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兴奋剂的常用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
作者 聂婉 伍晓红 +2 位作者 陈秋玲 周柳 王琤韡 《猪业科学》 2015年第10期84-85,共2页
本文在简要介绍了β-兴奋剂检测中样品前处理技术的基础上,总结了近几年来国内外检测动物性食品中β-兴奋剂的常用分析方法,指出现行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Β-兴奋剂 常用检测方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常用检测技术概述 被引量:2
2
作者 赵青梅 《山东畜牧兽医》 2014年第10期78-79,共2页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主要危害雏鸡的免疫抑制性传染病。本病发病率高,发生本病的鸡场,常常出现新城疫、马立克氏病等疫苗接种的免疫失败,这种免疫抑制现象常使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上升。...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主要危害雏鸡的免疫抑制性传染病。本病发病率高,发生本病的鸡场,常常出现新城疫、马立克氏病等疫苗接种的免疫失败,这种免疫抑制现象常使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上升。因此快速准确地检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对正确诊断、预防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降低养殖户的经济损失十分重要。本文将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常用的检测技术进行分类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立克氏病 免疫抑制性 免疫失败 分类介绍 疫苗接种 常用检测 抗原检测 病毒蛋白 双抗 荧光抗体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布鲁氏菌病的实验室常用检测方法的对比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妍 刘遵坤 +3 位作者 曹华 李树林 陆小玉 王颖 《现代农村科技》 2015年第23期39-39,共1页
牛布鲁氏菌病是由流产布鲁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是国际贸易检疫中必检的一种传染病。该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周至6个月,以母牛流产为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对养牛业的危害很大。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RBPT(虎... 牛布鲁氏菌病是由流产布鲁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是国际贸易检疫中必检的一种传染病。该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周至6个月,以母牛流产为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对养牛业的危害很大。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RBPT(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初次筛选,然后利用SAT(试管凝集试验)进行最终定性。本实验旨在利用SAT定性的准确性评价RBPT实验结果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试管凝集试验 常用检测方法 布鲁氏杆菌 临床症状 奶牛小区 血清样品 定性的 诊断技术 奶牛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瘦肉精”沙丁胺醇及其常用检测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孙书刚 李建伟 +2 位作者 张富刚 孙书涛 陈国信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5年第5期50-51,共2页
"瘦肉精"主要包括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和塞布特罗等,是属于β类兴奋剂的苯乙胺类药物。其中的沙丁胺醇属于β2类兴奋剂。养殖户喂饲沙丁胺醇后,可达到猪群生长速度提高、瘦肉率增加、屠宰后肉色鲜红和脂肪层薄的目的,... "瘦肉精"主要包括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和塞布特罗等,是属于β类兴奋剂的苯乙胺类药物。其中的沙丁胺醇属于β2类兴奋剂。养殖户喂饲沙丁胺醇后,可达到猪群生长速度提高、瘦肉率增加、屠宰后肉色鲜红和脂肪层薄的目的,往往是皮贴着瘦肉,瘦肉丰满,十分迎合大众消费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胺 盐酸克伦特罗 集体中毒 莱克多巴胺 大众消费市场 苯乙胺 常用检测方法 脂肪层 动物组织 试剂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免疫金银法检测抗ds-DNA抗体
5
作者 杨程德 武建国 黄邱朝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0年第3期232-233,共2页
抗ds-DNA抗体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有较高特异性的一种自身抗体。我国 1985年诊断SLE的标准中已列入抗ds-DNA抗体的测定。
关键词 免疫金 DNA 常用检测方法 高特异性 抗原片 酶标抗体染色法 间接免疫荧光法 短膜虫 温育 系统性红斑狼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