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传统折流板管壳干式蒸发器存在换热性能不佳和阻力大的问题,基于非对称空间传热理念,提出一种新型顺紊流自支撑型干式蒸发器,并将其装配在风冷热泵上进行实验测试研究。测试结果表明:风冷热泵的制冷量为52.33k W,制冷性能系数为2.47...针对传统折流板管壳干式蒸发器存在换热性能不佳和阻力大的问题,基于非对称空间传热理念,提出一种新型顺紊流自支撑型干式蒸发器,并将其装配在风冷热泵上进行实验测试研究。测试结果表明:风冷热泵的制冷量为52.33k W,制冷性能系数为2.47,制热量为63.32 k W,制热性能系数为3.0。实验对比配置传统折流板管壳干式蒸发器的同型号风冷热泵,其干式蒸发器的换热面积减少33.3%,制冷性能系数提高6.0%,制热性能系数提高15.8%,制冷剂充注量减少7.1%。展开更多
提出了一种具有自动除污功能的干式壳管式污水换热器.从制冷系统热动力学的理论出发,结合两相流理论,建立了干式壳管式污水蒸发器分布参数数学模型.首次采用两侧流体相互迭代与单侧流体单向求解相结合的方式对模型进行编程求解.通过污...提出了一种具有自动除污功能的干式壳管式污水换热器.从制冷系统热动力学的理论出发,结合两相流理论,建立了干式壳管式污水蒸发器分布参数数学模型.首次采用两侧流体相互迭代与单侧流体单向求解相结合的方式对模型进行编程求解.通过污水热泵实验台的实验数据同模拟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学模型与求解方法的准确性.模拟结果表明,蒸发器内制冷剂侧压力降最大为0.34 k Pa,可以忽略不计.展开更多
干式壳管式蒸发器内各管间制冷剂的流量分配不均会带来蒸发器换热效果的下降。本文通过CFD商用软件对干式壳管式蒸发器内流量分配情况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分液器,用于平衡各管间的流量分配情况。数值模拟与可视化实验的流...干式壳管式蒸发器内各管间制冷剂的流量分配不均会带来蒸发器换热效果的下降。本文通过CFD商用软件对干式壳管式蒸发器内流量分配情况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分液器,用于平衡各管间的流量分配情况。数值模拟与可视化实验的流场信息对比,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可靠性。搭建了实验台,设计并制造了锥形分液器,将分液器安装于冷水机组上进行了整机性能的多个工况实测实验,结果表明:加装分液器后蒸发器进出口压降由原来的约15 k Pa下降到约3 k Pa,整机COP提高约5%。展开更多
文摘针对传统折流板管壳干式蒸发器存在换热性能不佳和阻力大的问题,基于非对称空间传热理念,提出一种新型顺紊流自支撑型干式蒸发器,并将其装配在风冷热泵上进行实验测试研究。测试结果表明:风冷热泵的制冷量为52.33k W,制冷性能系数为2.47,制热量为63.32 k W,制热性能系数为3.0。实验对比配置传统折流板管壳干式蒸发器的同型号风冷热泵,其干式蒸发器的换热面积减少33.3%,制冷性能系数提高6.0%,制热性能系数提高15.8%,制冷剂充注量减少7.1%。
文摘提出了一种具有自动除污功能的干式壳管式污水换热器.从制冷系统热动力学的理论出发,结合两相流理论,建立了干式壳管式污水蒸发器分布参数数学模型.首次采用两侧流体相互迭代与单侧流体单向求解相结合的方式对模型进行编程求解.通过污水热泵实验台的实验数据同模拟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学模型与求解方法的准确性.模拟结果表明,蒸发器内制冷剂侧压力降最大为0.34 k Pa,可以忽略不计.
文摘干式壳管式蒸发器内各管间制冷剂的流量分配不均会带来蒸发器换热效果的下降。本文通过CFD商用软件对干式壳管式蒸发器内流量分配情况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分液器,用于平衡各管间的流量分配情况。数值模拟与可视化实验的流场信息对比,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可靠性。搭建了实验台,设计并制造了锥形分液器,将分液器安装于冷水机组上进行了整机性能的多个工况实测实验,结果表明:加装分液器后蒸发器进出口压降由原来的约15 k Pa下降到约3 k Pa,整机COP提高约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