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隋唐宾礼探故
1
作者 尹承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94,166,167,共16页
传统中国的宾礼至隋唐始成为王朝外交文化的一部分,它是皇帝专门迎接、接见与宴会蕃国主与使者的仪式。此前中古时期,宾礼按照儒家经义分为了两条线索,其一对象仅为诸侯,其二则含廷臣。隋唐延续了北朝的传统,隋初有附庸的梁国为其诸侯,... 传统中国的宾礼至隋唐始成为王朝外交文化的一部分,它是皇帝专门迎接、接见与宴会蕃国主与使者的仪式。此前中古时期,宾礼按照儒家经义分为了两条线索,其一对象仅为诸侯,其二则含廷臣。隋唐延续了北朝的传统,隋初有附庸的梁国为其诸侯,至唐则以宾礼待“四夷”。《开元礼》规定了宾礼的范围与仪式,其文本定型于隋开皇初,各篇大都整体来自古礼的格套,体现了中国礼制设计传统的基本价值取向。正因如此,这种与王朝现实政治运行关系较为密切的礼仪项目,越是依照古礼的格套来设计,就越远离现实和实用性。在唐代的历史上,另有制度安排来承担宾礼的功能,即其所以待臣僚之制,包括常朝仪制与宴群臣之会。这意味着不论谁来见皇帝,相关的安排都是大致相同的,这是管理上最为方便的形式。唐代宾礼仪式既不反映唐朝与周边诸政权的外交关系或实力对比,也不表示唐朝概以君臣关系处理对外交往,而且宾礼仪式本身的变化不与国际格局的变动直接对应,而只依从于皇帝制度本身的变动。后来不同程度袭用唐式宾礼的宋、辽、夏等政权,则造成了有唐宾礼一统东部欧亚的创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唐开元礼》 外交文化 常朝制度 《仪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