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烧结方式对羟基磷灰石陶瓷颗粒性能和蛋白吸附的影响
被引量:
6
1
作者
张慧杰
朱向东
+2 位作者
王辛龙
范红松
张兴栋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70-774,共5页
以常规马弗炉和微波烧结两种方式分别制备羟基磷灰石陶瓷颗粒,对其相组成、微观形貌、表面zeta电位以及蛋白吸附行为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显示,尽管两种烧结方式制备的羟基磷灰石陶瓷颗粒具有相同的相组成,但是它们的微观结构、表面zeta电...
以常规马弗炉和微波烧结两种方式分别制备羟基磷灰石陶瓷颗粒,对其相组成、微观形貌、表面zeta电位以及蛋白吸附行为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显示,尽管两种烧结方式制备的羟基磷灰石陶瓷颗粒具有相同的相组成,但是它们的微观结构、表面zeta电位和蛋白吸附行为存在明显差异.相对于常规烧结,微波烧结得到的颗粒具有丰富的微孔隙和接近于纳米尺度的晶粒尺寸,其表面zeta电位值更小,能够吸附更多的牛血清白蛋白和更少的溶菌酶.微波烧结在制备高生物活性纳米羟基磷灰石陶瓷上可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陶瓷
常规和微波烧结
表面特性
蛋白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烧结方式对羟基磷灰石陶瓷颗粒性能和蛋白吸附的影响
被引量:
6
1
作者
张慧杰
朱向东
王辛龙
范红松
张兴栋
机构
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出处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70-774,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科学基金(50802060)
973计划项目(G2005cb623901)
文摘
以常规马弗炉和微波烧结两种方式分别制备羟基磷灰石陶瓷颗粒,对其相组成、微观形貌、表面zeta电位以及蛋白吸附行为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显示,尽管两种烧结方式制备的羟基磷灰石陶瓷颗粒具有相同的相组成,但是它们的微观结构、表面zeta电位和蛋白吸附行为存在明显差异.相对于常规烧结,微波烧结得到的颗粒具有丰富的微孔隙和接近于纳米尺度的晶粒尺寸,其表面zeta电位值更小,能够吸附更多的牛血清白蛋白和更少的溶菌酶.微波烧结在制备高生物活性纳米羟基磷灰石陶瓷上可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陶瓷
常规和微波烧结
表面特性
蛋白吸附
Keywords
hydroxyapatite ceramics
conventional and microwave sintering
surface property
protein adsorption
分类号
R318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烧结方式对羟基磷灰石陶瓷颗粒性能和蛋白吸附的影响
张慧杰
朱向东
王辛龙
范红松
张兴栋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