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特征空间的相干干扰抑制技术 被引量:5
1
作者 赵永波 张守宏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55-460,共6页
该文把多线性约束和特征空间技术相结合,提出了基于特征空间的多约束最小方差波束形成器(EM-CMVB),该波束形成器可以有效抑制相干干扰。EMCMVB是利用估计得到的相干干扰方向和阵列信号相关矩阵特征分解来得到修改的信号子空间,再把多约... 该文把多线性约束和特征空间技术相结合,提出了基于特征空间的多约束最小方差波束形成器(EM-CMVB),该波束形成器可以有效抑制相干干扰。EMCMVB是利用估计得到的相干干扰方向和阵列信号相关矩阵特征分解来得到修改的信号子空间,再把多约束最小方差波束形成器(MCMVB)的权矢量向修改的信号子空间投影来得出新的权矢量。经分析表明,EMCMVB的性能优于MCMVB的性能。最后,给出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证实了EMCMVB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波束形成 特征空间 相干干扰抑制技术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码分多址系统中的并行干扰抑制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任品毅 朱世华 汪勇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研究了宽带码分多址系统中两级并行干扰对消算法 (PIC)的性能 ,并通过基于MATLAB和COSSAP软件平台的系统仿真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研究和仿真结果都表明 ,PIC算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对系统的误码性能都有较大程度的改进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 研究了宽带码分多址系统中两级并行干扰对消算法 (PIC)的性能 ,并通过基于MATLAB和COSSAP软件平台的系统仿真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研究和仿真结果都表明 ,PIC算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对系统的误码性能都有较大程度的改进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基本能够保证系统误码性能的稳定性 ,是一类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算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分多址 并行干扰对消算法 误码率 宽带码分多址 干扰抑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子系统电磁兼容分析方法与干扰抑制技术专辑-主编述评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波 《电源学报》 CSCD 2017年第3期181-182,共2页
电磁兼容是高频、高功率密度、大容量电力电子系统面临的共性问题,是电力电子系统可靠、稳定运行的基本保证.为了集中展现电力电子系统电磁兼容的建模与分析方法、测试技术、电磁干扰抑制技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电源学报特别... 电磁兼容是高频、高功率密度、大容量电力电子系统面临的共性问题,是电力电子系统可靠、稳定运行的基本保证.为了集中展现电力电子系统电磁兼容的建模与分析方法、测试技术、电磁干扰抑制技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电源学报特别推出“电力电子系统电磁兼容分析方法与干扰抑制技术”专辑.本专辑征文得到了国内各高校和企业同行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经过认真细致的评审,录用17篇论文,其中电力电子系统电磁兼容建模方法4篇;电力电子系统参数辨识及测量方法2篇;无源滤波器抑制电力电子系统电磁干扰特性分析2篇;PWM调制抑制电力电子系统电磁干扰6篇;电磁兼容理论的实际应用研究3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系统 电磁兼容分析 干扰抑制技术 专辑 电磁干扰特性 述评 主编 系统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闪电探测仪中干扰抑制技术
4
作者 李蕾 薛剑波 《电子测量技术》 2004年第4期5-6,共2页
闪电探测仪的工作环境恶劣,提高仪器的抗干扰性至关重要。文中分析干扰的主要来源,并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提出提高系统抗干扰性能的措施。实际应用已验证这些措施的有效性,并取得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干扰抑制技术 干扰性能 探测仪 验证 硬件 软件 系统 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CDMA系统中的干扰抑制技术
5
作者 张健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6-29,共4页
首先简要分析了DS/CDMA系统中多址干扰、多径干扰和窄带干扰的单独抑制技术。然后重点讨论了三种干扰同时存在时的多种干扰综合抑制技术,包括基于联合检测的综合抑制技术和基于自适应信号处理的综合抑制技术。
关键词 码分多址 干扰抑制技术 DS/CD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子系统电磁兼容分析方法与干扰抑制技术”专辑征文启事
6
《电源学报》 CSCD 2016年第1期132-132,共1页
电磁兼容问题是以高频、高功率密度、大容量和小型化为特征的现代电力电子系统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电力电子系统长期稳定工作的前提。尤其随着SiC、GaN等高频、高压器件的技术突破和商业化,电力电子系统的电磁兼容理论和设计方法需要进一... 电磁兼容问题是以高频、高功率密度、大容量和小型化为特征的现代电力电子系统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电力电子系统长期稳定工作的前提。尤其随着SiC、GaN等高频、高压器件的技术突破和商业化,电力电子系统的电磁兼容理论和设计方法需要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系统 电磁兼容分析 干扰抑制技术 征文 专辑 高功率密度 兼容问题 稳定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自适应干扰抑制系统及实现技术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陆斌 李正茂 李乐民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3期466-470,共5页
针对码率较高、实时性强的扩频抗干扰接力通信系统的窄带干扰抑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SP器件并行实现的自适应干扰抑制滤波器的设计。该系统是针对DSP器件的特点,采用TMS320C30数字信号处理器及IMSA110专用滤... 针对码率较高、实时性强的扩频抗干扰接力通信系统的窄带干扰抑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SP器件并行实现的自适应干扰抑制滤波器的设计。该系统是针对DSP器件的特点,采用TMS320C30数字信号处理器及IMSA110专用滤波器并行处理的设计方法,实现了最高数据吞吐率为20Mbps的自适应滤波器,从而为高速实时自适应干扰抑制滤波器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滤波 干扰抑制技术 数字信号处理 扩频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频通信抗干扰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永顺 贾鑫 朱卫纲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136-140,共5页
对扩频通信抗干扰技术进行了概述,详细总结了直接序列扩频通信常用的预测技术、变换域干扰抑制技术、码辅助技术三种抗干扰技术和跳频通信常用的自适应跳频技术、分集合并技术两种抗干扰技术的研究进展;通过分析现有扩频通信抗干扰技术... 对扩频通信抗干扰技术进行了概述,详细总结了直接序列扩频通信常用的预测技术、变换域干扰抑制技术、码辅助技术三种抗干扰技术和跳频通信常用的自适应跳频技术、分集合并技术两种抗干扰技术的研究进展;通过分析现有扩频通信抗干扰技术的优缺点,预测了扩频通信抗干扰技术进一步研究方向,为扩频通信抗干扰技术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频通信抗干扰 预测技术 变换域干扰抑制技术 码辅助技术 自适应跳频技术 分集合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智能探测试验系统
9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人工智能是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前沿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学,是继三次工业革命后的又一次重要技术革命,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自然语言理解、人机交互、智能决策控制等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在雷达上有大的应用突破。近些年来,提出的... 人工智能是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前沿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学,是继三次工业革命后的又一次重要技术革命,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自然语言理解、人机交互、智能决策控制等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在雷达上有大的应用突破。近些年来,提出的智能雷达概念是一个新的雷达系统概念,也是未来雷达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雷达智能探测技术包含了诸多的研究方向,包括了雷达智能信息处理技术,雷达智能杂波抑制技术以及干扰抑制技术、目标识别以及智能的雷达资源分配和调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抑制技术 杂波抑制 人工智能技术 自然语言理解 智能探测 资源分配 智能决策 人机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