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旋扁管干式蒸发器的传热性能 被引量:3
1
作者 尹应德 朱冬生 +3 位作者 孙晋飞 李修真 刘峰 王洪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18-1325,共8页
对螺旋扁管干式蒸发器(TDE)和常规折流板干式蒸发器(BDE)的传热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研究了蒸发温度(Te)、冷凝温度(Tc)、管外壳程流体Reynolds数(Reo)和热通量(qi)对传热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Te、Reo和qi的增大,TDE和BDE的传热性能... 对螺旋扁管干式蒸发器(TDE)和常规折流板干式蒸发器(BDE)的传热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研究了蒸发温度(Te)、冷凝温度(Tc)、管外壳程流体Reynolds数(Reo)和热通量(qi)对传热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Te、Reo和qi的增大,TDE和BDE的传热性能均提高。随着Tc的增大,TDE和BDE的传热性能降低。对装配TDE和BDE的风冷热泵分别进行了测试,测试表明,在相同制冷工况下,TDE的总传热系数比BDE提高了36.3%,风冷热泵的制冷性能系数(COP)相应地提高了6.0%;在相同制热工况下,TDE的总传热系数比BDE提高了41.7%,风冷热泵的制热COP值相应地提高了15.8%;说明TDE可应用于风冷热泵,且其性能优于B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扁管 干式蒸发器 传热系数 相变 热力学 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型内螺旋翅片管氟利昂12干式蒸发器传热强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陆应生 庄礼贤 +4 位作者 阮志强 谭盈科 陈广怀 谢裕林 刘行钊 《制冷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3期14-20,共7页
本文是一篇关于利用整体型内螺旋翅片管强化沸利昂12干式蒸发器传热的试验报告。文章报道了试验研究的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整体型内螺旋翅片管用于氟利昂干式蒸发器的流动沸腾传热是非常有效的。在相同操作工况下,它的总传热系数比光滑... 本文是一篇关于利用整体型内螺旋翅片管强化沸利昂12干式蒸发器传热的试验报告。文章报道了试验研究的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整体型内螺旋翅片管用于氟利昂干式蒸发器的流动沸腾传热是非常有效的。在相同操作工况下,它的总传热系数比光滑管提高60%左右,即可节约换热面积37%。管束试验结果为中央空调机干式蒸发器提供了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式蒸发器 翅片管 整体型 传热强化 总传热系数 内螺旋 利昂 光滑管 满液式蒸发器 载冷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冷热泵用新型干式蒸发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尹应德 孙晋飞 +2 位作者 朱冬生 刘峰 王洪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57-1263,共7页
针对传统折流板管壳干式蒸发器存在换热性能不佳和阻力大的问题,基于非对称空间传热理念,提出一种新型顺紊流自支撑型干式蒸发器,并将其装配在风冷热泵上进行实验测试研究。测试结果表明:风冷热泵的制冷量为52.33k W,制冷性能系数为2.47... 针对传统折流板管壳干式蒸发器存在换热性能不佳和阻力大的问题,基于非对称空间传热理念,提出一种新型顺紊流自支撑型干式蒸发器,并将其装配在风冷热泵上进行实验测试研究。测试结果表明:风冷热泵的制冷量为52.33k W,制冷性能系数为2.47,制热量为63.32 k W,制热性能系数为3.0。实验对比配置传统折流板管壳干式蒸发器的同型号风冷热泵,其干式蒸发器的换热面积减少33.3%,制冷性能系数提高6.0%,制热性能系数提高15.8%,制冷剂充注量减少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冷热泵 干式蒸发器 顺紊流 非对称空间传热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水机组用干式蒸发器优化设计
4
作者 郭宪民 《制冷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3期36-41,共6页
本文在资料[3]提出的新的设计方法的基础上,以消耗铜材重量为目标函数对干式蒸发器进行了优化分析,提供一种使设计方案最佳的方法。计算结果表明,优化效果是明显的,对节约有色金属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干式蒸发器 优化设计 有色金属材料 换热系数 优化效果 设计方案 热流密度 折流板 目标函数 冷凝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式蒸发器制冷剂分配模拟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叶安琪 王吉进 +4 位作者 钟衡 陈传宝 江辉民 倪龙 姚杨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3-80,共8页
换热管制冷剂分配不均是制约干式蒸发器性能的主要因素。为改善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增设分液管和孔板两种优化方案,并利用CFD模拟和传热计算分析优化后各换热管分液均匀性、压降水平以及蒸发器换热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最优分液管... 换热管制冷剂分配不均是制约干式蒸发器性能的主要因素。为改善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增设分液管和孔板两种优化方案,并利用CFD模拟和传热计算分析优化后各换热管分液均匀性、压降水平以及蒸发器换热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最优分液管方案及最优孔板方案混合相的均匀性相比样本分别提高了56.60%和60.80%,虽然带来了更大的压力损失,蒸发器换热量仍然可以提高19.69%和23.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分配 制冷剂 分液装置 传热系数 干式蒸发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源热泵用干式壳管式蒸发器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6
作者 沈朝 姜益强 姚杨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6-71,共6页
提出了一种具有自动除污功能的干式壳管式污水换热器.从制冷系统热动力学的理论出发,结合两相流理论,建立了干式壳管式污水蒸发器分布参数数学模型.首次采用两侧流体相互迭代与单侧流体单向求解相结合的方式对模型进行编程求解.通过污... 提出了一种具有自动除污功能的干式壳管式污水换热器.从制冷系统热动力学的理论出发,结合两相流理论,建立了干式壳管式污水蒸发器分布参数数学模型.首次采用两侧流体相互迭代与单侧流体单向求解相结合的方式对模型进行编程求解.通过污水热泵实验台的实验数据同模拟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学模型与求解方法的准确性.模拟结果表明,蒸发器内制冷剂侧压力降最大为0.34 k Pa,可以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源热泵 干式蒸发器 除污 分布参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式壳管式蒸发器内新型分液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8
7
作者 孙文卿 屈静 鹿世化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6-62,共7页
干式壳管式蒸发器内各管间制冷剂的流量分配不均会带来蒸发器换热效果的下降。本文通过CFD商用软件对干式壳管式蒸发器内流量分配情况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分液器,用于平衡各管间的流量分配情况。数值模拟与可视化实验的流... 干式壳管式蒸发器内各管间制冷剂的流量分配不均会带来蒸发器换热效果的下降。本文通过CFD商用软件对干式壳管式蒸发器内流量分配情况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分液器,用于平衡各管间的流量分配情况。数值模拟与可视化实验的流场信息对比,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可靠性。搭建了实验台,设计并制造了锥形分液器,将分液器安装于冷水机组上进行了整机性能的多个工况实测实验,结果表明:加装分液器后蒸发器进出口压降由原来的约15 k Pa下降到约3 k Pa,整机COP提高约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式蒸发器 流量分配 锥形分液器 制冷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喷雾降膜蒸发器与干式和满液式蒸发器的技术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余建华 何辉 《铁道标准设计》 2008年第S1期128-130,共3页
通过理论和实际应用中的比较分析,客观评价干式和满液式蒸发器各自的技术优势,同时也指出了二者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还特别介绍高压喷雾降膜蒸发器的构造和其工作原理及技术特性,并认为高压喷雾降膜蒸发器兼有满液式蒸发器和干式蒸... 通过理论和实际应用中的比较分析,客观评价干式和满液式蒸发器各自的技术优势,同时也指出了二者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还特别介绍高压喷雾降膜蒸发器的构造和其工作原理及技术特性,并认为高压喷雾降膜蒸发器兼有满液式蒸发器和干式蒸发器的种种优点且克服了其不足,因而应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式蒸发器 满液式蒸发器 降膜沸腾 高压喷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发器入口结构流量分配特性及优化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珂 廖家干 +1 位作者 王永庆 刘遵超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2-66,88,共6页
制冷剂流量分配不均是影响蒸发器换热性能的重要因素,为了降低干式管壳式蒸发器中制冷剂流量分配不均匀性,建立了一种干式管壳式蒸发器入口段模型,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无分流板、等圆开孔分流板、优化开孔分流板三种结构下管程单相制... 制冷剂流量分配不均是影响蒸发器换热性能的重要因素,为了降低干式管壳式蒸发器中制冷剂流量分配不均匀性,建立了一种干式管壳式蒸发器入口段模型,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无分流板、等圆开孔分流板、优化开孔分流板三种结构下管程单相制冷剂流量分配均匀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无分流板结构相比,等圆开孔分流板结构下制冷剂流量整体分配均匀性提高75.1%~79.8%,优化开孔结构下制冷剂流量整体分配均匀性提高93.5%~94.2%,其中管箱和换热管中的涡流是导致流量分配不均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式蒸发器 分流板 流量分配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