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温常压等离子诱变结合玉米秸秆水解液驯化酿酒酵母生产生物乙醇 被引量:3
1
作者 陈胜杰 高翔 袁戎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7-171,共5页
因玉米秸秆水解液抑制物中的糠醛和乙酸通常会抑制酿酒酵母的活力,造成乙醇产量下降。该实验为了获得抗水解抑制物并且提高乙醇产量的优良菌株,以酿酒酵母xp为出发菌株,通过常温常压等离子诱变(atmospheric and room-temperature plasma... 因玉米秸秆水解液抑制物中的糠醛和乙酸通常会抑制酿酒酵母的活力,造成乙醇产量下降。该实验为了获得抗水解抑制物并且提高乙醇产量的优良菌株,以酿酒酵母xp为出发菌株,通过常温常压等离子诱变(atmospheric and room-temperature plasma mutagenesis,ARTP)技术,得到突变体库,并以玉米秸秆水解液为筛选压力,经过25代驯化培养,筛选出优良菌株xp2。该菌体的生物量DCW最高为3. 71 g/L,较原菌的3. 10 g/L上升了19. 68%。生长对数期为6~22 h,稳定期为22~42 h,比原菌的对数期明显提前。稳定期持续时间延长4 h,生长性能优势明显。发酵上清液中的糠醛1. 43 g/L,乙酸1. 21 g/L,较出发菌株发酵上清液的糠醛3. 78 g/L,乙酸1. 65 g/L,分别降低了62. 17%和26. 67%,乙醇产量和平均得率分别为38. 7 g/L和0. 806 g/(L·h),较出发菌株的30. 3 g/L和0. 631 g/(L·h),提高了17. 12%和27. 73%。该实验表明改造菌性状优良,转化糠醛和乙酸的能力明显提高,为今后筛选优良表型的酿酒酵母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温常压等离子诱变 酿酒酵母 驯化 玉米秸秆水解液 生物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单宁酶黑曲霉菌株的常温常压等离子体诱变选育及发酵工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马东旭 李忠辉 +3 位作者 张子恒 王昕 龚大春 石小涛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15-122,共8页
单宁酶是水解单宁物质的生物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医药行业。黑曲霉作为生产单宁酶的重要微生物,需要通过菌种选育和发酵工艺优化进一步提升产酶量,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结果表明,初始菌株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L... 单宁酶是水解单宁物质的生物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医药行业。黑曲霉作为生产单宁酶的重要微生物,需要通过菌种选育和发酵工艺优化进一步提升产酶量,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结果表明,初始菌株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LH进行常温常压等离子体(atmospheric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诱变的最佳条件为孢子浓度3×10^(6) CFU/mL、诱变功率100 W、气量10 L/min、间距2 mm、诱变时间240 s。经平板显色初步筛选得到49株诱变菌,并通过摇瓶发酵复筛,得到产酶稳定的突变株LH2301,其单宁酶的酶活力达到2.292 U/m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2.27倍,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优培养条件为5 g/L葡萄糖,21 g/L酵母浸粉,初始pH 4.0,接种量为3.5%,单宁酸质量浓度为20 g/L,酶活力水平可提升至6.105 U/mL。对诱变株所产单宁酶进行了初步表征,其分子质量为90 kDa,当温度处于40~50℃,pH值为3.0~5.0时,该酶展示出良好的催化活性;该酶的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值为4.0,金属离子Ca^(2+)、K^(+)、Al^(3+)对其酶活力有促进作用。该研究丰富了单宁酶的微生物菌种资源,为单宁酶的工业化应用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曲霉 单宁酶 常温等离子诱变 发酵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克鲁维酵母常温常压等离子体诱变选育及其突变株整细胞催化特性 被引量:3
3
作者 曹纲 刘云 +3 位作者 郭金玲 吕育财 余华顺 龚大春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2-47,共6页
采用常温常压等离子体(ARTP)诱变方法,以耐20 g/L的苯乙酮毒性和酮基还原酶酶活作为筛选标记,对乳酸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lactis)进行选育,得到酮基还原酶酶活2.72 U/m L的突变菌株KL5,并研究了该菌株在不同碳源、氮源中的生长特... 采用常温常压等离子体(ARTP)诱变方法,以耐20 g/L的苯乙酮毒性和酮基还原酶酶活作为筛选标记,对乳酸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lactis)进行选育,得到酮基还原酶酶活2.72 U/m L的突变菌株KL5,并研究了该菌株在不同碳源、氮源中的生长特性及对底物苯乙酮转化能力。结果表明,蔗糖、酵母浸粉分别是突变株的最佳碳源和氮源;在一次添加苯乙酮20 g/L底物,蔗糖22.0 g/L,酵母浸粉10.0 g/L,磷酸二氢钾3.0 g/L,七水合硫酸镁1 g/L的催化条件下,28℃、200 r/min转化48 h,诱变菌株KL5对苯乙酮转化率可达到91.8%,比出发菌株提高2.5倍。该菌株具有广阔的生物催化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克鲁维酵母 常温等离子诱变 酮基还原酶 苯乙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TP诱变法提高蜡状芽孢杆菌中壳聚糖酶的产量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朝正 李意 赵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1-146,共6页
利用常温常压等离子体诱变(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 ARTP)蜡状芽孢杆菌,筛选获得酶活提升的菌株。结果表明,蜡状芽孢杆菌在种子液中培养6 h可达到对数期中后期,常温常压等离子体诱变时间为60 s时,蜡状芽孢杆菌的致死... 利用常温常压等离子体诱变(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 ARTP)蜡状芽孢杆菌,筛选获得酶活提升的菌株。结果表明,蜡状芽孢杆菌在种子液中培养6 h可达到对数期中后期,常温常压等离子体诱变时间为60 s时,蜡状芽孢杆菌的致死率达到85%,筛选得到一株壳聚糖酶活性提高13.19%的突变株,然后进行酶活稳定性验证,经六代培养的平均酶活为9.643367 U/mL,波动在5%之内,表明其产酶量高,稳定性强,可用于后续出发菌株。诱变后菌株经电镜观察,发现菌落形态无明显变化,但是菌株的个体形态发生了变化,比原始菌株细长,证明酶活提高是ARTP诱变起到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 壳聚糖酶 常温常压等离子诱变 酶活 蜡状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红曲菌BM0321液态发酵产莫纳可林K发酵条件探究
5
作者 邢宏博 郑玉娇 +5 位作者 蔡汉聪 宋敏 卢秋咏 邹新华 曾运东 黄明媛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7-162,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红色红曲菌BM0321液态发酵产莫纳可林K (Monacolin K)的发酵条件。试验采用常温常压等离子诱变技术对原始菌株红色红曲菌BM0157进行诱变,筛选出高产且稳定菌株后,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分析对试验进行优化,确定红色红曲... 试验旨在探究红色红曲菌BM0321液态发酵产莫纳可林K (Monacolin K)的发酵条件。试验采用常温常压等离子诱变技术对原始菌株红色红曲菌BM0157进行诱变,筛选出高产且稳定菌株后,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分析对试验进行优化,确定红色红曲菌BM0321最适发酵培养条件。结果显示,在甘油145.42 g/L,大豆水解液261.6 mL/L,籼米粉80 g/L,ZnSO_(4)·7H_(2)O 2.1 g/L,玉米浆粉5 g/L,pH值5.5,接种量10%,装料量20%条件下,通过摇瓶发酵Monacolin K含量可达到1 093.5 mg/L。100 L发酵罐对红色红曲菌BM0321进行分批发酵试验,在该条件下Monacolin K含量可达到848.23 mg/L。研究表明,结果可为红色红曲菌BM0321液态发酵产Monacolin K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红曲菌 液态发酵 莫纳可林K 常温常压等离子诱变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粘类芽孢杆菌ARTP诱变及高产菌株的选育 被引量:2
6
作者 闵勇 王颖 +5 位作者 刘晓艳 陈伟 刘芳 杨自文 王开梅 周荣华 《种子科技》 2019年第13期40-41,共2页
多粘类芽孢杆菌NBF188对番茄青枯病菌的病原菌茄科劳尔氏菌具有显著抑菌效果。采用常温常压等离子体诱变(ARTP)的方法处理该菌株,筛选得到高产菌株NBF188-R。NBF188-R抑菌效果较出发菌株有显著的提高,HPLC-MS检测显示其多粘菌素的产量... 多粘类芽孢杆菌NBF188对番茄青枯病菌的病原菌茄科劳尔氏菌具有显著抑菌效果。采用常温常压等离子体诱变(ARTP)的方法处理该菌株,筛选得到高产菌株NBF188-R。NBF188-R抑菌效果较出发菌株有显著的提高,HPLC-MS检测显示其多粘菌素的产量提高了10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粘类芽孢杆菌 番茄青枯病菌 常温等离子诱变 多粘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TP-MMC高通量筛选耐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抑制物酿酒酵母的研究
7
作者 古永红 付少虎 +4 位作者 廖蓓 龚大春 吕育财 王昕 李志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9-104,共6页
为了提升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对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所产生的甲酸、糠醛、5-羟甲基糠醛等抑制物的耐受性,保障酿酒酵母产乙醇能力不受影响,该文以安琪超级酿酒酵母为出发菌株,研究了一种常温常压等离子体(ARTP)诱变和微液... 为了提升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对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所产生的甲酸、糠醛、5-羟甲基糠醛等抑制物的耐受性,保障酿酒酵母产乙醇能力不受影响,该文以安琪超级酿酒酵母为出发菌株,研究了一种常温常压等离子体(ARTP)诱变和微液滴细胞培养(MMC)相结合的适应性进化和高通量筛选耐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抑制物的酿酒酵母方法,获得抗性强的酿酒酵母优势突变株,并评价其耐抑制物、耐高温和产乙醇能力。结果表明,菌株最佳诱变条件为:诱变功率110 W,诱变时间140 s,培养12 h,微液滴微生物培养的适应性进化复合抑制剂梯度组合为CI4~CI6,经过高通量筛选获得最佳的突变株M8;该菌株可耐受体积分数16%乙醇,具有较好的耐高温特性,55℃热激5 min可正常生长;经过10 L发酵罐培养,其最大乙醇产量为56.29 g/L,糖醇转化率为0.49 g/g,达到理论值的96.67%。该研究对木质纤维素高质化利用提供了优良的酿酒酵母,对推动纤维素乙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温等离子诱变 微液滴细胞培养 高通量筛选 耐抑制物 酿酒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