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咽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临床剂量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莹莹 林娟 +2 位作者 周卫兵 唐劲天 廖遇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79-885,共7页
目的:比较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和常规放射治疗(con-ventional radiotherapy,CRT)在鼻咽癌放疗中的剂量学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收集47例行IMRT的鼻咽癌患者(IMRT组),在制定IMRT计划的同时利用放疗... 目的:比较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和常规放射治疗(con-ventional radiotherapy,CRT)在鼻咽癌放疗中的剂量学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收集47例行IMRT的鼻咽癌患者(IMRT组),在制定IMRT计划的同时利用放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制定一套CRT放疗计划,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 volume histogram,DVH)、95%靶区覆盖率(95%target volumedose,V95)、放射生物模型预测的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ormal tissue complication probability,NTCP)评价两种放疗计划的临床剂量学特点。为了从临床上进一步验证该差异,另外收集47例同期行CRT的鼻咽癌患者(CRT组),比较和评价其与IMRT组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差异。结果:计划比较中,IMRT计划的各靶区V95均超过96%(96.83%~99.99%),尤其是亚临床病灶靶区的V95明显优于CRT计划。且IM-RT计划的脑干和脊髓等正常器官受照剂量明显低于CRT计划。临床观察结果显示,IMRT组的局部和完全缓解率、3年无进展生存率以及总生存率均优于CRT组。IMRT组的3级急性放射反应亦明显少于CRT组。晚期放射反应中,IMRT组未出现≥3级的口干反应,而CRT组1年后仍有21%患者有≥3级的口干反应。结论:IMRT能提高鼻咽癌靶区剂量,较CRT能有效地减少周围危险器官的受照剂量,减轻急慢性放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常规放疗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