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比推理辩护的常识模型困境及其解决策略 被引量:3
1
作者 任晓明 那顺乌力吉 解丽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4-111,共8页
20世纪60年代玛丽·赫西对类比推理辩护问题进行的探讨逐渐形成常识模型。但这一模型和规则存在难以解决的困难。哲学家巴萨反思常识模型,从而提出自己的模型,为类比进行辩护。但巴萨仅仅将类比论证的问题限定在逻辑的构建之上加以... 20世纪60年代玛丽·赫西对类比推理辩护问题进行的探讨逐渐形成常识模型。但这一模型和规则存在难以解决的困难。哲学家巴萨反思常识模型,从而提出自己的模型,为类比进行辩护。但巴萨仅仅将类比论证的问题限定在逻辑的构建之上加以辩护是不恰当的。这样辩护的哲学基础既不充分也不牢靠。类比推理是逻辑与心理交叉研究的模糊地带,需要将其放在更加深刻的逻辑哲学问题背景中,才能看到这一问题的实质。我们不仅需要从逻辑的角度,从技术上做出一个合理的辩护,也需要从哲学上对其背后所隐藏的哲学问题做出系统解答。一种更为合理的辩护策略是:关于类比论证的辩护需要从两方面进行,首先要建立合理的类比论证模型,并为这一模型进行哲学辩护。然后为其背后的逻辑与心理关系问题做出合理的哲学解答,从而支撑所建立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比推理辩护 常识模型 巴萨的模型 心理与逻辑之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常识模型的2型糖尿病伴低血糖意识受损患者疾病感知的混合方法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沈支佳 罗彩凤 +3 位作者 刘巧艳 步红兵 尹卫 朱冬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6期4590-4596,共7页
背景疾病感知对于患者的疾病管理和健康结局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文献鲜有报道2型糖尿病经胰岛素治疗后低血糖意识受损(IAH)患者疾病感知现状与特异性体验。目的基于常识模型,了解不同应对方式的胰岛素治疗后2型糖尿病伴IAH患者疾... 背景疾病感知对于患者的疾病管理和健康结局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文献鲜有报道2型糖尿病经胰岛素治疗后低血糖意识受损(IAH)患者疾病感知现状与特异性体验。目的基于常识模型,了解不同应对方式的胰岛素治疗后2型糖尿病伴IAH患者疾病感知现状与特异性体验,为2型糖尿病伴IAH患者疾病感知的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混合方法研究的解释性序列设计,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量性研究资料来源于2019年2—12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伴IAH患者,采用调查问卷〔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简易疾病感知问卷(BIPQ)、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由被调查者自填或研究人员代填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不同应对方式的2型糖尿病伴IAH患者BIPQ总分及疾病后果、时间特性、个人控制、治疗控制、疾病认同、疾病担忧、疾病理解能力、情绪反应因子得分;第二阶段的质性研究资料来源于量性研究中14例患者的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分析不同应对方式的2型糖尿病伴IAH患者疾病感知(疾病后果、个人控制、疾病认同、疾病担忧、疾病理解能力与情绪反应)存在差异的原因与真实体验。结果量性研究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33例,有效回收率为100.0%。133例2型糖尿病伴IAH患者中积极应对方式49例(36.8%),消极应对方式84例(63.2%)。积极应对的2型糖尿病伴IAH患者BIPQ总分及疾病后果、个人控制、疾病认同、疾病担忧、疾病理解能力、情绪反应因子得分高于消极应对者(P<0.05)。质性研究结果:访谈针对不同应对方式的2型糖尿病伴IAH患者各提出5个主题,积极应对者:难以采取适宜的预防、处理措施,症状识别敏感,社会交往受限,应激情绪、行为明显与疾病知识需求强烈;消极应对者:经验性识别低血糖,合理化IAH,否认受IAH影响,缺少疾病带来的心理波动体验与强调高血糖的危害。结论大部分2型糖尿病伴IAH患者的疾病应对方式为消极应对方式,不同应对方式的2型糖尿病伴IAH患者疾病感知体验具有特异性,医护人员应依据患者的疾病感知体验与应对方式提供专业性、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与情感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低血糖意识受损 胰岛素 疾病感知 应对方式 常识模型 混合方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识的特征和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梓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1999年第4期5-6,共2页
常识的表示与推理是知识领域中极其关键的研究问题。本文论述了常识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并从常识的逻辑内涵出发,用构造的方法给出常识模型,用之于检查知识推理的协调性,最后讨论了常识推理的不精确性问题。
关键词 常识模型 知识工程 专家系统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自我管理类型的画像研究
4
作者 倪明月 周云平 +3 位作者 冯鸿雁 刘汉荣 林鑫 姜云霞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17-1023,共7页
目的:基于自我调节常识模型,探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画像类型及影响因素,为精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4年3月—8月在山东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门诊就诊的29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 目的:基于自我调节常识模型,探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画像类型及影响因素,为精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4年3月—8月在山东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门诊就诊的29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运用聚类分析划分患者自我管理画像类型,结合Python软件的Wordcloud工具包可视化展示不同类型画像特征,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其影响因素。结果: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分为3类:低管理-放任忽视型(23.5%)、中管理-部分忽视型(56.7%)及高管理-全面自主型(19.8%)。年龄、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疾病感知和医学应对方式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存在明显异质性。医护人员应根据不同类型的画像特征,制定精准的护理干预方案,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自我管理 用户画像 聚类分析 自我调节常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疾病感知的描述性质性研究
5
作者 李棋 苏红 +3 位作者 郭温馨 陈宇斌 张灵慧 周郁秋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9-113,共5页
目的探索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疾病感知特征,为制订早期诊断和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自我调节常识模型为理论框架,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设计,通过目的抽样法选取15名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定向内容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 目的探索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疾病感知特征,为制订早期诊断和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自我调节常识模型为理论框架,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设计,通过目的抽样法选取15名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定向内容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共提炼7个主题(症状识别、疾病发生的原因、疾病的时间线、疾病的影响、疾病的治疗控制、疾病一致性、疾病的情绪表征)和15个亚主题。结论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缺乏对认知障碍的正确认知且存在负性感知。医护人员应重视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疾病感知问题并制订针对性的干预策略,以延缓或逆转其认知功能衰退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轻度认知障碍 疾病感知 自我调节常识模型 认知功能 痴呆 质性研究 老年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念修正的口腔癌患者疼痛管理方案内容的构建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荣娜 高骥 +3 位作者 郑晓燕 苏汐锡 刘黄菊 黄修妤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4期524-528,共5页
目的:构建基于信念修正的口腔癌患者疼痛管理方案内容。方法:采用半结构访谈、文献检索和德尔菲法,构建基于信念修正的口腔癌患者疼痛管理方案内容。结果:两轮函询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5、0.78,条目重要性和可操作性评分的肯德尔和谐... 目的:构建基于信念修正的口腔癌患者疼痛管理方案内容。方法:采用半结构访谈、文献检索和德尔菲法,构建基于信念修正的口腔癌患者疼痛管理方案内容。结果:两轮函询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5、0.78,条目重要性和可操作性评分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52、0.084和0.162、0.170(均P<0.001)。疼痛管理方案内容包括建立癌痛档案、认识疼痛以避免认知误区、理性看待镇痛药、接纳疼痛、出院指导、总结反馈6个一级条目,13个二级条目,18个三级条目。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基于信念修正的口腔癌患者疼痛管理方案内容具有可靠性、科学性,可为口腔癌患者疼痛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信念修正 疼痛管理 德尔菲法 自我调节常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