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相混输管道常温集输半径确定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成庆林 黄作男 +3 位作者 孙巍 段志刚 甘亦凡 常泰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82-88,共7页
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集油能耗迅速上升,如果开展常温集输可节约成本,带来一定的企业效益。为判断管道能否进行常温集输,根据现场实测数据,构建并修正水力热力计算模型,进行水力热力耦合计算,确定了管道的常温集输半径,并采用单因素敏感... 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集油能耗迅速上升,如果开展常温集输可节约成本,带来一定的企业效益。为判断管道能否进行常温集输,根据现场实测数据,构建并修正水力热力计算模型,进行水力热力耦合计算,确定了管道的常温集输半径,并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方法对常温集输半径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进行排序,在此基础上研制常温集输半径图版,为地面常温集输工作提供指导。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水力热力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该管道的压降、温降,其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9.42%、5.31%;对常温集输半径影响最大的三个因素为起点温度、起点压力、产液量;利用以上三个因素绘制的图版为管道能否实施常温集输提供了依据,当不能常温集输时,可以通过查询图版确定管道起点所需的温度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水 常温集输 集输半径 水力热力计算 常温集输图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田常温集输及低温脱水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涛 孙锐艳 《石油规划设计》 2013年第1期28-33,59,共6页
为确保低渗透油田有效开发和高效运行,吉林扶余油田在整体改造中通过实施站场"抽稀"技术、串井常温集油技术、密闭集输技术、低温原油脱水技术等一系列优化简化低渗透油田地面工程技术,降低了工程投资,减少了运行费用,保障了... 为确保低渗透油田有效开发和高效运行,吉林扶余油田在整体改造中通过实施站场"抽稀"技术、串井常温集油技术、密闭集输技术、低温原油脱水技术等一系列优化简化低渗透油田地面工程技术,降低了工程投资,减少了运行费用,保障了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应用表明,常温集输模式和低温脱水工艺技术的应用简化了流程、降低了能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的"扶余模式"对低渗透、高含水老油田地面工程调整改造具有积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目前,已在吉林油田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余油田 低渗透油田 优化简化 常温集输 低温脱水 节能降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湖油田常温集输管网仿真与保障措施分析
3
作者 邓家胜 余波 +3 位作者 白智文 孟彦昭 高志君 何旺达 《节能技术》 CAS 2022年第3期279-283,共5页
寒冷地区油气集输管网采取保温、加热或伴热等措施以保障管网的正常运行,但上述方法需要消耗大量能源为采出液加热,因此降低集输系统能耗成为亟需攻克的难题。基于新疆油田玛131井区管网设计和历史运行数据,建立相应的OLGA管网仿真系统... 寒冷地区油气集输管网采取保温、加热或伴热等措施以保障管网的正常运行,但上述方法需要消耗大量能源为采出液加热,因此降低集输系统能耗成为亟需攻克的难题。基于新疆油田玛131井区管网设计和历史运行数据,建立相应的OLGA管网仿真系统。将夏季管网流动参数计算结果与玛131井区的检测数据对比,发现温度和压力的误差分别小于0.4%和18.6%,验证了OLGA仿真结果的正确性。计算集输管网在冬季最冷工况下的流动参数,其温度和压力保持在合理范围内。提出现场通过监测每条管道的温度和压降,设置合理的温度和压降范围,对温度和压降异常的管道开展周期性扫线,对部分温度较低的井口实施加热。计算结果证明了玛湖油田常温集输的可行性,在常温集输时适当采取流动保障措施可提高集输管网冬季输送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输管网 常温集输 OLGA模拟 低温流动性能 保障措施 多相混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温集输条件下的低温絮凝剂现场试验
4
作者 刘道江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8,共2页
喇嘛甸油田自2004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冬季常温集输,有效地降低了生产运行成本。但由于转油站停炉、停泵,污水站来水温度最低降至42℃,造成污水处理难度加大,出现滤后水质不达标的问题。在低温絮凝剂药剂优选、室内评价试验基础上,2007年,... 喇嘛甸油田自2004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冬季常温集输,有效地降低了生产运行成本。但由于转油站停炉、停泵,污水站来水温度最低降至42℃,造成污水处理难度加大,出现滤后水质不达标的问题。在低温絮凝剂药剂优选、室内评价试验基础上,2007年,借鉴喇I-2联合站小规模现场试验经验,在喇二联合站开展了大规模现场试验。通过试验,确定了适合喇嘛甸油田常温集输条件下低温絮凝剂最低加药量、最低加药温度等技术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温集输 低温 絮凝剂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柳站高含水油井常温集输温度界限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檀为建 崔艳丽 +5 位作者 李娇 张士英 鲁晓醒 胡雄翼 吕宇玲 杨东海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8年第6期19-25,共7页
高含水期油井集油的加热能耗会迅速上升,而常温集输可以有效降低集油能耗。高含水原油可在原油凝点以下进行常温集输,但集输温度低于其粘壁温度时,会发生原油在壁面粘附积聚的情况,影响油田实际生产运行,因此粘壁温度可作为常温集输的... 高含水期油井集油的加热能耗会迅速上升,而常温集输可以有效降低集油能耗。高含水原油可在原油凝点以下进行常温集输,但集输温度低于其粘壁温度时,会发生原油在壁面粘附积聚的情况,影响油田实际生产运行,因此粘壁温度可作为常温集输的温度界限,用于衡量高含水油井常温集输是否可行。通过大量的油田现场试验,利用可视化的试验管路系统,通过停用三管伴热降低油水进站温度的方法,研究了华北油田西柳站油水两相流的管输流动状态以及常温集输的温度界限,得到了集油进站温度与管线压降之间的关系,并发现粘壁温度下压降突增的现象,从而得到了各试验油井的常温集输温度界限。实际生产条件下测得的温度界限均低于原油凝点1~3℃,且油井产液量越大,含水率越高,粘壁温度越低,实现常温集输的温度界限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原油 常温集输 温度界限 粘壁温度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敖古拉油田不掺水常温集输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久凤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9-50,共2页
敖古拉作业区地处大庆外围,属于低产低渗透油田,单井产量低,油田分散,生产能耗高。随着油田的开发,油田已经处于高含水期或高含水后期,有条件实现部分油井季节性常温集输,从而降低成本,节约能源。为此,在敖古拉油田开展不掺水常温集输... 敖古拉作业区地处大庆外围,属于低产低渗透油田,单井产量低,油田分散,生产能耗高。随着油田的开发,油田已经处于高含水期或高含水后期,有条件实现部分油井季节性常温集输,从而降低成本,节约能源。为此,在敖古拉油田开展不掺水常温集输节能试验,并对其可行性进行研究和探讨,以优化原油集输运行参数,为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地面开展节能降耗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掺水 常温集输 降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南油田常温集输一体化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唐坤利 唐晓梅 +2 位作者 韩继博 杨丽红 段彤菲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0年第5期25-30,36,共7页
彩南油田采用单井、计量站两级加热进站集输模式,系统冬季运行能耗高,同时伴随管线结垢、腐蚀、穿孔等现象的发生。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系统能耗大的问题,油田历时四年开展常温集输一体化研究,建立了采出液常温集输判断方法和一体化实施流... 彩南油田采用单井、计量站两级加热进站集输模式,系统冬季运行能耗高,同时伴随管线结垢、腐蚀、穿孔等现象的发生。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系统能耗大的问题,油田历时四年开展常温集输一体化研究,建立了采出液常温集输判断方法和一体化实施流程,实现单井温度降低约15℃,计量站停炉期间温度降低6~8℃;节约用电量1 312×10~4kWh/a,节约天然气耗气总量222×10~4m^3/a,年创经济效益1 340万元,为油田节能降耗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为油田的常温集输提供了技术保障。另外,多效药剂的研发为扩大常温集输实施范围提供了技术支撑,单井加热控制方式的改进在节能降耗最大化的同时,为常温集输井提供了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温集输 边界条件 判断方法 配套工艺 节能降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区油田常温集输过程清管周期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田东恩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85-88,共4页
根据西区油田常温集输过程的黏壁规律,给出了通球周期计算公式,并且据此开发了通球周期计算软件。重点计算并分析了不同含水率、流体温度对通球周期的影响,得到温度对周期影响占据主导因素,并进一步分析了环境温度对管道通球周期的影响... 根据西区油田常温集输过程的黏壁规律,给出了通球周期计算公式,并且据此开发了通球周期计算软件。重点计算并分析了不同含水率、流体温度对通球周期的影响,得到温度对周期影响占据主导因素,并进一步分析了环境温度对管道通球周期的影响规律。研究所得结论对于西区油田常温集输过程清管周期的确定和清管工作的实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温集输 软件开发 含水率 环境温度 通球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常温集输通球清管工艺技术应用
9
作者 韩启清 杨福杰 《管道技术与设备》 CAS 1996年第5期29-31,共3页
采用常温集输通球工艺技术替代加热输送工艺技术,节约了能源和投资。实践证明,该工艺技术能够有效清除管道壁、管内聚结物,降低系统回压,保证了油气顺利运行和管线畅通无阻。
关键词 油田 集输 常温集输 通球清管 清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北开发区常温集输工艺技术应用
10
作者 辛佳音 《中外能源》 CAS 2012年第10期51-55,共5页
大庆油田萨北开发区特已进入高含水期,呈现单井产液量高、含水率高、井口出油温度高的特征,为开展常温集输提供了有利条件。对萨北开发区纯油区、过渡带分别编制常温集输运行方案,设定了单井掺水量、掺水炉运行温度、掺水炉台数、掺水... 大庆油田萨北开发区特已进入高含水期,呈现单井产液量高、含水率高、井口出油温度高的特征,为开展常温集输提供了有利条件。对萨北开发区纯油区、过渡带分别编制常温集输运行方案,设定了单井掺水量、掺水炉运行温度、掺水炉台数、掺水泵运行台数,界定了冬夏季运行期时间。方案共涉及5个采油矿、43座转油站、267座计量间、3309口油井。为了确保常温集输顺利推广,成立了常温集输项目组,制定并实施了定期录取井口回压、定期提高掺水温度、保证掺水水质、控制热洗炉运行时间、充分利用热水洗井时机冲洗各单井管线、制定自耗气量考核指标等运行管理办法。与实施常温集输前的2009年1~12月份相比,2011年同期转油站外输气增加2138.31×104m3,转油站自耗气减少1265.83×104m3,节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北开发区 常温集输 单井掺水量 掺水炉 掺水泵 井口回压 掺水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油田常温集输工艺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谈士海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共2页
针对老油区油田能耗高,管理费用高等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进行集输回压分析研究,阐述了常温集输工艺技术应用的条件,介绍了华东分公司采油厂常温集输工艺技术在苏北油田矿场试验的效果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能耗 集输回压 常温集输工艺 矿场试验 试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M的高含水率油井常温集输可行性分析及能耗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迎恩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 CAS 2023年第9期27-31,37,共6页
为降低高含水率油井在集输过程中的热力能耗,实现生产效益的有效提升,利用目前已实现常温输送的油井数据,通过熵权-灰色关联算法确定影响高含水率油井常温输送的主要因素,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算法的油井常温集输可行性预测模型,并... 为降低高含水率油井在集输过程中的热力能耗,实现生产效益的有效提升,利用目前已实现常温输送的油井数据,通过熵权-灰色关联算法确定影响高含水率油井常温输送的主要因素,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算法的油井常温集输可行性预测模型,并根据预测结果进行能耗分析。结果显示,埋地温度、产液量、含水率、气液比和集油管长等因素对实现高含水率油井常温集输的影响较大;当隐含层节点数为19时,SVM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好,实验区块上的分类准确率为96.66%,模型具有较好的泛化性能;高含水率油井实现常温输送后,年可节约药剂、热洗和燃料等费用,合计4319万元,节能潜力巨大。该模型可在其他区块或油田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率 油井 常温集输 SVM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油田切克里克井区的常温集输
13
作者 钟尚伦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9-30,共2页
青海油田切克里克井区原油具有高凝高黏的特点,经过对井区300多口油井原油物性的搜集、分析,共选出28口具有代表性典型油井,进行黏度与温度、黏度与含水、黏度与剪切速率的关系及原油结蜡情况试验。现场试验表明,停掉伴热掺水后96%符合... 青海油田切克里克井区原油具有高凝高黏的特点,经过对井区300多口油井原油物性的搜集、分析,共选出28口具有代表性典型油井,进行黏度与温度、黏度与含水、黏度与剪切速率的关系及原油结蜡情况试验。现场试验表明,停掉伴热掺水后96%符合条件的油井能够生产正常,经过冬季气候条件考验,管道输送阻力也没有大的变化,生产平稳;对于含水处于转相点附近的油井加入少量伴热掺水,可以保证含水高于转相点;对于含水低于转相点的油井根据产液量、产液温度、含水率的不同,分别采取加入降黏剂、伴热掺水、井口加热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热掺水 常温集输 黏度 剪切速率 转相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北油田常温集输技术及管理经验
14
作者 孙金凤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48,共2页
2009年,大庆油田采油三厂在以往常温集输工作取得认识的基础上,及时调整现场推广方案,对原设计参数进行细化调整,以满足生产管理实际的需要。通过规范现场的运行管理,定期考核,及时召开例会解决了现场出现的各类问题,保证了常温集输工... 2009年,大庆油田采油三厂在以往常温集输工作取得认识的基础上,及时调整现场推广方案,对原设计参数进行细化调整,以满足生产管理实际的需要。通过规范现场的运行管理,定期考核,及时召开例会解决了现场出现的各类问题,保证了常温集输工作的顺利运行;同时编制常温集输运行管理办法,并将常温集输工作纳入正常生产管理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温集输 单井 掺水量 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油放水站冬季常温集输
15
作者 李艳玲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9-60,共2页
聚喇400转油放水站所辖聚合物油井124口,冬季掺常温水集输工作从2006年10月8日正式开始,经6个月的常温集输试验的跟踪分析,进一步明确了聚驱井常温集输的开发潜力,并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通过常温集输前后节能情况对比分析可知,常温... 聚喇400转油放水站所辖聚合物油井124口,冬季掺常温水集输工作从2006年10月8日正式开始,经6个月的常温集输试验的跟踪分析,进一步明确了聚驱井常温集输的开发潜力,并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通过常温集输前后节能情况对比分析可知,常温集输后的节气量为195.726 2×104 m3,年创经济效益约40.9万元。聚喇400转油放水站常温集输试验后,节能效果好,并潜藏着加大降本增效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加热器 常温集输 掺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北油田地面常温集输工艺优化设计 被引量:5
16
作者 朱治国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0年第2期32-36,共5页
为了有效利用油田的地热资源,实现油田地面常温集输,研究应用了复合隔热内衬油管技术,该技术是在D89 mm油管内衬一层隔热材料和防偏磨材料,达到降低井筒举升过程中的热能损失,提高井口温度的目的。在留北油田设计应用了17口井,井口温度... 为了有效利用油田的地热资源,实现油田地面常温集输,研究应用了复合隔热内衬油管技术,该技术是在D89 mm油管内衬一层隔热材料和防偏磨材料,达到降低井筒举升过程中的热能损失,提高井口温度的目的。在留北油田设计应用了17口井,井口温度平均提高12.8℃,对应的地面井组实现了常温集输进站,取消了原三管伴热工艺流程,年节约燃料油1672.31 t,降低了加热炉的燃料油消耗和污染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温集输工艺 地热利用 复合隔热内衬油管 井口温度 节能降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油井常温集输边界条件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鹏亮 《石油规划设计》 2020年第5期30-34,55,共6页
高含水原油采用常温输送,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高含水原油会析出蜡晶形成具有一定力学强度的凝胶原油,从而出现原油粘壁现象,影响管输。通过在现场构建试验管路,记录停止掺水伴热后原油在降温过程中的管输流动状态,得到压降随温度变化... 高含水原油采用常温输送,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高含水原油会析出蜡晶形成具有一定力学强度的凝胶原油,从而出现原油粘壁现象,影响管输。通过在现场构建试验管路,记录停止掺水伴热后原油在降温过程中的管输流动状态,得到压降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测得3口典型油井的粘壁下限温度低于原油凝点1~2℃,粘壁上限温度低于凝点2~3℃,把常温集输的边界条件界定为生产中的控制条件,即常温集输的进站温度应高于粘壁下限温度,将粘壁上限温度作为油井紧急治理的节点温度,并根据油井产液量、含水率确定紧急治理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原油 常温集输 粘壁温度 边界条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管常温集输工艺在采油厂节能降耗中的应用
18
作者 袁家科 《石油石化节能》 2009年第4期39-40,共2页
在油田生产中,通常采用的是传统的单井集输为热水伴热三管流程,是油田生产常用的工艺流程,有着一定的优点。但与单管常温集输流程相比,存在一定的不足。文中就单井单管常温集输流程在油田生产中实际应用进行了分析,不仅弥补了三管... 在油田生产中,通常采用的是传统的单井集输为热水伴热三管流程,是油田生产常用的工艺流程,有着一定的优点。但与单管常温集输流程相比,存在一定的不足。文中就单井单管常温集输流程在油田生产中实际应用进行了分析,不仅弥补了三管流程中的缺陷,而且在节能降耗方面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管 常温集输 节能降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期原油低温集输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志国 孙森 +1 位作者 王秀梅 杨文学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13年第4期71-74,86,共5页
低温集输处理技术研究的目的就是设法降低原油处理过程中的温度,在免加热或微加热的条件下,达到正常的脱水效果。风城油田乌尔禾区块来液平均含水达65%,夏子街区块来液平均含水达80%,通过室内实验分析,来液混合后原油的密度和粘度有了... 低温集输处理技术研究的目的就是设法降低原油处理过程中的温度,在免加热或微加热的条件下,达到正常的脱水效果。风城油田乌尔禾区块来液平均含水达65%,夏子街区块来液平均含水达80%,通过室内实验分析,来液混合后原油的密度和粘度有了明显的降低,低温脱水具备了一定的物性条件,2010年6月进行了不加热脱水试验,一段脱水温度由原平均45℃降为常温25℃,二段处理温度由70℃降低至60℃,实现了低温脱水,既简化了集输工艺、减少原油挥发、节约了成本,同时细菌的繁殖力减弱,系统结垢趋势减缓,对水质的稳定有利。实行低温脱水后,年节约成本282.24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常温集输 低温 脱水 工艺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南部油田降温集输探索试验
20
作者 刘碧峰 罗晓明 +3 位作者 陈智宇 李才雄 田春生 赵洁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8-59,共2页
大港南部油田通过对掺水工艺的改进,节省地面配套伴热掺水管网约403万元,年节约燃气量187×104m3;集输工艺优化以后,南部油田掺水温度由75℃下降到70℃,平均下降5℃,年节约燃气量322×104m3;枣—孔原油外输管道优化改造,外输温... 大港南部油田通过对掺水工艺的改进,节省地面配套伴热掺水管网约403万元,年节约燃气量187×104m3;集输工艺优化以后,南部油田掺水温度由75℃下降到70℃,平均下降5℃,年节约燃气量322×104m3;枣—孔原油外输管道优化改造,外输温度由85℃降到61℃,年节约燃油量2 100 t。节省的天然气用于发电,约创效2 132万元;同时,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减少了管网的腐蚀漏失,管网月漏失由547次降到目前的112次,降低了系统的安全环保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管伴热掺水 常温集输 原油物性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