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择期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术后低血糖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郑德旺 胡荣 +2 位作者 王媛媛 王鑫成 姜文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91-95,共5页
目的分析择期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术后低血糖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200例择期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其中男性104例,女性96例;年龄34~77岁,平均年龄50.6岁;身体质量指数(BM... 目的分析择期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术后低血糖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200例择期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其中男性104例,女性96例;年龄34~77岁,平均年龄50.6岁;身体质量指数(BMI)20.1~23.3 kg/m^(2),平均BMI 21.3 kg/m^(2);息肉数目,单发92例,多发108例;合并2型糖尿病45例;睡眠质量差59例;焦虑抑郁66例。统计术后1 d低血糖发生情况,发生低血糖者纳入低血糖组,未发生低血糖者纳入非低血糖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发生低血糖的影响因素。结果200例患者中,21例术后发生低血糖,总发生率为10.50%;单因素分析显示,低血糖组年龄≥60岁、合并2型糖尿病、术前禁食时间≥10 h、术前无补液、术前睡眠质量差、术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术后不合理补液者占比高于非低血糖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2型糖尿病、术前禁食时间≥10 h、术前无补液、术前睡眠质量差、术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术后不合理补液均为择期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术后低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择期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术后低血糖发生率较高,与患者年龄、高血糖病史、术前禁食时间、术前术后补液情况、术前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情绪均有关,临床可据此制定预防措施,降低术后低血糖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内镜 高频肠息肉切除 低血糖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大肠息肉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6
2
作者 孙红英 常勤征 +2 位作者 赵洁 米文 张南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1-303,共3页
目的总结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大肠息肉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在无痛电子结肠镜下行高频电凝切除术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有针对性的护理与配合方法。结果 72例行息肉切除术患者术程顺利,术后无严重并发症... 目的总结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大肠息肉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在无痛电子结肠镜下行高频电凝切除术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有针对性的护理与配合方法。结果 72例行息肉切除术患者术程顺利,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和麻醉意外发生。结论护士进行正确的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及对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是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结肠息肉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内镜 高频切除 大肠息肉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与高频电凝套扎术治疗胃肠道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52
3
作者 许峰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440-442,共3页
目的:比较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高频电凝套扎术治疗胃肠道息肉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胃肠道息肉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单纯圈套组(49例,行高频电凝切除术)和EMR组(63例,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比较两种术... 目的:比较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高频电凝套扎术治疗胃肠道息肉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胃肠道息肉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单纯圈套组(49例,行高频电凝切除术)和EMR组(63例,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比较两种术式的完整切除率、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出血率、术后出血率、术后穿孔率等指标。结果:治疗山田Ⅰ~Ⅱ型息肉,单纯圈套组完整切除率(70.83%)低于EMR组(96.77%)(P<0.05);但治疗山田Ⅲ~Ⅳ型息肉,两组的完整切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圈套组术中出血率(22.45%)高于EMR组(6.35%)(P<0.05)。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出血率和术后穿孔率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山田Ⅰ~Ⅱ型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疗效和安全性优于高频电凝套扎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息肉 内镜下黏膜切除 高频套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对上消化道息肉的治疗作用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袁晓庆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3期45-47,共3页
目的分析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对上消化道息肉的治疗作用。方法30例上消化道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疼痛程度、术后排气时间、住院... 目的分析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对上消化道息肉的治疗作用。方法30例上消化道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疼痛程度、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为(5.21±1.29)分低于对照组的(7.12±1.21)分,住院时间(6.21±1.22)d、术后排气时间(23.21±1.21)h短于对照组的(9.02±1.31)d、(42.24±1.2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82、6.080、43.071,P=0.000、0.000、0.000<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1/15),低于对照组的40.00%(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8,P=0.031<0.05)。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对上消化道息肉的治疗作用优于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可减轻疼痛,加速术后恢复和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高频切除 上消化道息肉 治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高频电凝圈套切除联合APC治疗0.5~1.0 cm结直肠扁平息肉的疗效探讨
5
作者 郑勇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5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圈套切除联合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0.5~1.0 cm结直肠扁平息肉的效果。方法100例(163枚息肉)0.5~1.0 cm结直肠扁平息肉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50例,83枚息肉)和对照组(50例,80枚息肉)。试验组患者给予...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圈套切除联合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0.5~1.0 cm结直肠扁平息肉的效果。方法100例(163枚息肉)0.5~1.0 cm结直肠扁平息肉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50例,83枚息肉)和对照组(50例,80枚息肉)。试验组患者给予内镜下高频电凝圈套切除联合APC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内镜下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息肉一次性切除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1年内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中80枚息肉用高频电凝圈套联合APC切除一次完成,残端用氩离子进一步凝固直至息肉表面变白。对照组中65枚息肉用高频电凝圈套切除一次完成,残端用活检钳或热活检钳切除。试验组息肉一次性切除率96.39%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2例患者因广基息肉电凝切除后创面较深有少量出血,用钛夹夹住创面,未出现迟发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3例患者术后有腹部胀痛不适等表现,经卧床休息1 d后完全缓解。对照组术后未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2例患者术后有腹部胀痛不适等表现,经卧床休息1 d后完全缓解。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年内复发率0低于对照组的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凝圈套切除联合APC治疗0.5~1.0 cm结直肠扁平息肉,完整切除率得到有效提高,且并发症未明显增加,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扁平息肉 内镜下高频圈套切除 氩离子 并发症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对结肠息肉的治疗效果评价
6
作者 刘慧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7期52-55,共4页
目的评价对结肠息肉患者采取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结肠息肉患者,通过电脑随机选取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 目的评价对结肠息肉患者采取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结肠息肉患者,通过电脑随机选取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程度、术后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息肉完整切除率、治疗效果、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38.9±1.2)min、术后首次进食时间(1.0±0.2)d、首次排便时间(27.8±1.3)h、下床活动时间(5.9±0.6)h、住院时间(3.5±0.4)d均短于对照组的(45.7±1.6)min、(1.8±0.5)d、(33.3±1.6)h、(6.3±0.7)h、(4.8±0.5)d,术中出血量(18.0±1.0)ml少于对照组的(35.8±1.3)ml,疼痛评分(4.2±0.4)分低于对照组的(5.3±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3.3%,与对照组的20.0%相比明显降低;息肉完整切除率达到96.7%,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评分(85.8±6.5)分、社会功能评分(89.4±6.2)分、躯体疼痛评分(91.5±2.8)分、情感职能评分(92.4±4.2)分同对照组的(79.6±5.8)、(85.5±5.9)、(88.7±2.5)、(87.9±3.9)分相比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肠息肉患者中开展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效率,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术后身体恢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息肉 无痛肠镜 高频切除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氩离子束凝固术及黏膜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73
7
作者 邢玲 《中国内镜杂志》 2020年第12期29-34,共6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氩离子束凝固术(APC)及黏膜切除术在结肠息肉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该院行内镜下手术治疗的310例(息肉442枚)结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分为内镜下高频电切术组15... 目的探讨和分析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氩离子束凝固术(APC)及黏膜切除术在结肠息肉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该院行内镜下手术治疗的310例(息肉442枚)结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分为内镜下高频电切术组150例(息肉203枚)、内镜下APC组40例(息肉66枚)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组120例(息肉173枚),并分别对3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内镜下APC组总有效率95.00%和EMR组总有效率96.67%均较内镜下高频电切术组明显提高,而无效率5.00%和3.33%均明显降低,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下APC组和EMR组主观症状、生理功能、心理情绪、社会活动和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GLQI)总分均较内镜下高频电切术组明显提高,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R组患者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总发生率(0.83%)较内镜下高频电切术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R组患者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内镜下APC组略有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APC和EMR在结肠息肉患者临床疗效、生存质量和安全性方面均优于内镜下高频电切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息肉 高频 氩离子束 内镜下黏膜切除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肠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术护理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锦兰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35期154-155,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肠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术的护理要点。方法:收治行内镜下高频电切除肠息肉患者100例,实施针对性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全部患者顺利切除息肉,无肠穿孔发生;患者病情稳定,对护理结果比较满意,对治疗过... 目的:探讨内镜下肠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术的护理要点。方法:收治行内镜下高频电切除肠息肉患者100例,实施针对性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全部患者顺利切除息肉,无肠穿孔发生;患者病情稳定,对护理结果比较满意,对治疗过程也给予良好评价。结论:在内镜下肠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中,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使得手术得以顺利进行,患者在治疗整个阶段都能够感受到医护人员对自己的重视,有效减少医患矛盾,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高频切除 肠息肉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患者的护理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汤金莲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5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96例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的上消化道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96例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的上消化道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结果两组在息肉消失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治疗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穿孔和出血症状。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高频切除 上消化道息肉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高频电凝切除结肠脂肪瘤4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邢飞 王义秋 王庄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4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结肠脂肪瘤 高频切除 疗效观察 内镜 结肠肿瘤 非上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胃息肉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高贤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22期4079-4080,共2页
目的观察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胃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延津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胃息肉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观察组接受无痛胃镜下高频... 目的观察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胃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延津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胃息肉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观察组接受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并于术后3个月随访两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手术时间、卧床时间较对照组短(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6%(1/39)]较对照组[20.51%(8/39)]低(P<0.05);术后3个月随访,两组均无脱落病例,观察组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胃息肉有助于减少出血量,减少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息肉 无痛胃镜下高频切除 常规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 被引量:6
12
作者 路亮 《安徽医学》 2004年第3期221-222,共2页
目的 评价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疗效 ;探讨并发症的诱因、预防及治疗。方法 对2 8例经病理排除恶性病变的消化道息肉患者行息肉切除术 ,对 2例迟发性出血患者进行了认真观察和处理。结果 套切 2 8例消化道息肉 ,2 4... 目的 评价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疗效 ;探讨并发症的诱因、预防及治疗。方法 对2 8例经病理排除恶性病变的消化道息肉患者行息肉切除术 ,对 2例迟发性出血患者进行了认真观察和处理。结果 套切 2 8例消化道息肉 ,2 4例成功无出血 ;2例创面少许渗血 ,经电凝后止血 ;2例迟发性出血经内科综合治疗后止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高频 治疗 消化道息肉 迟发性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任晓荣 曹玉贵 +1 位作者 姜春宇 黄艳侠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7期82-85,共4页
目的分析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疗效。方法92例消化道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行普通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观察组行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目的分析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疗效。方法92例消化道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行普通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观察组行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临床并发症(出血、穿孔、感染以及灼伤)发生情况、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30.24±5.18)min短于对照组的(36.51±6.98)min,术中出血量(5.52±2.16)ml少于对照组的(9.71±3.09)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6.52%低于对照组的21.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84.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道息肉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明显,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内镜 高频 消化道息肉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电凝切除肠道息肉术前后的护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卢小玲 罗芳 李坚玲 《华夏医学》 2003年第5期624-625,共2页
关键词 肠道息肉 高频切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行胃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的消化道息肉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秀全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11期86-86,共1页
目的:探讨对进行胃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的消化道息肉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期我院收治的98例消化道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49例患者。我院对这些患者均进行胃... 目的:探讨对进行胃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的消化道息肉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期我院收治的98例消化道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49例患者。我院对这些患者均进行胃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在这些患者的围手术期,对其均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乙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护理的效果。结果:护理结束后,甲组患者SAS、SDS的平均评分均高于乙组患者;甲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平均评分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低于乙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胃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的消化道息肉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镜下高频切除 消化道息肉 有针对性护理 临床效果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粘膜剥离术与高频电凝治疗Barrett食管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覃立锋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4年第3期55-56,共2页
Barrett食管(BE)与食管腺癌的发生有密切联系,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癌前病变之一,其腺癌的发生率较正常人高30 ~ 50倍[1],因此,治愈BE,对预防食管腺癌的发生意义重大.根据BE内镜下的形态不同,可分为环型,舌型和岛型,其中以岛型最多见,故... Barrett食管(BE)与食管腺癌的发生有密切联系,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癌前病变之一,其腺癌的发生率较正常人高30 ~ 50倍[1],因此,治愈BE,对预防食管腺癌的发生意义重大.根据BE内镜下的形态不同,可分为环型,舌型和岛型,其中以岛型最多见,故本研究以治疗岛型BE为主.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60例岛型BE患者,分别采用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治疗和高频电凝烧灼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粘膜剥离 高频 BARRETT食管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高频电凝止血术护理体会
17
作者 潘旭静 任为文 《蚌埠医药》 1993年第3期36-36,共1页
上消化道出血经高频电凝止血是目前临床治疗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措施之一,可以缩短疗程,减轻患者反复出血的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我们通过对7例患者的护理,体会如下。
关键词 内镜 高频止血 上消化道出血 前准备 心理护理 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电凝电切除结肠息肉术的护理
18
作者 李磊 《华夏医学》 2000年第3期387-388,共2页
关键词 内窥镜 高频切除 结肠息肉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小儿结肠息肉的应用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仁民 林琼 +1 位作者 陈颖 陈欣涛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10期89-89,91,共2页
目的:探讨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小儿结肠息肉的应用及预后。方法:2008年4月-2018年3月收治行结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患儿130例,清洁肠道后静脉复合麻醉下行肠镜高频电切结肠息肉治疗,常规送病理检查。结果:经治疗后,全部息肉切除成... 目的:探讨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小儿结肠息肉的应用及预后。方法:2008年4月-2018年3月收治行结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患儿130例,清洁肠道后静脉复合麻醉下行肠镜高频电切结肠息肉治疗,常规送病理检查。结果:经治疗后,全部息肉切除成功,术后出现少量渗血3例,经治疗后缓解。结论:结肠内镜检查和高频电凝切除治疗小儿结肠息肉无一例严重并发症,说明结肠内镜检查安全可靠,是目前诊断和治疗小儿结肠息肉的最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镜下高频切除 小儿结肠息肉 应用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与高频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无蒂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8
20
作者 谭丽 何咖鲒 李霞 《中国内镜杂志》 2021年第7期53-58,共6页
目的观察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高频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无蒂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80例消化道无蒂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EMR组与高频电切术组,每组各40例,EMR组采取EMR治疗,高频电切... 目的观察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高频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无蒂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80例消化道无蒂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EMR组与高频电切术组,每组各40例,EMR组采取EMR治疗,高频电切术组用高频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总有效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生存质量评分,统计和比较两组术后随访1年的复发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R组与高频电切术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97.50%和90.00%、5.00%和15.00%、2.50%和1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R治疗消化道无蒂息肉较高频电切术疗效更佳,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无蒂息肉 内镜下黏膜切除 高频 并发症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