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粤北杨东山常绿阔叶次生林林冠截留特征
被引量:
9
1
作者
邱治军
周光益
+2 位作者
吴仲民
邹滨
罗鑫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7-161,共5页
林冠是森林生态系统影响降雨的第一作用层。降雨经过林冠后,被进一步分为林内穿透雨、树干径流和林冠截留。林冠的截留作用不仅改变了降雨的空间分布格局,而且影响了与之相关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李振新等,2004)。目前,已有大量文献...
林冠是森林生态系统影响降雨的第一作用层。降雨经过林冠后,被进一步分为林内穿透雨、树干径流和林冠截留。林冠的截留作用不仅改变了降雨的空间分布格局,而且影响了与之相关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李振新等,2004)。目前,已有大量文献报道我国热带雨林(周光益,1997;张一平等,2003)、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崔向慧等,2006)和温带落叶阔叶林(万师强等,1999)的林冠截留特征。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的林冠截留率为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次生林
林冠截留
水文生态效应
穿透雨
树干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常绿阔叶次生林不同经营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呼吸及其熵值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丽
纪娇娇
杨智杰
《福建农业科技》
2020年第11期41-48,共8页
次生林在森林碳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合理经营对于提高森林生产力和土壤碳汇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福建三明地区两种经营方式的常绿阔叶次生林(天然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为对象,研究次生林不同经营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呼吸及其熵值的...
次生林在森林碳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合理经营对于提高森林生产力和土壤碳汇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福建三明地区两种经营方式的常绿阔叶次生林(天然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为对象,研究次生林不同经营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呼吸及其熵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次生林不同经营方式下的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下降,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简称人促更新)林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比天然更新林约高15%;(2)不同经营方式次生林表层土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MBC)含量显著高于深层,天然更新林除40~60 cm土层MBC含量低于人促更新林外,其余各土层MBC含量均高于人促更新林;(3)天然更新林深层土壤微生物熵(qMB)显著高于人促更新林,但表层低于人促更新林;(4)人促更新林各土层微生物代谢熵(qCO2)均高于天然更新林。研究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自然更新与人促更新的表层土壤有机碳活性与利用效率没有显著差异,但是自然更新模式下深层土壤微生物的活性程度高于人促更新方式,且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效率也较高,有利于土壤有机碳固持,提升土壤质量。因此,深层土壤有机碳对不同经营方式的响应研究对于提升土壤有机碳吸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次生林
微生物呼吸
微生物熵
微生物代谢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干扰等级下常绿阔叶次生林林分结构及树种多样性
被引量:
13
3
作者
左政
郑小贤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30,共10页
研究人为干扰对福建将乐林场常绿阔叶次生林林分结构及树种多样性的影响,为常绿阔叶次生林的植被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以将乐林场常绿阔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踏查选择试验区立地条件相似且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设置25块(0...
研究人为干扰对福建将乐林场常绿阔叶次生林林分结构及树种多样性的影响,为常绿阔叶次生林的植被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以将乐林场常绿阔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踏查选择试验区立地条件相似且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设置25块(0.04~0.12 hm^2)固定样地,采用相对影响法将常绿阔叶次生林分为5个干扰等级,采用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比较法分析不同干扰等级林分结构及树种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干扰等级下常绿阔叶次生林直径结构均呈倒"J"型分布,干扰等级Ⅴ各径阶个体数显著小于其他干扰等级(P=0.022),林分潜在更新能力和生产力较低;干扰等级Ⅰ~Ⅳ树高呈单峰山状曲线,干扰等级Ⅴ为多峰山状曲线,林分垂直结构不稳定。随着干扰强度的增加,角尺度(P=0.045)逐渐增大,大小比数(P=0.039)和混交度(P=0.017)逐渐减小。α多样性指数随着干扰等级的升高呈递减的趋势(P<0.05), Simpson优势度指数随着干扰等级的升高而呈上升趋势(P=0.000)。不同干扰等级林分之间物种相似度较低(Jaccard’s相似指数<47%)。不同干扰等级常绿阔叶次生林林分结构差异显著,随着干扰等级的增加,乔木多样性及林分结构稳定性降低,不利于植被恢复及多样性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常绿阔叶次生林
重要值
物种丰富度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粤北杨东山常绿阔叶次生林林冠截留特征
被引量:
9
1
作者
邱治军
周光益
吴仲民
邹滨
罗鑫华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广东乐昌杨东山十二度水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7-161,共5页
基金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08-1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CAFYBB2008004)
+1 种基金
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示范工程专项资金项目(2008KJCX012202)
广东南岭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共同资助
文摘
林冠是森林生态系统影响降雨的第一作用层。降雨经过林冠后,被进一步分为林内穿透雨、树干径流和林冠截留。林冠的截留作用不仅改变了降雨的空间分布格局,而且影响了与之相关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李振新等,2004)。目前,已有大量文献报道我国热带雨林(周光益,1997;张一平等,2003)、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崔向慧等,2006)和温带落叶阔叶林(万师强等,1999)的林冠截留特征。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的林冠截留率为11.
关键词
常绿阔叶次生林
林冠截留
水文生态效应
穿透雨
树干径流
Keywords
evergreen broad-leaved secondary forest
canopy interception
hydro-ecological effect
throughfall
stem flow
分类号
S715.2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常绿阔叶次生林不同经营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呼吸及其熵值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丽
纪娇娇
杨智杰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20年第11期41-4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670623)。
文摘
次生林在森林碳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合理经营对于提高森林生产力和土壤碳汇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福建三明地区两种经营方式的常绿阔叶次生林(天然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为对象,研究次生林不同经营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呼吸及其熵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次生林不同经营方式下的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下降,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简称人促更新)林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比天然更新林约高15%;(2)不同经营方式次生林表层土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MBC)含量显著高于深层,天然更新林除40~60 cm土层MBC含量低于人促更新林外,其余各土层MBC含量均高于人促更新林;(3)天然更新林深层土壤微生物熵(qMB)显著高于人促更新林,但表层低于人促更新林;(4)人促更新林各土层微生物代谢熵(qCO2)均高于天然更新林。研究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自然更新与人促更新的表层土壤有机碳活性与利用效率没有显著差异,但是自然更新模式下深层土壤微生物的活性程度高于人促更新方式,且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效率也较高,有利于土壤有机碳固持,提升土壤质量。因此,深层土壤有机碳对不同经营方式的响应研究对于提升土壤有机碳吸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常绿阔叶次生林
微生物呼吸
微生物熵
微生物代谢熵
Keywords
Evergreen broad-leaved secondary forest
Microbial respiration
Microbial entropy
Microbial metabolic quotient
分类号
S718.4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干扰等级下常绿阔叶次生林林分结构及树种多样性
被引量:
13
3
作者
左政
郑小贤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管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30,共10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22B05)
文摘
研究人为干扰对福建将乐林场常绿阔叶次生林林分结构及树种多样性的影响,为常绿阔叶次生林的植被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以将乐林场常绿阔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踏查选择试验区立地条件相似且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设置25块(0.04~0.12 hm^2)固定样地,采用相对影响法将常绿阔叶次生林分为5个干扰等级,采用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比较法分析不同干扰等级林分结构及树种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干扰等级下常绿阔叶次生林直径结构均呈倒"J"型分布,干扰等级Ⅴ各径阶个体数显著小于其他干扰等级(P=0.022),林分潜在更新能力和生产力较低;干扰等级Ⅰ~Ⅳ树高呈单峰山状曲线,干扰等级Ⅴ为多峰山状曲线,林分垂直结构不稳定。随着干扰强度的增加,角尺度(P=0.045)逐渐增大,大小比数(P=0.039)和混交度(P=0.017)逐渐减小。α多样性指数随着干扰等级的升高呈递减的趋势(P<0.05), Simpson优势度指数随着干扰等级的升高而呈上升趋势(P=0.000)。不同干扰等级林分之间物种相似度较低(Jaccard’s相似指数<47%)。不同干扰等级常绿阔叶次生林林分结构差异显著,随着干扰等级的增加,乔木多样性及林分结构稳定性降低,不利于植被恢复及多样性保护。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常绿阔叶次生林
重要值
物种丰富度
多样性
Keywords
forest ecology
evergreen broadleaved secondary forest
important value
species richness
diversity
分类号
S718.4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粤北杨东山常绿阔叶次生林林冠截留特征
邱治军
周光益
吴仲民
邹滨
罗鑫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常绿阔叶次生林不同经营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呼吸及其熵值的影响
张丽
纪娇娇
杨智杰
《福建农业科技》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干扰等级下常绿阔叶次生林林分结构及树种多样性
左政
郑小贤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