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全油气系统多源复合成藏特征与有序分布模式 被引量:1
1
作者 金玉洁 王雷 +4 位作者 庞雄奇 陈君青 张现军 姜福杰 陈宝新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16-1332,共17页
塔里木盆地西南(塔西南)坳陷地处盆-山过渡带,发育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和侏罗系等多套优质烃源岩。这些烃源岩层的成因与分布没有关联性,但在多期构造演化与多期成藏作用的过程中形成了多来源油气复合的复杂油气藏。本文在... 塔里木盆地西南(塔西南)坳陷地处盆-山过渡带,发育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和侏罗系等多套优质烃源岩。这些烃源岩层的成因与分布没有关联性,但在多期构造演化与多期成藏作用的过程中形成了多来源油气复合的复杂油气藏。本文在全油气系统理论指导下,综合开展了油气地球化学、储层物性与油气藏产状特征分析,系统剖析了塔西南坳陷“全油气系统多源复合型油气藏”的油气成藏机制和有序分布模式。研究表明,塔西南坳陷多源复合-多期构造叠合-多动力改造耦合形成的复杂油气藏具有4个基本特征:(1)油气成藏具有寒武系、石炭系、二叠系和侏罗系多源供烃、混源充注以及构造控制的油气运聚特征。(2)加里东期、晚海西期及印支期—天山期多期构造叠加塑造了多形式的油气运移通道与多动力聚集系统,形成了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藏的差异聚集和有序分布特征。(3)系统演化过程中,自由动力场高孔-高渗储层控制常规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局限动力场低孔-低渗储层控制致密油气藏形成与分布,而束缚动力场源内超致密储层控制页岩油气藏形成与分布。(4)动力场形成演化过程中受应力和流体改造形成了裂缝型和孔洞型油气藏,导致多来源复合油气藏成因类型更加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造类油气藏 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藏 多来源复合全油气系统 油气成藏机制 化石能源 塔西南坳陷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