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农耕区大气干湿沉降通量特征监测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
杨鹏至
郭军
肖粤新
李聪
陈方伟
汤恒佳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24 |
0 |
|
|
2
|
干、湿大气环流模式中地表增温的经向分布及其机制 |
李娟
夏炎
杨军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
3
|
九龙江流域大气氮干沉降 |
陈能汪
洪华生
肖健
张珞平
王吉苹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50
|
|
|
4
|
成都经济区As等元素大气干湿沉降通量及来源研究 |
汤奇峰
杨忠芳
张本仁
冯海艳
王洪翠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62
|
|
|
5
|
大庆市大气干湿沉降重金属元素通量及来源 |
汤洁
李娜
李海毅
卞建民
李昭阳
崔玉军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8
|
|
|
6
|
福建省兴化湾大气重金属的干湿沉降 |
龚香宜
祁士华
吕春玲
王伟
苏秋克
方敏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33
|
|
|
7
|
北京平原区元素的大气干湿沉降通量 |
丛源
陈岳龙
杨忠芳
侯青叶
王洪翠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55
|
|
|
8
|
7A04和2A12铝合金在吐鲁番干热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 |
李慧艳
方月华
肖葵
郭春云
董超芳
李晓刚
|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
2014 |
8
|
|
|
9
|
河北典型农田大气重金属干沉降通量及来源解析 |
张国忠
黄威
潘月鹏
顾梦娜
吕雪梅
倪雪
何月欣
刘博文
王跃思
田世丽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8
|
|
|
10
|
吉林省西部地区大气干湿沉降元素通量及来源 |
李波
刘娅
姚燕
方芳
张志强
徐学纯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0
|
|
|
11
|
典型大气污染物在不同下垫面上干沉积速率的动态变化及空间分布 |
张艳
王体健
胡正义
徐成凯
|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
2004 |
70
|
|
|
12
|
GPS水汽遥感中的大气干延迟局地订正模型研究 |
谷晓平
王长耀
王汶
|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7
|
|
|
13
|
太湖氮磷大气干湿沉降时空特征 |
刘涛
杨柳燕
胡志新
孙一宁
|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
2012 |
21
|
|
|
14
|
重工业区空气和大气干湿沉降物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 |
苗迎
孔祥胜
李成展
|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
15
|
大气干湿沉降:地下河多环芳烃的重要来源——以广西清水泉地下河为例 |
孔祥胜
苗迎
|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3
|
|
|
16
|
广西大石围天坑群有机氯农药的大气干湿沉降 |
孔祥胜
祁士华
黄保健
张原
|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
17
|
南宁市郊空气和大气干湿沉降物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 |
孔祥胜
苗迎
|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1
|
|
|
18
|
利用原子荧光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研究济南市大气干湿沉降重金属含量及年沉降通量特征 |
赵西强
庞绪贵
王增辉
战金成
|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0
|
|
|
19
|
宁国市大气干湿沉降物地球化学特征及评价 |
刘超
杜国强
吴正
夏飞强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22 |
1
|
|
|
20
|
浙东沿海某地区大气干湿沉降对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 |
黄春雷
宋金秋
潘卫丰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