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丘陵沟壑区山地苹果林土壤干化及养分变异特征 被引量:32
1
作者 李青华 张静 +1 位作者 王力 王延平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03-514,共12页
揭示不同树龄苹果林土壤剖面水分特征及土壤养分演变规律,探明土壤干化引起的养分失衡原因,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苹果林地土壤水分、养分科学管理以及果园合理施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陕北米脂县为研究区,选取不同树龄山地苹果林为研... 揭示不同树龄苹果林土壤剖面水分特征及土壤养分演变规律,探明土壤干化引起的养分失衡原因,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苹果林地土壤水分、养分科学管理以及果园合理施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陕北米脂县为研究区,选取不同树龄山地苹果林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了7 a、10 a、18a、25 a、30 a和41 a苹果林地0~1 000 cm土层土壤湿度和0~30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析测定了深度范围内土壤干化情况、各养分指标丰缺状况及其随种植年限和土层深度的变异特征及不同树龄苹果林地60~300 cm土层土壤水分与养分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树龄山地苹果林深层土壤均出现严重或强烈干化,0~1 000 cm土层平均土壤含水量随树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再略有增加趋势。该地区不同树龄苹果林0~30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均处于极缺状态,全磷、速效磷含量较缺,速效钾含量中等。幼龄期果树土壤水分与有机质、全氮、碱解氮相关性显著,而盛果期及衰退期果树土壤水分与各养分含量相关性不显著。建议不同树龄果园除应采取蓄水保墒措施外,尤其应注重有机肥和氮肥投入,适当增施磷肥,可少施或不施钾肥。相较于由干化引起的养分失衡,该地区土壤干化问题更应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苹果林 土壤 干化指数 土壤养分 养分短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地面覆盖下黄土丘陵区干化土壤深层水分变化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珂萌 汪星 +3 位作者 汪有科 李群 吴九江 张敬晓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6-345,共10页
为了探寻黄土高原丘陵区干化土壤修复措施,采用野外试验,布设1000 cm深地下土柱,并在土柱表层进行9种不同覆盖处理(种植刺槐、苜蓿、柠条、枣树、早熟禾和覆盖石子、树枝、地布和白色地膜),以土柱表面完全裸露作为对照,用中子土壤水分... 为了探寻黄土高原丘陵区干化土壤修复措施,采用野外试验,布设1000 cm深地下土柱,并在土柱表层进行9种不同覆盖处理(种植刺槐、苜蓿、柠条、枣树、早熟禾和覆盖石子、树枝、地布和白色地膜),以土柱表面完全裸露作为对照,用中子土壤水分仪测量0~1000 cm不同深度土壤含水率,通过2014—2018年连续观测数据分析发现:在天然降水条件下刺槐、苜蓿、柠条和枣树处理试验年降水入渗深度表现为逐年减小,最终仅有100 cm,并在试验第2年后土壤含水率一直处在负增长状态,其中刺槐、苜蓿、柠条在第4年时1000 cm土柱水分均被消耗而降低,整个土柱干化程度加重,而枣树耗水较轻,300 cm以下的深层土壤干化程度并未加重;早熟禾年降水入渗深度可达300 cm,试验期间土壤水分消耗量小于当年降水量,0~300 cm以内干化土壤水分得到缓解;石子、树枝、地布和白色地膜的5年最大修复深度可达280、300、580、600 cm;石子和树枝覆盖的土壤水分缓解深度达700 cm,白色地膜和地布覆盖土壤水分缓解深度可达1000 cm;裸露地表在天然降水下土壤水分缓解深度达520 cm,土壤水分修复深度达24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覆盖措施 土壤干化指数 土壤水分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