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杏种子常温贮藏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于新 李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31-137,共7页
为了探索银杏种子常温贮藏技术 ,研究了 6种贮前处理方法对贮藏银杏种子质量及其生理的影响 ,其中以10 g/L 亚硫酸氢钠溶液浸泡处理 1h,2 5℃贮藏 30 d,失水率 1.0 2 % ,硬化率 0 .5 2 % ,霉变率 1.36 % ,胚长度 3.5 0mm,发芽率 92 .5 7... 为了探索银杏种子常温贮藏技术 ,研究了 6种贮前处理方法对贮藏银杏种子质量及其生理的影响 ,其中以10 g/L 亚硫酸氢钠溶液浸泡处理 1h,2 5℃贮藏 30 d,失水率 1.0 2 % ,硬化率 0 .5 2 % ,霉变率 1.36 % ,胚长度 3.5 0mm,发芽率 92 .5 7%为最佳效果 ,而同期 CK组霉变率 89.14 % ,发芽率只有 6 .5 3%。针对银杏种子采后主要病原真菌 ,采用抑菌圈法筛选出施保功和抑霉唑为银杏种子贮藏保鲜的抑菌剂 ,其最适浓度分别为 0 .8g/L 和 1.0g/L,而且两者的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含有 0 .8g/L 施保功和 1.0 g/L 抑霉唑的混合溶液浸泡处理银杏种子 0 .5 h,0 .0 2 mm聚乙烯薄膜袋包装 ,于 2 0℃ ,贮藏 90 d,霉变率仅 2 .5 1% ,远低于两者单独使用的霉变率 ,发芽率仍达到 91.2 4 % ,硬化率、失水率及胚长度分别控制在 2 .6 5 %、3.94 %和 4 .36 mm。混合抑菌剂处理的银杏种子除脂肪酶活性上升 37.0 8%外 ,其余各项生理指标均呈下降趋势 ,以呼吸强度 (RI)下降 6 9.92 %最为显著。种子的呼吸衰老作用受到明显抑制。β-淀粉酶、过氧化氢酶 (CAT)、果胶甲酯酶 (P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PG)活性虽有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种子 常温贮藏技术 种子质量 抑菌剂 霉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柑无公害常温贮藏技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可祯 陈灿 李国辉 《中国南方果树》 1999年第5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浏阳金柑 无公害常温贮藏技术 包装法 药剂浸果 采摘方法 采前喷药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