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主题”动机贯穿的席曼诺夫斯基《第三交响曲》
1
作者 谭雅旎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3-184,共12页
《第三交响曲》是20世纪波兰作曲家席曼诺夫斯基创作中期最具代表性和最有影响力的作品。在这部作品的主题写作上,作曲家以“元主题”为中心,通过动机贯穿的方.式将元主题及其余六个主题的原始陈述紧密相连,并在各原始主题的基础上结合... 《第三交响曲》是20世纪波兰作曲家席曼诺夫斯基创作中期最具代表性和最有影响力的作品。在这部作品的主题写作上,作曲家以“元主题”为中心,通过动机贯穿的方.式将元主题及其余六个主题的原始陈述紧密相连,并在各原始主题的基础上结合主题变形的.方式进行主题的变化与发展。他还对元主题中的主题材料作延伸拓展,将其“隐用”于再现部的部分持续音进行中,实现了整部作品主题材料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曼诺夫斯基《第三交响曲》 “元主题” 动机贯穿 主题变形 主题拓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席曼诺夫斯基《音乐会序曲》(Op.12)主题动机发展及其结构力研究
2
作者 李卓铭 李小诺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0-151,168,共13页
席曼诺夫斯基的《音乐会序曲》(Op.12)是其第一部管弦乐作品,该作品在深受“青年波兰”创作理念影响的同时,管弦语法又具有浓厚的个人风格。从西方传统结构观念来看,该曲整体上体现了奏鸣、变奏和三部性结构原则,呈示部与再现部通过精... 席曼诺夫斯基的《音乐会序曲》(Op.12)是其第一部管弦乐作品,该作品在深受“青年波兰”创作理念影响的同时,管弦语法又具有浓厚的个人风格。从西方传统结构观念来看,该曲整体上体现了奏鸣、变奏和三部性结构原则,呈示部与再现部通过精细化的缩减构成了不同的黄金分割比例;从内部发展来看,通过将主题的核心动机变形,并采取点式分解化、层式立体化等手法,获得了多调性对位以及“微复调”等不同色彩的音响结构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曼诺夫斯基 音乐会序曲 原形与变形 混合曲式 黄金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音阶与三度叠置思维衍展的八声音阶相互作用——席曼诺夫斯基《第一弦乐四重奏》第三乐章多调性的构成与运作方式 被引量:1
3
作者 郭新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21,共19页
《第一弦乐四重奏》第三乐章是席曼诺夫斯基中期创作的多调性作品,针对本曲的认识目前还停留在对开始四件乐器分别有各自不同调号现象上的表层描述阶段,本文借助技术理论领域主要对斯克里亚宾、德彪西和斯特拉文斯基音高结构体系的研究... 《第一弦乐四重奏》第三乐章是席曼诺夫斯基中期创作的多调性作品,针对本曲的认识目前还停留在对开始四件乐器分别有各自不同调号现象上的表层描述阶段,本文借助技术理论领域主要对斯克里亚宾、德彪西和斯特拉文斯基音高结构体系的研究成果,寻求席曼诺夫斯基与其前辈及同时代作曲家在音高结构组织及多调性技法方面的内在联系,提出八声音阶为本曲音高深层结构基础、起控制和统一整体音高结构的论点,并对表层旋律的调性自然音体系与以三度叠置思维衍展的八声音阶相互作用的实践进行了论证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调性 自然音阶 八声音阶 八度内均分 对称结构 席曼诺夫斯基 《第一弦乐四重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席曼诺夫斯基《钢琴奏鸣曲》和声语言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楠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62-71,共10页
席曼诺夫斯基的三首钢琴奏鸣曲分别是其前三个创作时期的重要代表作,在音乐风格上各不相同。本文以这三首钢琴奏鸣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三首钢琴奏鸣曲中和声技法的逐一分析,并比较三首钢琴奏鸣曲在和声语言上的不同之处,并进一步探寻其... 席曼诺夫斯基的三首钢琴奏鸣曲分别是其前三个创作时期的重要代表作,在音乐风格上各不相同。本文以这三首钢琴奏鸣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三首钢琴奏鸣曲中和声技法的逐一分析,并比较三首钢琴奏鸣曲在和声语言上的不同之处,并进一步探寻其和声语言及调性思维变化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曼诺夫斯基 钢琴奏鸣曲 调性思维 和声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席曼诺夫斯基《第四交响曲》(Op.60)的音高组织研究
5
作者 杨和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2,共10页
席曼诺夫斯基的《第四交响曲》是其晚期最重要的大型乐曲之一。它力图融合交响曲与协奏曲两种体裁,强化独奏乐器与乐队的交融,突显交响性。文章围绕音高组织的主题与结构、和声与调性、织体设计等来阐述其特征。
关键词 席曼诺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 1882-1937) 《第四交响曲》 主题 结构 交混结构(hybrid Form) 和声 调性 双调性(bitonality) 调性不明确(vague) 织体 固定节奏音型(Rhythmic Ostinato) 异质层分型织体(Stratification Texture) 同质一体型织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席曼诺夫斯基音乐创作风格及演变在室内乐作品中的体现 被引量:1
6
作者 胡萍 《北方音乐》 2015年第10期38-40,共3页
席曼诺夫斯基是波兰二十世纪上半叶重要的作曲家,室内乐是其最具代表性的创作形式之一,本文详细整理了作曲家的全部室内乐作品,依据其创作风格及演变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为前提,列举不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室内乐作品深入分析,论证出作... 席曼诺夫斯基是波兰二十世纪上半叶重要的作曲家,室内乐是其最具代表性的创作形式之一,本文详细整理了作曲家的全部室内乐作品,依据其创作风格及演变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为前提,列举不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室内乐作品深入分析,论证出作曲家的室内乐创作足以充分而具体地展现其不同时期的风格特点及演变,助于大家了解和学习席曼诺夫斯基的室内乐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曼诺夫斯基 室内乐 波兰 音乐 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肖邦和席曼诺夫斯基室内乐创作比较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胡萍 《黄河之声》 2015年第14期12-12,共1页
肖邦和席曼诺夫斯基同为著名的波兰民族作曲家,二者均创作了杰出的室内乐作品,本文对两者室内乐创作数量、组合形式、作品内容、音乐语言、影响力五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论证二者在室内乐创作上的关联与差异。
关键词 肖邦 席曼诺夫斯基 室内乐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席曼诺夫斯基早期钢琴作品中的和声技法特征
8
作者 刘楠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4-166,共3页
卡罗尔·席曼诺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被认为是肖邦之后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又被称作波兰的"现代音乐之父"。在席曼诺夫斯基的早期创作中,钢琴作品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并开始显露出属于作曲家自己的特点。本文... 卡罗尔·席曼诺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被认为是肖邦之后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又被称作波兰的"现代音乐之父"。在席曼诺夫斯基的早期创作中,钢琴作品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并开始显露出属于作曲家自己的特点。本文将其早期作品中的和声加以研究,从四个方面阐述作曲家传统和声技法的运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曼诺夫斯基 钢琴作品 和声研究 和声语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材料控制下的调性陈述——以席曼诺夫斯基《练习曲十二首》(Op.33,No.2)音高组织为例
9
作者 刘楠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69-72,共4页
卡罗尔·席曼诺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是继肖邦之后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享有波兰"现代音乐之父"的声誉。本文剖析了作曲家中期的作品《练习曲十二首》之二(Op.33,No.2),其中的音高组织展示了核心材料控制与调性... 卡罗尔·席曼诺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是继肖邦之后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享有波兰"现代音乐之父"的声誉。本文剖析了作曲家中期的作品《练习曲十二首》之二(Op.33,No.2),其中的音高组织展示了核心材料控制与调性陈述的完美统一。文章主要论述了这部作品中核心材料对作品横向和纵向构成的控制,并阐述了核心材料控制下调性因素的陈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曼诺夫斯基 练习曲十二首 核心材料 调性陈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席曼诺夫斯基马祖卡之一(Op.50_1)音乐分析
10
作者 刘楠 《音乐时空》 2014年第22期108-109,共2页
文章从曲式结构、主题材料以及和声语言三个方面分析了席曼诺夫斯基的第一首玛祖卡(Op.50_1),认为作曲家极大程度的保留了玛祖卡音乐中特点:方整的结构、主属持续音的效果、典型的节奏形态等,同时20世纪的调式和声语言如调式综合技术等... 文章从曲式结构、主题材料以及和声语言三个方面分析了席曼诺夫斯基的第一首玛祖卡(Op.50_1),认为作曲家极大程度的保留了玛祖卡音乐中特点:方整的结构、主属持续音的效果、典型的节奏形态等,同时20世纪的调式和声语言如调式综合技术等的运用使其玛祖卡不同于肖邦、斯克里亚宾等其他作曲家的同类体裁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曼诺夫斯基 玛祖卡 音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一致性与多变因素的融合——席曼诺夫斯基《第二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音乐分析
11
作者 张泽宇昕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2年第4期56-61,共6页
本文以波兰作曲家卡罗尔.席曼诺夫斯基《第二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为分析对象,在对主题及其发展方式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总结第二乐章中的作曲技法和结构现象,以实现对其创作特点的把握,从而探寻作曲家独特的音乐思维方式,丰富对于席... 本文以波兰作曲家卡罗尔.席曼诺夫斯基《第二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为分析对象,在对主题及其发展方式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总结第二乐章中的作曲技法和结构现象,以实现对其创作特点的把握,从而探寻作曲家独特的音乐思维方式,丰富对于席曼诺夫斯基的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曼诺夫斯基 《第二钢琴奏鸣曲》 主题 调性 半音化 赋格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席曼诺夫斯基《降b小调练习曲》的和声风格研究
12
作者 徐欢 《歌海》 2012年第2期88-90,共3页
波兰音乐家席曼诺夫斯基在19世纪末浪漫主义后期这个充满个性创作的时代,为波兰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以他的《降b小调练习曲》为例,分别对该曲中所运用的几处有特色的和声风格进行陈述,从主调的呈现、半音化和声运用、B部的和... 波兰音乐家席曼诺夫斯基在19世纪末浪漫主义后期这个充满个性创作的时代,为波兰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以他的《降b小调练习曲》为例,分别对该曲中所运用的几处有特色的和声风格进行陈述,从主调的呈现、半音化和声运用、B部的和声特色及终止式的和声处理四方面加以分析,揭示席曼诺夫斯基独特的和声语言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曼诺夫斯基 调式调性 半音化 同中音 终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席曼诺夫斯基《玛祖卡Op.50 No.1》音乐分析
13
作者 张文婷 《戏剧之家》 2020年第29期76-77,共2页
席曼诺夫斯基,波兰新室内音乐的创始人,20世纪上半叶波兰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被人们誉为"波兰现代音乐之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其中玛祖卡钢琴作品共有22首,本文以《玛祖卡Op.50 No.1》为对象,从曲式结构、音... 席曼诺夫斯基,波兰新室内音乐的创始人,20世纪上半叶波兰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被人们誉为"波兰现代音乐之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其中玛祖卡钢琴作品共有22首,本文以《玛祖卡Op.50 No.1》为对象,从曲式结构、音乐特点等角度对该乐曲进行分析阐述,希望能够给研究席曼诺夫斯基玛祖卡钢琴作品的音乐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曼诺夫斯基 玛祖卡 曲式结构 音乐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席曼诺夫斯基《降b小调变奏曲,作品3》的创作与演奏
14
作者 周紫芩 《艺术家》 2022年第9期66-68,共3页
《降b小调变奏曲,作品3》是波兰作曲家、钢琴演奏家席曼诺夫斯基早期创作的作品,全曲由主题和十二个变奏组成。本文主要从该作品的创作、演奏技术难点以及演奏版本的比较分析三方面论述此作品的特点。一、席曼诺夫斯基与《降b小调变奏曲... 《降b小调变奏曲,作品3》是波兰作曲家、钢琴演奏家席曼诺夫斯基早期创作的作品,全曲由主题和十二个变奏组成。本文主要从该作品的创作、演奏技术难点以及演奏版本的比较分析三方面论述此作品的特点。一、席曼诺夫斯基与《降b小调变奏曲,作品3》席曼诺夫斯基(1882-1937),是一位波兰作曲家及钢琴演奏家。父亲是一位钢琴家和大提琴手,母亲是一位出色的钢琴家,哥哥菲历克斯是一名钢琴家和轻音乐作曲家,妹妹斯丹尼丝拉娃是名女高音歌唱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演奏家 席曼诺夫斯基 变奏曲 演奏版本 女高音歌唱家 大提琴手 创作与演奏 丹尼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卡斯普契克演绎波兰的“老司机”
15
作者 章馨方 《北方音乐》 2019年第7期16-16,23,共2页
值2017年上海之春音乐节期间,上海交响乐团演出了波兰作曲家席曼诺夫斯基与卢托斯拉夫斯共三首交响乐作品,此次执棒上交的指挥家卡斯普契克也来自波兰。卡斯普契克对于波兰作品的精准把握已经获得世界范围的认可,他对于波兰作曲家的精... 值2017年上海之春音乐节期间,上海交响乐团演出了波兰作曲家席曼诺夫斯基与卢托斯拉夫斯共三首交响乐作品,此次执棒上交的指挥家卡斯普契克也来自波兰。卡斯普契克对于波兰作品的精准把握已经获得世界范围的认可,他对于波兰作曲家的精彩演绎不仅得益于波兰人身份,更重要的源自于扎实的音乐功底。20世纪以来的交响乐作品对于指挥家来说是一种挑战,旋律声部的线性对位思维及有限偶然的不规则节拍考验着每位指挥家的乐队控制力,卡斯普契克在这些方面的独到把握堪称教科书式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斯普契克 席曼诺夫斯基 卢托斯拉夫斯 波兰作曲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钟》2012年1-4期总目录
16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97-200,共4页
关键词 电子音乐 作曲理论 钢琴作品 第九交响曲 作曲技术理论 席曼诺夫斯基 仪式音乐 音乐教育 艺术教育 贝多芬 十二音 视唱练耳 管律 版本比较 音高组织 目录 检索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拉夫舞曲与浪漫圆舞曲的整体调性布局特征与比较
17
作者 刘畅 《黄河之声》 2017年第22期9-11,共3页
安东宁·德沃夏克,捷克作曲家。在西方音乐史上,他作为捷克民族乐派代表人之一,将音乐中的民族主义感情巧妙地与古典主义融为一体。席曼诺夫斯基·卡罗尔,波兰作曲家,他是20世纪波兰民族乐派代表人之一,将波兰民族民间音乐与无... 安东宁·德沃夏克,捷克作曲家。在西方音乐史上,他作为捷克民族乐派代表人之一,将音乐中的民族主义感情巧妙地与古典主义融为一体。席曼诺夫斯基·卡罗尔,波兰作曲家,他是20世纪波兰民族乐派代表人之一,将波兰民族民间音乐与无调性、多调性、微音程、精致的节奏以及朗诵性乐句完美结合在一起,显示出其在音乐探索之路上的个性解放特征。本文选择十九世纪捷克民族乐派作曲家德沃夏克的两部斯拉夫舞曲与二十世纪波兰民族乐派作曲家席曼诺夫斯基的《浪漫圆舞曲》进行整体调性布局特征研究与比较,旨在揭示这两位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民族乐派作曲家在调性布局思维上的各自特征,力图阐明民族乐派作曲家们在和声调性布局方面的多样化风格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沃夏克 席曼诺夫斯基 和声 民族主义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作曲家们的Op.1
18
作者 詹湛 《音乐爱好者》 2019年第9期62-64,共3页
大作曲家们编号为Op.1的都是哪些作品呢?这貌似是一个值得细究的话题。倘若归类一下,键盘作品文献显然最多。出类拔萃的当属舒曼的《阿贝格主题变奏曲》,就水准而言,堪称乐史最优秀的Op. 1之一。舒曼曾将这部作品称作'圆舞曲',... 大作曲家们编号为Op.1的都是哪些作品呢?这貌似是一个值得细究的话题。倘若归类一下,键盘作品文献显然最多。出类拔萃的当属舒曼的《阿贝格主题变奏曲》,就水准而言,堪称乐史最优秀的Op. 1之一。舒曼曾将这部作品称作'圆舞曲',还改编出了钢琴与乐队版本(现仅存草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曲家 交响曲 斯特拉文斯基 席曼诺夫斯基 奏鸣曲 多南伊 阿贝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