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超大城市常住外来和常住户籍人口居住-就业的空间错位——基于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实证 被引量:18
1
作者 孙铁山 刘霄泉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3-34,共12页
以北京、上海、广州作为中国超大城市的代表,探讨中国超大城市常住外来和常住户籍人口居住-就业空间错位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总体而言,常住外来人口的居住-就业空间错位要高于常住户籍人口,且不同户籍属性人口的错位形态存在差异。分... 以北京、上海、广州作为中国超大城市的代表,探讨中国超大城市常住外来和常住户籍人口居住-就业空间错位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总体而言,常住外来人口的居住-就业空间错位要高于常住户籍人口,且不同户籍属性人口的错位形态存在差异。分行业来看,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公共服务业常住外来人口居住-就业空间错位程度相对较高,而制造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常住户籍人口居住-就业空间错位程度相对较高。由计量分析发现,住房价格水平、就业集聚规模、高端产业比重和地区地方财政支出对不同户籍属性人口就业-居住空间分布差异均产生相似的影响;而租赁户数比重和低端产业比重对不同户籍属性人口的就业-居住空间分布则产生差异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住外来人口 常住户籍人口 居住-就业空间错位 超大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义务教育权的应然与实然 被引量:8
2
作者 罗朝猛 胡劲松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27,共4页
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权是其基本人权。落实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权,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针对现行政策法规存在的二律背反问题,应加强国家和地方相关立法,对“两个为主”政策进行适当修正,并建立起中央财政对非... 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权是其基本人权。落实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权,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针对现行政策法规存在的二律背反问题,应加强国家和地方相关立法,对“两个为主”政策进行适当修正,并建立起中央财政对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经费的转移支付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籍常住人口子女 义务教育权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地方立法与政策探索——一项基于广东省东莞市的实地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葛新斌 胡劲松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5-101,109,共8页
作为全国非户籍常住人口大省,广东珠三角地区的地方政府面临着提供义务教育学位的巨大压力。要真正落实中央政府现行的"两个为主"政策,就必须在逐步推进宏观财政体制和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加强对非户籍常住人口的地方教育立... 作为全国非户籍常住人口大省,广东珠三角地区的地方政府面临着提供义务教育学位的巨大压力。要真正落实中央政府现行的"两个为主"政策,就必须在逐步推进宏观财政体制和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加强对非户籍常住人口的地方教育立法和政策创新工作,以便为有效缓解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构筑良好的法制基础和政策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户籍常住人口 义务教育 两个为主 地方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人口负增长及改善人口管理对策建议
4
作者 桂世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1期29-33,39,共6页
上海市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特大城市之一。1994年末常住户籍人口达1298.8万人。从1993年起上海市在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率先出现了常住户籍人口自然变动的负增长,该年的全市人口出生率为6... 上海市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特大城市之一。1994年末常住户籍人口达1298.8万人。从1993年起上海市在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率先出现了常住户籍人口自然变动的负增长,该年的全市人口出生率为6.50‰,死亡率为7.27‰,自然增长率为—1.38‰。上海市出现的这种人口自然变动负增长,预计比整个中国出现人口自然变动负增长至少要早40年。深入分析上海市的这种人口现象形成原因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探讨改善人口管理的对策,不仅对上海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中国其他地区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住户籍人口 人口负增长 人口自然变动 人口管理 总和生育率 上海 下个世纪 对策建议 独生子女 常住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流动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影响及对策探索
5
作者 耿志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2期80-84,共5页
建立健全包括养老保险制度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而且也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因素。作为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特别是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这一特殊的历史阶段,人口流动越来越成为我们社会经济... 建立健全包括养老保险制度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而且也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因素。作为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特别是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这一特殊的历史阶段,人口流动越来越成为我们社会经济生活中应特别加以高度重视的问题,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就这一问题作较为深入的剖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流动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影响及对策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农村老年人口 流动人口 党政机关 农民工 常住户籍人口 养老保险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已婚妇女人工流产调查的启示 被引量:2
6
作者 桂世勋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9-23,62,共6页
增强生育健康意识,开展生育健康教育,搞好生育健康技术服务,提高教育与服务效益,降低已婚妇女人工流产率,在上海常住户籍人口自然变动出现负增长的态势下,对常住户籍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重点,逐渐转向防止意外妊娠,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 增强生育健康意识,开展生育健康教育,搞好生育健康技术服务,提高教育与服务效益,降低已婚妇女人工流产率,在上海常住户籍人口自然变动出现负增长的态势下,对常住户籍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重点,逐渐转向防止意外妊娠,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流产率 已婚妇女 已婚育龄妇女 生育健康 避孕方法 意外妊娠 农业户口 避孕措施 常住户籍人口 计划生育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小康目标指标体系座谈会
7
作者 肖丁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2期159-159,共1页
北京市小康目标指标体系座谈会1994年3月24口,北京市计委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的有关同志一起,座谈北京市到1997年提前实现小康目标的指标体系。与会同志认为,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到2000年实现小康社会、过上小康生活,体... 北京市小康目标指标体系座谈会1994年3月24口,北京市计委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的有关同志一起,座谈北京市到1997年提前实现小康目标的指标体系。与会同志认为,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到2000年实现小康社会、过上小康生活,体现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标体系 小康目标 北京市 共同富裕 人均日摄取热量 居民收入差距 小康社会 生活费收入 常住户籍人口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原市域城镇体系结构探析
8
作者 武辉 李晓涓 《城市研究》 1996年第3X期19-26,共8页
太原市域城镇体系结构探析武辉,李晓涓城镇体系作为一个科学新概念,在国外出现于60年代初期,起源于城市地理学和一般系统论的有机结合。1960年,美国霍普金斯大大发表邓肯(O.D.Dunean)等人的著作《大城市与区域》... 太原市域城镇体系结构探析武辉,李晓涓城镇体系作为一个科学新概念,在国外出现于60年代初期,起源于城市地理学和一般系统论的有机结合。1960年,美国霍普金斯大大发表邓肯(O.D.Dunean)等人的著作《大城市与区域》,第一次较充分地明确了城镇体系的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体系结构 管辖区域 卫星城镇 古交市 清徐县 建制镇 太原市 乡镇企业 人均纯收入 常住户籍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