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宽方位角地震资料噪声压制技术 被引量:19
1
作者 田彦灿 王西文 +2 位作者 彭更新 王小卫 苏勤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7-191,332+156,共5页
宽方位角地震数据采样不满足数据采样相对均匀的要求,其主要特征为:①实际地震道相邻道之间距离小于理论道间距;②横向炮检距越大,相邻道之间距离越小,其变化率也越大,检波线的空间采样越不规则。宽方位角地震数据的上述特点导致能量较... 宽方位角地震数据采样不满足数据采样相对均匀的要求,其主要特征为:①实际地震道相邻道之间距离小于理论道间距;②横向炮检距越大,相邻道之间距离越小,其变化率也越大,检波线的空间采样越不规则。宽方位角地震数据的上述特点导致能量较强的折射波、面波等线性噪声的时距曲线形态随着横向炮检距的增大而向双曲线变化,因此用常规线性干扰波压制技术不能完全消除线性噪声。为此,本文分析了线性时差校正联合二维傅里叶变换滤波技术及基于十字交叉排列的三维锥形滤波技术压制宽方位角线性干扰波的效果,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可从不同角度调整地震数据的空间采样,使其变得均匀,满足不同域的转换算法对空间采样的要求,均能很好地压制宽方位角地震数据的线性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方位角地震数据 线性时差 傅里叶变换滤 三维锥形滤 十字交叉排列 干扰波压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垦东滩浅海地区地震勘探技术 被引量:6
2
作者 崔汝国 曹国滨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21-24,177+9,共6页
垦东滩浅海地区的环境特点给地震勘探带来很多难点,具体表现为:①地表条件变化大,地震激发、接收条件差,且易形成多个虚反射界面,引起多种干扰波,影响了地震资料的品质;②由于潮汐和海水的影响,检波器定位困难,影响资料处理精度;③受自... 垦东滩浅海地区的环境特点给地震勘探带来很多难点,具体表现为:①地表条件变化大,地震激发、接收条件差,且易形成多个虚反射界面,引起多种干扰波,影响了地震资料的品质;②由于潮汐和海水的影响,检波器定位困难,影响资料处理精度;③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过渡带地震采集会存在多种观测方式,从而影响过渡带资料的无缝拼接;④在水域中采用气枪震源激发、水中压电检波器接收,在陆滩区采用炸药震源激发、沼泽压电检波器接收,造成地震波能量、频率和相位的较大差异。本文针对垦东滩浅海地区地震勘探的难点,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滩浅海地震勘探技术,具体包括:①地震采集技术,包括表层结构调查技术、地震波激发技术、地震波接收技术、检波器精确定位技术、观测系统设计技术;②地震处理技术,包括差异校正技术、虚反射和变周期海底鸣震压制技术。通过滩浅海地震勘探技术在垦东滩浅海地区的应用,得到的资料无论在信噪比和分辨率方面都有所提高,并且实现了多种观测方式地震资料的无缝拼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浅海 表层结构 激发 接收 观测系统 二次定位 差异校正 干扰波压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性目标识别处理技术在芳草湖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忠效 林娟 +1 位作者 舒华珍 妥军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3-18,7,共7页
岩性目标识别处理技术是地震资料处理的特色技术之一,为了更好地刻画岩性目标,识别尖灭点位置,针对芳草湖工区的地震成像难点,利用GeoEast处理系统的配套处理技术建立了针对岩性目标的处理技术和流程。通过压制干扰波增强了有效波的信噪... 岩性目标识别处理技术是地震资料处理的特色技术之一,为了更好地刻画岩性目标,识别尖灭点位置,针对芳草湖工区的地震成像难点,利用GeoEast处理系统的配套处理技术建立了针对岩性目标的处理技术和流程。通过压制干扰波增强了有效波的信噪比;利用反褶积使子波压缩振幅一致性得到改善,成像精度提高;叠前时间偏移流程准确确定出反射点的真实位置;提高纵向分辨率技术使高频频带得到拓宽,分辨率得到加强。该方法的应用落实了芳草湖探区的构造形态,实现了高精度地震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目标识别 干扰波压制 反褶积 叠前时间偏移 纵向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