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扰抖动的非线性损伤及抑制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葛宁 冯重熙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4-40,共7页
输入抖动与码速调整过程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将会产生一种低频的干扰抖动。这一干扰抖动的存在,会使近年来提出的减小抖动方法的抖动转移特性劣化。本文提出干扰抖动的概念,讨论了干扰抖动产生的机理。结果表明,当输入码流中有与塞入... 输入抖动与码速调整过程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将会产生一种低频的干扰抖动。这一干扰抖动的存在,会使近年来提出的减小抖动方法的抖动转移特性劣化。本文提出干扰抖动的概念,讨论了干扰抖动产生的机理。结果表明,当输入码流中有与塞入率相近频率的输入抖动时,由于非线性效应会产生较大的低频干扰抖动损伤。文中分析了干扰抖动下的抖动转移特性,提出了抑制这一干扰抖动的方法和干扰抖动的测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速调整 抖动 干扰抖动 非线性 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界网络抖动对数据包时间间隔测量的影响
2
作者 王昌达 王志斌 周从华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492-2496,共5页
基于IP数据包传输间隔时间变化通信的IP时间隐通道具有较好的隐蔽性,但它易受数据包有界网络抖动的干扰。针对网络中的有界抖动降低IP时间隐通道鲁棒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有界网络抖动与IP时间隐通道通信鲁棒性关系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假... 基于IP数据包传输间隔时间变化通信的IP时间隐通道具有较好的隐蔽性,但它易受数据包有界网络抖动的干扰。针对网络中的有界抖动降低IP时间隐通道鲁棒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有界网络抖动与IP时间隐通道通信鲁棒性关系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假设通道中的每次抖动均在有界范围内符合均匀分布,以概率统计为理论基础,建立了IP时间隐通道中数据包时间间隔与数据包传输抖动范围的函数关系,能够用于评估有界网络抖动对于时间隐通道鲁棒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这种数学模型,在有界网络抖动环境中能够实现0误码率的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时间隐蔽信道 时间间隔 抖动干扰 有界抖动 编码机制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