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模型算法的低空机动目标跟踪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珊珊 李续武 周晓滨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22-224,228,共4页
针对地面防空警戒和跟踪雷达系统机动目标的跟踪,将适用于常速运动模式的常速模型,常加速运动模式的常加速模型和转弯运动模式的转弯模型组成模型集,使用交互式多模型算法对机动目标进行跟踪。仿真结果表明,其中的两种组合性能很好,不... 针对地面防空警戒和跟踪雷达系统机动目标的跟踪,将适用于常速运动模式的常速模型,常加速运动模式的常加速模型和转弯运动模式的转弯模型组成模型集,使用交互式多模型算法对机动目标进行跟踪。仿真结果表明,其中的两种组合性能很好,不仅能够精确跟踪到低空机动目标的运动形态,而且具有很好的收敛特性和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速模型 常加速模型 交互式多模型算法 机动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多速率交互式多模型算法
2
作者 田宏伟 敬忠良 +1 位作者 胡士强 胡洪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099-2102,共4页
为提高交互式多模型算法性能,在交互式多模型算法的框架下引入了"当前"统计模型和多速率常速模型,开发了自适应多速率交互式多模型算法.MonteCarlo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多速率交互式多模型算法在减少计算量的同时,跟踪滤波效... 为提高交互式多模型算法性能,在交互式多模型算法的框架下引入了"当前"统计模型和多速率常速模型,开发了自适应多速率交互式多模型算法.MonteCarlo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多速率交互式多模型算法在减少计算量的同时,跟踪滤波效果优于采用常速和常加速模型的标准交互式多模型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目标 目标跟踪 交互式多模型 多速率常速模型 当前统计模型 小波变换 自适 应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转弯模型的交互多模型算法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华楠 刘高峰 顾雪峰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41-244,248,共5页
以强机动目标跟踪为背景,在分析常速转弯模型和IMM算法基础上,基于"当前"统计模型的设计思路,提出了自适应转弯模型。通过机动频率系数和角加速度方差修正常速转弯模型的系统状态噪声方差矩阵,设计了不同角速率的转弯模型集,... 以强机动目标跟踪为背景,在分析常速转弯模型和IMM算法基础上,基于"当前"统计模型的设计思路,提出了自适应转弯模型。通过机动频率系数和角加速度方差修正常速转弯模型的系统状态噪声方差矩阵,设计了不同角速率的转弯模型集,给出了相应模型的状态转移概率,建立了一种自适应转弯模型的交互多模型算法。Monte Carlo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性能优于其它IMM算法,且计算量小,便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目标跟踪 常速转弯模型 自适应转弯模型 交互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研究指导层速度解释方法探索及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冯全雄 黄兆林 葛勇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5年第3期171-178,共8页
南海某三维区地质情况复杂,加之受浅层气和大断层的影响,层速度反演得到的速度谱起伏变化很大,能量团不够收敛,使得该区层速度解释具有多解性。通过理论模型试验,探索了复杂情况下进行层速度解释的工作思路与方法。设计了3种层速度模型... 南海某三维区地质情况复杂,加之受浅层气和大断层的影响,层速度反演得到的速度谱起伏变化很大,能量团不够收敛,使得该区层速度解释具有多解性。通过理论模型试验,探索了复杂情况下进行层速度解释的工作思路与方法。设计了3种层速度模型和2种层速度解释方案,对研究区地下情况进行了模拟。通过相干速度反演及时深转换结果的对比,认为该区最佳层速度解释方案应该是拾取层速度的宏观趋势,而不是拾取谱相干能量的最大值;以此解释方案建立了全区速度场,利用三维图偏移方法进行了构造成图。钻井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层速度解释方法 常速层状模型 反演方法 地质条件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quilibrium and kinetics of adsorption of Ca(Ⅱ) ions onto KCTS and HKCTS
5
作者 丁萍 黄可龙 +2 位作者 杨桦 李桂银 刘艳飞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2期277-284,共8页
The adsorption of Ca( II ) ions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ehitosan a-ketoglutaric acid (KCTS) and hydroxamated chitosan a-ketoglutaric acid (HKCTS) was studied in a batch adsorption system. The Langmuir and Freun... The adsorption of Ca( II ) ions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ehitosan a-ketoglutaric acid (KCTS) and hydroxamated chitosan a-ketoglutaric acid (HKCTS) was studied in a batch adsorption system. The Langmuir and Freundlich adsorption models were applied to describing the equilibrium isotherms, and isotherm constants were determined. The kinetics of the adsorp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initial Ca(II) ions concentration, temperature and pH was investigated. The pseudo-first-order and second-order kinetic models were used to describe the kinetic data and the rate constants were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perimental data fit well to the Langmuir isotherms with a hig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2). The pseudo-second-order rate expression provides the best fitting kinetic model. The pseudo second-order kinetic model is indicated with the activation energy of 26.22 kJ/mol and 6.16 kJ/mol for KCTS and HKCTS, respectively.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overall rate of adsorption of Ca( II ) ions is likely to be controlled by the chemical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tosan α-ketoglutaric acid hydroxamated chitosan a-ketoglutaric acid Ca(II) ions adsorption kine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