、局部免疫调节作用,可减少该病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脱湿疣 干扰素α-2b 疣脱欣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对干扰素α-2b的初步化学修饰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田浤 姚文兵 +1 位作者 吴梧桐 沈子龙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4-77,共4页
以几种不同方法活化的聚乙二醇 5 0 0 0对干扰素进行化学修饰 ,并对修饰条件、修饰后干扰素生物活性进行了初步比较。相同反应条件下 ,单甲氧基聚乙二醇甲酸琥珀酰亚胺酯 (SC mPEG)的选择性较单甲氧基聚乙二醇琥珀酸琥珀酰亚胺酯 (SS mP... 以几种不同方法活化的聚乙二醇 5 0 0 0对干扰素进行化学修饰 ,并对修饰条件、修饰后干扰素生物活性进行了初步比较。相同反应条件下 ,单甲氧基聚乙二醇甲酸琥珀酰亚胺酯 (SC mPEG)的选择性较单甲氧基聚乙二醇琥珀酸琥珀酰亚胺酯 (SS mPEG)高 ,聚乙二醇甲酸琥珀酰亚胺酯 (BSC PEG)由于有两个活性基团 ,选择性与SS mPEG相近。以聚乙二醇活化的修饰剂会使干扰素分子见形成交联 ,修饰后生物活性损失较大 ,而单甲氧基聚乙二醇活化的修饰剂修饰干扰素 ,修饰率保持在 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干扰素 rhuIFNα-2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α-2b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金瑞 张世斌 +3 位作者 边新渠 卢诚震 柳忠生 郭新会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617-619,共3页
目的比较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与单用干扰素α-2b及单用拉米夫定三种不同疗法,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三个治疗中心针对259名HBeAg阳性CHB进行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研究。其中单用干扰素α-2b(A)组82名患者;干扰素α... 目的比较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与单用干扰素α-2b及单用拉米夫定三种不同疗法,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三个治疗中心针对259名HBeAg阳性CHB进行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研究。其中单用干扰素α-2b(A)组82名患者;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B)组88名患者;单用拉米夫定(C)组89名患者。对照分析各组治疗12、24、36、48周时以及随访第72周时,血清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和血清HBV标志物的变化。观察不良反应以及乙型肝炎病毒耐药情况。结果 (1)三组患者治疗各时间点血清ALT复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组抗病毒治疗48周时,HBeAg阴转率和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39.67%和31.59%,与A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单用干扰素α-2b组抗病毒治疗48周时,血清HBeAg阴转率和转换率分别为30.29%和29.27%,与单用拉米夫定组的6.74%和5.6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组和单用拉米夫定组治疗12周即可获得较高的HBVDNA检测下限率,伴随治疗时间越长,单用拉米夫定的患者48周耐药率12.21%,而联合用药组仅为3.23%;(5)干扰素治疗期间可出现白细胞明显减少现象,没有发生一起严重不良事件,入组患者均完成疗程。结论三组不同治疗方法均可获得一定的抗HBV疗效。但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较单独使用干扰素α-2b或拉米夫定的疗效高。适当延长抗病毒治疗时间,患者能获得较高的HBeAg阴转率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还可以减少乙型肝炎病毒耐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2b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e抗原 乙型 拉米夫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α-2b对HepG 2.2.15细胞增殖、凋亡及HBsAg与HBeAg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周尧远 蒋孟军 +4 位作者 张荣军 蔡刚明 张波 顾晓波 邹美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33-735,共3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IFN α-2b)对HepG 2.2.15细胞增殖、凋亡及HBsAg与HBeAg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SRB法检测IFNα-2b作用3、6d后对HepG 2.2.15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法检测IFN α-2b对HBsAg与HBeAg表达的影响。Hochest 33342、PI双染... 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IFN α-2b)对HepG 2.2.15细胞增殖、凋亡及HBsAg与HBeAg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SRB法检测IFNα-2b作用3、6d后对HepG 2.2.15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法检测IFN α-2b对HBsAg与HBeAg表达的影响。Hochest 33342、PI双染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IFN α-2b作用3、6d后细胞增殖均有所抑制,3d后上清中HBsAg、HBeAg表达就受到抑制,并呈剂量依赖性,6d后HBsAg表达明显受抑,而HBeAg表达与3d后的结果相似。Hochest33342、PI双染显示IFNα-2b可引起细胞凋亡,随药物浓度增加,凋亡细胞也逐渐增加,并且有少量细胞开始死亡。结论:IFNα-2b体外可抑制HBsAg、HBeAg表达,且对细胞增殖也有所抑制,并可引起细胞的凋亡和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2b HEPG 2.2.15 HbSAG HbeAg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新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宫颈炎疗效及对IL-6、TNF-α和VEGF水平影响 被引量:31
9
作者 王丽娜 张莹 +1 位作者 刘荣霞 梁珊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6-189,共4页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宫颈炎的疗效及对IL-6、TNF-α和VEGF水平影响。方法选取医院就诊的宫颈炎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治疗组给予康复新液。观察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宫颈炎的疗效及对IL-6、TNF-α和VEGF水平影响。方法选取医院就诊的宫颈炎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治疗组给予康复新液。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宫颈修复时间、免疫功能指标水平、SF-36评分、VAS评分、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宫颈修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D^+3、CD^+4、NK、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RP、TNF-α、IL-6和VEGF水平显著降低,VEGF水平显著升高(P<0.05);并且治疗组CRP、TNF-α、IL-6和VEGF水平改善程度较明显(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SF-36评分显著升高(P<0.05);并且治疗组VAS评分和SF-36评分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康复新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用于治疗宫颈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新液 重组人干扰素α-2b 宫颈炎 IL-6、TNF-α和VEGF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对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内环境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张颖莹 同军 +1 位作者 赵春艳 王黎娜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2-313,共2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对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内环境紊乱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09年5月就诊的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的患者58例,采用每晚阴道内放置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连用10天,对其治疗前后... 目的: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对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内环境紊乱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09年5月就诊的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的患者58例,采用每晚阴道内放置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连用10天,对其治疗前后阴道内环境情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的乳杆菌检出率、pH和线索细胞检出率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能有效改善阴道内环境紊乱,疗效确定,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内环境 重组人干扰素α-2b 细菌性阴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2b软膏治疗生殖器疱疹和尖锐湿疣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郭在培 刘宏杰 +2 位作者 张谊之 周光平 姜毓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9-170,共2页
对60例生殖器疱疹和40例尖锐湿疣患者局部应用基因重组人干扰素α-2b软膏进行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观察。结果显示:前者治疗1周临床痊愈率为79.41%,有效率为82.35%;后者治疗8周临床痊愈率为26.3%,有效率为42.1%,均明显优于基质对照组。治疗... 对60例生殖器疱疹和40例尖锐湿疣患者局部应用基因重组人干扰素α-2b软膏进行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观察。结果显示:前者治疗1周临床痊愈率为79.41%,有效率为82.35%;后者治疗8周临床痊愈率为26.3%,有效率为42.1%,均明显优于基质对照组。治疗中未见不良反应。对生殖器疱疹和皮损少和小的尖锐湿疣患者,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软膏简便、有效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2b生殖疱疹 尖锐湿疣 软膏 治疗 近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干扰素α-2b 融合蛋白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活性评价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伟 代晓朋 +5 位作者 王鲁燕 武福军 祁碧玉 刘志敏 李军锋 周育森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0-555,共6页
目的检测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干扰素α-2b融合蛋白(HSA-IFNα-2b)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活性。方法构建含1.6倍HBV基因组及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腺病毒(AdGFP-HBV),感染人肝细胞系HepG2细胞,构建HBV复制细胞模型;ELISA法检测HBV乙肝病... 目的检测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干扰素α-2b融合蛋白(HSA-IFNα-2b)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活性。方法构建含1.6倍HBV基因组及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腺病毒(AdGFP-HBV),感染人肝细胞系HepG2细胞,构建HBV复制细胞模型;ELISA法检测HBV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病毒e抗原(HBeAg)表达;MTT法检测HSA-IFNα-2b对HepG2细胞的毒性作用;定量PCR法检测细胞内HBV RNA的相对表达以及细胞上清中HBV DNA绝对表达水平;双报告基因法检测HSA-IFNα-2b对HBV增强子Ⅰ活性的影响。结果 AdGFP-HBV感染HepG2细胞后可以复制表达HBV。HSA-IFNα-2b 500 kU·L-1加入AdGFP-HBV感染的HepG2细胞,使HBsAg表达降低51.32%(P<0.01),HBeAg降低50.26%(P<0.01),而相同浓度的HSA-IFNα-2b并不抑制细胞的增殖。随HSA-IFNα-2b浓度增加,其对HBsAg表达的抑制作用逐渐升高,HSA-IFNα-2b对HBsAg表达的抑制率(Y)与其浓度(X)的回归方程是Y=21.11 lgX+11.91(r2=0.954),IC50为63.76 kU·L-1。HSA-IFNα-2b 500 kU·L-1使细胞中HBV RNA下降52.83%(P<0.01),培养上清中HBV DNA降低53.07%(P<0.01)。HSA-IFNα-2b 500 kU·L-1使HBV增强子Ⅰ活性下降40.04%(P<0.01)。结论构建了可用于药物评价的HBV复制细胞模型,HSA-IFNα-2b体外具有抗HBV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血清白蛋白 干扰素α-2b 融合蛋白 乙型肝炎病毒增强子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13
作者 许蓓 林芝莓 +1 位作者 殷杰 王晨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9期758-759,共2页
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INFα-2b)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4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予INFα-2b3MIU/d, 肌注, 30d后改隔日肌肉注射, 疗程6个月。并以同期未用干扰素治疗的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对照。观察用... 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INFα-2b)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4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予INFα-2b3MIU/d, 肌注, 30d后改隔日肌肉注射, 疗程6个月。并以同期未用干扰素治疗的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对照。观察用药3个月, 6个月后血清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和治疗反应率。结果 INFα-2b治疗组治疗3个月、6个月后, ALT复常率分别为52 0%和60 .4%; HBeAg阴转率分别为47. 9%、66. 6%; HBVDNA阴转率分别为43. 7%和58. 3%, 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INFα-2b治疗后完全反应率为45. 8%, 部分反应率为33 .3%, 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轻, 安全性良好。结论 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明显, 安全、使用方便, 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2b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INFα-2b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ALT复常率 DNA阴转率 重组人干扰素Α HbeAg 干扰素治疗 反应率 临床疗效 肌肉注射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 HbV 后血清 治疗组 显著性 组间差 治疗后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6基因与干扰素α-2b对黑色素瘤细胞A375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金宛宛 马新华 +2 位作者 赵明 陈仕胜 高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3122-3124,共3页
目的:探讨p16基因与干扰素(IFN)-α-2b对黑色素瘤A375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将pDC312CMV-p16质粒转染进黑色素瘤A375细胞;检测细胞内源性和外源性p16基因mRNA表达差异;予转染组与非转染组A375细胞不同浓度IFN-α-2b,光镜下观察细胞形... 目的:探讨p16基因与干扰素(IFN)-α-2b对黑色素瘤A375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将pDC312CMV-p16质粒转染进黑色素瘤A375细胞;检测细胞内源性和外源性p16基因mRNA表达差异;予转染组与非转染组A375细胞不同浓度IFN-α-2b,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检测IFN-α-2b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未转染组无p16基因表达,转染组表达p16基因;转染组较非转染组细胞抑制率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光镜下,转染组及IFN-α-2b处理后A375细胞均呈凋亡状态。IFN-α-2b可抑制A375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强(P<0.05);转染与给药存在交互效应(P<0.05)。结论:p16基因和IFN-α-2b均能抑制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且存在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P16 干扰素α-2b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超脉冲CO_2激光联合a-2b干扰素凝胶治疗扁平疣 被引量:6
15
作者 袁景桃 李俊杰 +1 位作者 王鲁梅 林绍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198-2199,共2页
目的评价高能超脉冲CO2激光联合α-2b干扰素凝胶治疗扁平疣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146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95例,采用高能超脉冲CO2激光汽化祛除后外涂α-2b干扰素凝胶,每日4次治疗扁平疣和对照组51例采用维A酸霜外涂,每晚1次... 目的评价高能超脉冲CO2激光联合α-2b干扰素凝胶治疗扁平疣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146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95例,采用高能超脉冲CO2激光汽化祛除后外涂α-2b干扰素凝胶,每日4次治疗扁平疣和对照组51例采用维A酸霜外涂,每晚1次治疗扁平疣,2个月后以皮疹的消退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痊愈率分别为95.8%、69.5%,副作用少。而对照组总有效率、痊愈率分别为82.4%、35.3%,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6P<0.05),表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高能超脉冲CO2激光联合α-2b干扰素凝胶治疗扁平疣更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超脉冲CO2激光 α-2b干扰素凝胶 扁平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影响因素及预后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何念海 马巧玉 顾长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79-382,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干扰素α 2b(干扰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影响疗效的因素和对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88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例配对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用重组干扰素α 2b3×106U ,每周3次 ,皮下注射 ,疗程3个月 ,对照组... 目的观察重组干扰素α 2b(干扰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影响疗效的因素和对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88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例配对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用重组干扰素α 2b3×106U ,每周3次 ,皮下注射 ,疗程3个月 ,对照组不用抗病毒治疗。42例开放病例根据治疗剂量分为3×106U和6×106U2组,治疗方法为每周3次或隔日1次,深皮下或肌肉注射,疗程3个月。结果用重组干扰素α 2b治疗的全部病例在治疗完成时、随访6个月、1~7年的有效应答率(完全应答 +部分应答,分别为55.8 %、58.8 %、61.9 %、57.9 %、58.5 %、56.1 %、52.6 %、45.5 %和50.0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3.6 %、13.6 %、15.9 %、15.9 %、13.6 %、15.0 %、15.2 %、11.1 %和7.7 %),P<0.05或P<0.01。6×106 U和3×106 U治疗组间有效应答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度慢性肝炎、治疗前ALT>100IU/L、病程短于3年、女性病人和治疗开始后有发热者的疗效较好(P<0.05)。治疗组的长期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效应答病例的长期预后显著优于无应答病例(P<0.05)。结论重组干扰素α 2b是一种肯定有效的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干扰素治疗可改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2-2b 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2b工程菌的培养与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姚文兵 许敏 +1 位作者 吴梧桐 沈子龙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62-465,共4页
用均匀设计法对重组人干扰素α-2b基因工程菌的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摇瓶培养基组成为:每升含蛋白胨10 g、葡萄糖6 g、酵母粉5 g、Na2HPO4 6 g、KH2PO4 2 g、NH4Cl 0.8 g、NaCl 4 g、CaCl2 0.01 g、MgSO4 0.2 g,... 用均匀设计法对重组人干扰素α-2b基因工程菌的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摇瓶培养基组成为:每升含蛋白胨10 g、葡萄糖6 g、酵母粉5 g、Na2HPO4 6 g、KH2PO4 2 g、NH4Cl 0.8 g、NaCl 4 g、CaCl2 0.01 g、MgSO4 0.2 g,发酵表达条件为:pH 6.9,温度37℃,IPTG诱导后表达时间为5 h左右,装料量为20%。三批小试结果为:湿菌体平均产率18 g/L,生物活性3.93×108 IU/L。发酵罐三批中试放大试验,湿菌体平均产率为29 g/L,生物活性为6.68×108 IU/L发酵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2b 基因表达 发酵条件 Q78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转氨酶轻度升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旭 袁成民 +2 位作者 吴谙诏 鹿勇 赵玉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488-489,502,共3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苦参碱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对转氨酶轻度升高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抗病毒疗效,并从细胞免疫学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研究对象为随机选择CHB轻度患者60例,苦参碱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组及重组人干扰素α-2b组各30... 目的观察注射用苦参碱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对转氨酶轻度升高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抗病毒疗效,并从细胞免疫学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研究对象为随机选择CHB轻度患者60例,苦参碱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组及重组人干扰素α-2b组各30例,观察治疗1个月ALT、AST及治疗3个月HBeAg定量、HBV DNA载量变化;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各亚群数量。结果治疗3个月HBV DNA载量、HBeAg定量显著降低,CD3+T、CD4+T和CD8+T细胞计数均显著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苦参碱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对于CHB转氨酶轻度升高的患者有较好的抗病毒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干扰素α-2b 苦参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干扰素α-2b体外抗乙肝病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邬婧 戎隆富 +2 位作者 程婷 许培 宋礼华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2期25-28,共4页
研究聚乙二醇化重组人干扰素α-2b(PEG-IFN)和重组人干扰素α-2b(IFN)的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以HepG2.2.15为细胞模型,采用MTT法考察两种药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分别以高、中、低剂量的PEG-IFN和IFN每隔一日反复作用细胞,连续8d,采用... 研究聚乙二醇化重组人干扰素α-2b(PEG-IFN)和重组人干扰素α-2b(IFN)的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以HepG2.2.15为细胞模型,采用MTT法考察两种药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分别以高、中、低剂量的PEG-IFN和IFN每隔一日反复作用细胞,连续8d,采用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的HBsAg来考察两种药物对病毒的抑制作用;将相同剂量的PEG-IFN和IFN模拟临床给药频率作用细胞一周,即PEG-IFN给药1次,IFN给药3次,观察细胞HBsAg的分泌情况,评价药效。PEG-IFN和IFN的TC50均>20000IU/mL,IC50分别为559.88、478.71IU/mL;反复给药时,高、中、低3个剂量组的PEG-IFN对病毒的抑制作用略低于同剂量的IFN;模拟临床给药一周后发现,PEG-IFN与IFN对病毒的抑制作用无明显差异。PEG-IFN和IFN在体外均可抑制HepG2.2.15细胞乙肝病毒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重组人干扰素α-2b HEPG2.2.15细胞 HbSA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α2b对慢性髓系白血病抗血管生成作用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利铭 虞咏知 +2 位作者 黄知平 张万胜 董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2期291-295,共5页
本研究旨在应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及K562细胞探讨干扰素-α2b在慢性髓系白血病(CML)中抗血管生成作用。用ELISA法检测K562细胞系培养上清液中VEGF和bFGF水平;应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103、102、10U/ml IFN-α2b作用K562细胞24... 本研究旨在应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及K562细胞探讨干扰素-α2b在慢性髓系白血病(CML)中抗血管生成作用。用ELISA法检测K562细胞系培养上清液中VEGF和bFGF水平;应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103、102、10U/ml IFN-α2b作用K562细胞24、36、48小时VEGF、bFGF mRNA的表达;通过MTT法、Transwell室及体外微管形成实验研究K562细胞培养上清液及IFN-α2b对HUVEC增殖、迁移及体外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K562细胞系表达和分泌VEGF和bFGF,细胞培养上清液能明显促进HUVEC的增殖、迁移、体外微管形成,其作用随着细胞培养上清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强;IFN-α10U/ml作用K562细胞24、36、48小时,VEGF相对表达量为1.64±0.18、1.49±0.14、1.31±0.05,bFGF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53±0.10、1.29±0.15、0.79±0.13(p=0.002),随着药物浓度增高,细胞VEGF、bFGF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差异。结论:CML存在血管新生,K562细胞分泌和表达促血管新生因子VEGF和bFGF,促进HUVEC的增殖、迁移、体外微管形成,干扰素通过抑制HUVEC的增殖、迁移、微管形成,下调K562细胞VEGF和bFGF mRNA表达,具有一定程度的抗血管新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2b 慢性髓系白血病 VEGF bF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